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用粹

《證治彙補》~ 卷之五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3)

1. 咳嗽

其症水入即吐。宜四苓散。加葶藶、桔梗、桑皮、石膏。有腎虛水枯。肺金不敢下降而脹者。其症乾咳煩冤。宜六味丸。加麥冬、五味。又有氣散而脹者。宜補肺。氣逆而脹者。宜降氣。當參虛實而施治。若肺脹壅遏。不得眠臥。喘急鼻煽者。難治。(匯補)

【附胸痹】

胸痹者。胸中痛引背。喘息咳唾。短氣。寸脈沉遲。關上緊數。宜栝蔞半夏薤白湯主之。(準繩)

【附痰火】

有好色作勞之人。相火熾盛。氣不歸元。騰空而上入於肺葉空隙之間。膜原之內。聚痰湊沫。喘咳煩冤。日續一日。久久漸成熟路。只俟腎氣一動。喘嗽俱發。外症咸痰稠濁。夜臥不眠。或兩頤紅赤。壘壘發塊。或胸背有瘡。如粟如米。皆其驗也。治宜清心靜養。保肺滋腎。若暴發而痰出如泉。聲響如鋸。面赤舌脹。喉硬目突者死。(喻嘉言)

咳嗽選方

二陳湯,治風寒濕痰食積。氣滯咳嗽。(方見痰症)

粉黛散,治痰火入肺。肺氣上逆。咳而不臥。面浮氣促。

真蚌粉新瓦上煅紅。入青黛少許。用淡虀水。滴麻油數點。調服二錢。

潤肺丸,治肺中有蟲。久嗽不已。漸變癆瘵。

百部,桑皮(各二兩),楝根(三兩五錢),明礬(一兩半),使君子(一兩),鶴蝨(一兩),黃連(五錢),甘草(五錢)

丸如黍米大。米飲下七八十丸。臨臥服。上半月用之。

瓊玉膏,治肺虛久嗽。氣散失音。乾咳無痰。或見血線。(方見虛勞)

清寧膏,治咳嗽屬火炎熱鬱。氣衰不足者。

生地,麥冬(各十兩),龍眼肉,薏苡仁(各八兩),橘紅(三兩),桔梗,甘草,貝母(各二兩),薄荷(五錢)

煎成膏。將苡仁、貝母、簿荷為細末。調入膏中服。

異功散,治咳嗽屬土不生金。病兼少食泄瀉者。(方見血症)

六味丸,治咳嗽屬水衰火炎。病因房勞酒色者。(方見中風)

加味二冬湯,治咳嗽屬火盛水虧。痰涎腥穢。將成癰痿者。

天冬,麥冬(各一錢半),生地,熟地(各二錢),款冬,桔梗,貝母,紫菀,茯苓,甘草,沙參,栝蔞霜(各一錢)

水煎。

門冬清肺飲,治勞傷氣虛。火旺咳嗽。

即生麥散加,紫菀(一錢半),當歸(三分),黃耆,白芍,甘草(各一錢)

水煎。

劫勞散,治心腎俱虛。發咳二三聲。無痰。遇夜即熱。熱已即冷。時有盜汗。四肢倦怠。體瘦食少。夜臥恍惚。或有血絲者。

白芍,茯芩,當歸,貝母,黃耆(各一錢),甘草(五分),熟地(二錢),棗仁(一錢半),阿膠(蛤粉炒一錢二分)

合生脈散同煎。

團參飲子,治久嗽肺虛。

紫團參,紫菀茸(各三錢),款冬花(二錢),烏梅(一枚)

水煎。

肺癰方,治肺癰未成即消。已成即潰。已潰即愈。

桔梗,金銀花,黃耆,白芨(各一錢),陳皮,甘草(各一錢二分),苡仁(五錢),貝母(一錢半),甜葶藶(八分)

白話文:

咳嗽

這種病症是喝水就吐。應該使用四苓散,再加入葶藶子、桔梗、桑白皮、石膏。有腎虛導致體內水分枯竭,肺氣無法正常下降而脹滿的,這種情況會乾咳、煩躁不安。應該使用六味丸,再加入麥冬、五味子。也有因為氣散而脹滿的,應該補肺氣;因為氣逆而脹滿的,應該降氣。治療時應考慮虛實情況而施治。如果肺氣壅塞,導致無法平躺入睡、喘息急促、鼻翼煽動,就難以治癒。

胸痹

胸痹是指胸部疼痛,牽引到背部,伴隨喘息、咳嗽、吐痰、呼吸短促。寸脈沉遲,關脈緊數。應該使用栝蔞半夏薤白湯來治療。

痰火

有些人因為縱慾過度、勞累過度,導致相火旺盛,氣不歸元,向上竄入肺葉空隙之間,膜原之內,聚集痰液和泡沫,引起喘咳、煩躁不安,日復一日。時間久了,病情就固定下來。只要腎氣一動,喘咳就會發作。外在症狀是痰液黏稠混濁,晚上無法入睡,或者兩頰紅赤,皮膚上出現成片的突起,或者胸背出現如粟米大小的瘡。這些都是病情表現。治療應該清心靜養,保養肺部、滋補腎臟。如果突然發作,痰液像泉水一樣湧出,聲音像鋸子一樣,面色潮紅、舌頭腫脹、喉嚨僵硬、眼球突出,這種情況就難以救治。

咳嗽選方

  • 二陳湯:治療風寒濕痰、食積、氣滯引起的咳嗽。(方劑內容見痰症)

  • 粉黛散:治療痰火侵入肺部、肺氣上逆,導致咳嗽無法平躺、面部浮腫、呼吸急促的咳嗽。

  • 將真蚌粉在新瓦上煅燒至紅,加入少量青黛。用淡醬菜水,滴入幾滴麻油調勻,服用二錢。

  • 潤肺丸:治療肺部有蟲,導致長期咳嗽不止,逐漸轉為肺癆。

  • 百部、桑白皮(各二兩),苦楝根(三兩五錢),明礬(一兩半),使君子(一兩),鶴虱(一兩),黃連(五錢),甘草(五錢)。

  • 將藥材製成如黍米大小的藥丸。用米湯送服七八十丸。睡前服用,上半個月服用。

  • 瓊玉膏:治療肺虛導致的長期咳嗽、氣散失音、乾咳無痰、或咳出血絲。(方劑內容見虛勞)

  • 清寧膏:治療咳嗽屬於火熱上炎、氣衰不足的情況。

  • 生地、麥冬(各十兩),龍眼肉、薏苡仁(各八兩),橘紅(三兩),桔梗、甘草、貝母(各二兩),薄荷(五錢)。

  • 將藥材煎煮成膏。再將薏苡仁、貝母、薄荷磨成細末,加入膏中調勻服用。

  • 異功散:治療咳嗽屬於脾土不能滋養肺金,同時伴隨食慾不佳、腹瀉的情況。(方劑內容見血症)

  • 六味丸:治療咳嗽屬於腎陰不足,火氣亢盛,病因是房勞酒色。(方劑內容見中風)

  • 加味二冬湯:治療咳嗽屬於火熱旺盛、腎水虧虛,痰液腥臭,將要發展為肺癰的情況。

  • 天冬、麥冬(各一錢半),生地、熟地(各二錢),款冬花、桔梗、貝母、紫菀、茯苓、甘草、沙參、瓜蔞霜(各一錢)。

  • 用水煎服。

  • 門冬清肺飲:治療勞累損傷氣虛、火旺的咳嗽。

  • 即生麥散加紫菀(一錢半),當歸(三分),黃耆、白芍、甘草(各一錢)。

  • 用水煎服。

  • 劫勞散:治療心腎都虛,咳嗽二三聲,沒有痰液,晚上發熱,發熱後又覺寒冷,時有盜汗,四肢疲倦、身體消瘦、食慾不佳、晚上睡不安穩,或者帶有血絲的咳嗽。

  • 白芍、茯苓、當歸、貝母、黃耆(各一錢),甘草(五分),熟地(二錢),棗仁(一錢半),阿膠(蛤粉炒,一錢二分)。

  • 和生脈散一同煎服。

  • 團參飲子:治療長期咳嗽、肺氣虛弱。

  • 紫團參、紫菀茸(各三錢),款冬花(二錢),烏梅(一枚)。

  • 用水煎服。

  • 肺癰方:治療肺癰,未成形者可以使其消散,已成形者可以使其潰破,潰破後可以使其痊癒。

  • 桔梗、金銀花、黃耆、白芨(各一錢),陳皮、甘草(各一錢二分),薏苡仁(五錢),貝母(一錢半),甜葶藶(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