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體病源類纂》~ 奇經八脈病·第三篇 (2)
奇經八脈病·第三篇 (2)
1. 衝脈病
沈氏曰:《經》曰衝脈為病,氣逆而裡急。又曰:上衝作躁熱。又曰咳唾,手足厥逆,氣從少腹上衝胸咽,面翕然熱如醉,下流陰股,小便難持。又曰:暑月病甚,則傳腎肝,為痿厥,四肢如火,或如水,心煩。仲景曰:寒氣客脈,不通氣,因鳴動應手,起關元,隨腹直上,疝,瘕,遺溺,脅支滿,煩,女子絕孕,動氣在上下左右,不可發汗與下。
合此數條觀之,衝脈既為十二經之海,而下為血海,又與督脈為十二經之道路,與任脈、陽明脈會於氣街,則督任固與沖通為一氣。故古人不分沖、任、督而總名曰太衝,如《經》云廣明之後即為太衝是也(《內經》曰:三陰之所交結於腳也,踝上各一行者,此腎脈之下行也,名曰太衝。王啟玄注曰:腎脈與衝脈並下行,循足行而盛大,故曰太衝。
白話文:
沈氏說:「《經》上說衝脈生病,會出現氣逆而裡急的症狀。又說:上衝會造成躁熱。還說會咳嗽吐痰,手腳厥逆,氣從少腹上衝胸咽,臉色發熱如醉,下流陰股,小便難以控制。也說:夏天暑氣盛行時,病症嚴重的話,會傳到腎肝,導致痿厥,四肢像火一樣熱,或者像水一樣冷,心煩意亂。」
仲景說:「寒氣侵襲經脈,不通暢,就會出現鳴動應手的症狀。從關元穴開始,沿著腹部直上,導致疝氣、瘕、遺尿、脅肋脹滿、煩躁,婦女不孕,氣機在上下左右亂竄,不可發汗或瀉下。」
綜合以上幾點來看,衝脈既是十二經之海,又是下焦的血海,同時也是與督脈連接十二經脈的道路,與任脈、陽明脈在氣街交匯。因此,督任二脈與衝脈本就同出一氣。所以古人將衝、任、督三脈合稱為太衝,就像《經》上所說:「廣明之後即為太衝。」(《內經》說:三陰交匯於足部,踝骨上各有一條經脈,這是腎脈下行的路線,稱為太衝。王啟玄注說:腎脈與衝脈並行下行,沿著足部運行,氣勢強盛,故名為太衝。)
一說衝脈起於氣街,街直而通,故曰太衝。又說心藏在南,故前曰廣明;衝脈在北,故後曰太衝。足少陰腎與衝脈合而盛大,故曰太衝,兩脈先相合為表裡也。衝脈在脾之下,故又曰其衝在下,名曰太陰)。蓋太衝云者,以一身之精氣上升言之,不只為血海言之也。然沖、任、督雖同起下極,畢竟三脈分行,故沖則獨主血海,而其所以主血海者,以其為先天精氣之主,能上灌諸陽,下滲諸陰以至足跗,故其治常在血海也。若陰陽和而精氣足,則陽和之精升運於一身之間,自然無病。
稍有不調,必逆而上僭。而其為病,一曰寒逆,陽不足也。症見胸寒,少腹痛,中滿暴脹,疝瘕遺溺,腸支煩滿,女子絕孕。一曰火逆,陰不足也。症見咳唾,躁熱上搶心,眩僕,四肢如火,心煩恍惚,癡狂,此皆沖病也。仲景以動氣在上下左右,皆不可發汗與下者,以沖氣逆,則陰精虛,陰精虛,則陽氣亦竭,故禁汗下也。以是知沖治則血海治,臍之上下左右皆無犯而病自愈也。
白話文:
衝脈起源於氣街,氣街筆直貫通,因此稱為太衝。也有人說,心臟位於南方,所以前面稱為廣明;衝脈位於北方,所以後面稱為太衝。足少陰腎經與衝脈交匯並壯大,因此稱為太衝,兩條經脈先後相合,成為表裡關係。衝脈位於脾臟下方,所以又稱為「其衝在下」,並取名為太陰。所謂太衝,指的是全身精氣上行的部位,不僅僅是血海。雖然沖、任、督三脈都起源於下極,但三脈分行,因此沖脈專管血海,而它之所以能主管血海,是因為它是先天精氣的主宰,能向上灌注陽經,向下滲透陰經,直到足跗,所以治療衝脈常在血海。如果陰陽調和,精氣充足,則陽氣的精華就能升運全身,自然無病。
一旦稍有不調,就會逆流向上,僭越正常運行。而沖脈的病症,一種是寒逆,陽氣不足,症狀包括胸寒、少腹痛、中滿暴脹、疝氣、瘕積、遺尿、腸脹滿,以及女性不孕。另一種是火逆,陰氣不足,症狀包括咳嗽、唾液多、躁熱上衝心臟、頭昏目眩、四肢發熱、心煩意亂、神志不清、癡狂。這些都是衝脈病變。張仲景認為,無論動氣在上下左右,都不可發汗或下瀉,因為沖氣逆流,就會導致陰精虛損,陰精虛損,陽氣也會耗竭,所以禁汗下。由此可知,治療衝脈就能治療血海,只要不觸犯臍周圍上下左右,病自然會痊癒。
然其氣實起於少陰,發於厥陰,若三陰之開合失職,則本源之真水、真火兩虛,其為患,必犯於沖,《經》言沖病傳肝腎而為痿厥者。如三陰之患犯沖,則又不止痿厥二症矣。
《素·痿論》:衝脈者,經脈之海也。又《靈樞》:衝脈者,五藏六府之海。
《骨空論》:衝脈為病,逆氣裡急。
《舉痛論》:寒氣客衝脈,沖腹起於關元,隨腹直上。
《千金方》(孫真人):咳唾,手足厥逆,氣從小腹上衝胸咽,其面翁然如醉,因復下流陰股,小便難,時覆冒者,寸脈沉,尺脈微。宜茯苓五味子湯,以治其氣衝。
白話文:
然而,這種氣虛的根源來自少陰,發作於厥陰,若三陰的開合失調,則人體本源的真水、真火都會虛弱,就會引發沖脈的疾病。經書記載沖病會傳至肝腎,導致痿厥。三陰的病邪侵犯沖脈,則不止痿厥兩種病症。
《素問·痿論》說:沖脈是經脈的總匯。同樣,《靈樞》也說:沖脈是五臟六腑的總匯。
《骨空論》指出:沖脈病變,會出現逆氣、裡急。
《舉痛論》說:寒氣入侵沖脈,會從關元穴開始,沿着腹部直上。
《千金方》中孫真人記載:咳嗽、唾液增多、手足厥逆、氣從小腹上衝胸咽,臉色發紅如醉,然後又往下流到陰部,小便困難,有時還會冒汗,寸脈沉、尺脈微弱。這種情況屬於氣衝病,應該服用茯苓五味子湯來治療。
《金匱》:寒氣客脈,不通氣,因鳴動應手,起關元,隨脈直上,疝瘕,遺溺,脅支滿煩,女子絕孕,動氣在上下左右,不可發汗與下。
白話文:
當身體受到寒冷侵襲時,會使血液循環受阻,導致出現疼痛和不適。如果症狀嚴重,可能會引起腹痛、尿失禁或不孕等問題。此外,還可能有胸悶、心慌等症狀。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不宜使用出汗法或瀉藥來治療。
2. 任脈病
沈氏曰:古人以任脈為陰沉之海,以其起於中極下之會陰也。按其脈之所到,既上中極,即與足厥陰、太陰、少陰之脈並行,循關元,歷石門、氣海,又會足少陽、衝脈於陰交,歷建里,再會手太陽、少陽、足陽明之脈於中脘,以上喉嚨,再會陰維之脈於天突、廉泉,至目下之中央承泣而終。
是任脈固起於真陰,而陰無陽不生,猶地之統於天,而地氣之上升,必由天氣之下降,兩相濟而後能通。不然,固陰冱寒,必至成痞閉也。人身之有天癸,乃天之元氣下降而為精氣,以充於地,則真陰生,既生而漸至於充,然後地氣通,太衝脈由是始旺,月事以時下,而易於有子。若無子者,必其任脈虛,以至沖衰血竭,地氣不通故也。
白話文:
沈氏曰:古人以任脈為陰沉之海,以其起於中極下之會陰也。
沈氏說:古人認為任脈是陰氣的深沉之海,因為它起於中極穴下方的會陰部位。
按其脈之所到,既上中極,即與足厥陰、太陰、少陰之脈並行,循關元,歷石門、氣海,又會足少陽、衝脈於陰交,歷建里,再會手太陽、少陽、足陽明之脈於中脘,以上喉嚨,再會陰維之脈於天突、廉泉,至目下之中央承泣而終。
按照任脈的走向,它向上經過中極穴,與足厥陰、太陰、少陰三條經脈並行,循行經過關元穴,經過石門穴、氣海穴,又與足少陽經脈、衝脈在陰交穴交會,經過建里穴,再次與手太陽、少陽、足陽明三條經脈在中脘穴交會,向上到達喉嚨,再次與陰維經脈在天突穴、廉泉穴交會,最後到達眼睛下方中央的承泣穴而結束。
是任脈固起於真陰,而陰無陽不生,猶地之統於天,而地氣之上升,必由天氣之下降,兩相濟而後能通。不然,固陰冱寒,必至成痞閉也。
任脈起源於真陰,而陰氣沒有陽氣就不能生長,就像大地依附於天空,地氣向上升,必須靠天氣下降,兩者互相幫助才能流通。否則,陰氣凝結寒涼,就會導致身體阻塞不通,形成痞塊。
人身之有天癸,乃天之元氣下降而為精氣,以充於地,則真陰生,既生而漸至於充,然後地氣通,太衝脈由是始旺,月事以時下,而易於有子。若無子者,必其任脈虛,以至沖衰血竭,地氣不通故也。
人體內的天癸,是天之元氣下降轉化為精氣,滋養大地(即任脈),使真陰產生。真陰產生後逐漸充盈,地氣才能流通,太衝脈從此開始旺盛,月經按時來潮,更容易懷孕。如果不能生育,一定是任脈虛弱,導致衝脈衰弱,地氣不通所致。
然而真陰最難充滿,非年歲既至,穀氣充實,天元必不堅定,故天癸亦不至。然則真陰之盛,有不由於真陽之實者乎?《經》曰:年四十而陰氣自半,言乎陽極而衰,為陰所襲,故曰陰半。蓋此陰已為窮陰,非真陰也。此雖真陰衰,實真陽衰也。故任脈為病,非陰之自病,實由於陰中無陽,如《經》云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皆原結陰之故耳。《經》又云:脈來丸丸,橫於寸口者,為任脈。
此脈已為陰氣所襲,故動則苦少腹引臍下,引橫骨、陰中切痛,又苦腹中有氣如指上搶心,拘急不得俯仰,則皆為無陰之症,何莫非無陽之症乎?所謂真陰之盛,必由於真陽之實,益可見矣。
白話文:
然而,真正的陰氣最難以充滿,除非年齡到了,穀氣充足,先天之元氣才不會衰弱,所以天癸也才會出現。那麼,真陰旺盛,難道不是因為真陽充實嗎?《經》書說:「四十歲以後陰氣自然減半」,意思是陽氣達到極盛後就衰退,被陰氣所侵襲,所以說陰氣減半。其實,此時的陰氣已經是衰竭的陰氣,不是真正的陰氣。雖然是真陰衰退,但實際上是真陽衰退所致。所以任脈生病,並不是陰氣本身生病,而是因為陰氣中沒有陽氣,就像《經》書所說:「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都是由於陰氣凝聚的緣故。」《經》書又說:「脈來如丸,橫於寸口,是任脈。」
這個脈象已經被陰氣侵襲,所以活動就會感到小腹疼痛,牽連到臍下、橫骨、陰部,還會出現陰部劇烈疼痛,同時感到腹中氣往上衝,好像要衝到心口,感到胸悶、呼吸困難,難以彎腰,這些都是陰氣不足的症狀,怎麼可能不是陽氣不足的症狀呢?所謂真陰旺盛,必然是由於真陽充實,這就更能說明這個道理了。
《素·骨空論》: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
《靈·經脈篇》:任脈之別,名曰尾翳,下鳩尾,散於腹。實則腹皮痛,虛則癢搔。
白話文:
《素·骨空論》:任脈出問題時,對男性會引起內部結塊,導致七疝症狀;對於女性則可能出現帶下、腹部腫塊等問題。
《靈·經脈篇》:任脈的分支稱為尾翳,位於鳩尾下方,散佈在腹部。當任脈實則可能引發腹部皮膚疼痛,若虛則可能會有瘙癢感。
3. 督脈病
沈氏曰:人身陰陽、元氣皆起於下,《經》曰廣明之後,即為太衝。太衝之地,屬之少陰,少陰之前乃為厥陰,其部有血海,嘗與太衝騰精氣而上灌滲陰陽。可知元氣固起於下,精氣亦起於下矣。嘗按精氣之自下而上也,實分三道。
其陽者,起胞中,從少陰之後,行太陽夾脊之中道,上巔,歷百會、都庭,以統諸陽,名曰督;其陰者,起中極之下胞中,由前陰地道而上行陽明之表,中循關元,歷承漿,上與督脈會,以統諸陰,名曰任;其中央一道,起胞中,循血海,騰精氣而上,上行伏臍,積於胸中為宗氣,以司呼吸,會於咽喉,名曰沖。是三脈者,同起於胞中,一源而三歧,故古人統三者,而總名之曰太衝。
白話文:
沈氏說:人體的陰陽、元氣都源於下部,《經》書上說,廣明穴之後就是太衝穴。太衝穴屬於少陰經,少陰經之前就是厥陰經,厥陰經的部位有血海穴,它經常與太衝穴一起將精氣向上輸送,灌溉滋養陰陽。由此可知,元氣確實起源於下部,精氣也起源於下部。
我曾經仔細研究精氣自下而上的運行路徑,實際上分為三條通道。
陽氣的通道,起源於胞中(子宮),從少陰經之後開始,沿著太陽經夾脊而上,到達頭頂,經過百會穴、都庭穴,統攝全身的陽氣,稱為督脈。
陰氣的通道,起源於中極穴下方的胞中,從前陰道向上運行,經過陽明經的表面,中間經過關元穴,再經過承漿穴,向上與督脈交匯,統攝全身的陰氣,稱為任脈。
中間的通道,起源於胞中,沿著血海穴向上輸送精氣,向上運行至伏臍穴,積聚在胸腔中形成宗氣,負責主司呼吸,最終到達咽喉部位,稱為沖脈。
這三條脈絡都起源於胞中,從一個源頭分為三支,所以古人將三條脈絡統稱為太衝。
且三者之氣與陽明胃氣同住中州,亦與營俱行於十二經,故三者之氣能貫於一身也,而督之所以為督,從可識矣。古人曰督之言,郵也,是陽脈之都綱,又曰陽脈之海。下極者,長強也。長強乃督脈之別名。下極即尾骶骨也。以其循脊上項散頭,故實則脊強而厥,虛則頭重或暈。
夫脊強者,五痓之總名,其症卒口噤,背反折而瘛瘲也。觀如是,則督之為病從可識矣。
《素·骨空論》:督脈為病,脊強反折(節),督脈生病,從少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為沖疝,女子不孕、癃痔、遺溺、咽乾。
《風論》:風氣循風府(督穴)而上,則為腦風。
白話文:
三種氣與胃氣同居於身體的中部,也和營氣一起流動於十二條經脈,因此三種氣都能貫穿全身。督脈之所以稱為督脈,由此可見。古人說「督」就是「郵」,代表著陽脈的總綱,也稱為陽脈之海。它的下端到達長強穴,而長強穴是督脈的別名,也就是尾椎骨。由於督脈沿著脊柱上行至項部再散布頭部,所以督脈實則會導致脊背強直而厥冷,虛則會頭重或頭昏。
脊背強直是五種病症的總稱,症狀包括口緊閉、背部反折以及抽搐。由此可見,督脈的病症是可以辨識的。
《素問·骨空論》說:「督脈生病,脊背強直反折,從少腹上衝心而痛,不能前後活動,稱為沖疝,女子會不孕,以及患痔瘡、遺尿、咽喉乾燥。」
《風論》說:「風氣沿著風府穴(督脈穴位)上行,就會導致腦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