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治彙補》~ 卷之一 (2)
卷之一 (2)
1. 似中風
中風之有真假。限南北而分治者。不過曰病有標本。初無二途。如百病中。俱有因有證。蓋因為本。而病為標。古人尚論。僅言其證。三賢析論。並道其因。緣西北土地高寒。風氣剛猛。真氣空虛。卒為所中。名曰真中。已列前幅。頗詳審矣。若夫大江以南。兩浙八閩。及滇南鬼方之域。
天地之風氣既殊。人之稟質亦異。且肥人氣居於表。瘦人陰虧於內。肥人多痰。瘦人多火。煎熬津液。凝結壅蔽。以致氣道不利。蓄積成熱。熱極生風。亦致僵仆。故曰類中。似與前論稍異。殊不知三賢雖各出一見。開示後學。其言似異。其旨實同。河間以將息失宜。水不制火。
白話文:
中風之有真假,限南北而分治者。
中風有真假之分,而且要根據地域不同,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不過,總體來說,病症都有標本之分,治療方法也無非兩種。
就像百病一樣,都有病因和病證,病因是本,病證是標。古人只論述病證,而三賢則進一步分析了病因。
西北地區地勢高寒,風氣剛猛,人們真氣虛弱,容易被風邪侵襲而導致中風,稱為真中。這個問題在前文已經詳細論述過。
但是,長江以南,包括兩浙、八閩,以及滇南鬼方等地區,天地之風氣不同,人們的體質也各不相同。肥胖的人氣血偏於表面,瘦弱的人陰氣不足,肥胖的人多痰,瘦弱的人多火,津液被煎熬,凝結阻塞,導致氣道不通,蓄積熱氣,熱氣極盛便會化為風邪,也會導致僵仆。這種情況稱為類中,和真中有所不同。
其實,三賢雖然各有不同的見解,但都是為了指導後學,他們所言看似不同,但本質上是相同的。河間先生認為,中風是因為飲食起居不當,水火不平衡所致。
丹溪以東南卑下。濕熱生痰。痰熱生風。東垣以氣虛卒倒。力主培補。究竟真中者亦由氣體虛弱。榮衛失調。然後感於外邪。其因火因氣因濕者。亦未必絕無外邪侵侮而作也。若夫外邪侵侮。則因火因氣因濕。各自為症。又何暇為歪僻癱瘓。暴僕暴喑之候乎。乃知古今一理。
幸毋岐為二途可也。
火中
風自火出。(易經)故火病多因熱生。俗云風者。言末而忘其本也。良由將息失宜。五志過極。心火暴甚。腎水虛衰。不能制之。則陰虛陽實。熱氣怫鬱而卒倒無知。輕者筋脈雖攣。發過自醒。重者陰氣暴絕。陽氣後竭而死。故痰涎者。癱瘓者。口噤者。筋急者。皆為風熱之症也。
白話文:
丹溪與東垣之論
丹溪認為東南地區地勢低窪,容易產生濕熱,進而生痰,痰熱又會導致風邪。而東垣則認為氣虛是導致猝倒的原因,主張以培補氣血為治療原則。
其實,真正的原因在於氣體虛弱,導致榮衛失調,才容易受到外邪侵襲。即使是因火、因氣、因濕而發病,也未必完全沒有外邪侵犯的因素。
外邪侵犯人體,根據火、氣、濕的不同原因,會產生各自的症狀。我們不必糾結於這些症狀是否會導致歪僻癱瘓、暴僕暴喑等表現。由此可知,古今醫理都是相通的。
希望大家不要再將丹溪和東垣的學說分為兩條不同的道路。
火症論
風生於火,這是《易經》中所記載的道理。因此,火病大多是由於熱氣過盛而引起的。俗話說“風者,言末而忘其本也”,指的是人們只看到風的表面現象,卻忽略了其根本原因。
實際上,是由於飲食起居不當,或五志過度,導致心火旺盛,腎水虧虛,無法抑制心火,造成陰虛陽實,熱氣鬱結,最終導致昏倒無知。輕者筋脈痙攣,發病後能自行清醒;重者陰氣驟然消失,陽氣耗竭而亡。所以,痰涎、癱瘓、口噤、筋急等症状,都是風熱所致。
其陰虛者。地黃湯。陰陽兩虛者。地黃飲子。若風火相煽。忽然昏冒。脈洪大。發熱惡寒者。防風通聖散。不惡寒反惡熱而煩躁者。此風熱內郁。宜瀉青丸。面赤昏悶。心神不爽。此心火太旺。牛黃清心丸。若胸悶煩渴。便閉脈大。此火熱內盛。宜滾痰丸。(微論)若發熱面赤。
脈弦大而虛。足暖者。此肝血虛而肝火旺。宜加味逍遙散。(立齋)均一火。中有虛實不同如此。可不詳辨哉。
白話文:
如果患者是陰虛體質,可以用地黃湯來治療。如果是陰陽兩虛,則應該使用地黃飲子。
如果患者突然昏昏沉沉,脈搏洪大,發熱惡寒,這是風火相煽所致,可以服用防風通聖散。如果患者不惡寒反而惡熱,並且煩躁不安,這是風熱內郁,應該服用瀉青丸。
如果患者面色發紅,昏昏沉沉,心神不寧,這是心火太旺,可以服用牛黃清心丸。如果患者胸悶口渴,大便不通,脈搏洪大,這是火熱內盛,應該服用滾痰丸。(微論)
如果患者發熱面色發紅,脈搏弦大而虛弱,腳底發熱,這是肝血虛而肝火旺,應該服用加味逍遙散。(立齋)
同樣是火症,但其中虛實不同,這樣的情況,難道不應該仔細辨別嗎?
痰中
東南之人。氣溫地濕。多濕土生痰。痰生熱。熱生風。所謂亢則害。承乃制也。故凡卒然麻眩。舌本強直。痰涎有聲。四肢不舉。脈象洪滑者。悉屬於濕熱。重者不醒為痰中。輕者自醒為痰厥。宜導痰湯主之。(丹溪)醒後見虛症者。清燥湯主之。(東垣)又有酒濕痹症。口喎眼斜。
舌強肢廢。渾似中風。當瀉濕毒。從微汗微下之法。(元戎)其脈滑數。或沉弦而數。口角流涎。偏枯口噤者。皆痰熱在內。上溢於陽明也。筋攣急者。痰凝不利也。筋反縱者。血液衰耗也。然筋攣易愈。筋痿難復。(立齋)
白話文:
痰中
東南地區,氣候溫暖潮濕,容易產生濕土,而濕土容易生痰。痰生熱,熱生風,所謂“亢則害,承乃制也”。因此,凡是突然出現麻木眩暈、舌頭僵硬、痰涎有聲、四肢无力、脈象洪滑的症狀,都屬於濕熱所致。
病情嚴重者,不省人事,稱之為痰中;病情較輕者,可以自行醒來,稱之為痰厥。宜用導痰湯治療。(丹溪)醒來後出現虛弱症狀者,可用清燥湯治療。(東垣)
還有一種由酒濕所致的痹症,表現為口歪眼斜、舌頭僵硬、肢體無力,看起來很像中風。應當瀉去濕毒,採用微汗微瀉的方法。(元戎)
脈象滑數,或沉弦而數,嘴角流口水,半邊身體麻痺、口不能說話,這些都是痰熱在體內積聚,向上溢出陽明經脈的表現。筋攣急者,是痰凝滯不散所致;筋反縱者,是血液衰竭所致。然而,筋攣容易治癒,筋痿則難以恢復。(立齋)
氣中
恚怒太過。逆氣上升。每多卒厥。有類暴中。牙關緊閉。身冷脈沉。口無痰沫。此為中氣。與中風身溫脈浮。口多涎沫為異耳。若作風治則誤。宜八味順氣散。(許學士)重者竹瀝薑汁。調蘇合香丸。經言。無故而喑。脈不至者。不治自愈。謂氣暴逆也。氣復則已。此乃輕症。
若重者。亦見五絕。死。(匯補)少壯之人。真水未竭。適因怒動肝火。火畏水而不能上升。所以身涼無痰涎。其須臾自醒者。水旺足以制火也。此名中氣。衰老之人。真水已竭。適因怒動肝火。火寡於畏。得以上升。所以身溫有痰涎。其多不能治者。水竭無以降火也。此名中痰。
白話文:
在氣的運行中,如果情緒過度激動,導致氣血逆亂上衝,常常會引起突然昏厥,這種情況類似於急性中風。患者會出現牙關緊閉、身體發冷、脈搏沈弱,並且口中沒有痰沫的情況。這是一種中氣失調的症狀,與中風的症狀不同之處在於中風患者通常會表現為身體溫熱,脈搏浮現,並且口中多有涎沫。如果按照風症來治療,就會產生錯誤,應該使用八味順氣散進行治療。對於病情嚴重的患者,可以使用竹瀝和薑汁調和蘇合香丸來進行治療。古籍中提到,無故失音,脈搏無變化的情況,一般不需要特別治療,因為這是因為氣血逆亂引起的,當氣血恢復正常,失音自然會好轉。這是一種輕微的病症。
對於病情更為嚴重的患者,可能會出現五種絕症,預示著死亡。對於年輕力壯的人來說,他們真正的水分還沒有耗盡,但由於情緒激動引發肝火,肝火雖然害怕水分,但仍然無法上昇。因此他們表現出身體涼爽,沒有痰涎的情況。這些人很快就能自行清醒,這是因為充足的水分能夠抑制肝火。這種情況被稱為中氣失調。對於年老體衰的人來說,他們的真正水分已經耗盡,一旦情緒激動,肝火就變得缺乏抑制,得以向上攀升。因此他們表現出身體溫熱,有痰涎的情況。這些人大多數無法治癒,這是因為水分耗盡,無法降伏肝火。這種情況被稱為中痰。
然少壯亦有不治者。男子色欲過度。女人胎產經後。血弱水虧。忿怒動火。陽無所附。則隨火而發越。可不諒其根本乎。(繩山)
食中
飲食醉飽之後。或感風寒。或著惱怒。食填太陰。胃氣不行。須臾厥逆。昏迷不醒。口喑肢廢。絕似中風。但氣口急盛。或沉伏。非比中風。左脈浮盛。若作中風中氣治之。必死。宜鹽湯探吐。吐不出者死。吐後無別症者。平胃散調理。(雜著)大抵忽然仆倒。不可即斷是風。須審其曾著怒氣否。曾用飲食否。若系飲食前後感氣而發者。藿香正氣散。(茭山)
白話文:
然而,即使是青壯年,也有無法治療的情況。男性過度沈溺於色慾,女性在懷孕、生產和產後期間,如果血液稀薄、體液不足、情緒激動導致肝火旺盛,使得陽氣無處依附,這時就容易出現各種病徵。這不是不值得深思其根本原因嗎?(繩山)
食中
在飲食過量或醉酒後,可能因為受風寒或情緒受到刺激,造成消化不良,胃氣運行受阻,不久後會感到身體虛弱、昏迷不醒,甚至出現失音、四肢無力等症狀,類似中風。然而,這種情況的脈搏急促而強烈,或者沈伏,與真正的中風不同。如果按照中風的方式來治療,可能會導致死亡。應該使用鹽水進行催吐,如果不能吐出,那麼病人很可能會死亡。在吐出後,如果沒有其他症狀,可以使用平胃散進行調理。(雜著)
大抵上,如果突然昏倒,不能馬上斷定為中風,需要仔細審視是否有情緒激動的歷史,或是有無進食。如果是由於進食後受氣而發病,可以使用藿香正氣散進行治療。(茭山)
情志
神傷于思慮則肉脫。意傷於憂愁則肢廢。魂傷於大棗則筋攣。魄傷於喜樂則皮槁。志傷於盛怒則腰脊難以俯仰也。(經文)此情志所傷。而有似於中腑中經之風症。宜調榮養血。不可用風藥。昔有孀婦。十指蜷攣。掌重莫舉。肌膚瘡駁。風藥雜進。絕不奏效。竟以舒鬱結調氣血藥而愈者。不可不知。(立齋)
似中風選方
地黃飲子(宣明)治舌痿不能言。足痿不能行。腎弱氣厥。不至舌下。
熟地,巴戟(去心),山茱萸(去核),肉蓯蓉(酒浸焙),石斛,附子(炮),五味子,白茯苓,菖蒲,遠志(炮去心),官桂,麥門冬(去心各等分)
白話文:
心神過度思慮就會導致肌肉消瘦。過度憂愁則四肢無力。精神受到驚嚇就會導致筋脈痙攣。心神受到過度喜樂的刺激則皮膚乾燥。意志受到盛怒的衝擊,就會導致腰脊難以彎曲。
這些都是情志受傷,表現出來的症狀與內臟經絡的風邪侵襲類似。應當調養氣血,滋養身體,不可使用驅風的藥物。
以前有一位寡婦,十個手指蜷縮在一起,手掌沉重抬不起來,皮膚上還有瘡疤。她服用過各種驅風藥物,卻完全沒有效果。最後使用舒緩鬱結、調養氣血的藥物才治癒。這一點不可不知。
似中風選方
為末。每服三錢。生薑五片。棗一枚。薄荷七分。水一盞。煎服。
防風通聖散(河間),治中風。風熱之劑。
防風,川芎,當歸,芍藥,大黃,薄荷,麻黃,連翹,芒硝(各四分),石膏,黃芩,桔梗(各八分),滑石(二錢四分),甘草(一錢),荊芥(三分),白朮(炒三分),梔子(三分)
白話文:
每次服用三錢,加入生薑五片、大棗一枚、薄荷七分,用一碗水煎服。
「防風通聖散」是河間醫派常用的方劑,用於治療中風,屬於風熱類藥物。藥方組成包括:防風、川芎、當歸、芍藥、大黃、薄荷、麻黃、連翹、芒硝(各四分)、石膏、黃芩、桔梗(各八分)、滑石(二錢四分)、甘草(一錢)、荊芥(三分)、白朮(炒三分)、梔子(三分)。
為粗末。加生薑三片。水煎服。自利。去硝黃。自汗。去麻黃。
解利傷寒兩感。每兩加益元散一兩。蔥白十莖。豆豉一撮。姜五片。水煎。
牛黃清心丸(和劑)
白芍藥,麥門冬,黃芩,當歸,防風,白朮,柴胡,桔梗,川芎,茯苓,杏仁(麩炒各一兩二錢),神麯,蒲黃,人參(各二兩半),羚羊角,麝香,龍腦,肉桂,大豆黃卷(碎炒),阿膠(炒各一兩七錢半),白蘞,乾薑(炮各七錢半),牛黃(研一兩二錢),犀角(二兩),雄黃(研飛八錢),山藥(七兩),甘草(五兩),金箔(一千二百片內四百片為衣),大棗(一百枚蒸搗)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了三個不同的藥方,分別針對不同病症。
- 第一個藥方是針對有便秘、體內有毒素、自汗等症状的患者。
- 第二個藥方是針對傷寒引起的發熱、腹瀉。
- 第三個藥方包含了多種中藥材,可以治療多种疾病,具体功效需要根据具体病症进行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這只是一些藥方的简要描述,不应作为自行用药的依据。任何疾病的治疗,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各為末。煉蜜和棗膏為丸。每丸重一錢。金箔為衣。溫水化下。
導痰湯(濟生)
半夏(四兩),南星(炮),枳實(麩炒),赤茯苓,橘紅(各一兩),甘草(炙五錢)
每服四錢。水一盞。姜十片。煎服。
清燥湯(東垣)
黃耆(錢半),黃連,蒼朮,白朮(各一錢),陳皮(五分),五味子(九粒),人參,白茯苓,升麻(各三分),當歸(一錢二分),澤瀉(五分),柴胡,麥冬,生地,神麯(炒),豬苓,黃柏(酒炒),甘草(炙各二分)
白話文:
-
導痰湯(濟生):將半夏、南星、枳實、赤茯苓、橘紅、甘草等成分研磨成粉末,再與煉製的蜂蜜和紅棗膏混合成為藥丸,每個藥丸重一錢。外覆以金箔。用溫水溶解後服用。
-
半夏(四兩)、南星(炮)、枳實(麩炒)、赤茯苓、橘紅(各一兩)、甘草(炙五錢):這些是製作導痰湯的材料,每服四錢,用水一盞加上十片薑片,煮沸後服用。
-
清燥湯(東垣):黃耆、黃連、蒼朮、白朮、陳皮、五味子、人參、白茯苓、升麻、當歸、澤瀉、柴胡、麥冬、生地、神麯(炒)、豬苓、黃柏(酒炒)、甘草(炙)等材料,每服量為分別是錢半、一錢、五分、九粒、三分、一錢二分、五分、三分、一錢二分、五分、三分、三分、一分、二分。使用時,取上述材料,用一盞水加三片薑片,煮沸後服用。
每服半兩。水煎。
八味順氣散
人參,白朮,陳皮,茯苓,青皮,白芷,烏藥(各一兩),炙草(五錢)
為末。每服三錢。水煎。
蘇合香丸,治中風中氣。牙緊不省。及邪祟症。
白朮,青木香,烏犀角,香附(炒),硃砂(研水飛),訶黎勒(煨去皮),檀香,安息香(另末酒熬膏),沉香,麝香(研),丁香,蓽茇(各二兩),龍腦(研),蘇合香油(入安息香膏內),薰陸香(別研一兩)
白話文:
每次服用半兩,用水煎煮。
八味順氣散
人參、白朮、陳皮、茯苓、青皮、白芷、烏藥(各一兩)、炙草(五錢)
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煎煮。
蘇合香丸,用於治療中風、中氣,牙齒緊閉不省人事,以及邪祟症。
白朮、青木香、烏犀角、香附(炒)、硃砂(研磨水飛)、訶黎勒(煨去皮)、檀香、安息香(另研磨用酒熬製成膏)、沉香、麝香(研磨)、丁香、蓽茇(各二兩)、龍腦(研磨)、蘇合香油(加入安息香膏中)、薰陸香(另研磨一兩)
為末。入安息香膏。加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四丸。水下。
平胃散(方見暑症),藿香正氣散(方見霍亂),滾痰丸(方見痰症),瀉青丸(方見火症)
白話文:
最後,將藥材加入安息香膏,並加入煉好的蜜,搓成如桐子般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四丸,用水送服。
平胃散(方見暑症)、藿香正氣散(方見霍亂)、滾痰丸(方見痰症)、瀉青丸(方見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