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用粹

《證治彙補》~ 卷之四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4)

1. 頭痛

捷徑法

治風虛半邊頭痛者。用白芷二錢。黃牛腦一個。川芎三錢。入瓷器內。酒煮食之。任量一醉。睡後即愈。治寒濕頭痛。用白鳳仙一株搗爛。火酒浸。露七夕。去渣。飲酒效。治血氣虛而頭痛。憎風惡寒。用鹽披草紙上。於痛處以熱熨斗熨之。冷即再熨。以平為度。熱鬱腦中而痛者。

以硝石為末。吹入鼻中。即止。氣鬱偏頭痛。用蓖麻同乳香、食鹽搗。貼太陽穴。即止。凡外感頭目悶痛甚者。用蔥葉插入鼻內一二寸。覺氣通。即減。

【附眉稜痛】

眉稜者。目系之所過。上屬於腦。外挾風寒。內成鬱熱。上攻頭腦。下注目睛。則眉骨作痛。又有肝火壅熱者。有風痰上攻者。有濕氣內郁者。(必讀)有肝經血虛。見光則痛者。有肝經傷飲。晝靜夜劇身重者。若婦人經行將盡。不能安養。或以針指勞神。致令眉骨痠痛者。專以益陰養血。(匯補)

【附腦痛】

頭腦作痛。猶如刀劈。動輒眩暈。腦後抽掣跳動。舉發無時。此肝經痰火。名曰厥疾。厥者。逆也。恚怒太過。氣與血俱逆於高巔。而膽穴又絡於腦。宜清痰降火。以芩、連、花粉、膽草、大黃、蘆薈、丹皮、赤芍之類。調豬膽汁服之。若虛弱人患此。宜逍遙散加川芎、生地主之。

用藥

肝虛。主以生熟地黃丸。血虛。主以加味逍遙散。濕痰。主以導痰湯。風熱。主以上清散。此症失治。多致傷目。或兩耳出膿。則危矣。

頭痛選方

二陳湯,統治頭痛(方見痰症)

順氣和中湯,治氣虛頭痛。

即補中益氣湯加芍藥、川芎、蔓荊、細辛。

加味四物湯,治血虛頭痛。

即四物湯加甘菊、蔓荊。

清空膏,治風熱頭痛。

羌活,防風(各一兩),柴胡(七錢),川芎(五錢),甘草(五錢),黃芩(酒炒三兩),黃連(炒二兩)

末之。每服二錢。清茶下。

玉壺丸(和劑),治風痰頭痛。胸膈滿。食不下。咳嗽嘔吐痰涎。

南星,半夏(各一兩),天麻(半兩),白麵(三兩)

水滴丸。每服三十丸。薑湯下。

石膏散,治痰火頭痛。

川芎(下),石膏(上),黃芩(中),白芷(下)

水煎。

芎辛散,治寒濕頭痛。

川芎,細辛(各一錢半),蒼朮,甘草,乾薑(各一錢)

半夏白朮天麻湯,治痰厥頭痛。

天麻,白朮,半夏(各一錢),人參,蒼朮,陳皮,黃耆,澤瀉,茯苓(各五分),神麯,麥芽(各七分),乾薑(三分),黃柏(二分)

水煎。

玉真丸(本事),治腎厥頭痛。

硫黃(二兩),石膏(煅),半夏,硝石(研各一兩)

虛甚者。去石膏。加鍾乳粉一兩。生薑糊丸。薑湯下。外灸關元百壯。

來復丹(和劑),治上盛下虛。

硝石(同硫黃研),玄精石,硫黃(各一兩),五靈脂(水澄去砂),青皮,陳皮(各二兩)

白話文:

頭痛

速效方法

治療因虛弱導致的半邊頭痛,使用白芷二錢、黃牛腦一個、川芎三錢,放入瓷器中,用酒煮熟後食用,盡量喝醉,睡醒後就會痊癒。治療因寒濕引起的頭痛,用白鳳仙一株搗爛,用火酒浸泡,放在露天七天,去除殘渣後飲用酒,就會有效。治療因氣血虛弱而頭痛、怕風怕冷,用鹽鋪在草紙上,在疼痛的地方用熱熨斗熨燙,冷了就再熨,直到平緩為止。對於熱氣鬱積在腦中導致的頭痛,用硝石磨成粉末,吹入鼻中,就能立即止痛。對於氣鬱導致的偏頭痛,用蓖麻和乳香、食鹽一起搗爛,貼在太陽穴上,就能立即止痛。凡是外感引起的頭部悶痛嚴重時,將蔥葉插入鼻內一兩寸,感覺氣通暢,疼痛就會減輕。

【附:眉稜痛】

眉稜,是眼部脈絡所經過的地方,向上連接著大腦。外感風寒,內生鬱熱,向上侵襲頭部,向下影響眼睛,就會引起眉骨疼痛。此外,還有肝火過旺、風痰上攻、濕氣內鬱等原因。(務必仔細了解)。也有因肝經血虛,見到光就疼痛;或是因肝經受到損傷,白天安靜,晚上疼痛加重,身體沉重;若是婦女月經快結束時,沒有好好休養,或是用針線勞累,導致眉骨痠痛的,專門要用滋陰養血的方法來治療。(補益說明)

【附:腦痛】

頭腦疼痛,就像刀劈一樣,一動就頭暈,後腦勺抽搐跳動,發作時間不定,這是肝經有痰火的表現,叫做「厥疾」。厥,就是氣血逆亂的意思。過度憤怒,導致氣血逆行到頭頂,而且膽經的穴位又與大腦相連,應該要清熱化痰、降火,可以使用黃芩、黃連、花粉、龍膽草、大黃、蘆薈、丹皮、赤芍等藥材,調和豬膽汁服用。如果虛弱的人患上此病,可以用逍遙散加上川芎、生地來治療。

用藥原則

肝虛,主要用生地黃丸和熟地黃丸來治療。血虛,主要用加味逍遙散來治療。濕痰,主要用導痰湯來治療。風熱,主要用上清散來治療。這種病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很容易傷到眼睛,或者兩耳流膿,那就會很危險。

頭痛選方

二陳湯,可以治療各種頭痛(藥方見於治療痰症的章節)。

順氣和中湯,治療氣虛引起的頭痛。

就是在補中益氣湯的基礎上加上芍藥、川芎、蔓荊、細辛。

加味四物湯,治療血虛引起的頭痛。

就是在四物湯的基礎上加上甘菊、蔓荊。

清空膏,治療風熱引起的頭痛。

藥材包括:羌活、防風(各一兩),柴胡(七錢),川芎(五錢),甘草(五錢),黃芩(用酒炒過,三兩),黃連(炒過,二兩)。

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清茶送服。

玉壺丸(出自《和劑局方》),治療風痰引起的頭痛,並伴有胸膈脹滿、吃不下飯、咳嗽、嘔吐痰液等症狀。

藥材包括:南星、半夏(各一兩),天麻(半兩),白麵(三兩)。

用水滴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用薑湯送服。

石膏散,治療痰火引起的頭痛。

藥材包括:川芎(藥方中為下),石膏(藥方中為上),黃芩(藥方中為中),白芷(藥方中為下)。

用水煎服。

芎辛散,治療寒濕引起的頭痛。

藥材包括:川芎、細辛(各一錢半),蒼朮、甘草、乾薑(各一錢)。

半夏白朮天麻湯,治療痰厥引起的頭痛。

藥材包括:天麻、白朮、半夏(各一錢),人參、蒼朮、陳皮、黃耆、澤瀉、茯苓(各五分),神麯、麥芽(各七分),乾薑(三分),黃柏(二分)。

用水煎服。

玉真丸(出自《本事方》),治療腎虛引起的頭痛。

藥材包括:硫黃(二兩),石膏(煅燒過)、半夏、硝石(磨成粉末,各一兩)。

如果身體非常虛弱,可以去掉石膏,加上鐘乳粉一兩。用生薑汁做成藥丸,用薑湯送服,並且在關元穴進行艾灸一百壯。

來復丹(出自《和劑局方》),治療上盛下虛的情況。

藥材包括:硝石(與硫黃一起研磨)、玄精石、硫黃(各一兩),五靈脂(用水澄去沙)、青皮、陳皮(各二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