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舉要》~ 卷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

1. 時邪合論

或謂東南多濕,但有溫暑而無傷寒,或謂溫暑莫非傷寒所致,故非過於寒涼,即過於辛散。都非中道。茲將四時感證,一一合論,而知風寒溫暑燥濕,皆能著人為病。常氣異氣之不同,是邪非邪之互異,臨證瞭然,斯無或混。

《內經》云: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程效倩曰:開口便道破熱病為傷寒之類,其與傷寒自是兩病。蓋傷寒有統屬之傷寒,有分隸之傷寒,所賅者廣。又曰:內經傳經熱病,是傷寒之類,實非傷寒而即瘟疫也。

《內經》曰: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程郊倩曰:《內經》全文,俱是說熱病,恐人失去了冬傷於寒,春必病溫之旨。故以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八字結出之,是其言熱,都是言溫。溫病已成,在春不發,在夏亦發。溫與暑實是一病,與時令之溫病,時令之暑病,從外得之者不同。

白話文:

古人曾提出東南地區多溼,只存在溫暑而不會有傷寒,或者認為溫暑都是由傷寒引起,因此避免過度寒涼或過度辛散都不對。這兩種看法都沒有找到中庸之道。現在我們將四季的感染症狀逐一分析,發現風寒溫暑燥濕都能使人患病。不同氣候和氣候變化,以及邪氣和非邪氣的差異,臨牀診斷時應該明確,這樣纔不會混淆。

《內經》中有言:現在的熱病,其實都屬於傷寒的一種類型。程效倩指出:一開頭就將熱病歸為傷寒類型,這與傷寒本質上是兩個不同的疾病。傷寒有總稱的傷寒,也有分門別類的傷寒,影響範圍廣泛。他又說,《內經》中的傳經熱病,雖然是傷寒類型,實際上並非純粹的傷寒,而是瘟疫。

《內經》提到:凡是因傷寒轉化為溫病的,如果在夏至前發生,則為溫病;在夏至後發生,則為暑病。程郊倩進一步解釋,《內經》整體都在談論熱病,他擔心讀者可能忽略了冬天受寒、春天就會得溫病這一點。因此,他在文中用「凡病傷寒而成溫者」這幾個字來總結,表明他所談的熱病,實際上指的是溫病。溫病已經形成,即使在春季未發作,到了夏季也會發作。溫病和暑病實際上是一種疾病,與按照季節出現的溫病、夏季的暑病,以及通過外部感染的疾病有所不同。

《難經》以中風、傷暑、飲食勞倦、傷寒、中濕為五邪,其意以中風屬肝木,傷暑屬心火,飲食勞倦屬脾土,傷寒屬肺金,中濕屬腎水。肝病中風得之,心病傷暑得之,脾病飲食勞倦得之,肺病傷寒得之,腎病中濕得之,此自病者為正邪也。肝病中濕得之,心病中風得之,脾病傷暑得之,肺病飲食勞倦得之,腎病傷寒得之,此從後來者為虛邪也。

肝病傷暑得之,心病飲食勞倦得之,脾病傷寒得之,肺病中濕得之,腎病中風得之,此從前來者為實邪也。肝病傷寒得之,心病中濕得之,脾病中風得之,肺病傷暑得之,腎病飲食勞倦得之,此從所不勝來者為賊邪也。肝病飲食勞倦得之,心病傷寒得之,脾病中濕得之,肺病中風得之,腎病傷暑得之,此從所勝來者為微邪也。

白話文:

《難經》將中風、傷暑、飲食勞倦、傷寒、中濕歸類為五種病邪,並認為中風屬於肝木,傷暑屬於心火,飲食勞倦屬於脾土,傷寒屬於肺金,中濕屬於腎水。肝臟有病,容易中風,心臟有病,容易傷暑,脾臟有病,容易因飲食勞倦而生病,肺臟有病,容易傷寒,腎臟有病,容易中濕。這些都是屬於本身的病邪。

肝臟有病,也可能因中濕而生病,心臟有病,也可能因中風而生病,脾臟有病,也可能因傷暑而生病,肺臟有病,也可能因飲食勞倦而生病,腎臟有病,也可能因傷寒而生病。這些是從後天來的虛邪。

肝臟有病,也可能因傷暑而生病,心臟有病,也可能因飲食勞倦而生病,脾臟有病,也可能因傷寒而生病,肺臟有病,也可能因中濕而生病,腎臟有病,也可能因中風而生病。這些是從前天來的實邪。

肝臟有病,也可能因傷寒而生病,心臟有病,也可能因中濕而生病,脾臟有病,也可能因中風而生病,肺臟有病,也可能因傷暑而生病,腎臟有病,也可能因飲食勞倦而生病。這些是從克制自己的臟器來的賊邪。

肝臟有病,也可能因飲食勞倦而生病,心臟有病,也可能因傷寒而生病,脾臟有病,也可能因中濕而生病,肺臟有病,也可能因中風而生病,腎臟有病,也可能因傷暑而生病。這些是從被自己克制的臟器來的微邪。

《難經》以中風、傷寒、濕溫、熱病、溫病為五傷寒,其意以中風傷寒應風寒二氣,濕溫應暑濕二氣,熱病應燥火二氣。溫病則為異氣,故中風、傷寒、濕溫、熱病,各指脈形,而溫病之脈,則日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各隨其經所在而取之也。

仲景云: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方中行曰:太陽病三字,即首條所揭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者是也。後皆仿此。柯韻伯曰:中風惡風,類相感也。風性散漫,脈應其象,故浮而緩。

仲景云: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程郊倩曰:太陽雖同,而寒屬陰邪,而發熱較遲於中風。然巳未之間,必惡寒特甚,自不同中風之僅惡風而稍兼惡寒也。其體則痛,陰寒擊於經隧而氣血凝泣,自不同中風之無內擊也。其嘔則逆,寒邪束於皮毛,氣無從越而壅上,自不同中風之乾嘔,僅鼻鳴而氣不甚逆也。

白話文:

《難經》將中風、傷寒、濕溫、熱病、溫病歸為五種傷寒,意思是中風、傷寒由風寒之氣引起,濕溫由暑濕之氣引起,熱病由燥火之氣引起。溫病則是由於異氣入侵所致,所以中風、傷寒、濕溫、熱病都有特定的脈象,而溫病的脈象則會在不同的經脈中游走,無法確定具體是哪條經脈受影響,因此需根據脈象所在的經脈來施治。

張仲景在《傷寒論》中提到,太陽病發熱且出汗,怕風,脈象緩慢,稱為中風。方中行解釋,太陽病這三個字指的是脈象浮在頭項,強烈的疼痛且畏寒。之後的描述都以此為準則。柯韻伯認為,中風怕風,是因為二者互相感應。風性散漫,脈象也應其特徵,因此浮而緩。

張仲景還提到,太陽病可能已經發熱或尚未發熱,但一定會怕冷、身體疼痛、嘔吐,脈象陰陽俱緊,稱為傷寒。程郊倩解釋,雖然都是太陽病,但寒氣屬於陰邪,發熱時間比中風晚。發熱前一定會非常怕冷,這點與中風僅僅怕風,並伴隨少量畏寒不同。傷寒患者會感到身體疼痛,是因為陰寒之氣侵襲經脈,導致氣血凝滯,這點與中風無內傷不同。傷寒患者會嘔吐且逆氣,是因為寒邪束縛在皮毛,氣無法順暢流通,壅堵向上,這點與中風僅僅乾嘔,鼻鳴而氣不逆不同。

脈陰陽俱緊,以寒主勁急,而且為實邪,故緊而浮沉俱有力,則大不同於陽浮陰弱之緩脈矣。證與脈非中風能混,即推之暑濕溫熱,俱不得以其似是者,混名曰傷寒也。

仲景云: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曰風溫。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息必鼾,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柯韻伯曰:太陽中暑,亦有因於傷寒者,雖渴而仍惡寒。

太陽溫病,反不惡風而渴,是病根不因於寒而因於風。發熱者病在表,法當汗解。然不惡寒,則非麻桂所宜,風與溫相搏,發汗不如法,風去而熱反熾。灼熱者,兩陽相熏灼,轉成陽明之候也。程郊倩曰:溫病初得,病在經隧之間,治法只宜求之太陽暑之裡。陽明暑之表,如所云心中懊憹,舌上苔者,梔子豉湯主之。

白話文:

脉搏阴陽皆緊,由於寒邪主導,導致勁急,而且是實邪,因此脈搏緊且浮沉都有力,這與陽浮陰弱的緩脈截然不同。這種病症和脈象,絕非中風,推斷可能是暑濕溫熱,不應該因為表面相似,就誤稱為傷寒。

張仲景說: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如果已經發汗,但身體灼熱,稱為風溫。風溫的病症,脈搏陰陽皆浮,自汗出,身體沉重,嗜睡,呼吸打鼾,說話困難。如果服用瀉下藥,小便不暢,直視失禁。如果病情加重,皮膚微黃,嚴重時像驚癇一樣,如同被火熏烤,一次逆轉還可延續一段時間,第二次逆轉就會加速死亡。柯韻伯說:太陽中暑,也有因傷寒而起者,雖然口渴,但仍然惡寒。

太陽溫病,反不惡風而渴,說明病根不在寒邪,而源於風邪。發熱屬於表證,應該以發汗解表。然而不惡寒,則不適合使用麻黃桂枝,風邪與溫邪相搏,發汗方法不當,風邪消散而熱邪加重。灼熱屬於兩陽相熏灼,轉變成陽明證候。程郊倩說:溫病初起,病邪在經絡和肌肉之間,治療方法應該參考太陽暑邪的內治法。陽明暑邪的表證,例如心中煩躁,舌苔厚膩,可以用梔子豉湯治療。

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脈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之類。

陽暑者,動而得之之症。潔古東垣所謂中熱,即仲景所謂中暍也。陰暑者,靜而得之之症。潔古東垣所謂中暑,其實非暑邪也,乃因暑而致之病,蓋亦傷寒之類。張鳳逵曰:劉復真謂暑脈虛而微弱,按之無力,又脈來隱伏,弦細芤遲,皆暑脈也。脈虛身熱謂之傷暑,中暍脈虛而微者是也。

寒病脈日變,溫熱脈不變,寒病脈浮洪有力者易治,芤細無力者難治,無脈者不治。溫熱則不然。溫有一二部無脈者,暑熱有三四部無脈者,被火所逼勒而藏伏耳,非絕無也。照經用辛寒藥,火散而脈起,脈起而病愈,要在辨之詳耳。周禹載曰:中暑一症,不過清心利小便,解暑毒,補真氣而已。

白話文:

口渴、口乾舌燥的人,可以喝白虎加人參湯。脈搏微弱發熱,口渴想喝水,小便不順暢的人,可以喝豬苓湯。

陽暑是由於運動、勞累導致的,潔古東垣稱之為中熱,相當於仲景所說的「中暍」。陰暑則是由於靜止、休息導致的,潔古東垣稱之為中暑,但實際上它並非暑邪所致,而是由於暑氣導致的疾病,屬於傷寒範疇。張鳳逵說,劉復真認為暑脈虛弱無力,按之無力,而且脈來隱伏,弦細芤遲,都是暑脈。脈虛身熱稱為傷暑,中暍脈虛微弱也是如此。

寒病的脈搏每天都會變化,溫熱病的脈搏則不變。寒病脈搏浮洪有力者易治,芤細無力者難治,無脈者不治。溫熱病則不同。溫病有一二部無脈者,暑熱有三四部無脈者,都是被熱氣逼迫而藏伏起來,並不是完全沒有脈搏。根據經書,使用辛寒藥,火氣散去,脈搏就會出現,脈搏出現,病就會痊癒,關鍵在於辨證要詳盡。周禹載說,中暑症狀,不過是清心利小便、解暑毒、補真氣而已。

即脈來虛弱,重者伏匿,喘促逆冷,卒然昏暈,不可用溫,此熱傷元氣,用溫則助陽耗陰。且冬月脈浮緊浮緩,分傷寒中風,夏月弦緊傷風,弦緩中暑,表疏自汗則脈虛,表致無汗則脈緊耳。世俗不明,曰夏月陰氣在內,大順散為必用之藥。夫陰非寒也,陽外而陰內耳。丹溪云:伏陰在內,陰字有虛之義,作陰冷則誤矣。

火令之時,爍石流金,何陰冷之有?孫真人用生脈散,氣虛可知也。古人用大順散,非謂伏陰,本治冰果所傷。冷香飲子,治陽氣大虛,多欲厥逆。漿水散,治汗多亡陽,脈微欲絕。其餘不過清暑益氣湯,消暑十全散,十味香薷飲之類足矣。

白話文:

如果病人脈象虛弱,嚴重者甚至潛伏難測,伴隨喘促、四肢冰冷、突然昏迷,不可使用溫熱藥物。這是因為熱邪傷及元氣,使用溫熱藥物會助長陽氣而耗損陰氣。此外,冬天脈象浮緊或浮緩,分別屬於傷寒和中風;夏天脈象弦緊屬於傷風,弦緩則屬於中暑。如果患者表虛自汗,脈象就會虛弱;如果表實無汗,脈象就會緊。世俗之人不明醫理,認為夏天陰氣在內,就必須使用大順散。其實陰氣並非寒冷,而是陽氣在外、陰氣在內。丹溪先生說:「伏陰在內」中的「陰」字有虛弱之意,誤認為陰氣就是寒冷就錯了。

炎炎夏季,酷熱難耐,哪裡會有陰冷之說?孫真人使用生脈散,說明是氣虛所致。古人使用大順散,並不是針對伏陰,而是治療食用冰果所造成的損傷。冷香飲子治療陽氣大虛,出現四肢厥逆;漿水散治療汗多亡陽,脈象微弱欲絕。其他藥方如清暑益氣湯、消暑十全散、十味香薷飲等,也足夠應對夏季暑熱。

濕溫者,先傷於濕,又中於暑,暑濕相搏而為病也。王宇泰曰:昔人治濕溫,通身皆潤,足冷至膝下,腹滿不省人事,六脈皆小弱而急。問所服藥,皆陰病藥也。此非受病重,藥能重病耳。以五苓合白虎十餘劑稍蘇,更與清燥湯調理而安。凡陰病厥冷,兩臂皆冷,今脛冷臂不冷,則非下厥上行,故知非傷微寒厥,而合用溫熱藥也。喻嘉言立三氣一門,三氣者,熱、濕、暑是也。

蓋春分以後,秋分以前,少陽相火,少陰君火,太陰濕土,各行其令也。天之熱氣下,地之濕氣上,人在其中,受其炎蒸,無隙可避,多有氣倦神昏,肌膚痱起,胸膺痤出,頭面癤生,甚則消渴癰疽,吐瀉瘧痢,無所不病。內經運氣主病,凡屬少陰君火,即與太陰濕土,一例同推,不分彼此。

白話文:

濕溫病是一種先受濕氣侵襲,又受暑氣影響,濕熱交織而發生的疾病。古人治療濕溫病,病人全身濕潤,雙腳冰冷至膝蓋下方,腹部脹滿昏迷,脈象細弱而急促。詢問病人服用的藥物,都是治療陰證的藥物。這不是病症嚴重,而是藥物過於偏寒。因此,應先用五苓散合白虎湯十幾劑,病人稍稍恢復後,再用清燥湯調理,就能痊癒。凡是陰證導致的厥冷,雙臂都會冰冷,但如果只有小腿冰冷,雙臂不冷,說明寒邪並未上行,不是傷於寒邪導致的厥冷,所以可以用溫熱藥物治療。喻嘉言將熱、濕、暑三種氣候因素歸為一類。

春季春分之後,秋季秋分之前,少陽相火、少陰君火、太陰濕土,各自運行。天上的熱氣下降,地上的濕氣上升,人處於其中,難以躲避炎熱蒸烤,容易出現疲倦昏沉、皮膚起痱子、胸部生瘡、頭面長瘡,嚴重者甚至會出現消渴、癰疽、嘔吐、腹瀉、瘧疾等各種疾病。根據《內經》的運氣學說,凡是屬於少陰君火,就與太陰濕土有密切關係,不可分割。

而太陰司天,濕淫所勝,平以苦熱,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治濕之法則然矣。下文即出治熱之法云:濕上甚而熱,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汗為散而止。

飲食勞倦,《難經》列之五邪,李東垣獨以內傷立論。然亦必稍兼外感,故東垣補中益氣,亦用升麻柴胡以發表。王宇泰曰:內傷外感,兼見而相合者,脈症尤宜細心求之。若顯內症多者,則是內傷重而外感輕,宜以補養為先。若顯外症多者,則是外感重而內傷輕,則以發散和解為主。此又東垣未言之意也。

飲食勞倦,又宜分而為二:勞倦傷為不足,用東垣補中益氣;飲食傷為有餘,用潔古枳朮丸。又按王安道曰:枳朮丸之類,雖曰消導,尚有補益之意存乎其間,此物滯氣傷,消補並行者宜之。若所傷之物,枳朮丸所不能去者,備急丸,煮黃丸,瓜蒂散等。潔古東垣,亦未嘗委之而勿用也。

白話文:

太陰主宰時令,濕氣過盛,應以苦味燥熱之藥為主,輔以酸、辛,以苦味燥濕,淡味泄濕,這就是治療濕氣的原則。接下來將要講述治療熱症的方法:濕氣上泛嚴重,伴隨發熱,應以苦味溫熱之藥為主,輔以甘、辛,以發汗散熱。

飲食過度或勞累過度,《難經》將其列為五種邪氣。李東垣獨創內傷論,認為內傷導致疾病,但也要兼顧外感因素,因此李東垣的補中益氣湯也用升麻、柴胡等發散藥。王宇泰說:內傷和外感兼而有之,診脈時要仔細觀察。如果內症明顯,則內傷重於外感,應以補養為主;如果外症明顯,則外感重於內傷,應以發散和解為主。這也是李東垣沒有提到的觀點。

飲食過度或勞累過度,又可以分為兩種:勞累過度導致虛損,應使用李東垣的補中益氣湯;飲食過度導致積滯,應使用潔古的枳朮丸。王安道說:枳朮丸雖然消導積滯,但也兼有補益的作用,適合於氣滯積食、消補並用的情況。如果積滯嚴重,枳朮丸無法消解,則可以選用備急丸、煮黃丸、瓜蒂散等藥物。潔古和李東垣也並非不用這些藥物。

又按秦景明曰:凡治夾食傷寒,不可先攻其食,且先發散寒邪,次可消導之也。

喻嘉言謂《內經》秋傷於濕,上痿而咳,發為氣厥,應是秋傷於燥,而凡諸氣膹郁,諸痿喘嘔之症,皆是燥氣為病。爰立秋燥一門,可謂補千古之未備。但所制清燥救肺湯一方,都是內因之藥,必合《寓意草》中二案以觀之,始足盡秋令時邪之治。

吳吉長乃室新秋病灑淅惡寒,寒已發熱,漸生咳嗽,然病未甚也。服表散藥不愈,身日尪羸,延至初冬,飲以參朮補劑,轉覺奄奄欲絕,食飲不思,有咳無聲,瀉痢不止,危在旦夕。

是病總為誤藥所致,始先皮毛間灑淅惡寒,肺金為時令之燥所傷,用表散已為非法,至用參朮補之,則肺氣閉錮,而咳嗽之聲不揚,胸腹飽脹,不思飲食,肺中之熱,無處可宣,急奔大腸,食入則不待運化而直出,食不入,則腸中之垢汙,亦隨氣奔而出,是以瀉痢無休。今以潤肺之藥,兼潤其腸,則源流俱清,寒熱咳嗽泄瀉,一齊俱止。

白話文:

秦景明認為治療夾食傷寒,不能一開始就攻克食積,而應該先散寒邪,然後再消導食積。喻嘉言認為《內經》中說的「秋傷於濕,上痿而咳,發為氣厥」,其實是秋傷於燥,所有氣機鬱結、痿弱喘咳嘔吐等症狀,都是燥氣導致的。他創立了「秋燥」這一門,彌補了古醫學的不足。他所創的清燥救肺湯,都是針對內因的藥方,必須結合《寓意草》中的兩個案例一起觀察,才能完全掌握秋令時邪的治療方法。

吳吉長在秋季初時,感到身體發冷、惡寒,之後轉為發熱,逐漸出現咳嗽,但病情並不嚴重。他服用散寒藥物後沒有好轉,身體日漸虛弱,到了初冬時,服用參術等補益藥物,反而變得奄奄一息,食慾不振,咳嗽無聲,腹瀉不止,情況危急。

這個病症主要是因為誤用藥物導致的。一開始只是表皮發冷、惡寒,這是肺金受秋令燥氣所傷,使用散寒藥物已經不合理。後來又用參術補益,導致肺氣閉塞,咳嗽無聲,胸腹脹滿,食慾不振,肺中的熱氣無處宣洩,就急著奔向大腸,食物進了肚子,還沒來得及消化就排出去了,吃不下東西,腸裡的穢物也會隨著氣機排出,所以腹瀉不止。現在要用滋潤肺部的藥物,同時滋潤腸道,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寒熱咳嗽、腹瀉等症狀就會一起消失。

方用黃芩、地骨皮、甘草、杏仁、阿膠,初進一劑,瀉即少止,四劑畢而寒熱俱除,又數劑而咳嗽俱全愈。鄉人王氏婦秋月亦病寒熱,服參朮後,亦奄奄一息,但無咳嗽,十餘日不進粒米,亦無大便,時時暈去,不省人事,喻以大黃、芒硝、甘草、石膏、四味為粗末與之,遂將二劑連服,頃之腹中弩痛,下結糞數塊,進粥二盞,前病如失。

白話文:

這方子用黃芩、地骨皮、甘草、杏仁、阿膠,一開始服用一劑,瀉肚就減少了,四劑服完後寒熱就都消除了,再服用幾劑咳嗽就完全好了。鄉里王氏婦人在秋季也患了寒熱病,服用人參白朮後,也奄奄一息,只是沒有咳嗽,十多天不吃米飯,也沒有排便,經常昏倒失去意識。我用大黃、芒硝、甘草、石膏四味藥磨成粉給她服用,她連服兩劑,不久腹部劇烈疼痛,排出幾塊結塊的糞便,喝下兩碗粥後,之前的病症就消失了。

仲景以痙濕暍三者合論,則痙與濕不同。柯韻伯曰:六氣為病,皆能發熱。然寒與熱相因,暑與濕相從,獨燥與濕相反,濕病多得之地氣,燥病多得之內因,此病因之不同也。內經病機十九條,燥症獨無。若諸痙項強,皆屬於濕,愚竊疑之。傷寒論有痙濕之分,又云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痙,則痙之屬燥無疑也。

瘟疫者,沿門闔境,老少強弱,觸之即病,乃天地之癘氣也。疫癘之邪,都從口鼻而入,直行中道,流布三焦,非比傷寒六經,可表可下,吳又可曰:疫邪內不在臟腑,外不在經絡,舍於伏脊之內,去表不退,附胃亦近,乃表裡之分界,是為半表半裡,即《針經》瘧論所謂橫連膜原是也。

白話文:

張仲景將痙、濕、暍三者放在一起討論,說明痙與濕是不同的。柯韻伯說:六氣致病,都能引起發熱。然而,寒與熱互相影響,暑與濕相伴而生,只有燥與濕是相反的。濕病多是由於地氣所致,而燥病多是由於內因所致,這就是病因的不同。內經中關於病機的十九條論述,唯獨沒有提到燥症。如果說所有痙攣、項強都是屬於濕病,我個人是持懷疑態度的。傷寒論中明確區分了痙與濕,又說太陽病發汗過多會導致痙攣,那麼痙攣屬於燥病就毫無疑問了。

瘟疫傳播迅速,無論老少強弱,接觸就會生病,這是天地間的癘氣。疫癘之邪,都從口鼻進入,直達中道,蔓延到三焦,不像傷寒六經可以表裡分治。吳又可說:疫邪既不屬於臟腑,也不屬於經絡,而是潛伏在脊柱內,既不退表,又接近胃部,介於表裡之間,這就是所謂的半表半裡,也就是《針經》中瘧論所說的橫連膜原。

所制達原飲一方,用檳榔(二錢)、厚朴(一錢)、草果仁(五分),三味協力攻堅,直達其巢穴,使邪氣潰敗,速離膜原。又慮發熱作渴之症,三者重傷津液,故加知母(一錢)以滋陰,白芍(一錢)以和血,黃芩以清熱,甘草(五分)以調中。後人治疫,皆遵此議。若喻嘉言所治之疫,值明季兵荒之後,乃大疫也,故以人參敗毒散為主方。

白話文:

這方藥叫做「達原飲」,主要成分是檳榔(兩錢)、厚朴(一錢)、草果仁(五分),這三味藥物一起發揮作用,直擊病灶,讓邪氣潰散,迅速離開病根。

但是,考慮到可能出現發熱口渴的症狀,這三味藥物又容易傷耗津液,所以加入了知母(一錢)來滋陰,白芍(一錢)來和血,黃芩來清熱,甘草(五分)來調和脾胃。

後世醫家治療瘟疫,都遵循這個思路。

至於喻嘉言所治療的瘟疫,正值明末戰亂之後,當時的瘟疫規模很大,所以他以「人參敗毒散」作為主方。

與又可頗異,而其論症甚詳,爰為採入。喻曰:世俗所稱大頭瘟者,頭面腮頤,腫如瓜果者是也。所稱蝦蟆瘟者,喉痹失音,頸筋腫大者是也。所稱瓜瓤瘟者,胸高脅起,嘔血如汁者是也。所稱疙瘩瘟者,遍身紅腫,發塊如瘤者是也。所稱絞腸瘟者,腹鳴乾嘔,水泄不通者是也。

所稱軟腳瘟者,便清泄白,足重難移者是也。治法未病前,預服芳香正氣藥,則邪不易入,此為上也。邪既入,急以逐穢為第一義。上焦如霧,升而逐之,兼以解毒。中焦如漚,疏而逐之,兼以解毒。下焦如瀆,決而逐之,兼以解毒。

經謂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痹。王太僕曰:一陰者,手少陰君火,心主之脈氣也。一陽者,手少陽相火,三焦之脈氣也。二火皆主脈,並絡於喉。氣熱則內結,結甚則腫脹,腫脹甚則痹,痹甚而不通則死矣。蓋手少陰少陽,君相二火獨甚,則熱結正絡,故病且速也。十二經中言嗌乾、咽痛、喉腫、頷腫、舌本強,皆君火為之。

白話文:

這篇文章記載了一些古代民間對瘟疫的稱呼和症狀描述,例如大頭瘟、蝦蟆瘟、瓜瓤瘟、疙瘩瘟、絞腸瘟、軟腳瘟等等,並對其症狀和治療方法進行了概述。文中提到,預防瘟疫最好的方法是未病先防,服用芳香正氣藥物可以有效地預防邪氣入侵。一旦感染瘟疫,則應以逐穢解毒為首要目標,根據病症的不同,分別採取不同的治療策略。此外,文章還引用了古代醫家王太僕的觀點,認為喉痹是因手少陰君火和手少陽相火熱結於喉嚨所致。

喉痹急速,相火所為也。君火猶人火,相火猶龍火。人火焚木其勢緩,龍火焚木其勢速。《內經》之言喉痹,則咽與舌在其間,以其病同是火,故不分也。治喉痹之火,與救火同。內經火鬱發之,謂發汗也。然咽喉中豈能發汗?故出血者,乃發汗之一端也。近世有爛喉痧之名,最易傳染。

蓋亦瘟疫之類,解表清熱兩途,一失其宜,禍生反掌,不可不慎也。

霍亂之症,仲景載之傷寒後,而不與中暑合論。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治法已備具矣。道光初,遍地多朝發夕死之症,一起腹痛吐瀉,脈道歇絕,故難施治。其可治者,或用大熱而愈,或用大寒而愈,則知仲景寒多熱多之旨,為千古不易準繩也。

白話文:

喉嚨突然發炎,是心火過旺引起的。心火就像平常的火,而心火又像龍火。平常的火燒木頭速度慢,龍火燒木頭速度快。古代醫書提到喉嚨發炎,說咽喉和舌頭都屬於火,所以沒有區分開來。治療喉嚨發炎的火,就像救火一樣。內經說火鬱結發出來,就是指發汗。但咽喉怎麼可能發汗?所以出血就是發汗的一種方式。現代醫學中有一種叫爛喉痧的疾病,非常容易傳染。

它也屬於瘟疫的一種,需要解表清熱兩種方法同時使用,如果用錯方法,就會很危險,不可不注意。

霍亂症,古代醫書記載在傷寒之後,但沒有和中暑歸為一類。如果病人發熱想喝水,就用五苓散治療;如果病人發冷不愛喝水,就用理中丸治療。治療方法已經很完善了。清朝道光年間,很多地方流行著早上發病晚上就死的疾病,病人腹痛嘔吐腹瀉,脈搏微弱,很難治療。能治癒的病人,有的用很熱的方法治好了,有的用很冷的方法治好了,說明古代醫書中關於寒多熱多的理論,是千古不變的真理。

凡斑屬血,疹屬氣。斑疹初見,即當細看。葉天士曰:看胸背兩脅,點大而在皮膚之上者為斑,或云頭隱隱,或瑣屑小粒者為疹。又宜見而不宜見多。按:方書謂斑色紅者,屬胃熱,紫者熱極,黑者胃爛,亦必看外症所合,方可斷之。然而春夏之交,濕病俱發,疹為甚。且其色要辨,如淡紅色,四肢清,口不甚渴,脈不洪數,非虛斑,即陰斑。

或胸微見數點,面赤足冷,或下利清穀,此陰盛格陽於上而見,當溫之。若斑色紫,小點者,心胞熱也。點大而紫,胃中熱也。黑斑而光亮,熱勝毒甚,雖屬不治,若其人氣血充者,或依法治之尚可救,若黑而晦者必死,若黑而隱隱,四旁赤色,火鬱內伏,大用清涼透發,間有轉紅成可救者,若夾斑帶疹,皆是邪之不一,各隨其部而泄,發出宜神情清爽,為外解里和之意。斑疹出而昏者,正不勝邪,內陷為患,或胃津內涸之故。

白話文:

斑疹的分類,大體上來說,斑是血的問題,疹則是氣的問題。初次出現斑疹時,應該仔細觀察。葉天士曾說過,看胸部、背部及兩側肋骨,如果點狀且在皮膚上的,就是斑;或者頭部隱隱發出、或是細小的顆粒,就是疹。但要注意的是,斑疹的出現不宜過多。

按照古籍的說法,紅色的斑疹代表胃熱,紫色的代表熱到極點,黑色的則代表胃已經腐爛,但必須結合外部症狀一起判斷。然而,在春夏交替季節,濕氣和疾病一同發作,疹子更常見。疹子的顏色也要區分,淡紅色的四肢清爽,不太口渴,脈搏也不過度跳動,這樣的斑疹可能是虛弱的斑疹或陰斑。

如果看到胸部有幾點淡紅色的疹子,臉色紅潤但腳底發涼,或是肚子拉肚子,這可能代表陰盛而陽氣被阻塞在上半身,需要進行溫暖的治療。若斑疹呈現紫色,小點狀的,可能是心包熱;點狀且呈紫色,則是胃中熱;黑色的斑疹,而且有光亮,代表熱氣過重,毒素嚴重,雖然難以治療,但如果病人的氣血充足,可能還是有機會透過正確的治療來輓救。若斑疹呈現黑色且晦暗,四周有紅色,這是內在火氣積聚,需要使用清涼的藥物來發散,偶爾會有轉紅的跡象,表示病情可能有所緩解。如果斑疹與疹子同時出現,表示病邪不一,會根據身體的部位表現出來,發病時應保持神清氣爽,表現在外面的症狀得到改善,內部的狀態也能和諧。

出現斑疹時,如果病人感到頭暈,可能是正氣無法抵抗邪氣,導致內臟受損,或者是胃液乾涸的原因。

再有一種白㾦小粒,如水晶色者,此濕熱傷肺,邪雖出而氣液枯也,必得甘藥補之,或未至久延,傷及氣液,及濕鬱衛分,汗出不徹之故,當理氣分之邪。或白枯如骨者多凶,為氣液竭也。

幼科最多痧疹,聶久吾曰:最忌誤用溫熱,早用寒涼。此二語最為扼要。

婦人病溫,與男子同,但多胎前產後,與經水適來適斷。葉天士曰:大凡胎前病,古人皆以四物加減治之,謂護胎為要,恐來害妊。如熱極,用井底泥藍布浸冷,覆蓋腹上等,皆是保護胎元之意。但亦要看其邪之可解處,用血膩之藥不靈,又當審察,不可認板法。然須步步保護胎元,恐損正邪陷也。

白話文:

再有種類型的白疹,形狀小如水晶,這是因為濕熱傷害了肺部,雖然病邪已經排出,但氣和體液卻已乾涸,必定需要使用甘甜的食物進行補充。如果不加以治療,可能會傷及氣和體液,或是導致濕氣在衛分(即身體的防禦層)中積聚,導致出汗不暢,這時應該治療衛分的病邪。某些白疹枯黃如同骨頭,往往預示著氣和體液的耗盡,情況比較嚴重。

兒童最容易出現紅疹和麻疹,我認為最重要的是避免錯誤地使用溫熱藥物,應及早使用寒涼藥物。這兩點是最關鍵的指導原則。

對於婦女患溫病,與男性一樣,但婦女通常會在懷孕、生產前後,或者月經來臨或剛結束時患病。葉天士曾說,大體來說,懷孕期間的疾病,古人都以四物湯加減來治療,目的是為了保護胎兒,防止對妊娠造成危害。如果病情嚴重,可以使用井底泥和藍布浸泡後冷敷腹部等方法,都是為了保護胎兒。然而,也需要根據病情來判斷,若使用滋潤血液的藥物無效,則需要仔細觀察,不能盲目套用規則。然而,無論如何都必須步步保護胎兒,以免傷害到正氣或讓邪氣入侵。

至於產後之法,按方書慎用苦寒藥,恐傷其已亡之陰也。然亦要辨其邪能從上中解者,稍從症用之,亦無妨也。不過無犯下焦,且屬虛體,當如虛怯人病邪而治。總之無犯實實虛虛之禁。況產後當氣血沸騰之後,最多空竇,邪勢必乘虛內陷,虛處受邪,為難治也。如經水適來適斷,邪將陷血室,傷寒少陽言之詳悉,不必多贅。

但溫熱與正傷寒不同。仲景立小柴胡湯,提出所陷熱邪,參棗扶胃氣,以衝脈隸屬陽明也,此與虛者為合治。若熱邪陷入,與血相結者,當宗陶氏小柴胡湯,去參棗,加生地、桃仁、楂肉、丹皮,或犀角等。若本經血結自甚,少腹必滿痛,輕者刺期門,重者小柴胡湯去甘藥,加延胡、歸尾、桃仁。

白話文:

產後用藥須謹慎

關於產後用藥,依照醫書記載,要小心使用苦寒藥物,以免傷及已經虛損的陰氣。然而,也要分辨病邪是否可以從上焦或中焦解開,若情況允許,可以根據症狀適當使用,並無大礙。但需注意不可犯下焦,且產婦本身屬於虛體,應該像對待虛弱之人患病時一樣,以扶正祛邪為主。總之,不可違反實則實治,虛則虛治的原則。

況且,產後氣血沸騰之後,體內空虛,容易留下空竅,病邪便會趁虛而入,虛弱之處受到病邪侵襲,治療起來非常困難。例如月經來潮時,若病邪侵入血室,傷寒少陽病的論述已經詳細闡述,在此不必贅述。

但是溫熱病與正傷寒有所不同。張仲景創立了小柴胡湯,提出病邪陷於熱邪之中,用人參、大棗扶助胃氣,因為衝脈屬於陽明經,因此此方適合治療虛寒體質。若熱邪侵入,與血氣交結,則應該效仿陶氏的小柴胡湯,去掉人參和大棗,加入生地黃、桃仁、山楂肉、丹皮,或犀角等。若本經血結嚴重,小腹必定脹滿疼痛,輕者可以針刺期門穴,重者則使用小柴胡湯去除甘草,加入延胡索、當歸尾、桃仁。

挾寒加肉桂心,氣滯者,加香附、陳皮、枳殼等。然熱陷血室之症,多有譫語如狂之象,防是陽明胃實,當辨之。血結者,身體必重,非若陽明之輕旋便捷,何以故耶?陰主重濁,絡脈被阻,側旁氣痹,連胸背皆拘束不遂,故去邪通絡,正合其病。往往延久,上逆心胞,胸中痛,正陶氏所謂血結胸症也。

王海藏出一桂枝紅花湯,加海蛤、桃仁,原為表裡上下一齊盡解之理。看此方大有巧手,故錄出以備學者之用。

白話文:

若患者體寒,可加入肉桂溫暖心陽;若氣滯,則可加入香附、陳皮、枳殼等理氣藥。但需注意,若患者出現熱陷血室、譫語如狂的症狀,要警惕是否為陽明胃實,需仔細辨證。血結者,身體沉重,與陽明胃實的輕捷旋轉不同,這是因為陰主重濁,絡脈阻塞,側旁氣血不通暢,導致胸背拘束不適。因此,去除邪氣、通暢絡脈,正是治療此病的关键。若病情拖延,血結上逆心胞,就會引起胸痛,這就是陶氏所說的血結胸症。

王海藏曾以桂枝紅花湯加海蛤、桃仁治療此病,其方旨為表裡上下一齊解開,巧妙有效,故將此方記錄下來,供後人學習參考。

中寒症,屬少陰經,即傷寒之重者耳。王節齋曰:病有感有傷有中。感者在皮毛為輕,傷者兼肌肉稍重,中者屬臟腑最重。寒有感寒傷寒中寒,風有感風傷風中風,暑有感暑傷暑中暑,當分輕重表裡,治各不同。又如中風中濕中毒,中者,中也,謂邪直入於中也。

四氣著人,每多伏邪為患。生氣通天論曰: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夏傷於暑,秋為痎瘧。秋傷於濕,上逆而咳,發為痿厥。冬傷於寒,春必病溫。陰陽應象大論曰: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夏傷於暑,秋必痎瘧。秋傷於濕,冬生咳嗽。冬傷於寒,春必病溫。王安道曰:據此四傷,諸家註釋,皆不得經旨,蓋由推求太過故也。

白話文:

中寒症屬於少陰經,也就是傷寒嚴重的情況。王節齋說,疾病有感、傷、中三種。感在皮毛,比較輕微;傷則影響肌肉,稍重;中則深入臟腑,最嚴重。寒邪也有感寒、傷寒、中寒之分,風邪也有感風、傷風、中風之分,暑邪也有感暑、傷暑、中暑之分,要根據輕重、表裡來區分,治療方法也不同。同樣,中風、中濕、中毒,所謂「中」,就是邪氣直接侵入內部。

四季氣候變化對人體都有影響,很容易導致伏邪作祟。生氣通天論說,春季受風邪,邪氣留戀,會導致泄瀉;夏季受暑邪,秋季會得瘧疾;秋季受濕邪,會上逆咳嗽,發展成痿厥;冬季受寒邪,春季容易得溫病。陰陽應象大論說,春季受風邪,夏季容易腹瀉;夏季受暑邪,秋季必得瘧疾;秋季受濕邪,冬季容易咳嗽;冬季受寒邪,春季必得溫病。王安道說,根據這四種傷害,各家注釋都無法理解經文的真正意思,因為他們推求過度了。

夫風暑濕寒者,天地之四氣也。洞泄也,痎瘧也,咳與痿厥也,溫病也。皆是因其發動之時,形證昭著,乃逆推而知其昔日致病之原,為傷風傷暑傷濕傷寒耳。非是初受傷之時,能預定其今日必為此病也。且夫傷於四氣,自當時即發者,有過時發病者,有久而後發病者,有過時之久自消散而不成病者,蓋因邪氣之傳變聚散不常,及正氣之虛實不等也。

按六氣雖分主四時,每多伏氣為患,故傷寒不必定屬於冬,而溫病亦嘗適見於冬,春溫因冬不藏精,暑之為病,每盛發於秋,而瘧痢諸邪,都因伏暑而發,即嘉言所補秋燥一篇,亦謂不應於新秋而應於十月。

白話文:

風、暑、濕、寒是天地間的四種氣候,它們能導致各種疾病,例如腹瀉、瘧疾、咳嗽、痿厥和溫病。這些疾病的症狀在發病時很明顯,我們可以根據這些症狀推測出過去導致疾病的原因,是受了風寒暑濕之邪。但不能說人剛受邪氣時,就一定會得某種病。

人受了風寒暑濕之邪,有的會立即發病,有的會過一段時間才發病,有的會很久之後才發病,有的會過一段時間自行消散而不發病,這是因為邪氣的傳播、變化、聚集和散布不固定,以及人體正氣的虛實狀況不同造成的。

雖然六種氣候分屬四季,但每種氣候都可能潛伏在其他季節,造成疾病。所以,傷寒不一定只發生在冬天,溫病也可能在冬天出現。春天溫病是因為冬天沒有儲藏精氣,夏天暑氣所致的疾病,常常在秋天盛發。而瘧疾、痢疾等疾病,都是因為潛伏的暑氣所致。就像古人所說的,秋燥不應發生在初秋,而應該發生在十月。

瘧疾一症,方舊雖有痰食寒熱瘴癘之互異,然因暑發俱多。薛立齋曰:大凡瘧症,皆因先傷於暑,次感於風,客於營衛之間,腠理不密,復遇風寒,閉而不出,舍於腸胃之外,與營衛並行,晝行於陽,夜行於陰,並則病作,離則病止,並於陽則熱,並於陰則寒。淺則日作,深則間作。在氣則早,在血則晏。

痢疾一症,古稱滯下,蓋里有滯濁而後下也。但滯在氣,滯在血,冷傷熱傷而滯非一。症之大法,則機要所云後重則宜下,腹痛則宜和,身重則除濕,脈弦則去風。膿血稠黏,以重劑竭之。身涼自汗,以熱藥溫之。風邪內結宜汗之,鶩溏而利宜溫之。可謂要言不煩。

白話文:

瘧疾這一病症,古方中雖然有痰、食、寒、熱、瘴、癘等不同類型,但大多都因暑熱引起。薛立齋指出,通常來說,瘧疾都是由於先受到暑熱侵襲,然後再接觸到風邪,風邪在體內的營衛之間徘徊,使得皮膚的防護功能減弱,再遇到風寒之氣,導致體內閉塞,不能排出,然後寄生在腸胃之外,與營衛並行,白天在陽氣中活動,夜晚在陰氣中活動,當陽氣和陰氣合併時,病狀就會出現;當陽氣和陰氣分開時,病狀就會消失。當陽氣和陰氣合併時,會感到熱;當陽氣和陰氣分開時,會感到寒。病情輕微時,每天都會發作一次;病情嚴重時,間隔幾天發作一次。在氣候因素影響下,發病時間較早;在血液因素影響下,發病時間較晚。

痢疾這一病症,古人稱為「滯下」,是指腸胃裡有積滯物質才會排便。但滯留在氣體還是血液中,是因為冷熱傷害所導致的滯留不是一種情況。其主要症狀,可以根據機要所說的,後面有重感的適合使用下藥治療,腹痛的適合調和身體,身體沈重的適合除濕,脈象緊張的適合去風。如果出現膿血稠黏的情況,需要使用強力的藥物來清淨;如果出現身體涼爽、自汗的情況,需要使用熱性的藥物來溫暖身體。如果是因為風邪在體內結聚,適合使用發汗的方法;如果出現鶩溏(一種消化不良的現象)和瀉下,適合使用溫和的藥物來調節。簡而言之,這些方法都是要點,用語精煉,沒有冗餘。

類傷寒症,不可不知。許叔微曰:近似傷寒者有五症,發熱而惡寒者,傷寒之候也。脈浮而數,發熱惡寒,或有痛處,是欲為癰膿也。脈浮按之反澀,發熱惡寒,或膈熱而嘔吐,此傷食也。脈浮而滑,發熱而背寒,或頭眩而嘔吐,此風痰症也。脈浮而弦,發熱而惡寒,或思飲食,此欲作瘧也。

李士材曰:類傷寒有五症,一曰痰,中脘停痰,憎寒發熱,自汗胸滿,但頭不痛,項不強,與傷寒異耳。一曰食積,胃中停食,發熱頭痛,但身不痛,不惡寒,不浮緊,與傷寒異耳。一曰腳氣,足受寒濕,頭痛身熱,肢節痛,便閉嘔逆,但腳氣或腫滿,或枯細,與傷寒異耳。一曰內癰,脈浮數,當發熱惡寒,若有痛處,飲食如常,蓄積有膿也。

白話文:

類似傷寒的病症,不可不知。許叔微說:近似傷寒的病症有五種,發熱又怕冷,這是傷寒的徵兆。脈象浮而數,發熱怕冷,或有疼痛處,這是將要化膿的表現。脈象浮按之則澀,發熱怕冷,或胸口熱而嘔吐,這是傷食。脈象浮而滑,發熱而背部發冷,或頭暈而嘔吐,這是風痰症。脈象浮而弦,發熱怕冷,或想吃東西,這是將要發瘧疾。

李士材說:類似傷寒的病症也有五種,第一種是痰,胃脘停滯痰液,怕冷發熱,自汗胸悶,但頭不痛,脖子也不僵硬,與傷寒不同。第二種是食積,胃中停滯食物,發熱頭痛,但身體不痛,不畏寒,脈象不浮不緊,與傷寒不同。第三種是腳氣,腳受到寒濕侵襲,頭痛發熱,四肢關節疼痛,大便不通,嘔吐逆氣,但腳氣可能腫脹或消瘦,與傷寒不同。第四種是內癰,脈象浮而數,將要發熱怕冷,若有疼痛處,食慾正常,體內積聚膿液。

胸中痛而咳,脈數咽乾不渴,濁吐腥鼻,肺癰也。少腹重按之痛,便數如淋,汗出惡寒,身皮甲錯,腹皮腫急,脈滑數,腸癰也。胃脘痛,手不可近,胃脈細,人迎盛者,胃脘癰也。

六氣之行,本乎五運,司天在泉,亦宜參以活法。何柏齋曰:天元紀大論等篇,以年歲之支幹,分管六氣,蓋已失先聖之旨矣。年歲之支幹,天下皆同,且通四時不變者也。天氣之溫暑寒涼,民病之,虛實衰旺東西南北之殊方,春夏秋冬之異候,豈有皆同之理,此其妄誕,蓋不待深論而可知。近世傷寒治法,則以得病日之干支為主,其源亦出於此,決不可用。

蓋金木水火土之氣,各主一時,當時則為主氣,為司天,非其時而有其氣,則為客氣,與時正相反者,則為在泉。蓋其氣伏於黃泉之下而不見也。治療之法,用熱遠熱,用寒遠寒,所謂必先歲氣,毋伐天和也。春時木。

白話文:

胸部疼痛並伴有咳嗽,脈搏數且咽喉乾燥但無口渴感,吐出物有腥味,這是由於肺部積滯所導致的疾病。腹部下方在按壓時感到疼痛,排便頻繁似尿瀉,出汗且畏寒,身體皮膚表面粗糙,腹部皮膚脹滿緊張,脈搏滑動且數量增加,這是腸道積滯的表現。胃部疼痛,手不能靠近,胃脈細弱,人迎脈盛,這表示胃部積滯。

六種氣候的運行,根植於五行的運轉,天氣與地氣的相互作用,也應當考慮靈活多變的治療方法。何柏齋指出:《天元紀大論》等篇章,以年份的干支來分類六種氣候,已經失誤了先賢的意圖。年份的干支,全球都相同,且四季都不變。天氣的溫熱暑寒涼熱,人民患病的虛實衰旺,以及東南西北的不同地區,春夏秋冬的異常季節,難道都有相同的道理嗎?這顯然是荒謬的,不需要深入討論就能看出來。近世傷寒的治療法則,則以發病日期的干支為主,其理論源頭也是來自這裡,絕對不能應用。

蓋金、木、水、火、土的氣質,各自主導一個季節,當時節是主氣,為司天之氣,非其季節卻有其氣,則為客氣,與當時氣候完全相反的,則為在泉。蓋這些氣質隱藏於黃泉之下而不可見。治療的方法,使用熱藥遠離熱性,使用寒藥遠離寒性,所謂必須遵循年份的氣候特性,不要破壞自然和諧。春季時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