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治彙補》~ 卷之二 (3)
卷之二 (3)
1. 氣症
下氣潤燥。肺氣滯於大腸者宜之。豆蔻、沉香、丁香、檀香。辛熱能散滯氣。暴郁者宜用。稍久成火者忌用。須以姜炒山梔從治之。以上皆疏肝有餘氣病要藥。若兼痰火。兼積滯。兼血有餘不足。各隨加減。調氣用木香。然木香性溫上升。如鬱氣不舒。固宜用之。若陰火上衝。
胸喉似有氣滯而非氣者。則不可用木香以助火。當加黃柏、知母。少佐枳殼。血虛氣滯。四物湯加香附、陳皮。陰虛氣滯。地黃湯加沉香、石斛、砂仁。陽虛氣滯。四逆湯加肉桂、補骨脂。氣虛氣滯。六君子湯加益智、蘇梗。肥人氣滯必挾痰。以二陳湯加香附、枳殼。燥以開之。
甚者。加蒼朮、白芥子。瘦人氣滯必挾火。宜蘇子、山梔、歸、芍。降以潤之。婦人性執屬陰。易於動氣。痞悶脹滿而痛。上湊心胸。或攻築脅肋。腹中結塊。月水不調。或眩暈嘔吐。往來寒熱。一切氣候。正氣天香散、四七湯酌用之。如氣不升降。痰涎壅盛者。蘇子降氣湯。
氣不歸元。以補骨脂為主。取其壯腎氣以收濁氣歸就膀胱。使氣化而出也。或白朮亦可。以其能和胃。胃和則氣自歸元。此為脾腎兩虛者立法也。若肺腎兩虛。氣不歸元。喘促不臥者。宜五味子、胡桃、人參之類。氣鬱久則中氣傷。不宜克伐。宜歸脾逍遙二方。佐以撫芎、香附、枳殼以舒郁。
胎產同法。
氣症選方
寬中散,統治氣症。
白豆蔻(二兩),甘草(炙五兩),木香(三兩),厚朴(一斤),砂仁(三兩),丁香,青皮,陳皮(各四兩),香附(三兩)
為末。每服二錢。生薑水煎服。脾胃虛人。不可多用。當以六君子兼之。
四磨湯,治怒憂悲思。氣滯於中。
烏藥,枳殼,檳榔,沉香
四件。各磨半小杯。溫服。和。一法。以二陳湯同用。或煎或磨入同服。更效。濟生方中所載。內有人參。無枳殼。
正氣天香散(河間),治九氣。
烏藥(三兩),香附(八兩),陳皮,紫蘇,乾薑(各一兩)
為末。每服一錢。淡鹽湯調。
蘇子降氣湯(和劑),治虛陽上攻。氣不升降。痰涎壅盛。
蘇子(二錢半),厚朴(一錢),陳皮(一錢),半夏(二錢半),前胡(二錢),沉香(七分),甘草(一錢)
生薑水煎服。虛冷人加肉桂五分。當歸、黃耆各一錢。
一法。去肉桂。加桑白皮、白朮。治哮喘嗽症。愚意哮喘嗽症初起。不宜用白朮。當以茯苓代之。若久而易感常發者。丸方中竟用白朮以治痰之源。
忿氣飲,治忿怒太過。肝氣上升。肺氣不能降者。
紫蘇,半夏,青皮,陳皮,大腹皮,赤苓,桑皮,白芍藥,木通,甘草
四七湯(和劑),治七情結成痰涎。狀如破絮梅核。在咽喉之間。或中脘痞滿。氣不舒快。痰涎壅盛。上下喘息。或呃逆噁心。兼治憂思過度。小便白濁者。以此藥下青州白丸子。最效。
白話文:
氣症
能使氣向下走並潤燥,適合肺氣停滯在大腸的人。可以使用豆蔻、沉香、丁香、檀香這些辛溫的藥材來驅散停滯的氣,突然發生的氣滯適合使用,但如果時間長了導致上火就不適合,這時需要用薑炒過的梔子來配合治療。以上這些藥物都是治療肝氣過盛的要藥。如果同時有痰火、積食、血分有餘或不足的問題,要根據具體情況加減藥物。調理氣機可以使用木香,木香藥性溫熱且向上走,如果氣鬱結不暢,使用它很合適;但如果是陰火上衝,胸喉感覺有氣滯但又不是真正的氣滯,就不能用木香來助長火勢,應該加入黃柏、知母,少量配以枳殼。如果是血虛引起的氣滯,可以使用四物湯加上香附、陳皮;如果是陰虛引起的氣滯,可以使用地黃湯加上沉香、石斛、砂仁;如果是陽虛引起的氣滯,可以使用四逆湯加上肉桂、補骨脂;如果是氣虛引起的氣滯,可以使用六君子湯加上益智、蘇梗。肥胖的人氣滯通常會夾帶痰濕,可以使用二陳湯加上香附、枳殼來開導,情況嚴重時可以加入蒼朮、白芥子。瘦弱的人氣滯通常會夾帶火熱,應該使用蘇子、山梔、當歸、芍藥來降火潤燥。
女性屬陰,容易情緒波動而動氣,導致胸悶腹脹,甚至疼痛上衝到心胸,或攻竄到脅肋,腹中結塊,月經不調,或頭暈嘔吐,忽冷忽熱等各種情況。可以使用正氣天香散、四七湯等來酌情使用。如果氣機升降失常,痰液壅盛,可以使用蘇子降氣湯。
如果氣不歸元,應該以補骨脂為主,取其補腎氣來收斂濁氣回到膀胱,使氣化排出。也可以使用白朮,因為它能調和胃氣,胃氣和順,氣機自然能回到根本。這是針對脾腎兩虛的情況制定的治療方法。如果是肺腎兩虛,氣不歸元,導致喘息不能平臥,可以使用五味子、胡桃、人參等。氣鬱久了會損傷中氣,不宜過度攻伐,應該使用歸脾湯、逍遙散,輔以撫芎、香附、枳殼來舒緩氣鬱。
產後調理的原則與上述相同。
氣症選方
- 寬中散,主要治療各種氣滯症狀。
配方:白豆蔻(2兩)、炙甘草(5兩)、木香(3兩)、厚朴(1斤)、砂仁(3兩)、丁香(4兩)、青皮(4兩)、陳皮(4兩)、香附(3兩)。
製成粉末,每次服用2錢,用生薑水煎服。脾胃虛弱的人不宜多用,應配合六君子湯一起使用。
- 四磨湯,治療因憤怒、憂愁、悲傷、思慮過度導致的氣滯。
配方:烏藥、枳殼、檳榔、沉香,各磨成半小杯。
用溫水送服。也可以配合二陳湯一起使用,煎服或磨粉後一起服用效果更好。濟生方中所載的配方有人參,沒有枳殼。
- 正氣天香散,治療各種氣滯症狀。
配方:烏藥(3兩)、香附(8兩)、陳皮(1兩)、紫蘇(1兩)、乾薑(1兩)。
製成粉末,每次服用1錢,用淡鹽水送服。
- 蘇子降氣湯,治療虛陽上攻、氣機升降失常、痰液壅盛。
配方:蘇子(2錢半)、厚朴(1錢)、陳皮(1錢)、半夏(2錢半)、前胡(2錢)、沉香(7分)、甘草(1錢)。
用生薑水煎服。虛寒的人可以加入肉桂5分;也可以加入當歸、黃耆各1錢。另一種配方,去掉肉桂,加入桑白皮、白朮,治療哮喘咳嗽。我認為哮喘咳嗽初起不宜使用白朮,應該用茯苓代替。如果久病容易發作,可以在丸藥中使用白朮來治療痰的源頭。
- 忿氣飲,治療因過度憤怒導致的肝氣上逆、肺氣不能下降。
配方:紫蘇、半夏、青皮、陳皮、大腹皮、赤苓、桑皮、白芍藥、木通、甘草。
- 四七湯,治療因七情導致痰涎凝結,如破絮梅核般卡在咽喉間,或中脘痞滿、氣機不暢、痰涎壅盛、呼吸困難,或呃逆噁心,也可用於治療憂思過度導致的小便白濁。用此藥配合青州白丸子服用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