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用粹

《證治彙補》~ 卷之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1)

1. 咳嗽

大意

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內經)而其要皆主於肺。蓋肺主氣而聲從此出。故咳之原。皆聚於胃而及於肺者。情關子母也。(匯補)

內因

肺居至高。主持諸氣。體之至清至輕者也。外因六淫。內因七情。肺金受傷。咳嗽之病從茲作矣。(指掌)其火鬱咳者。有聲無痰。咳必連聲。濕痰咳者。咳動有痰。痰出嗽止。食積痰嗽。面色青黃。五更轉甚。吐痰如膠。瘀血嗽者。胸中窒礙。喉間腥氣。或帶黑血。胃火嗽者。

口渴善飢。面赤臉熱。午前尤甚。陰虛嗽者。五心煩熱。氣從下升。午重夜甚。勞傷嗽者。乾咳無痰。喉癢聲啞。痰中見血。停水嗽者。胸滿頭汗。怔忡吐涎。水逆不入。肺脹嗽者。喘急氣粗。或左或右。則眠不得。有嗽久而成肺癰肺痿者。必雲門中府引痛。咯吐膿血。腥穢異常。

白話文:

咳嗽的原因很多,不只是肺臟的問題,五臟六腑都能引起咳嗽。但肺臟是呼吸的主要器官,掌管人體的氣機,所以咳嗽的根源都與肺有關。

外界的風寒暑濕燥火和內心的七情都能傷害肺臟,造成咳嗽。根據咳嗽的不同表現,可以分為火鬱咳嗽、濕痰咳嗽、食積痰嗽、瘀血咳嗽、胃火咳嗽、陰虛咳嗽、勞傷咳嗽、停水咳嗽、肺脹咳嗽、肺癰肺痿等。

每個類型都有其獨特的症狀,例如火鬱咳嗽聲音沙啞,濕痰咳嗽有痰,食積痰嗽半夜咳嗽加重,等等。因此,了解不同咳嗽類型的原因和症狀,才能針對性地進行治療,緩解咳嗽。

外因

咳謂無痰而有聲。肺氣傷而不清也。嗽謂無聲而有痰。脾濕動而生痰也。咳嗽謂有聲有痰。因傷肺氣復動脾濕也。(機要)但風傷肺者。咳則鼻塞聲重。口乾喉癢。語未竟而咳。寒傷肺者。咳則胸緊乾啞。悽愴怯寒。或遇寒則發。暑乘肺者。咳則口燥鼻乾。面赤心煩。聲嘶吐沫。

濕乘肺者。咳則身重首蒙。自汗溺澀。骨節煩疼。(入門)此皆暴病感邪。必兼頭疼身熱表症。

五臟勞咳

疲極傷肝。咳而左脅引痛。勞神傷心。咳而咽乾咯血。勞力傷脾。咳而氣短無力。叫呼傷肺。咳而嘔吐白沫。口燥聲嘶。房勞傷腎。咳而腰背引痛。寒熱夜發。(匯補)

白話文:

【外因】

咳嗽指的是有聲音但沒有痰,是因為肺部受損且功能不清所致。噦指的是有痰但沒有聲音,是因為脾臟濕氣活躍生成痰液。咳嗽是指有聲音和痰,是因為肺部受損加上脾臟濕氣活躍。

風傷肺時,咳嗽會伴有鼻塞、聲音沈重、口乾、喉嚨癢,說話未完就開始咳嗽;寒傷肺時,咳嗽會伴隨胸部緊繃、喉乾、感到冷、或者遇冷就會發作;暑傷肺時,咳嗽會伴隨口乾、鼻乾、臉紅、心煩、聲音沙啞、吐沫;濕傷肺時,咳嗽會伴隨著身體沈重、頭暈、自己出汗、小便不順暢、骨節疼痛。

【五臟勞咳】

過度疲勞傷害肝臟,咳嗽會伴有左側肋骨牽引疼痛。過度勞累傷害心臟,咳嗽會伴隨咽喉乾燥、咳血。過度勞累傷害脾臟,咳嗽會伴隨氣喘、無力。過度叫喚傷害肺臟,咳嗽會伴有嘔吐白色泡沫、口乾、聲音沙啞。過度房事傷害腎臟,咳嗽會伴有腰部和背部牽引疼痛、夜晚發燒。

脈法

咳必先審肺脈虛實。實者浮大有力。若沉而滑。則痰氣盛也。虛者弦大無力。若沉細帶數。則火鬱極也。(入門)久咳虛羸。脈弱者生。實牢大數者死。浮軟者生。沉緊匿者死。

治分肺脾

因咳而有痰者。咳為重。治在肺。因痰而致嗽者。痰為重。治在脾。

治分內外

治表者。藥不宜靜。靜則留連不解。變生他病。忌寒涼收斂。當以辛甘散邪。內虛者。藥不宜動。動則虛火不寧。燥癢愈甚。忌辛香燥熱。當以甘寒潤肺。(必讀)

治分四時

春氣上升。潤肺抑肝。夏火炎上。清金降火。秋濕熱甚。清熱瀉濕。冬風寒重。解表行痰。(雜著)以上雖分四時。臨症又當從權。

白話文:

脈法

咳嗽時,首先要仔細辨別肺脈的虛實。脈象實者,則浮大有力。若脈沉而滑,則痰氣盛也。脈象虛者,則弦大無力。若脈沉細帶數,則火鬱極也。(入門)久咳體虛,脈弱者可生;脈實牢大數者則凶多吉少。脈浮軟者可生;脈沉緊匿者則凶多吉少。

治分肺脾

因咳嗽而有痰者,以咳嗽為重,治在肺。因痰而致咳嗽者,以痰為重,治在脾。

治分內外

治療外感者,藥物不宜靜止,靜止則會停滯不散,轉變為其他疾病。忌用寒涼收斂之品,宜用辛甘之藥散邪外出。治療內虛者,藥物不宜躁動,躁動則虛火不安,燥癢更甚。忌用辛香燥熱之品,宜用甘寒之藥潤肺。

治分四時

春季氣升,宜潤肺抑肝。夏季火熱炎上,宜清金降火。秋季濕熱盛行,宜清熱瀉濕。冬季寒風凜冽,宜解表行痰。(雜著)以上雖分四時治療,臨症時仍需靈活應變。

治分新久

新咳有痰者。屬外感。隨時解散。無痰者。是火熱。只宜清之。久咳有痰者。燥脾化痰。無痰者。清金降火。蓋外感久則鬱熱。內傷久則火炎。俱宜開鬱潤燥。(入門)今人但知肺主皮毛。一遇外感風寒。疏散之外。牢不可破。殊不知久則傳裡。變為郁咳。遂成癆瘵。多由不分內外所因新久之異。

夫形寒飲冷。新咳痰稠。固宜溫寒散濕。若夫氣動火炎。久咳無痰。當清熱潤燥。而溫寒散濕之劑。又在所禁矣。常見癆症之發。每由咳嗽。治者不究其源。印定傷風。屢用辛溫。發熱自汗。食少便稠。卒成不救者有之。(匯補)

白話文:

治分新久

新咳有痰者,屬於外感風寒,應當及時使用解散類藥物。無痰者,是因火熱導致,只宜清熱之法。

久咳有痰者,應當燥脾化痰。無痰者,則需清金降火。這是因為外感風寒久則鬱熱,內傷久則火炎,都應該開鬱潤燥。

**(入門)**今人只知道肺主皮毛,一遇外感風寒,就只用疏散之法,而不知久病則會傳入內裡,轉變為鬱咳,最終變成癆瘵。很多人因此病纏身,都是因為不分內外,而忽略了新舊咳嗽的不同。

夫形寒飲冷,新咳痰稠,固然應該溫寒散濕。但若氣動火炎,久咳無痰,則應當清熱潤燥。而溫寒散濕的藥物,在這種情況下是不能用的。

**(匯補)**常見癆症的發病,往往是因為咳嗽。很多醫生不究其根源,就認為是傷風,一味使用辛溫藥物,結果導致病人發熱自汗、食少便稠,最終無藥可救。

火忌發散

有肺伏火邪。腠理不閉。風邪易乘。遇感頻發者。當兼清火。若數行解散。則重亡津液。邪蘊而為肺疽肺癰。不可不慎。(立齋)

邪忌補澀

肺為嬌臟。易寒易熱。雖參、耆、朮、草。甘溫平補。惟氣虛最宜。若肺熱有火。及風寒初盛者。不可驟用。至於烏梅、慄殼、兜鈴、五倍。尤不可遽進。恐致纏綿不已。(匯補)

腎虛滋腎

咳嗽煩冤。腎氣之逆。以腎為藏氣之臟也。凡咳嗽動引百骸。自覺從臍下逆奔而上者。乃腎虛氣不歸原。宜所服藥中。加補骨脂五味子以斂之。(入門)

白話文:

火忌發散

肺部如果有潛伏的火邪,毛孔沒有閉合,風邪就容易侵入。遇到經常感冒的人,就應該同時清熱。如果頻繁地服用發散的藥物,就會過度損耗津液,邪氣就會積聚,形成肺疽或肺癰,不可不慎。(立齋)

邪忌補澀

肺是嬌嫩的臟器,容易寒容易熱。雖然參、耆、朮、草這些藥物甘溫平補,氣虛的人最適合服用,但如果肺熱有火,或者風寒剛開始發作的時候,就不可驟然使用。至於烏梅、慄殼、兜鈴、五倍子等藥物,更不能急著服用,以免病情纏綿不愈。(匯補)

腎虛滋腎

咳嗽煩悶,是腎氣逆上造成的。因為腎臟是藏納元氣的臟器。凡是咳嗽時牽動全身,感覺從臍下逆流而上的,都是腎虛氣不歸元,應該在服用的藥物中加入補骨脂、五味子來收斂。(入門)

脾虛補脾

脾為黃婆。交媾水火。會合金木者也。久咳曾經瀉肺。及房勞飢飽。以致脾肺虛而飲食少者。只理脾而咳自止。(類經)

死候

咳嗽面白。咽瘡失音者死。上氣喘急。面腫抬肩。身熱不眠者危。脈滑手足溫者生。脈澀四肢寒者死。咳而嘔。腹滿泄瀉。脈弦急欲絕者死。咳而脫形。身熱脈小堅急以疾為逆。嗽而加汗者死。嗽而下泄上喘者死。(匯補)

用藥

有餘咳嗽。主以大棗。風。加羌活、防風、前胡、紫蘇。寒。加麻黃、杏仁、蔥白、金沸草。熱。加黃芩、山梔、桑皮。濕。加蒼朮、防己、赤茯苓。食積嗽者。加山楂、枳殼。氣滯咳者。加蘇子、桔梗。不足咳嗽。主以二冬二母湯。火咳。加款冬、玄參、黃芩。痰嗽。加栝蔞、桑皮、蘇子。

白話文:

脾虛補脾

脾臟就如同一位黃色的老婦人,調和著水火,也結合著金木之氣。如果長期咳嗽,曾經服用瀉肺的藥物,或房事過度,飲食不節,導致脾肺虛弱,食慾不振,只要調養脾臟,咳嗽自然會停止。(出自《類經》)

死候

咳嗽伴隨面色蒼白,咽喉潰爛失聲者,將會死亡。呼吸急促,面部腫脹,抬肩,身體發熱,無法入睡者,情況危急。脈象滑利,手腳溫暖者,能活下來。脈象澀滞,四肢冰冷者,將會死亡。咳嗽伴隨嘔吐,腹部脹滿,腹瀉,脈象弦急,快要斷絕者,將會死亡。咳嗽伴隨形體消瘦,身體發熱,脈象細小而堅硬,且病情迅速惡化者,將會死亡。咳嗽伴隨出汗者,將會死亡。咳嗽伴隨腹瀉,呼吸急促者,將會死亡。(出自《匯補》)

用藥

咳嗽

  • 有餘咳嗽: 以大棗為主藥。
  • 風寒咳嗽: 加上羌活、防風、前胡、紫蘇。
  • 風寒咳嗽: 加上麻黃、杏仁、蔥白、金沸草。
  • 風熱咳嗽: 加上黃芩、山梔、桑皮。
  • 風濕咳嗽: 加上蒼朮、防己、赤茯苓。
  • 食積咳嗽: 加上山楂、枳殼。
  • 氣滯咳嗽: 加上蘇子、桔梗。

不足咳嗽: 以二冬二母湯為主方。

  • 火咳: 加上款冬、玄參、黃芩。
  • 痰嗽: 加上栝蔞、桑皮、蘇子。

注:

  • 文中括號內的字為中藥名,可根據需要查找藥物信息。
  • 文中所述的死候並非絕對,僅供參考,應以現代醫學診斷為準。

郁。加苦梗、紫菀、枇杷葉。勞嗽。加參、耆、芍藥。見血。加阿膠、紫菀。滋陰。加丹皮、黃柏。若夫脾泄者。以異功散。加石斛、五味、百合、苡仁。腎虛者。以六味湯。加麥冬、五味、枇杷葉。水寒射肺成咳者。五苓散。痰火入肺成咳。面浮者。粉黛散。肺中有蟲者。

白話文:

咳嗽,加苦梗、紫菀、枇杷葉。勞累咳嗽,加人參、黃耆、芍藥。咳血,加阿膠、紫菀。滋陰,加丹皮、黃柏。如果脾胃虛弱導致泄瀉,則用異功散,加石斛、五味子、百合、薏仁。腎虛者,用六味湯,加麥冬、五味子、枇杷葉。寒邪入肺導致咳嗽者,用五苓散。痰火入肺導致咳嗽,臉面浮腫者,用粉黛散。肺中有蟲者,……

潤肺丸。大抵肺位最高。針石不能及。藥餌不能到。惟桔梗能載諸藥入肺。須臨臥時細細嚥下。方能入肺。

【附肺痿】

久嗽肺虛。寒熱往來。皮毛枯燥。聲音不清。或嗽血線。口中有濁唾涎沫。脈數而虛。為肺痿之病。因津液重亡。火炎金燥。如草木亢旱而枝葉萎落也。治宜養血潤肺。養氣清金。初用二地二冬湯以滋陰。後用門冬清肺飲以收功。(丹溪)

【附肺癰】

久咳不已。濁吐腥臭。咳則胸中隱隱痛。口中辟辟燥。脈實滑數。大小便澀數。振寒吐沫。右脅拒按。為肺癰之病。因風寒內郁。痰火上湊。邪氣結聚。蘊蓄成癰。若風邪內結者。小青龍湯。火邪內灼者。二冬湯。痰火鬱結者。葶藶大棗瀉肺湯。潰後收斂瘡口。用團參飲子。

白話文:

【潤肺丸】

大體上,肺位於身體的最上方,針灸或電療都難以直接作用於肺部,唯有桔梗這味藥物能夠載運其他藥物進入肺部。因此,服用時應在臨睡前細細嚥下,這樣才能讓藥效深入肺部。

【附錄:肺痿】

長期咳嗽且肺虛弱,出現寒熱交替的症狀,皮膚乾燥無光澤,聲音沙啞不清,偶爾會咳出血絲,口中常有黏稠的唾液和泡沫。脈象數而虛弱,這都是肺痿病的表現。這是因為津液大量流失,肺部受熱,金屬器官乾燥,就像草木在乾旱中枯萎一樣。治療上應注重滋養血液,潤澤肺部,補充氣血,清淨金屬器官。初期可以使用二地二冬湯滋補陰液,後期則使用門冬清肺飲收效。

【附錄:肺癰】

長期咳嗽不停,咳出的痰液混濁且有腥臭味,咳嗽時胸部有隱隱的疼痛感,口中乾燥。脈象實、滑、數,大小便澀、數,伴有發冷、吐沫現象,右側脅部對按有痛感,這是肺癰病的表現。這是因為風寒之邪滯留在體內,痰火上衝,邪氣聚集,最終形成癰瘤。如果是由風邪內結引起的,可用小青龍湯;如果是由火邪內灼,可用二地二冬湯;如果是痰火內鬱,可用葶藶大棗瀉肺湯。傷口癒合後,可以使用團參飲子來收斂傷口。

若入風者。不治。面山楂浮大者。亦不治。若覺胸膺有竅。口中所咳膿血。與竅相應而出者。當大補氣血。佐以排膿之品。(匯補)

【附肺脹】

肺脹者。動則喘滿。氣急息重。或左或右。不得眠者是也。如痰挾瘀血礙氣。宜養血以流動乎氣。降火以清利其痰。用四物湯。加桃仁、枳殼、陳皮、栝蔞、竹瀝。又風寒鬱於肺中。不得發越。喘嗽脹悶者。宜發汗以祛邪。利肺以順氣。用麻黃越婢加半夏湯。有停水不化。肺氣不得下降者。

白話文:

如果中風了,就無法治癒;臉色蒼白浮腫,也無法治癒。如果感覺胸部有孔洞,咳嗽吐出膿血,與孔洞相呼應,就必須大補氣血,輔以排膿藥物。

【附肺脹】

肺脹是指活動時喘息胸悶,呼吸急促沉重,或左側或右側疼痛,無法入睡。如果痰中有瘀血阻礙氣機,就要滋養血液使之流通於氣,降火以清除痰濕,使用四物湯,加入桃仁、枳殼、陳皮、栝蔞、竹瀝。如果風寒鬱結於肺中,無法散發,出現喘咳脹悶,就要發汗祛邪,利肺順氣,使用麻黃越婢加半夏湯。如果有積水不化,肺氣無法下降,就……。

其症水入即吐。宜四苓散。加葶藶、桔梗、桑皮、石膏。有腎虛水枯。肺金不敢下降而脹者。其症乾咳煩冤。宜六味丸。加麥冬、五味。又有氣散而脹者。宜補肺。氣逆而脹者。宜降氣。當參虛實而施治。若肺脹壅遏。不得眠臥。喘急鼻煽者。難治。(匯補)

【附胸痹】

胸痹者。胸中痛引背。喘息咳唾。短氣。寸脈沉遲。關上緊數。宜栝蔞半夏薤白湯主之。(準繩)

【附痰火】

有好色作勞之人。相火熾盛。氣不歸元。騰空而上入於肺葉空隙之間。膜原之內。聚痰湊沫。喘咳煩冤。日續一日。久久漸成熟路。只俟腎氣一動。喘嗽俱發。外症咸痰稠濁。夜臥不眠。或兩頤紅赤。壘壘發塊。或胸背有瘡。如粟如米。皆其驗也。治宜清心靜養。保肺滋腎。若暴發而痰出如泉。聲響如鋸。面赤舌脹。喉硬目突者死。(喻嘉言)

白話文:

如果喝水就吐,可以用四苓散加葶藶、桔梗、桑皮、石膏治療。若有腎虛水枯,肺金無法下降而導致胸悶,症狀為乾咳、煩躁,則可以用六味丸加麥冬、五味治療。若氣散而導致胸悶,則需補肺;若氣逆而導致胸悶,則需降氣。治療時應根據病人的虛實情況來選擇藥物。如果肺部阻塞,無法入睡,呼吸急促,鼻子張開,則很難治癒。

胸痹指的是胸部疼痛,痛感延伸至背部,伴隨呼吸急促、咳嗽、氣短,寸脈沉遲,關脈緊數,可以用栝蔞半夏薤白湯治療。

好色勞累的人,相火熾盛,氣無法歸元,上衝至肺葉空隙,在膜原內聚積痰沫,導致喘咳、煩躁,日復一日,久而久之痰液積聚成熟,一旦腎氣波動,就會出現喘咳。外在症狀包括痰液稠濁、夜間難以入睡、兩腮紅赤、出現硬塊、胸背部出現如粟米般的小瘡,這些都是痰火症的表現。治療方法是清心靜養,保護肺臟,滋養腎臟。如果突然發病,痰液像泉水般湧出,聲音像鋸子摩擦,臉紅舌脹,喉嚨硬,眼睛突出,則可能致命。

咳嗽選方

二陳湯,治風寒濕痰食積。氣滯咳嗽。(方見痰症)

粉黛散,治痰火入肺。肺氣上逆。咳而不臥。面浮氣促。

真蚌粉新瓦上煅紅。入青黛少許。用淡虀水。滴麻油數點。調服二錢。

潤肺丸,治肺中有蟲。久嗽不已。漸變癆瘵。

百部,桑皮(各二兩),楝根(三兩五錢),明礬(一兩半),使君子(一兩),鶴蝨(一兩),黃連(五錢),甘草(五錢)

白話文:

咳嗽選方

二陳湯:用於治療風寒濕邪、痰飲積滯、氣機阻滯所致的咳嗽。詳細方劑請見痰症部分。

粉黛散:用於治療痰火鬱結於肺,導致肺氣上逆,咳嗽不止,無法平躺,面容浮腫,氣息短促。

藥方:取新鮮蚌殼粉,放在瓦片上煅燒至紅,加入少許青黛,用水調和,滴入幾滴麻油,服用兩錢。

潤肺丸:用於治療肺部有蟲積聚,久咳不愈,逐漸發展成虛癆的患者。

藥方:百部、桑皮各二兩,楝根三兩五錢,明礬一兩半,使君子一兩,鶴蝨一兩,黃連五錢,甘草五錢。

丸如黍米大。米飲下七八十丸。臨臥服。上半月用之。

瓊玉膏,治肺虛久嗽。氣散失音。乾咳無痰。或見血線。(方見虛勞)

清寧膏,治咳嗽屬火炎熱鬱。氣衰不足者。

生地,麥冬(各十兩),龍眼肉,薏苡仁(各八兩),橘紅(三兩),桔梗,甘草,貝母(各二兩),薄荷(五錢)

煎成膏。將苡仁、貝母、簿荷為細末。調入膏中服。

白話文:

藥丸的大小如同黍米,請以米湯送服,每次約七至八十顆,於睡前服用。上半月可以使用此方法。

瓊玉膏,用於治療肺部虛弱導致的長期咳嗽,以及因氣息散失所引致的聲音沙啞,或者乾咳無痰,甚至出現血線等症狀。(詳細配方可參見虛勞的療法)

清寧膏,適用於治療咳嗽由內火旺盛和熱氣鬱積所引起的,以及氣力不足的情況。

生地、麥冬(各十兩),龍眼肉、薏苡仁(各八兩),橘紅(三兩),桔梗、甘草、貝母(各二兩),薄荷(五錢)。

將以上材料煎煮成膏狀,然後將薏苡仁、貝母、薄荷研磨成細末,加入膏中調和後服用。

異功散,治咳嗽屬土不生金。病兼少食泄瀉者。(方見血症)

六味丸,治咳嗽屬水衰火炎。病因房勞酒色者。(方見中風)

加味二冬湯,治咳嗽屬火盛水虧。痰涎腥穢。將成癰痿者。

天冬,麥冬(各一錢半),生地,熟地(各二錢),款冬,桔梗,貝母,紫菀,茯苓,甘草,沙參,栝蔞霜(各一錢)

水煎。

門冬清肺飲,治勞傷氣虛。火旺咳嗽。

白話文:

異功散主要用來治療因土虛而影響金的咳嗽,特別是伴隨少食和腹瀉的症狀。

六味丸則用於治療因水虧導致的火旺咳嗽,通常與過度消耗精力的情況有關。

加味二冬湯用於治療因火盛且水虧造成的咳嗽,病人可能會有腥臭的痰,並且有癰疽或虛弱的可能。

配方包含天冬、麥冬各一錢半,生地和熟地各兩錢,款冬、桔梗、貝母、紫菀、茯苓、甘草、沙參、栝蔞霜各一錢,並用水煎煮。

門冬清肺飲則適合用來治療因勞累而造成的氣虛,以及火旺的咳嗽。

即生麥散加,紫菀(一錢半),當歸(三分),黃耆,白芍,甘草(各一錢)

水煎。

劫勞散,治心腎俱虛。發咳二三聲。無痰。遇夜即熱。熱已即冷。時有盜汗。四肢倦怠。體瘦食少。夜臥恍惚。或有血絲者。

白芍,茯芩,當歸,貝母,黃耆(各一錢),甘草(五分),熟地(二錢),棗仁(一錢半),阿膠(蛤粉炒一錢二分)

合生脈散同煎。

團參飲子,治久嗽肺虛。

白話文:

生麥散加紫菀一錢半、當歸三分、黃耆、白芍、甘草各一錢,水煎服用。

劫勞散治心腎俱虛,症狀為發咳二三聲、無痰、夜間發熱、熱後即冷、時有盜汗、四肢倦怠、體瘦食少、夜臥恍惚,或有血絲。

藥方為白芍、茯苓、當歸、貝母、黃耆各一錢、甘草五分、熟地二錢、棗仁一錢半、阿膠(蛤粉炒)一錢二分,與生脈散同煎服用。

團參飲子則用於治療久咳肺虛。

紫團參,紫菀茸(各三錢),款冬花(二錢),烏梅(一枚)

水煎。

肺癰方,治肺癰未成即消。已成即潰。已潰即愈。

桔梗,金銀花,黃耆,白芨(各一錢),陳皮,甘草(各一錢二分),苡仁(五錢),貝母(一錢半),甜葶藶(八分)

水姜煎服。初起加防風。去黃耆。潰後加人參。久不斂。加合歡皮。

越婢加半夏湯,治肺脹因感風寒。不能發散而成者。

麻黃(六兩),石膏(八兩),生薑(三兩),甘草(一兩),半夏(八兩),大棗(十五枚)

白話文:

紫參、紫菀茸各三錢,款冬花二錢,烏梅一枚,水煎。這是肺癰方,可以治療肺癰尚未形成時就消散,已形成則潰爛,潰爛後則痊癒。

桔梗、金銀花、黃耆、白芨各一錢,陳皮、甘草各一錢二分,苡仁五錢,貝母一錢半,甜葶藶八分,水姜煎服。初期加防風,去黃耆。潰爛後加人參。久不癒合則加合歡皮。

越婢加半夏湯則用來治療因感風寒而導致肺脹,不能發散而成的病症。

麻黃六兩,石膏八兩,生薑三兩,甘草一兩,半夏八兩,大棗十五枚。

水煎。去麻黃沫。後入諸藥。再煎服。

瀉白散(方見火症)

參蘇飲加減,治冬寒咳嗽。屬風寒外束者。

橘紅,半夏,桔梗,前胡(各一錢),枳殼,杏仁,蘇葉(各八分)

身熱。加柴芩。痰多。加金沸草。

捷徑方,治久嗽不止。

款冬花二兩。於無風處燒之。以筆管吸菸嚥下。即用美膳壓下。

劫嗽方,治肺氣耗散。久咳失音。用此劫之。

訶子,五味子,風化硝,五倍子(各等分),甘草(減半)

水煎服。穩臥。

白話文:

  1. 水煎。去麻黃沫。後入諸藥。再煎服。
  • 將材料用水煮沸後,去除麻黃上的泡沫,接著加入其他藥材,再次煮沸後服用。
  1. 洩白散(方見火症)
  • 使用「洩白散」,詳細方法可參考「火症」部分。
  1. 參蘇飲加減,治冬寒咳嗽。屬風寒外束者。
  • 使用「參蘇飲」進行調整,治療冬季寒冷引發的咳嗽,特別是風寒邪氣包圍在外的情況。
  1. 橘紅,半夏,桔梗,前胡(各一錢),枳殼,杏仁,蘇葉(各八分)
  • 使用橘紅、半夏、桔梗、前胡、枳殼、杏仁、蘇葉作為藥材。
  1. 身熱。加柴芩。痰多。加金沸草。
  • 若出現體溫升高,可加入柴芩;若痰液多,可加入金沸草。
  1. 捷徑方,治久嗽不止。
  • 有一個快速的方法,可以治療長期咳嗽不愈。
  1. 款冬花二兩。於無風處燒之。以筆管吸菸嚥下。即用美膳壓下。
  • 使用二兩款冬花,在無風的地方燒燻,使用筆管吸入煙霧吞嚥,接著食用美味的食物以幫助排出。
  1. 劫嗽方,治肺氣耗散。久咳失音。用此劫之。
  • 使用「劫嗽方」來治療肺部氣體流失,長期咳嗽導致聲音沙啞的情況。
  1. 討子,五味子,風化硝,五倍子(各等分),甘草(減半)
  • 使用討子、五味子、風化硝、五倍子和減半量的甘草作為藥材。
  1. 水煎服。穩臥。
  • 將所有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並保持平躺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