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治彙補》~ 卷之八 (6)
卷之八 (6)
1. 痢疾
蟯蟲痢
胃弱腸虛。則蟯蟲下乘。或痛或癢。從穀道中出。其形極細。乃九蟲之一也。宜清熱殺蟲。(醫統)
蟲疰痢
痢下黑色。形如雞肝。口燥大渴。五內切痛。由服金石湯丸。逼損真陰。其血自百脈經絡而來。難治。(醫統)
痢分輕重
凡痢身不熱者輕。身熱者重。能食者輕。不能食者重。絕不食者死。(匯補)
瘧痢前後
瘧痢二症。同因暑邪飲食失宜。致有瘧後發痢者。由汗多亡陽。元氣下陷。後重裡急。似痢非痢也。亦有痢後發瘧者。因下多亡陰。榮衛失調。寒熱交爭。似瘧非瘧也。俱不可純用攻劑。若瘧痢兼發者。內有積滯。外受風寒。可雙解之。(醫統)
死症
下痢純血者死。如塵腐色者死。如屋漏水者死。如魚腦如豬肝者。半死半生。氣短呃逆者死。唇若塗朱者死。大孔如竹筒者死。身熱脈弦者。半生半死。脈細。皮寒。氣少。泄痢前後。飲食不入。五虛者死。直腸自下者死。久痢。忽大下結糞者死。小兒出痘。即發痢者死。婦人新產。即發痢者亦死。(匯補)
脈法
腸癖下膿血脈沉小滑利者吉。浮洪弦數者凶。又洪弦者重。浮大者未止。微弱者自愈。雖發熱不死。惟弦急者難治。(匯補)
治法
和血則便膿自愈。行氣則後重自除。(內經)後重則宜下。腹痛則宜和。身重則除濕。脈弦則祛風。(東垣)因於濕熱者。去其濕熱。因於積滯者。去其積滯。因於氣者調之。因於血者和之。新感而實者。可以通因通用。久病而虛者。可以塞因塞用。(必讀)
初痢忌澀
初痢之法。化滯清熱。直候積消毒散。脾胃已和。氣血將復。方可調補。不可遽用肉蔻、訶子、白朮輩。以補住濕熱。不可妄投粟殼、龍骨、烏梅等。以秘澀腸胃。恐邪得補而愈甚。腹痛欲死。變症百出。日久延遷而未已也。(心法)
久痢忌攻
氣本下陷。而再行其氣。後重不益甚乎。中本虛衰。而復攻其積。元氣不愈竭乎。濕熱傷血者。自宜調血。若過行推蕩。血不轉傷乎。津亡作渴者。自宜止泄。若但與滲利。津不轉耗乎。(必讀)
痢有汗法
初起發熱惡寒。頭疼身痛。表症見者。即宜發散。所謂風邪內結者。汗之是也。(醫統)
痢有補法
脈來微弱者可補。形色虛薄者可補。病後而痢者可補。因攻而劇者可補。(必讀)
痢久補脾
久痢體虛氣弱滑脫。徒知止澀。竟難奏效。殊不知元氣下陷。當用升提補氣。如參、耆、白朮、升麻之屬。自能漸愈。甚者灸氣海天樞百會穴。(醫統)如食少者。專調脾胃。飲食進而氣血和。蓋痢以胃氣為本也。(入門)
痢久補腎
腎為胃關。開竅於二陰。未有久痢而腎不虛。故治痢不知補腎。非其治也。蓋病在火衰。土位無母。設非桂、附大補命門。以復腎中之陽。以救脾家之母。則門戶何由而固。真元何由而復。(士材)
白話文:
蟯蟲痢
如果胃腸虛弱,蟯蟲就會往下跑,引起疼痛或搔癢,從肛門出來,這種蟲非常細小,是九種蟲之一。治療上應該清熱殺蟲。
蟲疰痢
拉出來的糞便像雞肝一樣是黑色的,口乾舌燥,非常口渴,肚子裡面劇烈疼痛,這是因為吃了金石類的藥物,損傷了身體的陰液,導致血液從全身的脈絡流出,這種情況很難治療。
痢疾的輕重
一般來說,拉肚子但身體沒有發熱的屬於輕症,身體發熱的屬於重症;能吃東西的屬於輕症,不能吃東西的屬於重症;完全不能吃東西的就會死亡。
瘧疾與痢疾的前後關係
瘧疾和痢疾這兩種病,都是因為夏天感染暑邪,加上飲食不當引起的。有的是得了瘧疾之後又拉肚子,這是因為流汗太多,陽氣耗損,導致元氣下陷,出現裡急後重,類似痢疾的症狀,但又不是真正的痢疾。也有的是拉肚子之後又發瘧疾,這是因為拉肚子導致陰液耗損,造成身體的陰陽失調,出現發冷發熱,類似瘧疾的症狀,但又不是真正的瘧疾。這兩種情況都不能只用攻下的藥物。如果瘧疾和痢疾同時發生,通常是身體裡面有積滯,外面又感染了風寒,這時可以同時用能解表裡、又能清熱的藥物來治療。
死亡的徵兆
拉出來的都是純血,會死亡;糞便顏色像灰塵腐爛的樣子,會死亡;糞便像屋簷漏水一樣,會死亡;糞便像魚腦或豬肝一樣,有一半機會死亡,一半機會存活;呼吸短促、打嗝,會死亡;嘴唇紅得像塗了朱砂一樣,會死亡;肛門像竹筒一樣粗大,會死亡;身體發熱、脈象弦硬,有一半機會死亡,一半機會存活;脈象細弱、皮膚冰冷、氣息微弱,拉肚子而且前後都拉,吃不下東西,出現五種虛弱的情況,會死亡;直腸脫垂下來,會死亡;長期拉肚子,突然拉出硬結的糞便,會死亡;小孩出痘疹的時候,馬上拉肚子,會死亡;婦女生完小孩,馬上拉肚子,也會死亡。
脈象
如果拉肚子而且有膿血,脈象是沉、小、滑、利,屬於吉象;如果脈象是浮、洪、弦、數,屬於凶象。脈象洪大的屬於重症;脈象浮大的,痢疾還沒有停止;脈象微弱的,表示疾病快要痊癒。即使發熱也不會死亡,只有脈象弦急的,比較難治療。
治療方法
調和氣血,拉膿血的情況自然會好;疏通行氣,裡急後重的感覺自然會消失。裡急後重應該用攻下的藥物;肚子痛應該用調和的藥物;身體沉重應該用祛濕的藥物;脈象弦硬應該用祛風的藥物。因為濕熱引起的,應該去除濕熱;因為積滯引起的,應該去除積滯;因為氣虛引起的,應該調理氣;因為血虛引起的,應該調和血。新發的實證可以用通因通用的方法治療;久病體虛的可以用塞因塞用的方法治療。
剛開始拉肚子時不要用收澀藥
剛開始拉肚子,應該先用化解積滯、清熱的藥物,等到積滯清除乾淨,脾胃功能恢復,氣血恢復正常,才能開始用補養的藥物。不可以馬上用肉荳蔻、訶子、白朮等藥物,這些藥物會把濕熱困住。也不可以亂用罌粟殼、龍骨、烏梅等收澀藥物,這些藥物會使腸胃功能停滯,邪氣會得到滋養,反而更加嚴重,肚子會痛到好像要死掉一樣,各種病症都會跑出來,久久不能痊癒。
長期拉肚子時不要用攻伐藥
氣本身就已經下陷了,如果再用行氣的藥物,裡急後重的感覺不是更嚴重了嗎?身體的脾胃本來就很虛弱,如果再用攻下的藥物來消積滯,元氣不是更加耗損了嗎?如果濕熱損傷了血液,應該用調和氣血的藥物來治療,如果過度地用推蕩的藥物,不是更傷血嗎?如果津液耗損造成口渴,應該用止瀉的藥物來治療,如果只用滲濕利尿的藥物,津液不是更加耗損了嗎?
拉肚子可以用發汗的方法
剛開始拉肚子,如果出現發熱、怕冷、頭痛、身體疼痛等表證,就應該用發散的藥物來治療,這就是所謂的「風邪內結」,用發汗的方法就可以解決。
拉肚子可以用補益的方法
如果脈象微弱,可以用補益的藥物;如果身體虛弱,可以用補益的藥物;如果是生病之後才拉肚子的,可以用補益的藥物;如果因為攻下而讓病情加重的,可以用補益的藥物。
長期拉肚子要補脾
長期拉肚子,身體虛弱,氣息微弱,出現滑脫的現象,如果只用止瀉的藥物,很難見效。實際上是因為元氣下陷,應該用升提補氣的藥物,例如人參、黃耆、白朮、升麻等,病症自然會漸漸好轉,嚴重的話可以針灸氣海、天樞、百會等穴位。如果食慾不好,應該專門調理脾胃,等飲食正常,氣血就會和順,因為拉肚子是以胃氣為根本。
長期拉肚子要補腎
腎臟是胃的關卡,在二陰開竅,如果長期拉肚子,腎臟一定會虛弱,所以治療拉肚子,如果不補腎,就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因為病症是腎火衰退,脾土沒有母親可以依靠,如果不用桂枝、附子等藥物來大補腎中的陽氣,來救助脾臟,那麼門戶(指大小便)怎麼會穩固,元氣怎麼能夠恢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