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用粹

《證治彙補》~ 卷之二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4)

1. 飲症

大意

太陰所致為積飲。因而大飲則氣逆。形寒飲冷則傷肺。(內經)

內因

水者。陰物也。積水不散。留而為飲。有憤鬱而停者。有困乏而停者。有思慮而停者。有痛飲而停者。有因熱而傷冷者。(子和)揆其所由。皆因氣鬱中州。水漿入胃。不能運化。隨臟腑虛處而留著焉。(匯補)

外候

大抵停水則生濕。停酒則生熱。濕則成痞。熱則發躁。其變現也。或形寒飲冷而得。則類外感症。或困乏憂思而得。則似內傷症。或流於四肢。則似風家痹症。或流於關節。則似跌撲傷症。其他五臟六腑所受。見症各出。(匯補)

飲分各經

在心則怔忡眩暈。在肺則喘急咳嗽。在脾則短氣痞悶。在肝則脅滿嚏痛。在腎則臍下悸動。(金匱)在上則面浮。在下則跗腫。在胃中則胸滿口渴。而水入即吐。在經絡則一臂不遂。而復移一臂。在腸間則雷鳴泄瀉。或為溺結。與癃閉相似。在陽分不去。久則化氣。與黃腫相似。

在陰分不去。久則成形。與積塊相似。在左脅者。形同肥氣。在右脅者。形同息賁。(匯補)

飲分六症

夫飲一也。而分五飲六症。皆因形而定名也。痰飲水停腸胃。轆轆有聲。令人暴肥暴瘦。懸飲水流脅下。咳唾引痛。懸懸思水。溢飲水流四肢。身體重痛。支飲水停膈上。𩚚逆倚息短氣。留飲水停心下。背冷如掌大。或短氣怔忡。四肢歷節疼痛。脅痛引缺盆。咳嗽轉甚。伏飲水停膈滿。嘔吐喘咳。發熱惡寒。腰背痛。身惕𢡞而淚出。(仲景)

飲與痰分

飲者。蓄水之名。自外而入。痰者。腸胃之液。自內而生。其初各別。其後同歸。故積飲不散。亦能變痰。是飲為痰之漸。痰為飲之化也。若其外出。則飲形清稀。痰形稠濁。又不同也。(匯補)

停飲脈法

脈偏弦者。飲也。又脈浮而細滑者。傷飲。又沉而弦者。懸飲內痛。(要略)

停飲總治

停飲之初。挾寒挾氣者俱多。故症現寒熱者。汗之。在脅肋四肢者。分利之。在胸膈者。吐之。在腸胃者。下之。(入門)若挾虛症者。補之溫之。(匯補)

初宜分消

凡大飲之後。當風著寒。水氣凝結不運。外有表症。內有飲症者。果當溫散。然或發汗太過。陽氣空虛。水飲仍未解散。致心下悸。頭眩筋惕。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又當溫之。不可再行分消也。(匯補)

次宜調養

若血氣虧乏之人。痰飲客於中焦。以致四肢百骸胸腹。發為諸病者。宜導去痰飲。隨即補元氣。不可專任汗吐滲下之法。(匯補)

虛宜溫中

更有脾虛之人。每遇飲後。即覺停滯於中。腸鳴於內。甚或作瀉。屢用分利不效者。法當溫理中焦。(匯補)

久宜暖腎

久有腎虛不能納氣歸元。則積飲於外。或泛於上焦為涎沫。或停於心下為怔忡。或留於臍腹。築築然動氣者。均宜益火之劑。(匯補)

飲症用藥

汗以香蘇飲。吐以二陳湯。分利以四苓散。下以蠲飲枳實丸。凡前五飲症。元氣稍旺者。三花神佑丸、控涎丹逐之。元氣稍虛者。五飲湯。虛甚者。六君子湯。虛寒者。理中湯。下焦腎陰虛者。六味丸。腎家陽虛者。八味丸。外感夾飲。發汗過多致虛症者。真武湯

飲症選方

香蘇飲,治外感風寒。內停水飲。用此發汗。(方見傷風)

二陳湯,治停飲胃口。噁心欲吐。怔忡口渴。服此探吐。(方見痰症)

四苓散,凡飲停腸內。或泄瀉。或小便不利。以此滲利之。(方見濕症)

三花神佑丸,一切濕熱。積成痰飲。變生體麻肢痹。走注疼痛。風痰涎嗽。氣壅不行。

甘遂大戟芫花(各五錢),黑牽牛(二兩),大黃(一兩),輕粉(一兩)

滴水丸小豆大。先服三丸。後二丸。以利為度。

控涎丹,治痰飲在膈。胸背手足頸項腰脅引痛。似風症者。(方見痰症)

蠲飲枳實丸,逐痰消飲。導滯清膈。

枳實半夏陳皮,黑醜(各三兩)

炊餅丸。薑湯下。

青木香丸,治胸膈噎塞。氣滯不行。腸中水聲。嘔吐痰沫。不思飲食。服此寬中利膈。

黑牽牛(二十四兩取頭末十二兩),木香(三兩),補骨脂蓽澄茄(各四兩),檳榔(二兩)

清水丸綠豆大。每服三十丸。茶湯下。氣滯濕痰留飲。大效。

十棗湯(仲景),治懸飲內痛。直達水氣結聚之處。

芫花,甘遂,大戟

為末。棗子十枚。煮湯去棗。調藥末。強壯者服五分。平旦服之。不下。加五分。以利為度。虛人勿服。

五飲湯(海藏),治五飲留滯心胸脅下。

旋覆花人參,陳皮,枳實,白朮茯苓厚朴,半夏,澤瀉豬苓前胡,桂心,白芍藥,炙甘草(各等分)

生薑。水煎服。

澤瀉湯(仲景),治飲水太過。腸胃不能傳送。

澤瀉(五兩),白朮(二兩)

水煮服。

君子湯,治脾胃虛弱。遇飲停留。成脹滿吐嘔瀉利者。(見前中風)

理中湯,治脾家大虛。挾寒。停飲不化者。(方見中寒)

真武湯(仲景),外寒挾水症。發汗過多。心下悸。頭眩筋惕。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

茯苓(三錢),白朮(二錢),芍藥,生薑(各三錢),附子(八分)

水煎。溫服。

八味丸,治腎經陽虛。不能制水。水飲停留。或泛為痰。或浸為腫。或動為悸。(方見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