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用粹

《證治彙補》~ 卷之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2)

1. 惡寒

大意

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仲景)夜寒者。陰氣旺於陰分。晝寒者。陰氣上溢陽中。重陰者。晝夜俱寒。(東垣)

內因

陽虛則外寒。陰盛則內寒。(內經)此第言陰陽正虛之病。他如風寒暑濕痰火鬱瘀癰瘡。一切邪氣怫鬱於表。表中之陽氣不能發越。皆令惡寒。(匯補)

外候

惡寒者。雖居密室幃幕之中。猛火近熱之處。仍覺憎寒拘急。甚則毫毛畢直。鼓頷戰慄。非若惡風之候。見風則凜凜畏懼。無風則坦然自適也。(匯補)

陽虛惡寒

陽虛惡寒。以陽氣能溫分肉而充皮毛。肥腠理而司闔闢。(內經)內傷房欲。火衰惡寒。即熱之不熱。是無火也。其症必兼蜷臥足冷。濈濈自汗。兩尺沉細。(匯補)

勞倦惡寒

勞倦惡寒。脈必緩弱。或氣口虛大無力。兼見倦怠。手心獨熱。此勞倦過度。脾胃不足。衛陽下陷。宜補中益氣湯。甚加桂、附以行參、耆之力。(東垣)

肺火惡寒

肺受火克。毛竅常疏。不能固腠理而灑淅惡寒者。必兼咳嗽咽乾。治宜清金潤肺。(匯補)

痰飲惡寒

痰飲惡寒。由痰滯上焦。榮衛阻滯。抑遏清道。不能固密腠理而惡寒。肥人多有此症。脈滑或沉。周身沉重。胸滿食減。肌肉如故。(匯補)

傷酒惡寒

傷酒惡寒。因飲酒太過。熱鬱在內。不得宣越而惡寒者。症兼口渴昏眩。(六要)

傷食惡寒

傷食惡寒。由飲食過度。宿食內停。或食冷物所致。脈必沉滑。噁心頭痛。飽悶咽酸。宜從消導。食化而寒自已。(六要)

瘡毒惡寒

有背惡寒。脈弦數。寒熱兼作。乃瘡毒之候。審其有無痛處。隨部分經用藥。大抵惡寒之候。除氣虛陽虛外。均宜發越。以辛散之。(六要)

鬱火惡寒

有素病虛熱。忽覺惡寒。須臾戰慄。如喪神守。此火鬱清道。抑遏陽氣於脾土。不得外越。故手足厥冷。乃火極似水。熱極反兼水化。自覺其寒。非真寒也。外症口苦溺赤脈數。宜升陽散火湯。(河間)

內外惡寒辨

外感惡寒。雖近烈火不除。內傷惡寒。稍就溫暖即止。(東垣)

脈法

表虛者浮濡。火鬱者沉數。陽衰者細遲。痰飲者滑數。大抵脈來無力而惡寒者虛症。脈來有力而惡寒者。非外感。即內郁也。以見症參之。(匯補)

治法

陽虛者。益火之原。表虛者。固衛之失。脾虛者。補其中。火鬱者。治其內。痰宜吐下。食宜消導。酒宜分越。(匯補)

用藥

衛不和而惡寒者。調中益氣湯。脾胃弱。補中益氣湯。陽虛。四君子加黃耆、炮薑、肉桂附子。表虛。黃耆建中湯。濁痰滯膈。先用薑茶探吐。後用通聖散加減。肺火。甘桔湯加酒芩、門冬、山梔。惡寒久不已。服諸藥不效者。亦宜解鬱。大抵惡寒之症。種種不同。然世人以背惡寒屬太陽經。此經氣鬱而不行。或濁痰阻滯經絡。藥中必加羌活以散太陽之邪。

【附產後惡寒】

產後。氣血兩虛惡寒者。腹中不和。脈虛大無力。八珍湯。若小腹脹痛。是惡露。心下飽悶。是食滯。乳中脹痛。是蒸乳。四者皆令惡寒。宜詳辨之。(匯補)

【附呻欠】

足陽明之脈。是動則病振振寒。善伸數欠。欠者陽引而上。陰引而下。陰陽相引。俗名呵欠。(匯補)

惡寒選方

補中益氣湯,四君子湯(二方俱見中風),調中益氣湯,黃耆建中湯(二方俱見勞倦),升陽散火湯(即火鬱湯),防風通聖散(二方俱見火症),升麻葛根湯(方見傷暑)

甘桔湯,治肺受火克。灑淅惡寒。

甘草桔梗

加酒芩、山梔、麥冬、五味、棗仁。水煎。

黃耆葛根湯,治酒郁。內熱惡寒。

黃耆(一兩),葛根(五錢)

煎服。大汗而愈。

如痰濕惡寒。宜苦參赤小豆各一錢。為末。蜜水調服探吐。吐後。以蒼朮川芎、南星、黃芩糊丸。白湯下。冬月去芩加薑汁為丸。

2. 汗病

大意

汗乃心液。在內為血。在外為汗。腎復主液。在內為液。在外亦為汗。故自汗必由心腎虛而得之。(醫聖)

內因

自汗者。衛氣不固。榮血滲泄。(醫鑑)飲食飽甚。汗出於胃。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持重遠行。汗出於腎。疾走恐懼。汗出於肝。搖體勞苦。汗出於脾。(素問)

外候

陽虛自汗必惡寒。火熱自汗必躁熱。傷濕自汗。困倦身重。天陰轉甚。聲如甕出。傷風自汗。頭疼身熱。咳嗽煩悶。鼻塞流涕。傷暑自汗。身熱口渴。煩躁面垢。痰症自汗。頭眩嘔逆。胸滿吐痰。心虛自汗。怔忡恍惚。肝熱自汗。口苦多眠。腎虛自汗。潮熱咳嗽。脾虛自汗。倦怠少食。(匯補)

汗分冷熱

自汗有冷有熱。陰虛陽湊者。發熱自汗。汗出必熱。陽虛陰湊者。厥冷自汗。汗出必冷。然有火邪亢極。反兼水化而汗冷者。又有相火出於腎中。挾水化而汗冷者。不可不審。(匯補)

汗多亡陽

氣虛則外寒。雖見熱中。蒸蒸為汗。終傳大寒。(經文)此因汗多亡陽。重虛其表。陽虛極矣。故為寒中。凡病甚虛極之人。多有頭面汗出淋漓。口鼻皆冷。手足青色。氣促不止。急欲溫補以追欲絕之陽。並外用撲法。亦有生者。遲則不及矣。(匯補)

脈法

浮而濡者為汗。在寸為自汗。在尺為盜汗。自汗之脈微而弱。為陽衰。盜汗之脈細而澀。為陰弱。(匯補)

治法

陽虛自汗。宜補肺。然有扶陽而不愈者。乃表虛汗無以外衛也。當斂表以實之。心虛自汗。宜安神。然有補心而不愈者。乃血虛而汗無以退藏也。當養血以調之。汗出於脾。濕氣盛也。當燥之。然有補脾勝濕而不愈者。乃火氣蒸騰也。當先清其熱。汗出於腎。陽加陰也。當清之。

然有涼血養血而不愈者。乃相火作汗也。當滋其陰。肝主疏泄而自汗者。當調血清火。胃經氣熱而自汗。宜導痰通滯。此治雜病自汗之法也。若夫傷風傷濕而汗者。當發汗以解外。溫病熱病而自汗者。當寒涼以清中。又非前法並論也。(匯補)

治分五臟

肺虛者。護其皮毛。脾虛者。壯其中氣。心虛者。益其血脈。肝虛者。禁其疏泄。腎虛者。固其封藏。五臟之內。酌其宜溫宜清宜燥宜潤而用之。惟存乎臨症之頃也。(匯補)

死症

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泄。(靈樞)凡汗出發潤。汗出如油。汗出如珠。汗多喘滿。汗雨淋漓。皆不治也。(匯補)

用藥

陽虛。用建中湯參附湯。表虛。用桂枝加耆朮湯。心虛。用歸脾湯。肝火。用逍遙散。腎虛。用地黃安腎丸。相火。用便秘。濕勝。用羌活勝濕湯。痰病。用理氣降痰湯。凡虛症服諸藥汗不止者。重加棗仁。有微熱者。加石斛。勞役氣虛。寒熱倦怠。少食自汗。脈虛大。

或沉細。補中益氣湯。去升、柴。加五味、麻黃根。火氣上蒸。胃濕作汗者。涼膈散。濕熱自汗。衛氣虛弱。不任風寒者。調衛湯。痰實膈滯。寒熱自汗。能食便秘。脈實者。大柴胡湯下之。大抵氣熱汗出。多是有餘之症。

【附盜汗】

盜汗者。睡則出汗。醒則漸收。因陰氣空虛。睡則衛氣乘虛陷入陰中。表無護衛。榮中之火。獨旺於外。蒸熱而汗。醒則氣周於表而汗止。此症多見於虛勞之人。陰氣損傷。宜養榮清熱。若大病之後。新產之餘。及久出盜汗不止。則陽氣亦虛。宜補氣固陽。固陽能生陰。氣為水母。甘溫化氣。陰液斯斂。若拘泥濟陰。烏能衛外。故表而出之。(匯補)

【附頭汗】

頭汗者。以六陽之脈。上循於頭。三陰之經。至頸而還。陰虛陽浮。故汗出頭頸。不能周身。有相火迫其腎水上行心之分野者。有陽氣失所依附飛越於高巔者。有寒濕相搏者。有瘀血內蓄者。若關格小便不通而頭汗者。難治。及陽脫唇舌口鼻清冷而頭汗者。亦不治。(醫統)

【附飲食汗】

飲食汗者。因正氣空虛。反為飲食慓悍之氣所勝。故食入汗出。久不已。則心氣耗散。令人消渴偏枯。宜安胃湯斂之。(醫統)又飲酒中風。頭面多汗。食則汗甚。常不可單衣。身常濡。口乾善渴。名曰漏風。蓋頭為諸陽之會。酒性亦陽。所以飲必見面。醉後陽氣升頭。毛竅亦開。當風坐臥。風邪入之。故多汗。宜實表。(匯補)

【附心汗】

心汗者。圓圓一片。只在心膛。因憂思驚恐以傷其心。宜斂神益氣。歸脾湯主之。或用豬心一具。帶血破開。入人參當歸末一兩。煮熟。去藥食之。仍以艾煎湯。調茯苓末一錢服。

【附陰汗】

酒色過度。每多陰汗。用六味地黃湯。加山梔、柴胡。有房勞汗出中風。下體多汗。不能勞事。十味銼散。加黃柏。(匯補)

汗病選方

黃耆建中湯,治陽虛自汗。

黃耆桂枝(各一錢半),白芍(三錢),甘草(一錢)

生薑、飴。水煎。

當歸六黃湯,治陰虛盜汗。

當歸,生地,熟地,黃柏,黃芩黃連(各一錢),黃耆(二錢)

水煎。

玉屏風散,治虛炎自汗。

防風,黃耆(各一錢),白朮(一錢)

水煎。

實表散(澹寮),治腠虛冷汗。

附子(炮),肉蓯蓉細辛五味子(各一錢)

與黃耆建中湯合用。加小麥。水煎。

羌活勝濕湯,治濕勝自汗。

炙甘草(三錢),黃耆(一錢),生草(五分),黃芩(生),炒黃芩(各三分),人參(三錢),川芎藁本,防風(各三分),獨活(二分),升麻,柴胡(各五分),細辛,蔓荊(各三分),薄荷(一分)

水煎服。

理氣降痰湯,治痰病自汗。

桔梗枳殼橘紅半夏,茯苓,香附,貝母(各一錢二分),甘草,桂枝(各五分)

防己黃耆湯(仲景)

防己(五分),黃耆(錢半),白朮(七分),甘草(五分)

薑、棗水煎。

安胃湯

黃連,五味子,烏梅肉,生甘草(各五分),熟甘草(三分),升麻梢(二分)

水煎。

歸脾湯(方見中風)

封臍法,用五倍、明礬為末。津液調封臍中。一宿即止。女人津唾更佳。

撲粉法,用牡蠣、白朮、麥麩、麻黃根、藁本、糯米、防風、白芷等末。絹包。周身撲之。

捷徑法,用青桑葉一味。乘露採。焙乾為末。二錢。空心。溫米湯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