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用粹

《證治彙補》~ 卷之六 (1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12)

1. 脹滿

實脹宜下

腹堅懼按。舌黃脈牢者。此實邪有餘。法宜推蕩。所謂下之則脹已是也。(匯補)

虛脹宜補

脾虛之人。偶因氣滯。誤用克伐。致中氣散亂不收。故水氣橫決而作脹。此脾虛不能統攝。法宜補土理中。濁陰自化。

肝脹宜調

肝旺而脹者。雖當伐肝。然本性太過。肝亦自傷。不可過用克伐。宜扶脾疏肝。兩法並用。使木性條達。不郁土中。則脹自已。(準繩)

腎虛宜溫

常見作勞好色之人。脾腎交虛。濁邪橫溢。外為腫脹者。當收攝腎氣。使水無氾濫之虞。此益火之源以消陰翳。金匱腎氣丸主之。(直齋)

治無速效

凡脹初起是氣。久則成水。治比水腫更難。蓋水腫飲食如常。鼓脹飲食減少。病根深固。三五年而後成。治腫惟補中行氣足矣。治脹必補中行濕。兼以消積。不責速效。乃可萬全。(入門)

脹當大補

俗云。氣無補法者。以痞悶壅塞。似難於補。不思正虛不運。邪著為病。不補其氣。則氣何由行。(凡溪)

治無峻攻

醫者不察。病起於虛。急於取效。病者苦於脹急。喜行利藥。以求一時之快。不知稍寬一日。脹愈甚。病愈增。正愈傷。冀其再下。不可得矣。(丹溪)

死症

腹脹不食者死。腹脹身熱者死。腹脹寒熱如瘧者死。腹大脹。四末清。脫形泄甚為逆。腹脹便血。脈大如絕者死。腹脹時喘。汗出厥逆者死。胸膛脹滿。臍關突出者死。(匯補)

用藥

主以二陳湯。加厚朴、木香、蘇梗、大腹皮。去甘草。肥人多濕。加蒼朮、木通、瘦人多火。加芩、連、山梔。食積加山楂、神麯。蓄血加桃仁、莪朮。鬱氣加香附、撫芎。怒氣加柴胡、青皮。內寒凝滯者。加木香、炮姜。外寒鬱束者。加升、葛、蒼朮。便閉實熱。加大黃。

溺短濕結。加木香、澤瀉。凡腹脹初起。宜行氣疏導之劑。加木香、檳榔、陳皮、青皮、枳殼、厚朴等。久而挾虛。宜補脾調氣。如六君子加蘇梗、砂仁等。虛而挾寒。宜溫補。如理中湯加肉桂等。若脾腎俱虛。少火不能扶脾者。宜補腎。然補腎有兩法。能食而胸膈舒暢者。

金匱腎氣丸。不食而胸膈滿悶者。復元丹主之。惟大實大滿堅硬而按之痛者。量其元氣下之。三花神佑丸、導氣丸等。下後仍宜調補脾胃。

【附蟲蠱脹】

蟲蠱由濕熱既久。血化為蟲。肚腹脹大。按之有塊。形如稍瓜。四肢削瘦。腹雖痛而唇色紅。能飲食。脈滑數者。乃為蠱症。宜積塊丸下之。(準繩)

脹滿選方

六君子湯,治氣虛中滿。(方見中風)

連理湯,治脾虛肝鬱。吞酸腹脹。(方見泄瀉)

胃苓湯,治脾濕腹脹面黃。身浮溺澀。(方見暑症)

腎氣丸(金匱),治脾腎兩虛。腫脹。腹濡而胸不硬者。(方見濕症)

白話文:

脹滿

實脹宜用瀉法

肚子脹硬,不敢按壓,舌苔發黃,脈搏有力,這是實邪過盛,應該用瀉法來推動排泄。所謂「瀉下後脹滿就會消除」就是這個意思。

虛脹宜用補法

脾胃虛弱的人,偶爾因為氣機不順暢,誤用了過於攻伐的藥物,導致中氣散亂無法收斂,所以水氣橫流而造成脹滿。這是因為脾虛無法統攝水液,應該用補脾胃、調理中氣的方法,讓體內渾濁的陰氣自然化解。

肝脹宜用調和法

肝氣過於旺盛導致的脹滿,雖然應該抑制肝氣,但肝氣本質過於強盛,過度抑制反而會傷害肝臟。因此,不宜過度使用攻伐之藥,應該同時扶助脾胃、疏理肝氣。讓肝氣順暢條達,不鬱積在脾胃中,這樣脹滿自然會消除。

腎虛宜用溫補法

常見勞累過度、縱慾過度的人,脾腎都虛弱,體內濁邪橫溢,外在表現為腫脹。此時應該收斂腎氣,使水液不再氾濫。這就是「增強陽氣來消除陰邪」的道理,可以使用金匱腎氣丸來治療。

治療不能求速效

凡是脹滿剛開始時是氣的問題,久了就會變成水的問題。治療脹滿比治療水腫更困難,因為水腫病人的飲食還算正常,而脹滿病人的飲食卻會減少,而且病根深固,通常要三、五年才會形成。治療水腫只需要補益中氣、運行氣機就可以,而治療脹滿則必須補益中氣、去除濕氣,同時還要消除積滯,不能追求速效,才能確保萬全。

脹滿需要大補

俗話說「氣無補法」,是因為脹滿時會感到胸悶堵塞,似乎難以進補。但應該思考的是,正氣虛弱,無法運化,邪氣才會滯留導致疾病。如果不補益正氣,氣機又如何能運行呢?

治療不宜峻烈攻伐

醫生如果不仔細辨證,發現病起於虛弱,就急於求效;病人也因為脹滿急迫而喜歡使用利尿通便的藥物來求一時的舒服。卻不知道稍微緩解一天,脹滿就會更加嚴重,病情也會加重,正氣也會更加受損,想要再用瀉法就來不及了。

危險的症狀

肚子脹滿且無法進食的人會死亡;肚子脹滿且身體發熱的人會死亡;肚子脹滿且忽冷忽熱如瘧疾的人會死亡;肚子脹大,四肢冰冷,身體脫形、腹瀉嚴重的人是危險的徵兆;肚子脹滿且便血、脈搏大而無力的人會死亡;肚子脹滿且喘氣、出汗、手腳冰冷的人會死亡;胸腔脹滿,肚臍突出的人會死亡。

用藥

主要使用二陳湯,加上厚朴、木香、蘇梗、大腹皮,去除甘草。肥胖的人多濕氣,可加蒼朮、木通;消瘦的人多火氣,可加黃芩、黃連、山梔子。有食積可加山楂、神麴;有瘀血可加桃仁、莪朮;有氣鬱可加香附、川芎;有怒氣可加柴胡、青皮。體內寒氣凝滯可加木香、炮姜;外受寒邪鬱滯可加升麻、葛根、蒼朮。大便不通且有實熱可加大黃。

小便短少且濕氣結聚可加木香、澤瀉。凡是脹滿初期,應該用疏通氣機的藥物,如加木香、檳榔、陳皮、青皮、枳殼、厚朴等。如果時間長了且伴有虛弱,就應該補益脾胃、調理氣機,如用六君子湯加蘇梗、砂仁等。如果虛弱且伴有寒氣,就應該用溫補的藥物,如用理中湯加肉桂等。如果脾腎都虛弱,陽氣不足無法扶助脾胃,就應該補腎。但補腎有兩種方法:如果能吃東西且胸膈舒暢,就用金匱腎氣丸;如果不能吃東西且胸膈脹滿,就用復元丹。只有遇到脹滿很嚴重、肚子堅硬且按壓疼痛的情況,才要考慮瀉下,可以選用三花神佑丸、導氣丸等。瀉下後仍然要調補脾胃。

附:蟲蠱脹

蟲蠱是由於濕熱積久,導致血液化為蟲子,肚子脹大,按壓有硬塊,形狀像稍瓜,四肢消瘦,肚子雖然疼痛但嘴唇發紅,還能吃東西,脈搏滑數,這就是蠱脹。應該使用積塊丸來瀉下。

脹滿的選用方劑

  • 六君子湯:治療氣虛導致的脹滿。(方子見中風章)
  • 連理湯:治療脾虛肝鬱,吞酸腹脹。(方子見泄瀉章)
  • 胃苓湯:治療脾濕腹脹、面色發黃、身體浮腫、小便澀滯。(方子見暑症章)
  • 腎氣丸(金匱):治療脾腎兩虛導致的腫脹,肚子軟而胸部不硬。(方子見濕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