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用粹

《證治彙補》~ 卷之三 (2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26)

1. 痹症

要在合宜耳。故筋痹。即風痹也。遊行不定。上下左右。隨其虛邪。與血氣相搏於關節。或赤或腫。筋脈弛縱者。防風湯。脈痹。即熱痹也。臟腑移熱。復遇外邪。客於經絡。留而不行。故為𤸷痹。肌肉熱極。唇口反裂。皮膚色變。升麻湯。肌痹。即濕痹著痹也。留而不移。

汗多四肢緩弱。皮膚不仁。精神昏塞。俗名麻木。宜茯苓川芎湯。皮痹者。邪在皮毛。癮疹風瘡。搔之不痛。宜疏風養血。骨痹。即寒痹痛痹也。痛苦切心。四肢攣急。關節浮腫。宜加減五積散。周痹者。周身俱痛。宜蠲痹湯。血痹者。邪入陰分。若被風吹。骨弱勞疲汗出。

臥則搖動。宜當歸湯。支飲者。手足麻痹。臂痛不舉。多睡眩冒。忍尿不便。膝冷成痹。茯苓湯。(匯補)

痹症選方

防風湯(河間),治風勝為行痹。上下行走掣痛。

防風,當歸,赤苓,杏仁(各一錢),黃芩,秦艽,葛根(各二錢),羌活(八分),桂枝,甘草(各五分)

加姜。水煎。入酒半杯服。

茯苓湯,治寒勝為痛痹。腫痛拘攣。無汗。

赤苓(一錢半),桑皮,防風(各一錢),官桂(五分),川芎(一錢二分),芍藥,麻黃(各一錢),姜,棗

茯苓川芎湯,治著痹。四肢重著。流注於經。拘攣浮腫。

即上茯苓湯。加蒼朮、炙草、大棗。溫服。欲出汗。以溫粥投之。

升麻湯(河間),治濕痹。肌肉熱極。體上如鼠走。唇口反縱。皮膚色變。兼治諸風熱。

升麻,茯苓,人參,防風,犀角(鎊),羚羊角(鎊),羌活(各一錢),官桂(三分),生薑,竹瀝

五痹湯,治三氣客於肌體。手足緩弱。麻痹不仁。

片薑黃,羌活,白朮,防己(各一錢),甘草(五分),生薑

症在上下。分食前食後。熱服。

茯苓湯,治多飲停蓄。手足麻痹。多睡眩冒。

即二陳湯加枳實、桔梗。

蠲痹湯,治周痹。及手足冷痹。腳腿沉重。背項拘急。

赤芍,當歸,黃耆,薑黃,羌活(各一錢半),甘草(五分)

薑棗煎。

當歸湯

當歸(二錢),赤芍(一錢五分),獨活,防風,赤苓,黃芩,秦艽(各一錢),甘草(六分),桂心(三分),生薑

羌活湯,治白虎歷節風毒。攻注骨節疼痛。發作不定。

羌活,附子,秦艽,桂心,木香,川芎,當歸,牛膝,桃仁,骨碎補,生薑

虎骨散,治白虎肢節痛。發則痛不可忍。

虎骨,甘草,全蠍(去毒各五錢),麝香(一分),天麻,防風,牛膝,殭蠶,當歸,乳香,桂心,白花蛇(酒浸取肉各二兩)

每服三錢。豆淋酒下。

續斷丸,治風濕流注。四肢浮腫。肌肉麻痹。

當歸,續斷,萆薢(各一兩),川芎(七錢半),乳香(五錢),天麻,防風,附子(各一兩),沒藥(五錢)

蜜丸。溫酒下。

白話文:

痹症

痹症的發生,要考慮到合宜的狀況。筋痹,也就是風痹,它會遊走不定,在身體上下左右移動,隨著虛弱的邪氣,與血氣在關節處互相搏鬥,可能出現紅腫或肌肉鬆弛的狀況。治療可以使用防風湯。脈痹,也就是熱痹,是內臟的熱傳到體表,又遇到外來的邪氣,停留在經絡中無法散去,因此成為熱痹。肌肉會非常熱,嘴唇可能開裂,皮膚顏色也可能改變,治療可以使用升麻湯。肌痹,也就是濕痹或著痹,它會停留不動。會有多汗、四肢無力、皮膚感覺遲鈍、精神昏沉的狀況,俗稱麻木,治療可以使用茯苓川芎湯。皮痹,是邪氣在皮膚表面,會出現像癮疹或風瘡等,搔抓也不會覺得痛,治療可以使用疏風養血的方法。骨痹,也就是寒痹或痛痹,會有非常劇烈的疼痛,四肢抽搐,關節浮腫,治療可以使用加減五積散。周痹,是指全身都疼痛,治療可以使用蠲痹湯。血痹,是邪氣侵入陰分,如果又吹到風,會導致骨骼虛弱、勞累、出汗,躺下時身體會搖晃,治療可以使用當歸湯。支飲,會手腳麻痹、手臂疼痛抬不起來、容易嗜睡、頭暈、想尿卻排不出來、膝蓋冰冷形成痹症,治療可以使用茯苓湯。

痹症選方

防風湯(河間): 治療風邪引起的行痹,會有上下遊走牽拉疼痛的狀況。

  • 藥材:防風、當歸、赤茯苓、杏仁(各一錢),黃芩、秦艽、葛根(各二錢),羌活(八分),桂枝、甘草(各五分)。
  • 用法:加薑用水煎煮,加入半杯酒服用。

茯苓湯: 治療寒邪引起的痛痹,會有腫痛、拘攣、沒有汗的狀況。

  • 藥材:赤茯苓(一錢半),桑白皮、防風(各一錢),官桂(五分),川芎(一錢二分),芍藥、麻黃(各一錢),薑、棗。

茯苓川芎湯: 治療著痹,會有四肢沉重、邪氣流竄於經絡、拘攣浮腫的狀況。

  • 藥材:即茯苓湯,再加入蒼朮、炙甘草、大棗。
  • 用法:溫服,想要發汗,可以搭配溫熱的粥食用。

升麻湯(河間): 治療濕邪引起的濕痹,會有肌肉發熱,身體像有老鼠在跑,嘴唇開裂,皮膚顏色改變的狀況,也可用來治療各種風熱症狀。

  • 藥材:升麻、茯苓、人參、防風、犀角(磨粉)、羚羊角(磨粉)、羌活(各一錢),官桂(三分),生薑,竹瀝。

五痹湯: 治療三種邪氣侵入肌肉,導致手腳無力、麻痹、沒有感覺。

  • 藥材:片薑黃、羌活、白朮、防己(各一錢),甘草(五分),生薑。
  • 用法:根據病症位置在上或下,分餐前餐後服用,趁熱服用。

茯苓湯: 治療因為飲水過多停滯,導致手腳麻痹、容易嗜睡、頭暈的狀況。

  • 藥材:即二陳湯加上枳實、桔梗。

蠲痹湯: 治療周痹,以及手腳冰冷的痹症,會覺得腳腿沉重、背部僵硬。

  • 藥材:赤芍、當歸、黃耆、薑黃、羌活(各一錢半),甘草(五分)。
  • 用法:加薑、棗煎煮。

當歸湯

  • 藥材:當歸(二錢),赤芍(一錢五分),獨活、防風、赤茯苓、黃芩、秦艽(各一錢),甘草(六分),桂心(三分),生薑。

羌活湯: 治療白虎歷節風毒,會侵犯骨節引起疼痛,發作時間不固定。

  • 藥材:羌活、附子、秦艽、桂心、木香、川芎、當歸、牛膝、桃仁、骨碎補、生薑。

虎骨散: 治療白虎肢節疼痛,發作時疼痛難忍。

  • 藥材:虎骨、甘草、全蠍(去毒,各五錢),麝香(一分),天麻、防風、牛膝、殭蠶、當歸、乳香、桂心、白花蛇(用酒浸泡取肉,各二兩)。
  • 用法:每次服用三錢,用豆淋酒送服。

續斷丸: 治療風濕流竄,導致四肢浮腫、肌肉麻痹。

  • 藥材:當歸、續斷、萆薢(各一兩),川芎(七錢半),乳香(五錢),天麻、防風、附子(各一兩),沒藥(五錢)。
  • 用法:用蜂蜜製作成藥丸,用溫酒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