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用粹

《證治彙補》~ 卷之三 (2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21)

1. 破傷風

大意

破傷風由傷處著邪。傳播經絡。榮衛不得宣通。怫鬱之氣。遍行身體。熱盛生風而成風象。(醫統)

內因

破碎小恙。視為尋常。卒遇風邪。漸變惡候。有因瘡口未合。失於調理。而為風邪所乘者。有因白基易長。瘡口遽合。不得宣泄。熱極生風者。或因淋洗過多。或因艾火灼灸。熱毒妄行。乘虛內攻者。(匯補)

外候

凡金瘡傷處。脹悶無汗者。中風也。邊出黃水者。中水也。並欲作痓。其在表也。振寒善欠。搖頭斜視。角弓反張。筋脈攣急。為中寒也。寒熱更作。涎唾稠黏者。為入里也。舌強驚惕。口噤咬牙。胸臆滿塞。便濁秘澀。為入陰也。身涼自汗。傷處反陷者。毒氣內走也。(匯補)

破傷重症

初雖在表。旋即入里。非若傷寒鬱熱不解而傳裡也。但傷寒氣血未耗。邪入少緩。此症氣血外亡。內已空虛。邪入甚速。比傷寒更重。(匯補)

死症

若頭面青黑。須臾數發。汗雨如珠。脈散無根。為入臟者死。又痛不在傷處。而在經絡者死。又服發汗藥後。前症不退。傷處不高。漸醒漸昏。時發時止。口噤不開。聲音不出者。終為死候。(匯補)

脈法

浮而無力者。太陽也。長而有力者。陽明也。弦小而急者。少陽也。(醫統)

治法

治分汗下和解三法。初見表症。宜辛熱治風。衝開結滯。邪在半表裡。宜和解兼以祛風邪。傳裡症。宜寒涼下其鬱熱。若傷處出血過多者。又不可專執汗下。以致榮血愈虧。宜滋陰養血。仍用按摩引導。勿令口噤。(匯補)

用藥

表症無汗。羌活防風湯。表虛自汗。白朮防風湯。半表半裡症。寒熱不止者。小柴胡加蟬蛻、荊芥。里症便秘者。大芎黃湯。里症搐搦者。江漂丸。表裡盛者。防風通聖散。榮血虛者。當歸地黃湯。入陰分者。其毒內走。用萬靈丹發汗。令風邪外出。次以玉真散貼患上。得膿為效。如傷處不起發。外症不退者。危。

破傷風選方

羌活防風湯,治破傷風表症無汗。脈浮數緊者。

羌活,防風,川芎,當歸,芍藥,藁本(各八分),甘草(八分),細辛,地榆(各四分)

熱盛。加芩、連四分。便閉。加大黃一錢二分。自汗多。加白朮一錢。

九味羌活湯,治表裡見症。

羌活,防風,蒼朮(各八分),細辛(五分),川芎,白芷,生地,黃芩,甘草(各六分)

白朮防風湯,治服藥已過。臟腑已和。自汗多者。

白朮,黃耆(各一錢),防風(二錢)

水煎。

小柴胡湯(方見瘧症),防風通聖散(方見火症)

大芎黃湯,治破傷風臟腑秘。小便赤。自汗不休。知無寒也。用此下之。

川芎(一錢),黃芩(二錢半),羌活(一錢半),大黃(三錢)

水煎。

江漂丸,治破傷風驚而發搐。臟腑秘熱在裡者。

白話文:

[破傷風]

大意 破傷風是由傷口受到邪氣感染,邪氣沿經絡擴散,導致身體的正氣無法順暢運行,鬱積的氣血在全身流動,熱氣旺盛形成風象。

內因 小傷口未被重視,突然遭遇風邪,逐漸轉變成嚴重病況。有的是因為傷口未癒合,調理失當,被風邪侵襲;有的是因為傷口快速癒合,熱氣無法排出,熱氣極度旺盛形成風象;有的是因為清潔或燒灼治療過度,導致熱毒亂竄,趁虛而入攻擊身體內部。

外候 金屬傷口處感到脹悶且無汗,這是受到風邪的影響。如果傷口邊緣流出黃色液體,這表示受到水濕影響。這些症狀可能演變成抽搐。若是在表面,會感到寒冷、頻繁打哈欠,搖頭斜視,背部肌肉緊繃,這是受到寒氣影響。若寒熱交錯,口水變得濃稠黏稠,表示疾病進入了身體內部。舌頭僵硬、驚恐不安,口齒緊閉,胸口悶塞,排泄困難,這是疾病進入了陰分。身體冷卻、自汗,傷口凹陷,表示毒素正在向內蔓延。

破傷重症 初期雖然只在表面,很快就會深入身體內部,不像感冒熱氣鬱積難解而傳入身體內部。但感冒時,氣血尚未耗損,邪氣進入較緩慢,破傷風時,氣血已經大量流失,身體內部已經虛弱,邪氣進入速度很快,比感冒更嚴重。

死症 如果頭部和麪部呈現青黑色,短時間內多次發作,汗水如雨滴般落下,脈搏散亂無序,表示疾病進入臟器,將會死亡。若疼痛不在傷口,而在經絡,也會死亡。服用發汗藥後,先前的症狀沒有改善,傷口不再腫脹,意識漸漸清醒又逐漸模糊,時發時止,口齒緊閉無法開啓,無法發聲,最終會死亡。

脈法 脈搏浮而不力,表示在太陽脈。脈搏長而有力,表示在陽明脈。脈搏弦小且急促,表示在少陽脈。

治法 治療可分為發汗、瀉下和調和三種方法。初期出現表面症狀,應使用辛熱藥物治療風邪,打通阻塞。邪氣在半表半裡狀態,應調和兼以驅除風邪。邪氣傳入內部,應使用寒涼藥物瀉下鬱熱。如果傷口出血過多,不能單純使用發汗或瀉下,以免血液進一步流失,應滋養陰血,同時進行按摩引導,避免口齒緊閉。

用藥 表面症狀無汗,使用羌活防風湯。表面虛弱自汗,使用白朮防風湯。半表半裡症狀,寒熱交替不止,使用小柴胡湯加蟬蛻、荊芥。內部症狀便祕,使用大芎黃湯。內部症狀抽搐,使用江漂丸。表裡都旺盛,使用防風通聖散。營養血虛,使用當歸地黃湯。進入陰分,毒素向內蔓延,使用萬靈丹發汗,讓風邪向外排出,接著使用玉真散塗抹傷口,若有膿液產生表示有效。如果傷口沒有明顯變化,外部症狀沒有改善,情況危險。

破傷風選方 羌活防風湯,治療破傷風表面症狀無汗,脈搏浮數緊。 羌活、防風、川芎、當歸、芍藥、藁本、甘草、細辛、地榆。 熱氣旺盛,加黃芩、黃連。便祕,加大黃。自汗多,加白朮。

九味羌活湯,治療表面和內部症狀。 羌活、防風、蒼朮、細辛、川芎、白芷、生地、黃芩、甘草。

白朮防風湯,治療服用藥物後,臟腑已經和諧,自汗多。 白朮、黃耆、防風。

小柴胡湯,防風通聖散。

大芎黃湯,治療破傷風臟腑祕,小便紅色,自汗不止,知道沒有寒氣,使用此藥瀉下。 川芎、黃芩、羌活、大黃。

江漂丸,治療破傷風驚嚇抽搐,臟腑祕熱在內部。 江漂、左盤龍、殭蠶、雄黃、蜈蚣。 加巴霜,燒飯為丸,硃砂為衣,丸如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二十粒,未下再進,以排泄為度。

當歸地黃湯 即四物湯加秦艽、鉤藤、天麻、防風。

玉真丹,治療破傷風牙關緊閉,背部肌肉緊繃,嚴重時咬牙縮舌。 南星、防風、白芷、天麻、羌活、白附子。 等份研末,每次服用兩錢,熱酒調服,也可塗抹傷口。嚴重時三錢,童便調服。即使內部有瘀血昏迷,心腹還溫暖時也有效。如果被狂犬咬傷,使用漱口水清洗乾淨,塗抹傷口也有效。

萬靈丹,治療瘡毒剛開始,脈搏深實,以及服用發汗藥後,毒素在內部未完全清除。 硃砂、鹽花、雄黃、明礬、楓香、赤石脂、黃丹、琥珀、輕粉、麝香、片腦、巴豆、蓖麻子。 研末,使用巴豆、蓖麻子膏和藥為丸,如和不就,加煉蜜成膏,收在瓷器內。每次服用一丸,井花水下,或湯亦可,半日內忌熱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