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用粹

《證治彙補》~ 卷之五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7)

1. 哮病

大意

哮即痰喘之久而常發者。因內有壅塞之氣。外有非時之感。膈有膠固之痰。三者相合。閉拒氣道。摶擊有聲。發為哮病。(匯補)

內因

皮毛者。肺之合也。(內經)肺經素有火邪。毛竅常疏。故風邪易入。調之寒包熱。(玉冊)由痰火鬱於內。風寒束於外。或因坐臥寒濕。或因酸鹹過度。或因積火熏蒸。病根深入。難以卒除。(介賓)

外候

哮與喘相類。但不似喘開口出氣之多。而有呀呷之音。呷者口開。呀者口閉。開口閉口。盡有痰聲。呷呀二音。合成哮字。以痰結喉間。與氣相擊故也。(必讀)

哮喘分辨

哮以聲響言。喘以氣息言。又喘促而喉中如水雞聲者。調之哮。氣促而連續不能以息者。謂之喘。(正傳)

治法

或溫散肺寒。或疏利膈熱。或發汗祛邪。或探吐痰涎。(匯補)避風寒。節厚味。禁用涼劑。恐風邪難解。禁用熱劑。恐痰火易升。理氣疏風。勿忘根本。為善也。(類經)

治分虛實

實邪為哮。固宜祛散。然亦有體弱質薄之人。及曾經發散。屢用攻劫。轉致脈虛形減者。治當調補之中。兼以清肺利氣。(匯補)

治分肺脾

哮雖肺病。而肺金以脾土為母。故肺中之濁痰。亦以脾中之濕熱為母。俾脾氣混濁。則上輸濁液。盡變稠痰。肺家安能清淨。所以清脾之法。尤要於清肺也。(匯補)

用藥

主以二陳湯。加前胡、紫蘇、枳殼、桔梗、杏仁、桑皮。溫散用細辛。清火用石膏。發散加麻黃。探土用瓜蒂。發汗用華蓋散。

哮症發於初冬者。有二症。一屬中外皆寒。乃東垣參蘇溫肺湯。劫寒痰之捷法也。一屬寒包熱。乃仲景越婢半夏湯。發散之法是也。此症古人有先於八九月未寒之時。用大承氣湯下其蓄熱。至冬寒之時。無熱可包。而哮不作者。然第可施於北方壯實之人。如體虛屢劫。變為脈虛不足者。六君子湯。加桑皮、桔梗。

哮病選方

二陳湯(方見痰症),參蘇溫肺湯(方見喘病),越婢半夏湯(方見咳嗽)

五虎湯,痰哮用之如神。但為劫劑。不宜久服。虛人自汗。禁用。

麻黃,杏仁,石膏,甘草,桑皮,細辛,生薑

白果湯,治哮喘痰盛。

半夏,麻黃,款冬花,桑皮,甘草(各三錢),白果(二十一個),黃芩,杏仁(各一錢五分),蘇子(二錢),御米殼(一錢)

水煎。分二服。

大承氣湯

大黃,芒硝,枳實,厚朴(各等分)

水煎。入硝。一二沸。去渣服。

捷徑方

用蘿蔔汁、生梨汁、藕汁、薑汁等分。入酒煮熟。埋土中。去火毒。不拘時服。

治小兒哮症。用海螵蛸刮屑。研細末。以糖蘸吃立愈。服後發者再服。

治頑痰哮喘。用青皮一枚。劈開去穰。入江子一枚。麻線扎定。火上燒盡煙。存性為末。生薑汁和酒呷之。治風痰致哮。用雞子略損殼。浸尿中三四日夜。煮食之。

白話文:

[哮病]

大意:哮病就是長期反覆發生的痰喘。體內有阻塞氣機的痰氣,外部有非季節性的感染,橫膈膜有堅固的痰,這三個因素結合,堵塞了呼吸道,使得呼吸時會有聲音,進而形成哮病。

內因:皮膚是肺的附屬器官。如果肺部本來就有火氣,毛孔就會經常處於開放狀態,因此風邪容易侵入。這是因為體內的痰火鬱積,加上外來的風寒束縛,或是長時間處於寒濕環境,或是攝取過量酸鹹食物,或是長期受到內火薰蒸,病根深植,難以立即清除。

外候:哮病和喘病很相似,但是不像喘病那樣會大量開口呼吸,而是會發出呀呷的聲音。呷是開口,呀是閉口,無論開口還是閉口,都會聽到痰的聲音。呷呀兩個聲音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哮這個字,因為痰在喉嚨結聚,和氣流相互撞擊的緣故。

哮喘分辨:哮病是以聲音來描述,喘病是以呼吸急促來描述。如果喘促且喉中有像水雞般的聲音,就稱之為哮。如果只是氣息短促,無法連續呼吸,就稱之為喘。

治法:可以溫暖散寒肺寒,或是疏導膈熱,或是發汗驅邪,或是催吐痰涎。避免風寒,節制濃烈口味的食物,禁用冷藥,以免風邪難以消除,禁用熱藥,以免痰火上升。理氣疏風,不要忘記根本治療原則。

治分虛實:實邪引起的哮病,應該祛除。但是也有體質虛弱的人,或是已經經過發散治療,多次使用攻擊性療法,導致脈象虛弱,體力下降。這種情況下,治療應該在調養補益中,同時清肺利氣。

治分肺脾:哮病雖然主要影響肺部,但肺金的根源在脾土。因此肺中的渾濁痰液,根源也在脾中的濕熱。如果脾氣混濁,上行的液體就會變得稠厚,成為痰。肺部如何能保持清潔呢?因此清理脾臟的方法,對於清理肺部也非常重要。

用藥:主要使用二陳湯,加上前胡、紫蘇、枳殼、桔梗、杏仁、桑皮。如果需要溫散,可以加入細辛;如果需要清火,可以加入石膏;如果需要發汗,可以加入麻黃;如果需要催吐,可以加入瓜蒂;如果需要發汗,可以使用華蓋散。

哮病在初冬發作的情況,有兩種。一種是內外都寒冷,可以用東垣的參蘇溫肺湯,這是迅速排除寒痰的好方法。另一種是寒包熱,可以用仲景的越婢半夏湯,這是發汗的好方法。古人有在八九月還不算寒冷的時候,使用大承氣湯排除體內的熱氣,到了冬天寒冷的時候,就不會有熱氣包裹在體內,哮病也就不再發作了。然而,這種方法只適用於北方體質強壯的人,如果體質虛弱,多次使用攻擊性療法,導致脈象虛弱,可以使用六君子湯,加上桑皮、桔梗。

哮病的選擇方:二陳湯(見痰症)、參蘇溫肺湯(見喘病)、越婢半夏湯(見咳嗽)

五虎湯,對哮病非常有效,但因為是攻擊性療法,不宜長期服用。虛弱的人如果有自汗的情況,禁用。

麻黃、杏仁、石膏、甘草、桑皮、細辛、生薑

白果湯,治療哮喘和痰多。

半夏、麻黃、款冬花、桑皮、甘草(各三錢)、白果(二十一個)、黃芩、杏仁(各一錢五分)、蘇子(二錢)、御米殼(一錢)

用水煎煮,分成兩次服用。

大承氣湯

大黃、芒硝、枳實、厚朴(各等分)

用水煎煮,加入芒硝,煮沸一兩次,去渣服用。

捷徑方:蘿蔔汁、生梨汁、藕汁、薑汁等量混合,加入酒煮熟,埋在土中去除火氣,不限時間服用。

治療小孩的哮病,可以使用海螵蛸刮成粉末,加入糖調勻,立即痊癒。如果服用後再次發作,可以再次服用。

治療頑固性哮喘和痰多,可以使用青皮一個,切開去除瓤,放入江子一個,用麻線綁緊,放在火上燒盡煙,存留性質,磨成粉末,加入生薑汁和酒飲用。

治療因風痰導致的哮病,可以使用雞蛋稍微破殼,浸泡在尿中三四天,煮熟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