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用粹

《證治彙補》~ 卷之一 (8)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8)

1. 中風

為末。煉蜜丸。硃砂為衣。一方。加黃連二兩酒洗。

四物湯,治血虛。風中血脈。及偏枯在左者。

熟地,當歸,白芍,川芎

挾瘀血。加桃仁、紅花、竹瀝、薑汁。煎服。

參附湯,治中臟脫症。手撒氣喘。遺尿不禁。(方見泄瀉)

二陳湯,治中風痰盛。順氣化痰。此方生之。隨症加減。(方見痰症)

四君子湯,治氣虛卒中自汗。及偏枯在右者。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

六君子湯,即四君子湯加半夏、陳皮。

虛甚者。加黃耆、鉤藤。痰多。加竹瀝、薑汁。

八珍湯,治氣血兩虛。惡寒發熱。煩燥作渴。大便不實。飲食少進。小腹脹病。眩暈昏憒。及氣血虛。即四君四物合方。薛院使於四君四物中。加竹瀝、薑汁、鉤藤。流行經絡。取效頗捷。

十全大補湯,治虛羸之人。血氣不充。四肢不舉。屬正虛者。

即八珍湯加黃耆、肉桂。

補中益氣湯(東垣),調理脾胃。升舉下陷。病後扶元勝邪。功難盡述。

黃耆,人參,甘草,當歸,橘皮,升麻,柴胡,白朮

加生薑、大棗。水煎。

白話文:

中風

用蜂蜜煉製成藥丸,外層裹上硃砂。有一個藥方,加入黃連二兩用酒洗過。

四物湯,治療血虛引起的疾病,如風邪侵入血脈,以及半身不遂偏於左邊的情況。

四物湯的組成:熟地、當歸、白芍、川芎。

如果夾雜有瘀血,則加入桃仁、紅花、竹瀝、薑汁,煎煮後服用。

參附湯,治療中風引起的心臟衰竭,出現手鬆開、氣喘、小便失禁等症狀。(藥方在「泄瀉」篇中可見)

二陳湯,治療中風引起的痰多,可以順氣化痰。這個方子是基礎,可以根據不同的症狀加減藥物。(藥方在「痰症」篇中可見)

四君子湯,治療因氣虛而突然中風,伴有自汗,以及半身不遂偏於右邊的情況。

四君子湯的組成:人參、白朮、茯苓、甘草。

六君子湯,就是在四君子湯的基礎上加入半夏、陳皮。

如果虛弱嚴重,則加入黃耆、鉤藤。如果痰多,則加入竹瀝、薑汁。

八珍湯,治療氣血兩虛,出現怕冷發熱、煩躁口渴、大便稀軟、食慾不佳、小腹脹痛、頭暈昏沉等症狀。以及氣血虛弱,也就是四君子湯和四物湯合用的情況。薛院使在四君子湯和四物湯的基礎上,加入了竹瀝、薑汁、鉤藤,用來疏通經絡,效果很好。

十全大補湯,治療身體虛弱、氣血不足、四肢無力,屬於正氣不足的情況。

十全大補湯的組成:在八珍湯的基礎上加入黃耆、肉桂。

補中益氣湯(李東垣所創),用來調理脾胃功能,提升下陷的氣機,可以用於病後扶助元氣、驅除邪氣,功效難以盡述。

補中益氣湯的組成:黃耆、人參、甘草、當歸、橘皮、升麻、柴胡、白朮。

煎煮時加入生薑、大棗。用水煎煮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