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用粹

《證治彙補》~ 卷之五 (2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24)

1. 癇病

大意

癇病有陰有陽。大率屬痰與熱驚三者而已。不必分五等。(匯補)

內因

或因母腹受驚。或因卒然聞驚而得。驚則神出舍空。痰涎乘間而歸之。或因飲食失節。脾胃虧損。積為痰飲。以致涎潮上湧。均能發癇。大抵肥人多痰。瘦人多火。總不外因驚而得。(匯補)

外候

發則昏不知人。眩仆倒地。甚而瘛瘲抽掣。手足搐搦。口眼相引。目睛上視。胸背強直。叫吼吐沫。食頃乃醒。(三因)

五癇病狀

病久必歸五臟。肺癇。反折上竄。有類羊叫。心癇。目瞪吐舌。彷彿馬鳴。脾癇。直視腹滿。聲如牛吼。肝癇。驚跳反折。掣瘲。宛如雞鳴。腎癇。直視如屍。吐沫。絕類豬叫犬吠。此五癇病狀。偶類之耳。其實痰火驚三者。閉其孔竅。鼓動涎潮。亂其主宰故也。(匯補)

癇分陰陽

先身熱掣瘲。驚啼叫喊。而後發。脈浮洪者。為陽癇。病屬六腑。易治。先身冷。無驚掣啼叫而病發。脈沉者。為陰癇。病在五臟。難治。陽癇痰熱客於心胃。聞驚而作。若痰熱甚者。雖不聞驚。亦作也。宜用寒涼。陰癇亦本於痰熱。因用寒涼太過。損傷脾胃。變而成陰。法當燥濕溫補祛痰。(匯補)

癇與卒中痓病辨

三症相因。但癇病僕時。口作六畜聲。將醒時吐涎沫。醒後復發。有連日發者。有一日三五發者。若中風中寒中暑之類。則仆地無聲。醒時無涎沫。亦不復發。惟痓病。雖時發時止。然身體強直。反張如弓。不似癇病身軟作聲也。(匯補)

死候

病後發癇者不治。神脫目瞪如愚者亦不治。發時遺尿者死。

脈法

脈虛弦為驚。又為風癇。

治法用藥

大率行痰而兼清心降火。尋痰尋火。分多少治之。先以二陳加栝蔞、南星、黃連探吐。吐後服硃砂安神丸。以降南方之火。當歸龍薈丸以平東方之木。但化痰必先順氣。順氣必先調中。頑痰膠固。非辛溫何以佐其開導之功。故用之。(入門)

癇病選方

硃砂安神丸(方見驚悸),瀉青丸(方見火症),加減通聖散(方見似中風)

葶藶苦酒湯,治癇病發時項強直視。不省人事。肝經熱盛。或有咬牙者。

苦酒(半斤),葶藶(一合),生艾汁(半斤),煎作三服。吐後。瀉青丸下之。

導赤散,治癇症咬牙者。(方見火症)

粉黛湯

輕粉,代赭石,白礬(各等分)

發過。米飲調下。

楊氏五癇丸,治顛癇潮發。不論新久。

白附子(炮五錢),半夏,皂角(各二兩),白礬(生用),烏蛇(酒浸各一兩),白殭蠶(一兩半),全蠍(二錢),硃砂(二錢半),蜈蚣(條半),麝香(三字),雄黃(一錢半)

為末。薑汁煮麵糊丸。每服三十丸。食後薑湯下。

三癇丸,治一切驚癇。

荊芥穗(二兩),白礬(二兩半半生半熟)

白話文:

[癇病]

大意 癇病可分為陰性和陽性兩種,大多由痰、熱和驚嚇三種原因引起,並不需要特別區分為五種等級。

內因 可能由於在母體內受到驚嚇,或是突然遭受驚嚇而導致。驚嚇會使精神散亂,痰涎便趁機侵入。或者飲食不節制,導致脾胃功能受損,積累成為痰飲,進而引起癇病。基本上,肥胖的人較易產生痰,瘦弱的人則較易上火,但總歸都是因為受到驚嚇所導致。

外候 發作時,患者會失去意識,眩暈倒地,嚴重時甚至會全身痙攣,手腳抽搐,口眼歪斜,眼睛上翻,胸部和背部僵硬,並會吼叫和吐沫,通常數分鐘後就會清醒。

五癇病狀 長期患病會影響到五臟。肺癇的患者會出現反折和上竄,類似羊叫;心癇的患者會瞪眼吐舌,類似馬叫;脾癇的患者會直視且腹部脹滿,聲音像牛吼;肝癇的患者會驚跳反折,類似雞叫;腎癇的患者會直視像屍體,吐沫,類似豬叫和狗吠。這些只是類比,實際上,痰、熱和驚嚇三者封閉了患者的感官,引發痰液上湧,擾亂了他們的意識。

癇分陰陽 如果患者先是身體發熱、抽搐、驚叫,然後才發作,脈搏浮洪,就是陽癇,病源在六腑,比較容易治療。若是患者先是身體冰冷,沒有驚嚇、抽搐和啼叫就發病,脈搏沉靜,就是陰癇,病源在五臟,比較難以治療。陽癇是痰熱影響心胃,聽到驚嚇而發病,痰熱嚴重的話,即使沒有驚嚇也會發病,治療應使用寒涼藥物。陰癇也是由痰熱引起,但過度使用寒涼藥物會損傷脾胃,轉變為陰癇,應使用燥濕溫補祛痰的藥物。

癇與卒中痓病辨 這三種病症有相互關聯,但癇病患者在發病時,會發出類似六畜的聲音,在清醒前會吐沫,清醒後可能會再次發病,有的患者甚至每天發病數次。而中風、中寒、中暑等疾病,患者倒地時不會發出聲音,清醒後不會吐沫,也不會再次發病。只有痓病雖然會時發時止,但患者身體會強直,像弓一樣彎曲,不像癇病患者身體軟弱並發出聲音。

死候 如果病後發生癇病,或者發病時神情呆滯,眼神空洞,以及發病時失禁,都可能預示著死亡。

脈法 脈搏虛弦可能是驚嚇,也可能表示風癇。

治法用藥 大多數情況下,治療癇病需要清除痰液,同時清心降火。要找到痰和火的來源,並根據其嚴重程度進行治療。首先使用二陳加栝蔞、南星、黃連等藥物催吐,吐後服用硃砂安神丸降低心火,服用當歸龍薈丸平衡肝臟功能。但是,化痰必須先順氣,順氣必須先調中。對於頑固的痰液,必須使用辛溫藥物來幫助其開導功能。

癇病選方 例如硃砂安神丸、瀉青丸、加減通聖散、葶藶苦酒湯、導赤散和粉黛湯等,還有楊氏五癇丸和三癇丸等治療各種驚癇的藥方。

以上治療方法和藥物需根據具體病情由專業醫生指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