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用粹

《證治彙補》~ 卷之八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 (4)

1. 溺血

大意

胞移熱於膀胱。則溺血。(內經)是溺血未有不本於熱者。但有各藏虛實之不同耳。(匯補)

內因

或肺氣有傷。妄行之血。隨氣化而下降。胞中或脾經濕熱內陷之邪。乘所勝而下傳水府。或肝傷血枯。或腎虛火動。或思慮勞心。或勞力傷脾。或小腸結熱。或心胞伏暑。俱使熱乘下焦。血隨火溢。(匯補)

外候

全無疼痛。血從精竅而出。非若血淋莖痛。血隨溺竅而出也。(匯補)

治法

暴熱實火。宜甘寒清火。房勞虛損。宜滋陰補腎。此病日久中枯。非清心靜養。不可治也。(匯補)

用藥

實熱。用導赤散。加山梔、黃芩竹葉、赤苓。煎成調滑石末飲之。虛熱。宜四物湯。加生地、茯苓、山梔、牛膝、麥冬。煎成調發灰飲之。久不止者。膠艾四物湯。虛甚者。鹿角秋石丸。阻塞不通。加冬葵子、生蒲黃以化之。(匯補)

溺血選方

赤散

生地,木通甘草

膠艾湯(方見便血)

小薊飲

小薊,山梔,當歸,生地,滑石,甘草,蒲黃,通草,淡竹葉,加冬葵子

鹿角膠丸

鹿角熟地,發灰

茅根汁為丸。鹽湯下。

2. 便濁

大意

水液混濁。皆屬於熱。(內經)故赤白濁。皆因濕熱濁氣。滲入膀胱而為病。(入門)

內因

其因有二。肥人多濕熱。瘦人多腎虛。(丹溪)腎虛者。因思想過度。嗜欲無節。腎水虛少。膀胱火盛。小便去澀。所以成濁。(醫鑑)濕熱者。因脾胃濕熱。中焦不清。下流膀胱。故便溲渾濁。(正傳)又有思慮勞心者。房欲傷腎者。脾虛下陷者。脾移熱於腎者。下元虛冷者。濕痰流注者。有屬虛勞者。有因伏暑者。(匯補)

外候

小溺濁澀。莖中大痛。其狀漩面如油。光彩不定。漩腳下澄。凝如膏糊。(心法)若初起先有消渴善飲。而後下便見濁者。即下消症也。(匯補)

濁分氣血

血虛而熱甚者。則為赤濁。心與小腸主之。氣虛熱微者。則為白濁。肺與大腸主之。(正傳)

濁分虛實

大約竅端結蓋者。為多火。不結蓋者。為兼濕。小水赤澀而痛。或濁帶赤色者。為小腸濕熱。小水不澀不痛。而所下色白。或滲利轉甚者。為脾氣下陷。莖中痛癢。而發寒熱。或有結痛者。為毒邪所侵。(匯補)

濁分精溺

要知濁出精竅。淋出溺道。由敗精瘀腐者。十常六七。由濕熱流注。與脾虛而下陷者。十中二三。(匯補)

脈法

兩尺洪數。為陰火不寧。左寸短小。為心虛不攝。右脈大而澀。按之無力。或微細。或沉緊而澀。皆為虛。尺脈虛浮。急疾者難治。遲者易治。(匯補)

治法

赤者當清心瀉火。白者當滋陰補腎。使水火既濟。陰陽葉和。精氣自固。(正傳)若屬濕痰者。宜燥中宮之濕。屬虛滑者。宜提下陷之氣。甚有色欲太過。陽虛生寒者。當壯火鎖陽。此雖僅見。亦宜審也。(匯補)

治禁

不可純用寒涼傷血。不可純用熱藥助火。蓋寒則堅凝。熱則流通。均非當理。但宜清上固下。(入門)其必佐以甘淡者。以甘能化氣。淡能利竅。若用澀劑。則邪無從出。反增脹悶。(匯補)

用藥

陰虛火動。主以地黃湯。去山萸。加萆薢黃柏。心虛火動。主以清心蓮子飲。濕痰下注。主以蒼白二陳湯。濕熱不清。主以四苓散。中氣下陷。主以補中益氣湯。下元虛冷。主以八味地黃湯。若暑月冒熱便濁者。辰砂六一散

【附精濁】

精濁者。因敗精流於溺竅。滯而難出。故注中如刀割火灼。而溺自清。惟竅端時有穢物。如瘡膿目眵。淋漓不斷。與便溺絕不相混。此心腎二經火起精溢。故敗精流出。而為白濁。虛滑者。血不及變。而為赤濁。宜滋陰藥中。如牛膝、冬葵子、萆薢。去其敗精。然後分治。挾寒者。

脈遲無力。溺色清白。挾熱者。口渴便黃。脈滑數有力。寒者。萆薢分清飲。熱者。清心蓮子飲。

便濁選方

地黃加減湯,治陰虛火動便濁。

即地黃湯,加知母、黃柏、麥冬。

清心蓮子飲,治心虛便濁有熱。

茯苓黃耆石蓮子(各七錢半),地骨皮,麥冬,人參(各一錢半),遠志,菖蒲,車前黃芩,炙草(各一錢)

水煎。加辰砂調服。

蒼白二陳湯,治濕痰下注便濁。

蒼朮白朮半夏,茯苓,陳皮(各八分),甘草(四分)

一方。加升、柴各三分。

加味四苓散,治濕熱不清便濁。

茯苓,白朮,豬苓澤瀉(各等分)

加山梔、麥冬、木通、黃芩。水煎。

加減八味丸,治下元虛冷便濁。

即桂附八味丸。去茯苓、澤瀉。加菟絲、五味子

萆薢分清飲

萆薢,菖蒲,益智,烏藥(各等分)

每服四錢。水煎。入鹽一捻服。

珍珠粉丸,治陰虛火旺而白濁。

真蛤粉(四兩),黃柏(四兩)

水丸。酒下。

小菟絲丸,治虛勞遺濁。

石蓮肉,山藥(各二兩),茯苓(一兩),菟絲(五兩)

為末。山藥糊丸。鹽酒下。

辰砂六一散(方見暑症),水陸二仙丹(方見遺精),補中益氣湯(方見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