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治彙補》~ 卷之八 (1)
卷之八 (1)
1. 泄瀉
大意
濕勝則濡瀉。(內經)脾土受濕。不能滲化。致傷闌門元氣。不能分別水穀。併入大腸而泄瀉。(指掌)泄者。大便溏薄。瀉者。大便直下。略分輕重。總屬脾虛。(匯補)
內因
胃氣和平。飲食入胃。精氣則輸於脾。歸於肺。行於百脈而成營衛。若飲食起居內外之邪。傷於脾胃。傳化失節。清濁不分。上升精華之氣。反下降而為泄瀉矣。(機要)
外候
泄分五種。如脾泄。飲食不和。色黃。胃泄。腹脹注下。食則嘔吐。大腸泄。食已窘迫。色白。腸鳴切痛。小腸泄。溲澀。便膿血。小腹痛。大瘕泄。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莖中痛。(難經)又有飧泄、腸垢、鴨溏、濡泄、滑泄之名。飧泄者。濕兼風也。故惡風自汗。
白話文:
濕氣過盛就會導致腹瀉,因為脾土受濕氣影響,無法正常運化水液,傷及闌門元氣,導致脾胃無法分辨水穀,混雜在一起進入大腸,進而引起腹瀉。腹瀉分為溏瀉和瀉下兩種,前者大便稀薄,後者則是大便直瀉,雖然輕重程度不同,但都屬於脾虛的表現。
腹瀉的內因是胃氣不和,飲食進入胃後,精氣應該輸送到脾,再歸屬於肺,最終行於全身經脈形成營氣和衛氣。但是,如果飲食起居不當,或受到內外邪氣侵襲,就會傷及脾胃,導致脾胃運化失調,清濁不分,精華之氣反而下降,造成腹瀉。
腹瀉根據不同的病因和症狀可以分為五種:脾泄、胃泄、大腸泄、小腸泄和大瘕泄。脾泄是因為飲食不和,大便呈黃色;胃泄則表現為腹脹、注下、進食後嘔吐;大腸泄則表現為進食後腹部緊迫感、大便呈白色、腸鳴腹痛;小腸泄則表現為小便澀滯、大便帶膿血、小腹疼痛;大瘕泄則表現為裡急後重,多次想排便卻無法排便,並且伴隨陰部疼痛。除了上述五種之外,還有飧泄、腸垢、鴨溏、濡泄、滑泄等腹瀉類型。其中飧泄是濕氣和風邪相結合導致的,患者常表現為怕風、容易出汗。
完穀不化。腸鳴脈弦。腸垢者。濕兼暑也,故稠黏垢穢。小水赤澀。煩渴脈數。鴨溏者。濕兼寒也。故澄徹清冷。儼如鴨糞。溺白脈遲。濡泄者。濕邪自甚也。故瀉多清水。腸鳴身重。溺短脈沉。滑泄者。濕勝氣虛也。故所下不禁。大孔如竹筒。直出不止。又食積泄者。瀉下腐臭。
噫氣作酸也。痰泄者。或多或少。胸悶瀉沫。火泄者。暴注下迫。焦黃穢臭。氣泄者。腹常痞滿。去不通泰。虛瀉者。困倦無力。食減微溏。必兼體瘦。瀼瀉者。停蓄飲食。數日一瀉。必兼腹脹。腎泄者。五更腹痛。微響乃泄。必兼足冷。肝泄者。忿怒所傷。厥而面青。必兼脅滿。
白話文:
大便不成形、腸鳴、脈象弦緊,大便黏稠、有垢,這是濕熱並存,所以大便黏稠、污穢。小便赤澀、口渴、脈象數快,大便稀薄如鴨屎,這是濕寒並存,所以大便清澈、冷涼,像鴨糞一樣。小便白濁、脈象遲緩,大便稀薄如水,這是濕邪過盛,所以排泄大量清水。腸鳴、身體沉重、小便短少、脈象沉緩,大便滑泄,這是濕邪勝過氣虛,所以無法控制排泄,大便如竹筒般直瀉不止。另外,食積導致腹瀉,大便腐臭。
噫氣伴隨酸味,痰泄,或多或少,胸悶、吐沫,火泄,突然腹瀉、下墜感,大便焦黃、污臭,氣泄,腹部經常脹滿,排泄不暢,虛瀉,疲倦无力,食量減少,大便稀薄,必定伴隨體瘦。瀼瀉,積存食物,數日才排泄一次,必定伴隨腹脹。腎泄,凌晨五點腹痛,輕微響聲後就排泄,必定伴隨足冷。肝泄,由於憤怒所傷,昏厥、臉色發青,必定伴隨脅肋脹滿。
交腸瀉者。大小便易位而出。直腸瀉者。飲食入口。少頃即瀉。(匯補)
瀉分久暴
暴注下迫。食不及化。是無水也。溏泄日久。止發無恆。是無火也。(太僕)
腹痛分辨
瀉不腹痛者。濕也。瀉白腹痛者。寒也。痛一陣。瀉一陣。泄復澀滯者。火也。痛一陣。瀉一陣。瀉後痛減者。食也。腹中脹痛。瀉不減者。肝氣也。腹中絞痛。暴瀉煩渴者。霍亂也。腹中絞痛。下無休時。去如蟹渤者。氣食交併也。腹中覺冷。隱隱微痛。下如稠飲者。痰也。(戴氏)
寒熱分辨
熱者。小便赤澀。煩渴。肛門熱。穀食腐化。或雖不化。而色變焦黃。身能動作。手足溫曖。寒者。小便清白。不渴。腹中冷。完穀不化。色亦不變。變亦白色。身懶動作。飲食不下。手足清冷。(河間)
白話文:
交腸瀉者。大小便易位而出。直腸瀉者。飲食入口。少頃即瀉。(匯補)
- 交腸瀉:指大腸與小腸相交處的瀉泄,也就是腹瀉。
- 易位而出:指的是大小便的排泄順序發生混亂,例如大便稀薄如水,小便則像尿液一樣。
- 直腸瀉:指直腸的瀉泄,也就是便意強烈,飲食入口不久就立刻腹瀉。
瀉分久暴
- 暴注下迫:指的是突然發作的腹瀉,瀉下急迫。
- 食不及化:指食物未經消化就排出體外。
- 是無水也:表示身體缺水,導致腹瀉。
- 溏泄日久:指的是腹瀉時間長,大便稀薄。
- 止發無恆:表示腹瀉的發作時間不固定,時常反覆。
- 是無火也:表示身體虛寒,導致腹瀉。
腹痛分辨
- 瀉不腹痛者。濕也:指的是腹瀉不伴隨腹痛,多是濕氣過重導致。
- 瀉白腹痛者。寒也:指的是腹瀉伴隨腹部冷痛,多是寒氣入侵導致。
- 痛一陣。瀉一陣。泄復澀滯者。火也:指的是腹痛和腹瀉交替出現,大便有時稀薄,有時乾燥,多是腸胃積熱導致。
- 痛一陣。瀉一陣。瀉後痛減者。食也:指的是腹痛和腹瀉交替出現,腹瀉後疼痛減輕,多是飲食不當導致。
- 腹中脹痛。瀉不減者。肝氣也:指的是腹部脹痛,腹瀉後疼痛不減,多是肝氣鬱結導致。
- 腹中絞痛。暴瀉煩渴者。霍亂也:指的是腹部絞痛,突然發作的腹瀉,並伴隨口渴,多是霍亂導致。
- 腹中絞痛。下無休時。去如蟹渤者。氣食交併也:指的是腹部絞痛,腹瀉頻繁,大便如蟹肉一樣,多是氣食交併導致。
- 腹中覺冷。隱隱微痛。下如稠飲者。痰也:指的是腹部感覺冰冷,隱隱作痛,大便稀薄如粥,多是脾胃痰濕導致。
寒熱分辨
- 熱者。小便赤澀。煩渴。肛門熱。穀食腐化。或雖不化。而色變焦黃。身能動作。手足溫曖:指的是體熱,小便顏色深紅,口渴,肛門發熱,食物消化不良,食物顏色焦黃,身體能活動,手腳溫暖。
- 寒者。小便清白。不渴。腹中冷。完穀不化。色亦不變。變亦白色。身懶動作。飲食不下。手足清冷:指的是體寒,小便顏色清淡,不口渴,腹部感覺冰冷,食物消化不良,食物顏色沒有變化,身體懶惰,飲食減少,手腳冰冷。
腸鳴分辨
濕多成五瀉。腸走若雷奔。此寒濕之患。然亦有火勢攻衝。摶擊水氣而鳴者。必兼腹痛。暴注下迫。肛門澀滯。小水色黃。非若濕症之腹不痛也。(匯補)
完穀分辨
完穀不化。其因有四。曰氣虛。曰胃寒。曰胃火。曰胃風。夫氣虛胃寒。固不能傳化矣。火者。火性急速。傳運失常。即邪熱不殺穀也。至於胃風者。肝風傳脾。脾受其克。不能變化。名為飧泄。乃五泄之一也。(醫統)
泄瀉死症
脈細。皮寒。少氣。泄利前後。飲食不入。是謂五虛者死。其漿粥入胃。泄注止。則虛者活。(素問)
脈法
瀉脈自沉。沉遲寒侵。沉數火熱。沉緩濕邪。沉虛滑脫。凡泄注沉緩弱小者生。浮大弦數者死。(匯補)
白話文:
【腸鳴分辨】
濕氣過多會導致五瀉(大便頻繁)現象。腸道活動如雷鳴奔騰。這通常是由寒濕引起,但也有可能是火勢攻擊並沖擊水分和氣體,導致腸鳴。這種情況一定伴有腹部疼痛、突然大量排便、肛門堵塞、小便顏色發黃。這與單純由濕氣引起的腹部不痛有所不同。
【完穀分辨】
「完穀不化」的症狀可能有四種原因:氣虛、胃寒、胃火、胃風。氣虛和胃寒的情況當然無法消化食物。火勢的情況是因為火性迅速,使消化過程失去常態,無法分解食物。胃風則是肝風傳到脾臟,脾受到傷害,無法正常消化,被稱為「飧洩」,這是五瀉之一。
【洩瀉死症】
脈搏細弱、皮膚冰冷、氣息微弱、排便前後無力,進食後仍不斷排便,這被認為是五種虛弱症狀,代表著生命垂危。如果喝下的流質或粥品進入胃部後,排便停止了,那麼這表示虛弱的人可以存活。
【脈法】
洩瀉脈象通常下沈。下沈且遲緩代表寒氣入侵。下沈且快速代表火熱。下沈且緩慢代表濕邪。下沈且虛弱、滑脫代表病情嚴重。總的來說,如果排便脈象下沈、緩慢、弱小,那麼病人生存的機會大;反之,脈象浮大、弦硬、快速的則代表死亡。
治法
凡瀉皆兼濕。初宜分理中焦。次則分利下焦。繼以風藥燥濕。久則升舉元氣。滑脫不禁。然後澀之。其間風勝。兼以解表。寒勝。兼以溫中。虛弱補益。食積消導。濕則淡滲。火則清涼。痰則湧吐。陷則升提。隨症而用。不拘次序。(匯補)
治審虛實
下積如稠膿者。消化為上。去薄而小便短少者。利水為捷。若小便如常。不必再利。惟燥脾而已。如兼口渴。則利水與燥脾。皆不可用。但審溺赤為有熱。如溺短而色不變。則補益無疑也。(匯補)
鬱結當開
憂思太過。脾氣結而不能升舉。陷入下焦而泄瀉者。宜開鬱結。使氣升而谷自化。(匯補)
白話文:
治法
凡是需要瀉下的病症,都兼有濕氣。治療時,首先應分理中焦,其次分利下焦,再用風藥燥濕,久病則升舉元氣,若滑脫不禁,則需澀之。其間若風勝,則兼以解表;寒勝,則兼以溫中;虛弱者則補益;食積者則消導;濕氣重則淡滲;火熱過盛則清涼;痰多則湧吐;陷下則升提。根據不同的症狀而用不同的方法,不拘泥於順序。(匯補)
治審虛實
下焦積聚如稠膿者,消化為上策。若體質虛弱,小便短少者,利水為捷徑。若小便如常,則不必再利水,只需燥脾即可。如果同時口渴,則利水和燥脾皆不可用。需審視小便是否赤色,判斷是否有熱。若小便短少而顏色無變化,則補益無疑。(匯補)
鬱結當開
憂思過度,脾氣鬱結而不能升舉,陷入下焦而導致泄瀉者,宜開鬱結,使氣升而使脾胃功能正常運作,谷物自然消化。(匯補)
鬱熱當清
有肺熱閉錮。咳嗽胸滿。誤服參、術。使肺中之熱。回奔大腸而瀉者。當先清肺金。然後和脾。(匯補)
泄瀉忌用
補虛不可純用甘溫。太甘則生濕。清熱不可純用苦寒。太苦則傷脾。兜澀不可太早。恐留滯餘邪。淡滲不可太多。恐津枯陽陷。(必讀)
用藥
主以茯苓、白朮。加陳皮、半夏。濕加豬苓、澤瀉。火加黃連、白芍。寒加炮薑、益智。風加防風、蒼朮。食加枳實、厚朴。食積加楂肉、麥芽。氣虛加人參、黃耆。氣陷加升麻、柴胡。泄久脾虛。飲食難化。加參、耆、神麯、麥芽、乾薑。泄久腸滑。加肉果、訶子、木香。
白話文:
鬱熱當清
若有肺熱閉塞,導致咳嗽胸悶,誤服人參、白術,使肺中之熱回流至大腸而致瀉者,應當先清肺金,然後再調理脾胃。(匯補)
泄瀉忌用
補虛不可單純使用甘溫藥物,太過甘甜容易生濕氣。清熱也不可單純使用苦寒藥物,太過苦寒會傷脾胃。
止瀉也不可過早使用收斂藥物,恐留滯餘邪。也不可過度使用利水滲濕藥物,恐損耗津液而導致陽氣下降。(必讀)
用藥
主治藥物以茯苓、白朮為主。
若有濕氣,可加入豬苓、澤瀉。若有火熱,可加入黃連、白芍。若有寒氣,可加入炮薑、益智。若有風邪,可加入防風、蒼朮。
若有食滯,可加入枳實、厚朴。若有食積,可加入山楂肉、麥芽。若有氣虛,可加入人參、黃芪。若有氣陷,可加入升麻、柴胡。
若泄瀉久而脾胃虛弱,飲食難以消化,可加入人參、黃芪、神曲、麥芽、乾薑。若泄瀉久而腸道滑利,可加入肉豆蔻、訶子、木香。
有夏月暴注水泄。用香薷散、益元散。有腎脾兩虛。每朝五更洞瀉。用四神丸、漿水散。有經年脾瀉。用桂香丸、椒附丸。有痰積肺中。魄門不禁。用二陳加防風、桔梗探吐。有肺熱移腸。下為腸癖。用黃芩、地骨皮、阿膠、百合、兜鈴、甘草。有酒積作瀉者。五更腹鳴作痛。
白話文:
在炎熱的夏天,如果出現突然的發燒和腹瀉,可以使用香薷散或益元散來治療。若存在腎與脾虛弱的情況,每天早晨五點到六點之間會出現腹瀉,可以服用四神丸或漿水散。對於持續一年以上的脾虛腹瀉問題,可以考慮使用桂香丸或椒附丸進行治療。如果肺部有痰積聚,導致肛門失控,可以使用二陳湯加防風和桔梗來進行探吐治療。如果肺熱導致腸道問題,表現為腸道病變,可以使用黃芩、地骨皮、阿膠、百合、兜鈴、甘草等藥物來進行治療。對於由酒精積聚導致的腹瀉問題,在每天早晨五點到六點時會出現腹鳴和疼痛,需要特別注意。
瀉下黃赤。此酒濕入臟所致。非腎虛者比也。宜四苓、葛花。或金匱澤瀉湯加萆薢之類。凡煎瀉藥。用甘瀾水者。取其不助濕而益脾胃也。(匯補)
泄瀉選方
白朮茯苓湯,統治泄瀉。
白朮,茯苓,甘草
胃苓湯
即五苓合平胃散
益元散(方見暑症),理中湯(方見中寒)
香薷飲,治夏月暑瀉(方見暑症)
白話文:
拉肚子排出黃色的稀便,這是因為濕氣入侵臟腑造成的,不是腎虛引起的。可以服用四苓散、葛花湯,或者金匱澤瀉湯加萆薢之類的藥物。煎煮瀉藥時,最好用甘瀾水,因為甘瀾水不助濕,反而益脾胃。
常用的瀉瀉藥方有:白朮茯苓湯,可以治療各種瀉瀉;胃苓湯,就是五苓散合平胃散;益元散,可以治療暑症引起的瀉瀉;理中湯,可以治療中寒引起的瀉瀉;香薷飲,可以治療夏季暑熱引起的瀉瀉。
四苓散,治清濁不分。因作泄瀉。
茯苓,豬苓,白朮,澤瀉
加桂。名五苓散。
白朮散
白朮,芍藥(各三錢),炮姜(五錢),甘草(二兩)
每服二錢。水煎。
桂枝
桂枝,白芍,白朮(各五錢),炙草(二錢)
每服五錢。水煎。
朮附湯
白朮,附子,甘草
連理湯
白話文:
這段古籍記載了四種中藥方劑:四苓散、五苓散、白朮散和桂枝。
四苓散主要用於治療因清濁不分導致的腹瀉。五苓散是在四苓散的基础上添加了桂枝,功效更加強大。白朮散則是用於治療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症状。桂枝方剂则主要用于治疗寒凝血瘀导致的疼痛,例如风寒感冒导致的肢体疼痛。
朮附湯 和 連理湯 则没有详细的描述,可能需要查询其他古籍文献才能了解其具体的配方和功效。
即理中加茯苓、黃連。
五味子散,治腎虛人感陰氣。而每泄於五更者。
五味(二兩),吳萸(五錢)
炒研末。每服二錢。陳米飲下。加補骨、肉果。名四神丸。
參附湯
人參(一兩),附子(五錢)
每服五錢。加姜十片煎。
二神丸,治脾腎虛泄。五更腸鳴。
補骨脂(四兩),肉豆蔻(二兩)
加五味子二兩。吳茱萸五錢。名四神丸。
白話文:
理中湯加茯苓和黃連可以治療脾胃虛寒。五味子散則用於治療腎虛之人感受陰氣,尤其是容易在五更時腹瀉的人。五味子二兩,吳茱萸五錢,炒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陳米湯送服,並加入補骨脂和肉豆蔻,稱為四神丸。參附湯以人參一兩、附子五錢為主要藥材,每次服用五錢,加入姜片煎服。二神丸則專治脾腎虛寒引起的五更腸鳴。補骨脂四兩,肉豆蔻二兩,加上五味子二兩、吳茱萸五錢,合稱為四神丸。
四柱散,濟生治臟腑虛冷。真陽耗散。臍腹冷痛泄瀉。
茯苓,附子,人參,木香(各一兩)
每服三錢。姜五片。加肉果、訶子。名六柱散。活人方有白朮。無訶子。
漿水散(潔古),治脾土陰寒。水瀉清冷。
半夏(二兩),良薑(二錢半),乾薑,肉桂,甘草,附子(各五錢)
為末。每服三錢。
椒樸丸(魏氏)
益智,川椒(炒),厚朴,陳皮,白姜,茴香(炒各等分)
白話文:
四柱散
此方出自濟生方,用於治療臟腑虛寒、真陽耗散、臍腹冷痛、泄瀉等症。
組成:
- 茯苓一兩
- 附子一兩
- 人參一兩
- 木香一兩
用法:
- 每服三錢,加姜五片,肉果、訶子。
六柱散
六柱散是四柱散的加味方,活人方中則以白朮取代訶子。
漿水散
此方出自潔古方,用於治療脾土陰寒、水瀉清冷等症。
組成:
- 半夏二兩
- 良薑二錢半
- 乾薑五錢
- 肉桂五錢
- 甘草五錢
- 附子五錢
用法:
-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服三錢。
椒樸丸
此方出自魏氏方,具體功效未明。
組成:
- 益智
- 川椒(炒)
- 厚朴
- 陳皮
- 白姜
- 茴香(炒各等分)
用法:
- 未知。
註釋:
- 以上劑量單位皆為中藥傳統的「兩」。
- 方劑中部分藥材名稱已改為現代通稱。
上用青鹽。於銀石器內。以水浸干藥。用火煮乾。焙燥為末。酒糊丸。鹽湯下。
椒附丸,治腎臟虛寒。大便久瀉。
椒紅(炒),熟附,鹿茸(焙),桑螵蛸(炙),山藥,山萸,龍骨(煅)
桂香丸(三因),治臟腑虛寒。為風寒所迫。冷滑注下。老人虛人。危篤。累效。
附子,肉豆蔻,茯苓(各一兩),桂心,乾薑,木香(各半兩),丁香(二錢半)
為末。麵糊丸。米飲下五十丸。
白話文:
將青鹽放在銀石器內,用清水浸泡藥材,然後用火煮乾,焙成粉末,用酒糊製成丸藥,以鹽湯送服。
椒附丸主治腎臟虛寒、久瀉不止。
藥材包括炒過的紅椒、熟附子、焙過的鹿茸、炙過的桑螵蛸、山藥、山萸肉、煅過的龍骨。
桂香丸,又稱三因丸,主治臟腑虛寒、風寒侵襲、冷滑瀉下等症狀,尤其適合老人、虛弱體質及危重病人,療效顯著。
藥材包括附子、肉豆蔻、茯苓各一兩,桂心、乾薑、木香各半兩,丁香二錢半,研磨成粉末,用麵糊製成丸藥,米湯送服,每次五十丸。
戊己丸(和劑),治脾胃不足。濕熱下乘而泄。
黃連,吳萸,白芍(各等分)
為末。麵糊丸。如梧子大。米飲下。
溫六丸(丹溪),治濕熱氣滯。用為嚮導。上可治吞酸。下可治自利。
六一散(七兩),乾薑(一兩)
末之。粥丸。一方。去乾薑。加吳萸二兩。名參萸丸。
節齋泄利方
白朮,茯苓,半夏,陳皮,甘草,砂仁,神麯,麥芽
白話文:
戊己丸(調和藥方),治療脾胃功能不夠強。當身體被濕熱侵襲導致腹瀉時,可以使用此藥方。 黃連、吳茱萸、白芍(三種材料各等份)
研磨成粉末。用麪糊做成藥丸,大小如梧桐籽。用水和米飯一起煮的飲料來服用。
溫六丸(丹溪制方),治療濕熱氣滯。用作引導藥物。上可以治療胃酸過多的問題,下可以治療自行排便。
六一散(比例為七比一),乾薑(一份) 研磨成粉末。有一種配方,去除乾薑,添加吳茱萸兩份。這種藥方稱為參萸丸。
節齋洩利方
白朮、茯苓、半夏、陳皮、甘草、砂仁、神麯、麥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