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治彙補》~ 卷之三 (8)
卷之三 (8)
1. 瘧疾
夏傷於暑,秋成痎瘧。(經文)痎者,瘧之總名也。因其有戰寒、壯熱、暴瘧、酷瘧之義,故名。大抵無痰不成瘧。外感四氣;內動七情;飲食飢飽;房室勞傷,皆能致之。其中氣凝滯,鼓動痰涎,則一也。(匯補)
夏時伏陰在內,陽浮於外,真氣消爍,其汗大出,人多煩渴;或過食生冷瓜果,或坐臥陰地取涼,致膚腠閉密,邪留於胃,聚而成痰。至秋陽氣收肅,陰氣下移,中州之痰氣愈加壅滯。胃氣行至其所,與之相遇,而寒熱作焉。陰陽之氣,更相勝負;故衛氣行過,與邪暫離,故有時汗解。及邪衛復集,病必再作。此陰陽之升降、邪正之合離也。(匯補)
其寒也:欠伸毛悚,鼓頷戰慄,湯火不能溫。其熱也:頭疼脊痛,煩躁飲冷,冰水不能寒。或先寒後熱;或先熱後寒;或寒熱多少;或單熱單寒。(大全)
太陽之瘧:腰背頭項俱疼,先寒後熱,熱止汗出。陽明之瘧:目痛鼻乾舌燥,寒甚乃熱,熱甚而汗出,喜見火日光。少陽之瘧:口苦脅痛而嘔,寒熱往來,身體解㑊。(入門)
少陰之瘧:寒少熱多,嘔吐獨甚,舌乾口燥,欲閉戶牖而處。太陰之瘧:慘然太息,腹滿惡食,病至善嘔,嘔已乃衰。厥陰之瘧:腰痛小腹滿,小便數而不利,恐懼不足,腹中悒悒。(指掌)
凡瘧皆生於風。風瘧者:因避暑乘涼,汗出當風,閉其毛孔,熱不得泄越而作。所謂夏暑汗不出,秋成風瘧。其症:煩燥頭疼,惡寒自汗,先熱後寒;治宜發汗。(匯補)
納涼之風寒、沐浴之水寒,先伏於腠中,因秋風涼肅而發。其症:腰背頭項疼痛,先寒後熱;治當大汗。(匯補)
暑瘧者:其症大汗、大煩、大喘、大渴;靜則多言,體若燔炭,汗出而散,單熱微寒;宜清暑解表。(匯補)
外著雨露,內停水濕;發則一身盡痛,手足沉重,嘔逆脹滿,名曰濕瘧;宜解表除濕。(匯補)
冬中風寒,藏於骨髓;及遇大暑,腠理發泄,邪氣與汗皆出;故先熱後寒,名曰溫瘧。宜和解;熱多小柴胡,寒多加桂枝。(匯補)
瘴瘧者:山溪蒸毒,濕熱蒸熏,邪郁中焦;發時迷悶,甚則狂妄,乍寒乍熱,乍有乍無,一身沉重。不習水土者,恆多患之。甚則血瘀於心,涎聚於脾;亦有口喑不能言者。宜先吐其痰,後利大腸;涼膈散,或小柴胡加大黃、木香;輕者藿香正氣散。(匯補)
一方長幼,病皆相似;此因天時寒熱不正,邪氣乘虛襲入所致。宜隨時令施治;此司天運氣之所宜考也。(匯補)
鬼瘧因卒感屍疰客忤,寒熱日作,夢寐不詳,多生恐怖,言動異常。俗云「夜發為鬼瘧」者非也。宜祛邪禁壓法;或平胃散,加桃仁、雄黃。(方考)
白話文:
瘧疾
瘧疾是夏天受暑熱之害,到秋天就變成瘧疾。瘧疾是瘧疾的總稱,因為它有戰慄、寒顫、壯熱、暴發、劇烈的瘧疾等症狀,所以稱為瘧疾。總的來說,沒有痰就不能成瘧疾。外感風寒暑濕,內動七情,飲食不節,房事勞損,都能導致瘧疾。其中氣機凝滯,鼓動痰涎,則為瘧疾之本。
內因:夏天陰氣伏藏於內,陽氣浮於外,真氣耗損,大量出汗,人感到煩渴。或者過食生冷瓜果,或者坐臥陰濕之地受涼,導致皮膚毛孔閉塞,邪氣滯留於胃部,聚集而成痰。到了秋天,陽氣收斂,陰氣下降,中焦的痰氣更加壅滯,胃氣運行到此,與痰氣相遇,寒熱就發作了。陰陽之氣相互消長,所以衛氣運行經過,與邪氣暫時分離,所以有時汗出而解,等到邪氣與衛氣再次聚集,疾病必然再次發作。這是陰陽升降,邪正盛衰的表現。
外在症狀:寒時,會打哈欠、毛髮豎立、頷部震顫、戰慄,即使是熱湯熱火也無法取暖;熱時,會頭痛、脊背痛、煩躁不安、想喝冷飲,即使是冰水也無法降溫。有的先寒後熱,有的先熱後寒,寒熱的程度也各有不同,有的只有寒,有的只有熱。
三陽經瘧疾:太陽經瘧疾,腰背頭項都疼痛,先寒後熱,熱退後汗出;陽明經瘧疾,眼睛疼痛、鼻乾舌燥,寒重才發熱,熱重則汗出,喜歡見火和日光;少陽經瘧疾,口苦、脅肋疼痛並嘔吐,寒熱往來,身體痠痛。
三陰經瘧疾:少陰經瘧疾,寒少熱多,嘔吐尤其嚴重,舌乾口燥,想關閉門窗獨處;太陰經瘧疾,臉色慘白,唉聲嘆氣,腹部脹滿,不想吃東西,病情嚴重時會嘔吐,嘔吐後病情減輕;厥陰經瘧疾,腰痛、小腹部脹滿,小便頻數但排不出,感到恐懼不安,腹部悶悶不樂。
風瘧:所有瘧疾都源於風。風瘧是因為避暑乘涼,汗出當風,閉塞了毛孔,熱氣不能發散而引起的。所謂夏天暑熱汗不出,秋天就變成風瘧。症狀是煩躁、頭痛、惡寒、自汗,先熱後寒,治療宜發汗。
寒瘧:受涼風寒,或沐浴冷水,先潛伏在肌膚腠理之中,等到秋風涼爽時發病。症狀是腰背頭項疼痛,先寒後熱,治療應使病人大汗淋漓。
暑瘧:暑瘧的症狀是大汗、煩躁、喘息、口渴,靜止時話多,身體像燒炭一樣,汗出後症狀減輕,只有單純發熱,略微感覺寒冷,治療宜清暑解表。
濕瘧:外受雨露,內有水濕停滯,發病時全身疼痛,手腳沉重,嘔吐、脹滿,稱為濕瘧,治療宜解表除濕。
溫瘧:冬天風寒之邪藏於骨髓,遇到大暑,腠理開泄,邪氣與汗液一起排出,所以先熱後寒,稱為溫瘧,治療宜和解,熱盛用小柴胡湯,寒盛加桂枝。
瘴瘧:瘴瘧是山溪濕熱蒸毒所致,邪氣鬱結中焦,發病時神志模糊,嚴重時會神志不清,時寒時熱,時有時無,全身沉重,不適應水土的人容易患此病,嚴重時會血瘀於心,痰涎聚於脾,有的還會口啞不能說話,治療宜先吐出痰液,後瀉大腸,用涼膈散,或小柴胡湯加大黃、木香,輕者用藿香正氣散。
疫瘧:一方的人,老幼都患同樣的病,這是因為天時寒熱不正,邪氣乘虛而入所致,治療宜根據時令而施治,這是需考量天時運氣的。
鬼瘧:鬼瘧是因突然受驚,或客忤所致,寒熱每日發作,睡眠不安,多生恐怖,言行異常。俗話說晚上發作的是鬼瘧,這是錯誤的。治療宜祛邪鎮壓,可用平胃散加桃仁、雄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