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用粹

《證治彙補》~ 卷之一 (2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21)

1. 濕症

蒼朮,白朮,甘草(炙各一兩),茯苓,乾薑(炮各二兩),橘紅,丁香(各二錢半)

每服四錢。生薑一片。煎服。

六君子湯,治濕症脾虛。病氣元氣俱虛者。(方見中風)

金匱腎氣丸,治脾腎虛而濕不化者。

地黃,山藥,山茱萸,茯苓,丹皮,澤瀉,附子,桂枝

導水丸(河間),治濕熱。通二便。必高燥之地。濕熱之病。強實之人。若柔弱之軀。淡素之家。寒濕之病。必不可服。

大黃(二兩),黃芩(一兩),滑石,牽牛(各四兩)

水丸。綠豆大。溫湯下二十丸。

舟車丸(河間),治濕勝氣實。內脹外腫。大便後重。小便赤澀。

牽牛(頭末四兩),大戟,甘遂,芫花,大黃(各二兩),青皮,陳皮,木香,檳榔(各半兩),輕粉(一錢)

取蠱。加蕪荑半兩為末。水丸麻子大。空心服三丸。如不行。加二丸。至快利為度。

羌活勝濕湯(東垣),治外感濕氣。頭身重痛。

羌活,獨活,藁本,防風(各一錢),甘草(五分),川芎(二分),蔓荊子(三分)

水煎。

防己黃耆湯(仲景),治風濕自汗。身疼而重。脈浮。

防已(一錢),白朮(七分半),黃耆(一錢二分),甘草(五分)

姜四片。棗一枚。水煎服。

白話文:

濕症

使用蒼朮、白朮、炙甘草各一兩,茯苓、炮乾薑各二兩,橘紅、丁香各二錢半。

每次服用四錢,加生薑一片,用水煎煮後服用。

六君子湯可以治療因脾虛引起的濕症。如果患者的病氣和元氣都虛弱,可以使用這個方子。(方子詳見中風篇)

金匱腎氣丸可以治療因脾腎虛弱而導致體內濕氣無法代謝的情況。

組成藥材有:地黃、山藥、山茱萸、茯苓、丹皮、澤瀉、附子、桂枝。

導水丸(出自河間)可以治療濕熱症,並能疏通大小便。此藥適合居住在高燥地區,且患有濕熱病,體質強壯的人。如果體質虛弱,平時飲食清淡,或者患的是寒濕病,則絕對不宜服用此藥。

組成藥材有:大黃二兩,黃芩一兩,滑石、牽牛各四兩。

將藥材製成水丸,如綠豆般大小。用溫水送服二十丸。

舟車丸(出自河間)可以治療體內濕氣過盛,導致氣滯實證,出現身體內部脹滿、外部腫脹、大便後有下墜感、小便赤澀等症狀。

組成藥材有:牽牛(研磨成末)四兩,大戟、甘遂、芫花、大黃各二兩,青皮、陳皮、木香、檳榔各半兩,輕粉一錢。

如果需要驅除體內寄生蟲,可以加入蕪荑半兩研磨成末。將藥材製成水丸,如麻子般大小,空腹服用三丸。如果效果不顯著,可以增加至五丸,直到排便順暢為止。

羌活勝濕湯(出自東垣)可以治療因外感濕氣引起的頭身沉重疼痛。

組成藥材有:羌活、獨活、藁本、防風各一錢,甘草五分,川芎二分,蔓荊子三分。

用水煎煮後服用。

防己黃耆湯(出自仲景)可以治療因風濕引起的自汗、身體疼痛沉重,脈象浮的症狀。

組成藥材有:防已一錢,白朮七分半,黃耆一錢二分,甘草五分。

加入生薑四片,紅棗一枚,用水煎煮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