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用粹

《證治彙補》~ 卷之五 (20)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20)

1. 消渴

水煎服

生津甘露飲(加減),治中消屬實。

石膏(二錢半),甘草,升麻,人參(各一錢),知母(二錢),桔梗,山梔(各一錢),蘭葉,麥冬,當歸(各五分),白豆蔻,白芷,連翹(各一錢),黃連,木香,藿香(各三分),柴胡(三分)

為末。浸餅捏作餅子。曬乾。每服杵碎二錢末。隨津嚥下。此方制治之緩。不惟不成中滿。亦不作癰疽下消矣。

錢氏白朮散,治中消屬虛者。

人參,白朮,茯苓,藿香,甘草(各一兩),乾葛(二兩),桔梗(五錢),白蜜(十匙)

生地黃飲子,治下焦虛炎者。

人參,生地,熟地,麥冬,天冬,石斛,五味子,枇杷葉,甘草,茯苓

磁石薺苨丸,治強中消渴。不交精泄者。

薺苨,大豆,茯苓,磁石,玄參,石斛,花粉,地骨皮,鹿茸(各一兩),沉香,人參(各五錢),熟地(四兩),

豬腎一具。煮爛。搗和蜜丸。空心鹽湯下。

加味地黃丸

即六味丸加麥冬、五味。

一方,水梨取汁。和蜜熬成。不時調服。或藕汁亦妙。

一方,消渴能食。防其將生癰疽。用忍冬不拘根莖花葉。酒浸火煨曬乾。入甘草、花粉為末。蜜丸服。

白話文:

消渴

水煎服用

生津甘露飲(可依狀況加減藥材),治療中消屬於實證的情況。

藥材組成:石膏(二錢半),甘草、升麻、人參(各一錢),知母(二錢),桔梗、山梔(各一錢),蘭葉、麥冬、當歸(各五分),白豆蔻、白芷、連翹(各一錢),黃連、木香、藿香(各三分),柴胡(三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藥粉和麵餅捏成餅狀,曬乾。每次服用時搗碎二錢藥末,隨著口水吞服。這個方劑的藥效比較緩和,不會造成腹脹,也不會導致癰疽或下消等疾病。

錢氏白朮散,治療中消屬於虛證的情況。

藥材組成:人參、白朮、茯苓、藿香、甘草(各一兩),葛根(二兩),桔梗(五錢),白蜜(十匙)。

生地黃飲子,治療下焦虛熱的情況。

藥材組成:人參、生地黃、熟地黃、麥門冬、天門冬、石斛、五味子、枇杷葉、甘草、茯苓。

磁石薺苨丸,治療因性慾過強導致的消渴,出現遺精但不射精的情況。

藥材組成:薺苨、大豆、茯苓、磁石、玄參、石斛、花粉、地骨皮、鹿茸(各一兩),沉香、人參(各五錢),熟地黃(四兩),豬腎一個。

將豬腎煮爛,搗成泥狀,與蜂蜜混合製成藥丸。空腹時用鹽水送服。

加味地黃丸

也就是六味地黃丸加上麥門冬、五味子。

另外一個方子,用水梨取汁,加入蜂蜜熬煮成膏狀,隨時調服。或者用藕汁也很好。

另外一個方子,消渴病患如果食慾旺盛,要預防產生癰疽,可以使用忍冬,不論根、莖、花、葉,都可浸泡在酒中,然後用火烘烤曬乾,再加入甘草、花粉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藥丸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