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用粹

《證治彙補》~ 卷之二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5)

1. 氣症

六君子湯,治氣症脈虛。屬脾虛挾痰者。(二方俱見中風)

生脈散,治氣虛脈虛。(方見暑症)

歸脾湯,治喜恐驚勞。氣散於內。並治房勞後著氣。厥逆不省。少頃復醒。而脈虛細者。用此養元。不可服破氣藥。

補中益氣湯,治勞倦後著氣。或久病後氣逆不通。用此補氣而氣自行。(二方俱見中風)

觀音應夢散(夷堅志),治氣虛脈弱。喘呼不臥者。

人參(一寸),胡桃(二枚)

水煎服。一方。加五味子、杏仁。

理中湯,治中風虛寒。餒弱不振。虛脹虛瀉。胸腹脹滿。按之濡而不硬者。(方見中寒)

八味丸,治氣虛屬房勞傷腎。真火不能生脾土。因而腹脹足腫。腰痛溺短者。(方見中風)

養正丹(和劑),治上盛下虛。氣升不降。元陽虧損。氣短身羸。及中風涎潮。不省人事。傷寒陰盛。自汗唇青。婦人血氣久冷。

水銀,黑錫(去渣淨秤與水銀結砂子),硃砂(研),硫黃(研各一兩)

用鐵盞一隻。火上熔黑鉛成汁。下水銀。以柳條攪。次下硃砂攪。令不見星。放下少時。方入硫黃末。急攪成汁。和勻。如有焰起。以醋灑之。候冷取出。研極細。煮糯米糊丸綠豆大。每服三十丸。鹽湯棗湯任下。

白話文:

六君子湯,治療氣虛導致脈象虛弱的症狀,屬於脾虛又夾帶痰的狀況。(這兩種藥方在中風篇章也都有提到)

生脈散,治療氣虛導致脈象虛弱的狀況。(藥方在暑症篇章有提到)

歸脾湯,治療容易恐懼、驚嚇、勞累過度,導致氣散於體內的狀況,也治療因房事勞累後導致氣虛,出現昏厥不省人事,短時間後又清醒,但脈象虛弱細微的人。用這個藥方來滋養元氣,不可服用會耗散氣的藥物。

補中益氣湯,治療勞累過度後導致氣虛,或久病後氣機逆亂不通暢的情況。用這個藥方來補氣,氣機就會自行運行。(這兩種藥方在中風篇章也都有提到)

觀音應夢散(出自《夷堅志》),治療氣虛導致脈象虛弱,呼吸急促無法躺臥的狀況。

藥方:人參(一寸),胡桃(二枚)。用水煎服。

另外一個藥方,可以加入五味子、杏仁。

理中湯,治療中風後出現虛寒,身體虛弱無力,虛性腹脹、虛性腹瀉,胸腹脹滿,按壓時柔軟而不堅硬的狀況。(藥方在《中寒》篇章有提到)

八味丸,治療氣虛是因房事勞累傷腎,導致腎陽虛衰,無法溫養脾土,進而引起腹脹、腳腫、腰痛、小便短少的狀況。(藥方在《中風》篇章有提到)

養正丹(出自《和劑局方》),治療上實下虛,氣機上逆不能下降,元陽虧損,氣短身體消瘦,以及中風導致痰涎湧盛、不省人事,或傷寒病陰寒過盛,導致自汗、嘴唇發青,或婦人血氣長期虛寒等症狀。

藥方:水銀,黑錫(去除雜質,淨重後與水銀一同煉製成砂粒),硃砂(研成粉),硫黃(研成粉,各一兩)。

做法:用一個鐵製的小碗,放在火上熔化黑鉛成液體,加入水銀,用柳條攪拌,接著加入硃砂攪拌,使其看不到星點狀,放一下,再加入硫黃粉末,快速攪拌成液體,使之均勻。如果產生火焰,用醋灑滅。待冷卻後取出,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煮熟的糯米糊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可以用鹽水或棗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