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用粹

《證治彙補》~ 卷之一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5)

1. 中風

厚朴(姜炒),枳實,大黃,羌活(各等分)

每服一兩。水一升。煎半。終日服之。利下為度。

滋潤湯,治中臟便燥。人虛血少。不任前下藥者。用此潤之。

當歸(二錢),杏仁(錢半),桃仁,橘紅,枳殼,厚朴(一錢),蘇子(錢),牛膝(錢半)

水煎。調白蜜三匙服。

三生飲(易簡),治中臟閉症。口噤喉塞。兩手握固。卒然昏倒。

南星(一兩),川烏(去皮),生附(各五錢),木香(二錢半)

每用半兩。姜十片煎服。如遺尿手撒。口開鼾睡。為不治。用前藥亦有得生者。夫三生飲乃行經絡治寒痰之聖藥。有斬關奪旗之功。每服必用人參兩許駕驅其邪。而補助正氣。否則適足以取敗耳。

防耆蒸汗法(叔徵),治卒中風邪。藥不能入口者。

防風,黃耆(等分)

煮湯令沸。盆盛病人榻下。關閉門戶。令藥氣熏蒸口鼻。蓋以無形之氣。透開有形之竅也。

小續命湯(千金),治中風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喎斜。手足戰掉。言語蹇澀。肢體頑麻。精神昏亂。頭目眩重。痰涎壅盛。筋脈拘攣。及腳氣緩弱。

麻黃(去節),川芎,杏仁,甘草(炙),人參,黃芩,芍藥,防己(各一兩),桂枝(一兩),防風(兩半),附子(炮五錢)

加生薑煎。熱服取汗。如恍惚。加茯苓。如骨節疼痛。素有熱。去附子。倍加芍藥。煩燥大便閉。去附子。倍芍藥。加竹瀝。大便利。素有寒。去黃芩。加白朮、附子。骨節冷痛。加辣桂、附子。嘔逆腹脹。加人參、半夏。自汗。去麻黃。加芍藥。大便結熱。去附子。加枳殼、大黃。

痰多。加南星炮切數片。風虛。加當歸。渴。加栝蔞根。身疼痛。加秦艽。喘急。加炒桑皮。

大秦艽湯(潔古),治中經。邪在血脈中。口喑肢廢。風邪散見。不拘一經者。

秦艽,石膏(各二兩),甘草,川芎,當歸,芍藥,羌活,獨活,防風,黃芩,白朮,白芷,茯苓,生地,熟地(各一兩),細辛(五錢)

每服一兩。水煎。

烏藥順氣散,治男婦一切風氣。攻注四肢。骨節疼痛。遍身頑痹。卒中癱瘓。言語蹇澀。先服此藥。以疏氣道。

烏藥,橘紅,麻黃(各二錢),川芎(一錢),枳殼(炒),白芷,桔梗,殭蠶(炒各一錢),乾薑(五分),甘草(三分)

加薑棗。如一身俱麻。加人參、白朮、當歸、門冬。手足癱瘓。筋骨疼痛。加防風、羌活、天麻、當歸、威靈仙、乳香、沒藥。腰痛。加杜仲、小茴香。手足拘攣。加木瓜、石斛。手足浮腫。加牛膝、五加皮、獨活。濕氣。加蒼朮、白朮、檳榔。左癱右瘓。加當歸、天麻。如二三年不能行。

合和獨活寄生湯。如婦人血風。加防風、荊芥、薄荷。口眼喎斜。加防風、荊芥、姜炒黃連、羌活、竹瀝、薑汁。

白話文:

中風

  • 厚朴、枳實、大黃、羌活(皆等量): 每次服用一兩,用水一升煎煮至剩一半,整天分次服用,以排便為目標。

  • 滋潤湯: 適用於中風導致臟腑乾燥、大便乾結,且體虛血少、不適合服用瀉下藥的人,用此方來滋潤身體。 當歸(二錢),杏仁(一錢半),桃仁、橘紅、枳殼、厚朴(各一錢),蘇子(一錢),牛膝(一錢半): 用水煎煮,加入三匙白蜂蜜調和後服用。

  • 三生飲(《易簡》記載): 適用於中風導致閉塞症,症狀有口噤不能張開、喉嚨阻塞、雙手緊握、突然昏倒。 南星(一兩),川烏(去皮),生附子(各五錢),木香(二錢半): 每次取半兩,加生薑十片煎煮後服用。如果出現小便失禁、雙手鬆開、口開打鼾等情況,則表示病情危重,但服用此方仍有機會存活。 三生飲是疏通經絡、治療寒痰的良藥,具有強大的作用,每次服用時必須加入少量人參,以扶助正氣,否則可能會適得其反。

  • 防耆蒸汗法(叔徵記載): 適用於突然中風、藥物難以入口的情況。 防風、黃耆(等量): 煮沸後,將藥湯倒入盆中,置於病人床下,關閉門窗,使藥氣蒸騰熏蒸口鼻,利用無形之氣打開有形之竅。

  • 小續命湯(《千金方》記載): 適用於中風導致昏迷不醒、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手足抖動、言語不清、肢體麻木、精神錯亂、頭暈目眩、痰液壅盛、筋脈拘攣、腳氣虛弱等情況。 麻黃(去節),川芎、杏仁、炙甘草、人參、黃芩、芍藥、防己(各一兩),桂枝(一兩),防風(一兩半),炮附子(五錢): 加生薑煎煮,趁熱服用,以求發汗。 如果出現精神恍惚,可加茯苓;如果骨節疼痛,且本身有熱,則去掉附子,加倍芍藥;如果煩躁且大便不通,則去掉附子,加倍芍藥,並加入竹瀝;如果大便通暢,且本身體寒,則去掉黃芩,加白朮、附子;如果骨節冷痛,則加肉桂、附子;如果嘔吐腹脹,則加人參、半夏;如果自汗,則去掉麻黃,加芍藥;如果大便乾結,則去掉附子,加枳殼、大黃。 痰多者,加南星(炮製切片);風虛者,加當歸;口渴者,加栝蔞根;身體疼痛者,加秦艽;呼吸急促者,加炒桑皮。

  • 大秦艽湯(潔古記載): 適用於中風,邪氣在血脈中,出現口不能說話,肢體廢用,風邪散見於各處,不局限於某一經絡的情況。 秦艽、石膏(各二兩),甘草、川芎、當歸、芍藥、羌活、獨活、防風、黃芩、白朮、白芷、茯苓、生地、熟地(各一兩),細辛(五錢): 每次服用一兩,用水煎煮。

  • 烏藥順氣散: 適用於男女各種風邪,侵襲四肢、骨節疼痛、全身麻木、突然中風癱瘓、言語不清等情況,先服用此藥來疏通氣機。 烏藥、橘紅、麻黃(各二錢),川芎(一錢),炒枳殼、白芷、桔梗、炒殭蠶(各一錢),乾薑(五分),甘草(三分): 加生薑、紅棗一同煎煮。 如果全身麻木,加人參、白朮、當歸、麥冬;如果手足癱瘓、筋骨疼痛,加防風、羌活、天麻、當歸、威靈仙、乳香、沒藥;如果腰痛,加杜仲、小茴香;如果手足拘攣,加木瓜、石斛;如果手足浮腫,加牛膝、五加皮、獨活;如果濕氣重,加蒼朮、白朮、檳榔;如果是左癱右瘓,加當歸、天麻;如果癱瘓兩三年不能行走。 和獨活寄生湯一起服用。 婦女血風,加防風、荊芥、薄荷;口眼歪斜,加防風、荊芥、薑炒黃連、羌活、竹瀝、薑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