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治彙補》~ 卷之三 (14)
卷之三 (14)
1. 黃病
大意
中央黃色。入通於脾。(內經)故黃疸多屬太陰濕土脾不能勝濕。復挾火熱。則鬱而生黃。(必讀)
內因
發黃譬如盦曲相似。多因飲食勞倦。致傷脾土。不能運化。濕熱內蓄。無由發泄。流於脾肉。遍於四肢。凡鬱郁不得志之人。多生此病。(指掌)是脾虛為本。濕熱為標。當於標本緩急審之。(三錫)
外候
濕熱熏蒸。土氣洋溢。面目爪甲身體俱黃。外則肌肉微腫。一身盡痛。內則胸腹滿悶。噯氣不舒。日晡潮熱。四肢倦怠。大便去而不快。小便赤而短少。或溺出沾衣。猶如柏染。(匯補)
疸分乾溼
干黃熱勝。色黃而明。大便燥結。濕黃濕勝。色黃而晦。大便潤利。(入門)
疸分陰陽
諸疸發於陰經。必嘔惡。發於陽經。必寒熱。(匯補)
疸分難易
疸症口渴。其病難治。疸而不渴。其病易治。又焦黃難治。淡黃易治。其壯年氣盛。脈大。易治。老人氣弱。脈微。難治。(匯補)
黃汗
黃汗者。汗出染衣。色如熏黃。身腫且痛。雖發熱而不渴。暮則煩躁不眠。因脾熱汗出。入水澡浴。為風所閉。熱留皮膚所致。屬表症。宜解熱濕。和其榮。用丁香㗜鼻法。㗜去黃水。自愈。(匯補)
黃疸
黃疸者。小溺面目牙齒指甲肢體皆黃。食已善飢。安臥懶動。憎寒壯熱。日晡轉甚。因臟腑不和。水穀相併。濕熱蒸郁。邪留胃中。復為風熱所搏。結滯不散。內蒸外郁。病屬裡症。便閉者。攻之。溺澀者。利之。二便利者。清解之。(匯補)
谷疸
谷疸者。發寒熱。不能食。食已頭眩。腹脹不安。心煩怫鬱。右關脈滑。因胃熱大飢。因而過食。停滯中脘。病屬中焦。宜先去水穀之積滯。次解脾胃之鬱熱。(匯補)
酒疸
心胸懊憹。欲吐不食。腹如水狀。足心熱。足脛滿。小便黃。眼黃鼻燥。面發赤斑。因大醉當風。毒留清道。病屬上焦。脈浮洪者。當探吐。設或誤下。邪陷腎中。變成黑疸。面黑目青。如啖蒜齏。大便黑。膚粗燥。其脈微弱者。不治。(匯補)
女勞疸
女勞疸者。黃如灰色。額黑頭汗。手足心熱。薄暮不發熱。日反惡寒。小腹急滿。小便不利。大便時溏。腹脹如水狀。類黑疸。因過於勞傷。又於大熱之中。犯房入水所致。病屬下焦。非水氣也。宜培脾腎。若腹滿多渴者。難治。(匯補)
虛黃
虛黃口淡怔忡。耳鳴腳軟。怠惰無力。寒熱微作。小便濁澀。皮膚雖黃。而爪甲如常。此勞倦太過。氣血俱虛。不可妄用涼藥。宜調中培土。若面色青黃。小便自利。謂之木勝於土。中走於外。又宜培脾抑肝。(匯補)
陰黃
陰黃者。四肢清冷。自汗泄利。小便清白。身不發熱。脈沉而遲。乃脾腎虛損所致。宜溫補。亦有過服寒涼。變成陰症。身目俱黃。膚冷胃疼。眼澀不開。大便自利者。茵陳附子乾薑湯。(匯補)
白話文:
黃病
黃色在中央,通於脾臟。(《內經》)所以黃疸大多屬於太陰脾臟濕土不能勝濕,又夾雜火熱,就會鬱積而產生黃色。(《必讀》)
內因
發黃的症狀如同發霉的糕點相似,大多是因為飲食勞累,損傷脾土,導致不能運化,濕熱內蓄,無法發洩,流於脾肉,遍佈四肢。凡事鬱鬱不得志的人,容易產生此病。(《指掌》)脾虛是根本,濕熱是表象,應該根據本標緩急來判斷治療。(《三錫》)
外在症狀
濕熱熏蒸,土氣充盈,面目、指甲、身體都發黃;外在表現為肌肉輕微腫脹,全身疼痛;內在表現為胸腹脹悶,噯氣不舒,午後潮熱,四肢倦怠,大便排出不暢,小便赤紅而量少,或者小便沾濕衣物,如同柏樹染色的樣子。(《匯補》)
黃疸的乾濕分類
乾燥型黃疸以熱為主,顏色黃而明亮,大便乾燥;濕型黃疸以濕為主,顏色黃而晦暗,大便潤滑。(《入門》)
黃疸的陰陽分類
所有黃疸發病於陰經,必有嘔吐;發病於陽經,必有寒熱。(《匯補》)
黃疸的難易分類
黃疸患者口渴,病情難治;黃疸而不口渴,病情容易治療。此外,顏色焦黃的難治,顏色淡黃的容易治療。壯年人氣盛,脈象有力,容易治療;老年人氣虛,脈象微弱,難治。(《匯補》)
黃汗
黃汗是指汗液沾濕衣物,顏色像染黃的樣子,身體腫脹疼痛,雖然發熱但不口渴,傍晚煩躁不安,睡不著覺。這是因為脾臟有熱,汗液排出,又接觸冷水洗澡,導致風邪閉阻,熱邪滯留在皮膚所致,屬於表證,應該解熱除濕,調和營衛,可以使用丁香塞鼻的方法,排出黃水,即可自癒。(《匯補》)
黃疸
黃疸是指小便、面目、牙齒、指甲、肢體都發黃,飯後容易飢餓,喜歡安靜臥床,懶於活動,畏寒發熱,午後症狀加重。這是因為臟腑失調,水穀混雜,濕熱蒸鬱,邪氣滯留在胃中,又受到風熱侵襲,阻塞不通,內外鬱積,屬於裡證。大便不通暢的,應該攻下;小便不通暢的,應該通利;大便和小便都通暢的,應該清熱解毒。(《匯補》)
谷疸
谷疸是指發寒發熱,不能進食,進食後頭暈,腹脹不安,心煩意亂,右關脈滑利。這是因為胃熱,過度飢餓,又過度進食,導致食物停滯於中脘(胃部),屬於中焦病證,應該先去除水穀積滯,然後再解脾胃鬱熱。(《匯補》)
酒疸
心胸煩悶,想吐,不想吃東西,腹部像裝滿水一樣,腳心發熱,小腿脹滿,小便黃,眼睛黃,鼻子乾燥,臉上出現紅色斑點。這是因為醉酒後受風,毒邪停留在清道(經絡),屬於上焦病證。脈象浮洪的,應該催吐;如果錯誤地使用瀉下藥,邪氣就會侵入腎臟,變成黑疸,面色發黑,眼睛發青,如同吃了蒜泥一樣,大便黑色,皮膚粗糙乾燥,脈象微弱的,則無法治療。(《匯補》)
女勞疸
女勞疸是指顏色像灰黃色,前額發黑,頭部出汗,手腳心發熱,傍晚不發熱,白天反而畏寒,小腹部脹滿,小便不利,大便時而稀溏,腹部脹滿像裝滿水一樣,類似黑疸。這是因為過度勞累,又在酷熱的天氣裡,房事或涉水所致,屬於下焦病證,不是水氣停滯。應該滋養脾腎。如果腹部脹滿,又口渴,則難以治療。(《匯補》)
虛黃
虛黃是指口淡無味,心悸不安,耳鳴,腿軟,懶惰無力,輕微發寒發熱,小便混濁不通,皮膚雖然發黃,但是指甲顏色正常。這是因為過度勞累,氣血兩虛,不能隨便使用寒涼藥物,應該調理脾胃,補益脾土。如果面色青黃,小便自利,稱為木勝於土,邪氣外洩,也應該補脾抑肝。(《匯補》)
陰黃
陰黃是指四肢冰冷,自汗,腹瀉,小便清澈,身體不發熱,脈象沉而遲緩。這是因為脾腎虛損所致,應該溫補。也有因為過度服用寒涼藥物,轉變成陰證,身體和眼睛都發黃,皮膚冰冷,胃痛,眼睛澀痛睜不開,大便稀溏的,可以使用茵陳附子乾薑湯。(《匯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