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用粹

《證治彙補》~ 卷之五 (1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13)

1. 嘔吐

諸陽氣浮。無所依縱。嘔咳上氣。此陰虛成嘔。不獨胃家為病。所謂無陰則嘔也。地黃湯加石斛、沉香治之。(匯補)

【附漏氣走哺】

先吐後瀉。身熱腹悶。名曰漏氣。漏氣者。上焦傷風也。二便不通。氣逆不續。名曰走哺。走哺者。下焦實熱也。(準繩)

【附食痹】

食痹者。食已則心下痛。吐出乃止。此因胃脘痰飲惡血留滯於中所致。薤白半夏湯治之。(匯補)

用藥

主以二陳湯。加藿香、厚朴。因食者。必噯氣吞酸。加枳實、山楂、麥芽。因氣者。必痞滿不舒。加枳殼、蘇梗、厚朴。胃熱者。必嘔苦吐酸。加黃連、姜炒山梔。胃寒者。必嘔冷不食。加炮薑、益智。濕痰者。必嘔綠水痰涎。加蒼朮、香附。蟲痛者。必吐清水。能食加楝根、使君。氣虛挾熱合四君子。氣虛挾寒合理中湯。或入糯米共煎。或用

伏龍肝水煎。或煎好調代赭石末服。

嘔吐選方

二陳湯,治嘔吐諸症。為能安胃氣降逆氣也。(方見痰症)

六君子湯,治胃氣衰微嘔吐。(方見中風)

理中湯,治胃氣虛寒嘔吐。(方見中寒)

竹茹湯,治胃熱火炎嘔吐。

橘皮,半夏(各三錢),甘草,竹茹(各一錢),山梔(七分),枇杷葉(二片),姜,棗

左金丸,治肝火上逆嘔吐。

黃連,吳茱萸(各等分)

末之。粥丸。煎白朮陳皮湯下。

小半夏湯,治胃實嘔吐。

半夏,生薑(各三錢)

加橘皮。名橘皮半夏湯。

大半夏湯,治胃虛嘔吐。

半夏(五錢),人參(三錢),白蜜(三錢)

水揚二百四十遍煎。

半夏生薑大黃湯,治邪實嘔吐。便閉可下者。

半夏(二兩),生薑(兩半),大黃(二兩)

水煎。分三服。

紅豆丸,治胃氣久虛。大寒嘔吐。

丁香,胡椒,砂仁,紅豆(各二十粒)

薑汁糊丸。以大棗去核填藥。麵裹煨熟。細嚼白滾湯下。

麥冬湯,治漏氣。因上焦傷風。邪著不舒。悶而嘔吐。

麥冬,蘆根,竹茹,白朮(各五兩),甘草(三兩),茯苓(三兩),人參,陳皮,葳蕤(各三兩),生薑(五片),陳皮(一撮)

水煎。分服。

人參湯,治走哺。由大小便不通。下焦實熱。

人參,黃芩,知母,萎蕤(各三兩),蘆根,竹茹,白朮,山梔,陳皮(各半兩),石膏(一兩)

每服四錢。水煎。

旋覆代赭湯,治嘔吐不已。真氣逆而不降。用此鎮墜。

旋覆花(三錢),代赭石(一錢研)

用旋覆花煎。調赭石末服。

白話文:

嘔吐

各種陽氣虛浮,沒有根基而散亂,導致嘔吐、咳嗽、氣喘的狀況,這是因為陰虛引起的嘔吐,不僅僅是胃部的問題,所謂「無陰則嘔」就是這個道理。可以用地黃湯,加上石斛、沉香來治療。(匯補)

【附漏氣走哺】

先嘔吐後腹瀉,身體發熱、腹部悶脹,這種情況叫做「漏氣」。漏氣是因為上焦受到風邪侵擾。如果同時有大小便不通暢、氣息不順暢的情況,則叫做「走哺」。走哺是因為下焦有實熱。(準繩)

【附食痹】

「食痹」指的是吃完東西後,心下部位疼痛,吐出來後就停止疼痛。這是因為胃部有痰飲或瘀血停留所導致的。可以用薤白半夏湯來治療。(匯補)

用藥

主要用二陳湯,再加入藿香、厚朴。如果是因為吃東西引起的,一定會有打嗝、吞酸的症狀,可以加入枳實、山楂、麥芽;如果是氣滯引起的,一定會有胸悶不舒服的感覺,可以加入枳殼、蘇梗、厚朴;如果是胃熱引起的,一定會有嘔吐苦水、吐酸的症狀,可以加入黃連、薑炒山梔;如果是胃寒引起的,一定會有嘔吐冷物、不想吃東西的症狀,可以加入炮薑、益智;如果是濕痰引起的,一定會嘔吐綠色的痰涎,可以加入蒼朮、香附;如果是蟲痛引起的,一定會吐清水,如果還能吃東西,可以加入楝根、使君子。如果屬於氣虛又帶有熱象,可以使用四君子湯;如果屬於氣虛又帶有寒象,可以使用理中湯。也可以加入糯米一起煎煮,或者用伏龍肝水煎煮。也可以把藥煎好後,調入代赭石末一起服用。

嘔吐選方

  • 二陳湯:治療各種嘔吐症狀,能夠安和胃氣、降逆氣。(方劑內容見痰症)
  • 六君子湯:治療胃氣虛弱引起的嘔吐。(方劑內容見中風)
  • 理中湯:治療胃氣虛寒引起的嘔吐。(方劑內容見中寒)
  • 竹茹湯:治療胃熱火炎引起的嘔吐。
  • 藥材:橘皮、半夏(各三錢),甘草、竹茹(各一錢),山梔(七分),枇杷葉(二片),生薑、大棗。
  • 左金丸:治療肝火上逆引起的嘔吐。
  • 藥材:黃連、吳茱萸(各等份),磨成粉末,用粥做成藥丸,用白朮、陳皮湯送服。
  • 小半夏湯:治療胃實引起的嘔吐。
  • 藥材:半夏、生薑(各三錢)。
  • 加橘皮,則稱為橘皮半夏湯。
  • 大半夏湯:治療胃虛引起的嘔吐。
  • 藥材:半夏(五錢),人參(三錢),白蜜(三錢),用水攪拌240下後煎煮。
  • 半夏生薑大黃湯:治療邪實引起的嘔吐,如果便秘可以通便。
  • 藥材:半夏(二兩),生薑(兩半),大黃(二兩),水煎煮,分三次服用。
  • 紅豆丸:治療胃氣長期虛弱、大寒引起的嘔吐。
  • 藥材:丁香、胡椒、砂仁、紅豆(各二十粒),用薑汁和成藥丸,把大棗去核填入藥丸,用麵包住煨熟,仔細嚼碎用白開水送服。
  • 麥冬湯:治療漏氣,因為上焦受風邪侵擾,氣機不暢、胸悶而嘔吐。
  • 藥材:麥冬、蘆根、竹茹、白朮(各五兩),甘草(三兩),茯苓(三兩),人參、陳皮、葳蕤(各三兩),生薑(五片),陳皮(一小撮),水煎煮,分次服用。
  • 人參湯:治療走哺,由大小便不通、下焦有實熱引起。
  • 藥材:人參、黃芩、知母、萎蕤(各三兩),蘆根、竹茹、白朮、山梔、陳皮(各半兩),石膏(一兩),每次服用四錢,用水煎煮。
  • 旋覆代赭湯:治療嘔吐不止,是真氣上逆不降時,用此藥來鎮定下墜。
  • 藥材:旋覆花(三錢),代赭石(一錢,研成粉末),用旋覆花煎煮,再調入赭石粉末一起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