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體病源類纂》~ 五藏六府諸病·第一篇 (8)
五藏六府諸病·第一篇 (8)
1. 肺藏說
肺風:
《素·風論》:以秋庚辛中於邪者,為肺風。肺風之狀,無汗惡風,色白,時咳短氣,晝日則瘥,暮則甚。診在眉上,其色白。
肺傷:
《脈經》:肺傷者,其脈細緊浮數,其人勞倦,咳唾血。
肺痿:
《金匱》
(一)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肺痿之病,或從汗出,或從嘔吐,或從消渴,小便利數,或從便難,又被快藥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
(二)寸口脈數,其人咳,口中反有濁唾涎沫者,為肺痿之病。
(三)脈數虛者為肺痿。
(四)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便,必遺尿,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名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乾薑湯以溫之。若服湯已渴者,屬消渴。
肺癰:
《素·大奇論》:肺之壅(一作癰),喘而兩胠滿。
《金匱》:
(一)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隱隱痛,脈反滑數,此為肺癰。咳唾膿血。
(二)脈數實者,為肺癰。
(三)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為風,數則為熱;微則汗出,數則惡寒;風中於衛,呼氣不入,熱過於營,吸而不出;風傷皮毛,熱傷血脈。風舍於肺,其人則咳,口乾喘滿,咽燥不渴,時唾濁沫,時時振寒,熱之則過,血為之凝滯,蓄結癰膿,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膿成則死。
肺中風寒:
《金匱》:
(一)肺中風者,口燥而喘,身重冒而腫脹。
(二)肺中寒,吐濁涕。
肺水:
《金匱·水氣篇》:肺水者,身重,小便難,時時鴨溏。
肺咳:
《素·咳論》: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其寒飲食入胃,從肺脈上至於肺,則肺寒;肺寒則內外合邪,因而客之,則為肺咳。肺咳之狀,咳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
肺脹:
《靈·脹論》:肺脹者,虛滿而喘咳。
《金匱》:
(一)咳而上氣,此為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湯主之。
(二)上氣,喘而躁者,屬肺脹,欲作風水,發汗則愈。
(三)肺脹,咳而上氣,煩燥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龍加石膏主之。
(四)上氣,面浮腫,肩息,其脈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
肺飲:
《金匱·痰飲篇》肺飲不弦,但苦喘、短氣。
肺消(即上消也):
《素·氣厥篇》:心移熱於肺,傳為鬲消;心移寒於肺,則肺消(肺能通調水道者,賴心火以溫之。心火不足,不溫肺而反移以寒,則肺氣衰矣)。肺消者,飲一溲二,死不治。
肺瘧:
《素·刺瘧篇》:肺瘧者,令人心寒,寒甚熱,熱間善驚,如有所見者,刺手太陰、陽明。
肺熱:
《素·刺熱篇》:肺熱病者,頰先赤(節)。肺熱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惡風寒,舌上黃,身熱,熱爭則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頭痛不堪,汗出而寒,丙丁甚庚辛,大汗氣逆則丙丁死。刺手太陰、陽明,出血如豆大,立已。
白話文:
肺風:
秋天感受風邪侵入,會導致肺風。症狀是沒有汗、怕風、臉色蒼白、時常咳嗽、呼吸短促,白天會比較好,晚上就加重。診斷時看眉毛上方,顏色會是白色。
肺傷:
肺臟受到損傷,脈象會是細、緊、浮、數,人會感到疲勞倦怠,咳嗽時會咳出血。
肺痿:
(一)熱邪聚集在上半身,會因為咳嗽而導致肺痿。肺痿的病症,可能會流汗、嘔吐、口渴、小便次數多、大便困難,或是因為服用瀉藥而拉肚子,導致身體水分大量喪失,就會得肺痿。
(二)寸口脈搏跳動快速,患者咳嗽,口中反而會吐出混濁的唾液,這是肺痿的症狀。
(三)脈搏跳動快速且虛弱,是肺痿的症狀。
(四)肺痿患者,只吐唾液而不咳嗽,通常大小便不順暢,且容易尿床。這是因為肺氣虛弱,無法控制下焦。這種情況稱為肺中寒冷,會感到眩暈、口水多,可以用甘草乾薑湯來溫補。如果喝了湯反而口渴,就是屬於消渴症。
肺癰:
肺臟阻塞(或稱肺癰),會導致呼吸急促,兩側胸部脹滿。
(一)口乾、嘴唇燥裂,咳嗽時胸口隱隱作痛,脈象反而滑數,這是肺癰的徵兆。咳嗽時會咳出膿血。
(二)脈搏跳動快速且有力,是肺癰的徵兆。
(三)寸口脈搏跳動微弱且快速,微弱代表有風邪,快速代表有熱邪。微弱會出汗,快速會怕冷。風邪侵犯體表,會導致呼吸困難。熱邪侵犯體內,會導致吸氣困難。風邪傷及皮膚毛髮,熱邪傷及血脈。風邪侵犯肺臟,患者就會咳嗽、口乾、呼吸急促、咽喉乾燥但不覺得口渴,時常吐出混濁的泡沫,時常發冷顫抖。熱邪如果過度,血液就會凝結停滯,累積成癰膿,吐出來像米粥。剛開始發生還可以治療,但膿成形就難以救治。
肺中風寒:
(一)肺臟受到風邪侵襲,會導致口乾、呼吸急促,身體沉重、頭暈、腫脹。
(二)肺臟受寒,會吐出混濁的鼻涕。
肺水:
肺臟積水,會導致身體沉重、小便困難、時常拉稀。
肺咳:
皮膚毛髮是肺臟的外在表現。當皮膚毛髮先受到邪氣侵襲,邪氣會從相關聯的地方進入。如果因為寒冷的飲食進入胃部,邪氣會從肺脈向上傳到肺臟,就會導致肺寒。肺寒會使內外邪氣結合,侵襲肺臟,就會引起肺咳。肺咳的症狀是咳嗽時呼吸急促且有聲音,嚴重時會咳血。
肺脹:
肺脹的症狀是虛弱、胸悶、呼吸急促、咳嗽。
(一)咳嗽且呼吸困難,是肺脹的症狀。患者呼吸急促、眼睛看起來好像要掉出來,脈象是浮大,可以用越婢加半夏湯來治療。
(二)呼吸困難且躁動不安,屬於肺脹,可能會發展成風水病,發汗可以治癒。
(三)肺脹、咳嗽、呼吸困難、煩躁不安、呼吸急促,脈象浮,表示心下有水,可以用小青龍加石膏湯來治療。
(四)呼吸困難、臉部浮腫、聳肩喘氣,如果脈象浮大,就難以治療,如果又加上腹瀉就更加嚴重。
肺飲:
肺飲的脈象不是弦脈,而是感到呼吸困難、呼吸短促。
肺消(即上消):
心臟的熱傳到肺臟,會變成消渴病(也就是上消);心臟的寒氣傳到肺臟,會導致肺消(肺臟能調節水分,依靠心臟的陽氣來溫暖。心陽不足,不能溫養肺臟反而把寒氣傳到肺臟,會導致肺氣衰弱)。肺消的症狀是喝一杯水會排出兩杯小便,這是不治之症。
肺瘧:
肺瘧的症狀是讓人感到心寒、寒冷到發熱,發熱後又容易受到驚嚇、出現幻覺,可以針刺手太陰經和陽明經來治療。
肺熱:
肺臟有熱病的人,臉頰會先發紅。肺熱病發作時,會先感到寒冷而豎起汗毛,怕風怕冷、舌苔發黃、身體發熱,發熱時會出現喘咳、胸痛、背痛、呼吸不順暢、頭痛欲裂、出汗後感到寒冷。如果病在丙丁日嚴重,在庚辛日也會嚴重,如果大量出汗導致呼吸困難,在丙丁日就會死亡。可以針刺手太陰經和陽明經,放出像豆子大小的血,就能立即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