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治彙補》~ 卷之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1)

1. 卷之二

2. 內因門

3. 氣症

大意

氣者,氤氳浩大之元氣。當其和平之時,源出中焦,總統乎肺。(原病式)在外則護衛皮毛,充實腠理;在內則導引血脈,升降陰陽,周流一身,運行不息。(指掌)臟腑之所以相養相生者,皆此氣也。盛則盈,衰則虛,順則平,逆則病。(繩墨)

內因

百病皆生於氣也。怒則氣生,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熱則氣滯,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憂則氣沉。(內經)凡七情之交攻、五志之間發,乖戾失常,清者遽變而為濁,行者抑遏而反止,營運漸遠,肺失主持,氣乃病焉。(原病式)

外候

氣之為病,生痰動火,升降無窮,燔灼中外,稽留血液,為積為聚,為腫為毒,為瘡為瘍,為嘔為咳,為痞塞,為關格,為脹滿,為喘呼,為淋瀝,為便閉。(繩墨)為胸脅脹疼,為周身刺痛;久則凝結不散,或如梅核,窒礙於咽喉之間,咯咽不下;或如積塊,攻衝於心腹之內,發則痛絕。(匯補)

脈法

下手脈沉,便知是氣。沉極則伏;澀弱難治。(玄要)大凡氣病輕者,肺脈獨沉;重者,六脈俱沉。又氣病輕者,肝脈獨弦;重者,脾脈亦弦也。(匯補)

女人多氣

男子屬陽,得氣易散;女子屬陰,得氣多郁。故男子氣病少,女子氣病多。(正傳)況嬌養縱妒、性偏見鄙;或孀媳婢妾,志念不伸、恚憤疑忌、抑鬱無聊,皆足致病。(匯補)

七情病異

喜怒驚恐,屬心膽腎經;病則耗散正氣,為怔忡失志、精傷痿厥、不足之病。怒憂思悲,屬肺脾肝經;病則鬱結邪氣,為顛狂噎膈、腫脹疼痛、有餘之病。(玉冊)

五志相勝

五志所傷,以所勝者平之。悲可以治怒,以愴惻苦楚之言感之。怒可以治思,以汙辱欺罔之言觸之。思可以治恐,以慮彼忘此之言奪之。恐可以治喜,以迫遽危亡之言怖之。喜可以治悲,以謔浪褻狎之言娛之。凡此法者,必詭詐譎怪、無所不至,然後可以動其耳目、易其視聽也。

又熱可以治寒,寒可以治熱,逸可以治勞,習可以治驚。若徒事湯藥,失所務矣。(子和)

氣症總治

調氣之法:結者散之,散者收之,損者益之,逸者行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開之發之;氣虛者掣引之。(素問)滯者導之,郁者揚之,熱者清之,寒者溫之,偏熱偏寒者反佐而行之,挾濕者淡以滲之,挾虛者補而養之。(六要)虛甚者補斂之;浮越者鎮墜之。(匯補)

氣病變火

氣本屬陽,亢則成火。(六要)氣有餘,便是火也。(原病式)故滯氣、逆氣、上氣,皆氣得炎上之化,有升無降,蒸熏清道;甚至上焦不納、中焦不化、下焦不滲。宜清降氣道。(化氣丸加黃連山梔)若概用辛香燥熱之劑,是以火濟火矣。(丹溪)

白話文:

氣症

大意

所謂的「氣」,指的是一種瀰漫且強大的生命能量,它在平和的狀態下,源自於身體中部的脾胃,並由肺部統領。在體外,氣保護著皮膚和毛孔,使肌膚緊密;在體內,氣引導血液運行,調節陰陽平衡,周流全身,不停運作。五臟六腑之所以能互相滋養、相互生成,都是依靠這種氣。氣的盛衰會導致身體的盈虧,氣的順逆會決定身體的健康與否。

內因

各種疾病都與氣的變化有關。「怒」會導致氣向上升,「喜」會使氣鬆弛舒緩,「悲」會使氣消散,「恐」會使氣向下沉,「寒」會使氣收縮,「熱」會使氣停滯,「驚」會使氣紊亂,「勞」會使氣耗損,「思」會使氣鬱結,「憂」會使氣下沉。當七情相互作用,五種情志(怒、喜、思、憂、恐)交替發生,導致情緒失常,原本清澈的氣會變得混濁,原本流動的氣會受阻停止,氣的運行逐漸偏離正常軌道,肺失去了主導作用,氣就會生病。

外候

氣的病變會產生痰,引發炎症,使氣的升降失常,並在體內外到處肆虐。氣的停滯會阻礙血液循環,形成積聚、腫塊、毒素、瘡瘍等病症。同時,氣病還會導致嘔吐、咳嗽、胸悶、腹脹、呼吸困難、排尿困難、便秘等症狀。氣滯會引起胸脅脹痛、全身刺痛,久而久之會凝結成團,或像梅核一樣卡在咽喉,難以吞嚥,或像腫塊一樣在腹中竄動,發作時會劇烈疼痛。

脈法

把脈時,如果感到脈象沉在下面,就代表是氣病。如果脈象沉到極點,甚至難以察覺,則表示病情嚴重,難以治療。一般來說,輕微的氣病,肺脈會單獨呈現沉的狀態;嚴重的氣病,六條脈都會呈現沉的狀態。另外,輕微的氣病,肝脈會單獨呈現弦的狀態;嚴重的氣病,脾脈也會呈現弦的狀態。

女人多氣

男性屬陽,氣容易散發;女性屬陰,氣容易鬱結。因此,男性氣病較少,女性氣病較多。加上女性多嬌生慣養,容易嫉妒,性格偏激,或因為寡居、身為婢女等原因,心情鬱悶,怨恨、猜忌,長期壓抑,這些都會導致氣病。

七情病異

喜、怒、驚、恐等情緒主要影響心、膽、腎等經脈,容易導致正氣耗散,造成心悸、精神恍惚、精氣虧損、肢體痿軟等虛損性疾病。怒、憂、思、悲等情緒主要影響肺、脾、肝等經脈,容易導致邪氣鬱結,造成癲狂、噎膈、腫脹疼痛等實證疾病。

五志相勝

情志上的傷害,可以用相互剋制的方法來治療。用悲傷可以治療憤怒,用淒慘悲苦的話語來感動對方;用憤怒可以治療思慮過度,用侮辱欺騙的話語來刺激對方;用思慮可以治療恐懼,用考慮其他事情來轉移注意力;用恐懼可以治療喜悅,用迫在眉睫的危險來嚇唬對方;用喜悅可以治療悲傷,用嬉笑玩鬧的話語來逗樂對方。總之,這些方法必須要採取一些詭詐奇怪的手段,才能夠動搖對方的感官,改變他們的想法。

另外,熱症可以用寒涼的方法治療,寒症可以用溫熱的方法治療,安逸可以治療勞累,習慣可以治療驚嚇。如果只依靠藥物治療,就沒有抓住重點。

氣症總治

治療氣病的方法,要根據氣的不同狀態來調整。氣鬱結的,要疏散開來;氣渙散的,要收斂起來;氣虧損的,要補益起來;氣過於安逸的,要使其運行起來;氣往上衝的,要使其下降;可以通過按摩、沐浴等方式來調理。對於氣的壅塞,可以通過消散的方法來治療;對於氣的滯礙,可以引導使其暢通;對於氣的鬱悶,可以使其舒暢;對於熱性的氣病,要用清涼的方法;對於寒性的氣病,要用溫熱的方法;對於偏寒偏熱的氣病,要用反佐的方法來平衡。氣病夾雜濕邪的,要用淡滲利濕的方法;氣病兼有虛損的,要用補養的方法。如果虛損嚴重,要用補斂的方法;如果氣虛上浮,要用鎮墜的方法來治療。

氣病變火

氣本來屬陽,如果過於亢盛就會化為火。氣有餘,就是火。所以,氣滯、氣逆、氣上衝,都是因為氣有向上升騰的趨勢,導致只升不降,熏蒸清道,甚至會出現上焦不納、中焦不化、下焦不滲的嚴重情況。這時,應該使用清降氣道的藥物(例如化氣丸加黃連、山梔子)。如果一味使用辛香燥熱的藥物,就等於是火上澆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