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用粹

《證治彙補》~ 卷之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2)

1. 眩暈

丹藥禁用

世有所謂氣不歸源。而用丹藥鎮墜。沉香降氣。誤人極矣。蓋金石助火。香竄散氣。多致飛越之禍。豈能鎮其不歸之氣耶。

【附鬱冒症】

鬱冒者。由腎氣大虧。每遇風寒。即發眩冒。不仁不省。冷汗時流。宜十全大補湯主之。

【附肝厥症】

肝厥之症。狀如癇疾。僵仆不醒。醒則嘔吐。頭眩發熱。宜二陳湯。加柴胡、枳殼、甘菊、鉤藤、乾葛、山梔、生薑。

【附頭重症】

濕氣在上。頭重如山。有似眩狀。宜紅豆散搐鼻內。

眩暈選方

二陳湯,統治頭眩。屬風寒濕痰。諸有餘之疾。(方見痰症)

四君子湯,治頭眩。屬脾弱氣虛。諸不足之症。

補中益氣湯,治頭眩。屬脾氣下陷。清湯不朝於巔頂。(二方俱見中風)

人參養榮湯,治頭眩。屬脾肝血虛。榮氣不充於三陰。

即十全大補湯。去川芎。加陳皮、遠志、五味子。

鹿茸腎氣丸,治眩暈。屬腎氣衰弱。不能納氣歸原。

即六味丸加鹿茸、菟絲子、石斛、巴戟、龜板。

桂附八味丸,治眩暈。屬陽氣孤浮。引火歸原。(方見中風)

加減逍遙散,治頭眩。屬氣血不足。肝腎相火兼郁者。

當歸,白朮,白芍,茯苓,柴胡,丹皮,熟地,黃柏,炙甘草

或加山梔、薄荷。舒郁尤捷。

白話文:

眩暈

有些情況被認為是「氣不歸源」,卻使用丹藥來鎮壓和沉降,例如用沉香來降氣,這實在是誤導人。因為金石類的藥物會助長火氣,而香竄的藥物會散氣,反而容易導致氣往上衝的禍患,怎麼可能鎮得住那不歸根的氣呢?

【附帶說明:鬱冒症】

鬱冒這種症狀,是由於腎氣嚴重虧虛,每當遇到風寒就會發作,出現眩暈、昏倒、沒有知覺、臉色蒼白、不省人事、不斷流冷汗等症狀,應該用十全大補湯來治療。

【附帶說明:肝厥症】

肝厥這種病症,症狀類似癲癇,突然昏倒不醒人事,醒來後會嘔吐、頭暈、發熱。應該用二陳湯,再加入柴胡、枳殼、甘菊、鉤藤、葛根、山梔子、生薑來治療。

【附帶說明:頭重症】

濕氣停留在頭部,會感覺頭重得像山一樣,有類似眩暈的感覺。應該用紅豆散吹入鼻孔。

眩暈的選用藥方

二陳湯:治療頭暈,屬於風寒濕痰等原因導致的,各種多餘的邪氣引起的病症。(藥方內容見痰症部分)

四君子湯:治療頭暈,屬於脾胃虛弱、氣虛引起的各種不足的病症。

補中益氣湯:治療頭暈,屬於脾氣下陷、清陽之氣無法上升到頭頂的情況。(以上兩個藥方內容見中風部分)

人參養榮湯:治療頭暈,屬於脾肝血虛、氣血不足,導致精氣無法滋養三陰經脈的症狀。這可以說是十全大補湯,去掉川芎,加入陳皮、遠志、五味子。

鹿茸腎氣丸:治療眩暈,屬於腎氣衰弱,無法使氣回到原本的位置。這可以說是六味丸,加入鹿茸、菟絲子、石斛、巴戟天、龜板。

桂附八味丸:治療眩暈,屬於陽氣虛弱上浮,需要引火下行的情況。(藥方內容見中風部分)

加減逍遙散:治療頭暈,屬於氣血不足,同時肝腎相火鬱積的狀況。使用的藥物有:當歸、白朮、白芍、茯苓、柴胡、丹皮、熟地、黃柏、炙甘草,可以再加入山梔子、薄荷,能更快地舒解鬱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