吳邁書

《方症會要》~ 卷一 (14)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4)

1. 瀉白散

治肺火為患喘滿氣急:桑白皮、地骨皮、甘草(各一錢)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因為肺部火氣旺盛所導致的呼吸困難、胸悶氣短。使用的藥物有桑白皮、地骨皮和甘草,每種藥材各使用一錢的份量。

2. 瀉黃散

治脾家伏火唇口乾燥

藿香(二錢) 山梔(一兩) 石膏(五錢) 甘草(三兩) 防風(四兩)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因為脾胃有潛藏火氣導致的嘴脣和口腔乾燥的處方。

使用如下藥材:

  • 藿香兩錢
  • 山梔一兩
  • 石膏五錢
  • 甘草三兩
  • 防風四兩

3. 益元散

治六腑有實火,上煩渴,下便閉,赤澀,即六一散。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六腑內有實火的情況,也就是當你感到上部心煩口渴,下部排便困難,小便顏色深且排尿時有燒灼感。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益元散,它另一個名字是六一散。

4. 涼膈散

治火鬱上焦大熱面赤(方見中風)

白話文:

這是在講述「涼膈散」這個藥方的使用情況。在現代白話文中,這句話的意思是:用於治療因火氣鬱積在身體上部所導致的高熱和臉色潮紅(該藥方詳細內容可參閱中風相關章節)。

5. 三補丸

治三焦有火,嗌喉乾燥,小便赤,大便閉結

黃連、黃芩、黃柏(等分)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三焦部位有火氣,導致喉嚨乾燥,小便顏色偏紅,以及大便乾結難解的情況。

配方成分為:黃連、黃芩、黃柏,這三種藥材使用量相同。

6. 三黃丸

大黃、黃連、黃芩、水丸

白話文:

這藥物名為「三黃丸」,其成分包括大黃、黃連和黃芩,製作為水丸的形式。

7. 補中益氣湯

治虛火沖發

白話文:

[補中益氣湯]這帖藥方主要用於治療因體內虛弱導致的火氣上衝的症狀。在現代白話文中,即是這帖藥方主要針對因為身體虛弱而引起的火氣上升問題。

8. 調中益氣湯

治虛煩(方俱見內傷)

君火即心火亢極,宜以實火心經藥處治;心火挾虛者,宜用後三方。

白話文:

[調中益氣湯]這帖藥方主要治療因體虛而產生的煩躁(相關的藥方均可在我們的內傷篇中找到)。

當心臟的火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心火過旺到極點時,應該使用能直接對治心經實火的藥物來處理;然而如果是因為體質虛弱導致的心火旺盛,則更適合使用接下來介紹的三種藥方。

9. 天王補心丹

寧心保神,益血固精,壯力強志,令人不忘,清三焦,化痰涎,降煩熱,定驚悸,療嗌乾口苦,育養心血。

人參、玄參、杜仲、天冬、遠志、熟地、百部、桔梗、丹參、柏子仁、五味、甘草、茯神、茯苓、麥冬、菖蒲、酸棗等分蜜丸彈子大。

白話文:

[天王補心丹]

這藥方能安定心神,保護精神健康,增進血液,鞏固精氣,增強體力與意志力,使人記憶力佳不易忘事,同時能清除身體上、中、下三焦的熱毒,化解痰液,降低體內煩躁的熱度,平定驚悸,治療咽喉乾燥和口苦的症狀,滋養心臟的血液。

此藥方由人參、玄參、杜仲、天冬、遠志、熟地、百部、桔梗、丹參、柏子仁、五味子、甘草、茯神、茯苓、麥冬、菖蒲、酸棗等成分,以等量的比例製成蜜丸,其大小如彈珠。

10. 安神丸

黃連(一錢五分) 硃砂 生地 歸身 炙甘草(各五分)

為末,湯浸蒸餅丸,黍米大。每服十五丸,食後津液嚥下。

白話文:

【安神丸】

內容:取黃連一錢五分、硃砂、生地、當歸身、炙甘草各五分。

製作方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用湯水浸泡後的蒸餅作為黏合劑製成丸,大小如黍米。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十五丸,應在飯後服用,並以口中的津液一同吞下。

11. 茯苓補心湯

當歸、川芎、白芍、生地、茯苓

白話文:

【茯苓補心湯】

這帖藥方包含了當歸、川芎、白芍、生地、茯苓等五種草藥。在現代語境下,就是說這是一種由當歸、川芎、白芍、生地黃以及茯苓組成的補心湯。

12. 治相火方

13. 大補丸

治腎火從臍下起者,腎火衰也。

黃柏(炒褐色為末)水丸,氣虛四君子湯下;血虛四物湯下。

白話文:

製藥方式是將黃柏炒至褐色磨成粉末,再製成水丸。如果氣虛的情況,應配以四君子湯服用;若是血虛,則應與四物湯一同服用。

14. 滋腎丸

治腎火起於湧泉之下

黃柏(十兩,酒浸) 知母(六兩,酒浸)煉蜜為丸。

白話文:

「滋腎丸用來治療由足底湧泉穴處升起的腎臟虛火。製藥材料包含:黃柏(用量為十兩,需先以酒浸泡)、知母(用量為六兩,同樣需以酒浸泡),最後使用煉製過的蜂蜜將這些材料做成丸狀藥物。」

15. 坎離丸

生津益血,升水降火,明目清心

芎歸、白芍、熟地、菊花、枸杞、黃柏、知母,煉蜜丸如梧桐子大

白話文:

這款藥丸名為「坎離丸」,其主要功效是促進唾液分泌、滋補血液,調節身體的陰陽平衡,使人心情平靜並有助於視力保健。

此丸的主要成分包括川芎、當歸、白芍、熟地、菊花、枸杞、黃柏、知母等中藥,這些成分經過特殊處理後,被製成大小如梧桐子般的藥丸。

16. 治燥火方

17. 通齒湯

(方見燥症)

白話文:

「通齒湯」是一個傳統中醫處方名稱。

這個處方被用於治療與「燥症」相關的牙齒問題。在這裡,「燥症」是指因身體缺水或津液不足而引發的一系列症狀,可能包括口乾、牙齦乾裂等。

18. 八正散

治大便秘小便澀

大黃、瞿麥、車前(各一錢)、木通、萹蓄(各八分)、滑石(二錢)、梔子(七分)、甘草(五分)、燈心七根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大便乾硬和小便不暢的處方。

使用大黃、瞿麥、車前草,每種都用約3.75公克;木通、萹蓄,每種都用約3公克;滑石用約7.5公克;梔子用約2.5公克;甘草用約1.875公克;以及燈心草七根。以上是[八正散]的藥物組成與劑量。

19. 潤腸丸

治大便不通(方見燥症)四物湯本方加桃仁、麻仁、郁李仁(方見中風)

白話文:

這是在談論一種名為「潤腸丸」的藥方,用於治療大便不暢通的情況。這個藥方是基於「四物湯」,然後在此基礎上添加了桃仁、麻仁和郁李仁這三種成分,這些成分在中風的治療方中也有所提及。

在現代語境下,就是說這種潤腸丸主要是用來解決便祕問題的,其配方源自四物湯,並額外加入了桃仁、麻仁和郁李仁,而這些成分在中風的治療中也有應用到。

20. 治濕火方

21. 羌活勝濕湯

(方見濕症)

白話文:

在這處提到的「羌活勝濕湯」是一個用於治療濕症的中藥方。在現代白話文中,這句話可以理解為:"羌活勝濕湯的配方可參照濕症一節的說明。" 這表示,該藥方的具體成分和用法應參考專門講述濕症治療的那一部分。

22. 五靈散

治濕得便利,濕自去矣(方見瘟疫)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因為濕氣所導致的腹瀉,一旦濕氣去除,腹瀉的症狀也會跟著消失。(此處的藥方可參考瘟疫一章中的內容)

23. 二妙散

(方見濕症)

白話文:

「二妙散這個處方可以參考濕症的部分。」但因為內容過於簡略,這裡的"濕症的部分"可能是指治療濕症的方法或是在濕症相關章節中尋找該處方的使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