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體病源類纂》~ 奇經八脈病·第三篇 (1)

回本書目錄

奇經八脈病·第三篇 (1)

1. 八脈總論

李瀕湖曰:奇經凡八脈,陰維、陽維、陰蹺、陽蹺、沖、任、督、帶是也。不拘制於十二正經,無表裡配合,故謂之奇。蓋正經猶夫溝渠,奇經猶夫湖澤,正經之脈隆盛則溢於奇經,故秦越人比之天雨下降,溝渠滿溢,霧霈妄行,流於湖澤,此發《靈》《素》未發之旨也。

陽維起於諸陽之會,由外踝上行於衛分;陰維起於諸陰之交,由內踝上行於營分,所以為一身之網維也。陽蹺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於身之左右;陰蹺亦起跟中,循內踝上行於身之左右;所以使機關蹺捷也。督脈起於會陰,循背而行於身之後,為陽脈之總督,故曰陽脈之海。

任脈起於會陰,循腹而行於身之前,為陰脈之承任,故曰陰脈之海。衝脈亦起於會陰,夾臍而行,直衝於上,為諸脈之衝要,故曰十二經之海。帶脈則橫圍於腰,狀如束帶,所以總約諸脈者也。

白話文:

李瀨湖表示:奇經共有八條脈絡,分別是陰維脈、陽維脈、陰蹺脈、陽蹺脈、沖脈、任脈、督脈、帶脈。這八條脈絡不侷限於十二條正經,沒有表裏相配,因此稱為奇經。正經好比溝渠,奇經則像是湖泊,當正經的脈氣旺盛時,會溢出到奇經,就像雨後溝渠滿溢,霧氣隨風飄散,流向湖泊,這是對《靈》《素》經典中未明確提到的理論的延伸。

陽維脈起於各陽脈的交匯處,向上經過衛分(即皮膚和肌肉層);陰維脈起於各陰脈的交匯處,從內踝上行至營分(即血液循環系統),這兩條脈絡共同構成了身體的網狀維繫。陽蹺脈起於腳跟中央,沿著外踝上行至身體兩側;陰蹺脈同樣起於腳跟中央,沿著內踝上行至身體兩側,這兩條脈絡讓身體的機體活動更加靈活。督脈起於會陰處,沿著脊椎上行至身體後方,是所有陽脈的總統管,因此被稱為「陽脈之海」。

任脈起於會陰處,沿著腹部上行至身體前方,是所有陰脈的承載者,因此被稱為「陰脈之海」。沖脈也起於會陰處,通過肚臍,直衝至身體上方,是所有脈絡的關鍵點,因此被稱為「十二經之海」。帶脈則橫繞在腰部,狀似束帶,總結並束縛著所有脈絡。

是故陽維主一身之表,而陰維主裡,以乾坤言也;陽蹺主一身左右之陽,而陰蹺主左右之陰,以東西言也;督主身後之陽,而任主前之陰,以南北言也;帶脈橫束諸脈,以六合言也。

白話文:

因此,陽維脈主管全身表面的部分,陰維脈則主管內部。這是從乾和坤的角度來說的。陽蹺脈主管身體左側和右側的陽性部分,陰蹺脈則主管兩側的陰性部分。這是從東和西的角度來說的。督脈主管背後的陽性部位,任脈則主管前面的陰性部位。這是從南和北的角度來說的。帶脈橫跨束縛其他經絡,這是從六合的角度來說明的。

2. 二維脈病

沈氏曰:人身陽脈統於督,陰脈統於任,而諸陽、諸陰之散見於各處者,又必有以維繫而主持之,故有陽維以維諸陽,陰維以維諸陰。要其所以能維者,必從陰陽根柢之處以發其氣,氣盛而後能維之。嘗考陽維從少陰斜至足太陽,發足太陽之金門,而與手足少陽、陽明會於陽白,是其所從起者少陰而所會者皆陽也。所會皆陽,則所維自皆陽矣。

陰維則從少陽斜至厥陰,發足少陰之築賓穴,上至項前而終,是其所起者少陽而所發、所至者皆陰也。所發、所至皆陰,則所維自皆陰矣。然陽維既為諸陽之維而反起於少陰,陰維既為諸陰之維而反起於少陽者何也?少陰為諸陰根柢之氣,而陰為陽之根,故維於陽者,必起於此;少陽為諸陽根柢之氣,而陽為陰之根,故維於陰者必起於此。所謂互為其根者是也。

白話文:

沈氏說:人體陽脈的總綱是督脈,陰脈的總綱是任脈,而那些散布在各處的陽脈、陰脈,必定需要有東西來連結和主導它們,所以有陽維脈來維繫諸陽,陰維脈來維繫諸陰。想要知道它們為什麼能夠維繫,就必須從陰陽的根本之處追溯其氣,氣盛了之後才能夠維繫。

我曾仔細研究,陽維脈從少陰經斜行到足太陽經,發源於足太陽經的金門穴,然後與手足少陽經、陽明經在陽白穴匯合。由此可見,陽維脈的起始點是少陰經,但匯合的都是陽經。匯合的都是陽經,那麼它所維繫的自然都是陽經了。

陰維脈則從少陽經斜行到厥陰經,發源於足少陰經的築賓穴,向上到達頸前而結束。由此可見,陰維脈的起始點是少陽經,而它所發源、所到達的都是陰經。所發源、所到達的都是陰經,那麼它所維繫的自然都是陰經了。

然而,陽維脈既然是諸陽的維繫者,卻反過來從少陰經開始;陰維脈既然是諸陰的維繫者,卻反過來從少陽經開始,這是為什麼呢?少陰經是諸陰根本之氣,而陰是陽的根源,所以維繫陽脈者,必定要從這裡開始;少陽經是諸陽根本之氣,而陽是陰的根源,所以維繫陰脈者必定要從這裡開始。這就是所謂的「互相為根」的道理。

二脈又為榮衛之綱領,仲景云:病常自汗,榮衛不相和諧,宜桂枝,反煩不解,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此二穴乃陽維之會也,所以病寒熱自汗,本桂枝症,服之不愈,乃陽維病也,故必先針陽維諸會之穴,以治病根,然後再服桂枝,病斯愈矣。其曰榮衛不和者,是衛氣不與榮血和也。

潔古云陰維為病苦心痛者,其治必在足少陰三陰交,此處乃陰維所起也。

按:仲景法,太陰症則用理中,少陰症用四逆,厥陰症用當歸四逆、吳茱萸湯。參其法,酌其劑,可治陰維之病,乃潔古所以治足少陰三陰交之意也。凡屬二維病者,仿此。

白話文:

人體的二脈,也就是榮脈和衛脈,是維持身體正常運作的關鍵。張仲景說,如果病人總是出汗,說明榮衛失調,可以用桂枝治療。如果病人反覆發熱,伴隨煩躁難安,可以先針刺風池、風府穴,再配合桂枝湯服用,效果更好。這兩個穴位是陽維脈的交匯處。所以,如果病人出現寒熱交替、自汗的症狀,是屬於桂枝症,服用桂枝湯卻沒有效果,說明陽維脈出了問題。因此,必須先針灸陽維脈的交匯穴位,治療病根,然後再服用桂枝湯,才能治癒。所謂榮衛不和,是指衛氣不能與榮血相協調。

潔古認為,陰維脈出現問題,病人會感到心痛,治療時應針刺足少陰經的三陰交穴,因為這個穴位是陰維脈的起始處。

張仲景的治療方法,太陰症用理中湯,少陰症用四逆湯,厥陰症用當歸四逆湯或吳茱萸湯。根據這些方法,可以推測出陰維脈病變的治療方法,也就是潔古所提倡的針刺足少陰經三陰交穴。凡是屬於二維脈病變的,都可以參考這些方法來治療。

《素·刺腰痛篇》:陽維之脈,令人腰痛,痛上怫然腫,刺陽維之脈。

《二十九難》:陽維為病,苦寒熱;陰維為病,苦心痛。

附註:張潔古曰:衛為陽,主表,陽維受邪,為病在表,故苦寒熱;營為陰,主裡,陰維受邪,為病在裡,故苦心痛。陰陽相維,則營衛和諧矣。

《脈經》:診得陽維脈浮者,暫起目眩,陽盛實者暫苦肩息,洒洒如寒;診得陰維脈沉大而實者,苦胸中痛,脅下支滿,心痛;其脈如實貫珠者,男子兩脅下實,腰中痛,女子陰痛,如有瘡狀。

白話文:

陽維脈出了問題會導致腰痛,痛感往上蔓延,讓人感覺腫脹。这时可以針刺陽維脈來治療。阳维脉生病会感到寒冷和发热;阴维脉生病会感到心痛。卫气是阳气,主导人体表面,阳维脉受到邪气侵袭,病症就会出现在表面,因此感到寒冷和发热;营气是阴气,主导人体内部,阴维脉受到邪气侵袭,病症就会出现在内部,因此感到心痛。阴阳互相维系,则营卫调和。如果摸到阳维脉浮起,表示人会暂时感到头晕眼花,如果阳气旺盛,则会暂时感到肩部呼吸困难,像是寒气袭人;如果摸到阴维脉沉大而实,表示人会感到胸痛,两侧肋骨下胀满,心痛;如果脉象如同串珠一样实,男性会感到两侧肋骨下胀满,腰部疼痛,女性会感到阴部疼痛,感觉像是患了疮病一样。

3. 二蹺脈病

張潔古云:蹺者,捷急之謂也。二脈起於足,使人捷疾也。陽蹺在肌肉之上,陽脈所行,通貫六府,主持諸表;陰蹺在肌肉之下,陰脈所行,通貫五藏,主持諸里。陰蹺為病陰急,則陰厥脛直,五絡不通,表和里病;陽蹺為病陽急,則狂走,目不昧,表病里和。陰病則熱,可灸照海、陽陵泉;陽病則寒,可針風府、風池。

又曰:在陽表者,當汗之;在陰里者,當下之。又:癲癇晝發,灸陽蹺;夜發,灸陰蹺。

謙按:陰蹺為足少陰之別,陽蹺為足太陽之別,蹺脈之有陰陽區別者以此。《甲乙經》謂:男子數其陽,女子數其陰。又謂:陽脈榮其府,陰脈榮其藏。亦同氣相求之義耳。要而論之奇經八脈,惟帶脈橫束於膂,不與七脈相同,其他皆起於太陽、少陰二經,雖或統宗眾會,孔道各殊,其實皆自下而上,源不甚遠。古人只言太衝,不分督、任、蹺、維,蓋有分之而不可盡分者,得其大要可也。

白話文:

張潔古說:蹺,指的是快速敏捷的意思。兩條蹺脈都起源於足部,使人行動迅速靈活。陽蹺脈位於肌肉表面,屬於陽脈的運行路線,貫通六腑,主宰著人體的外表;陰蹺脈位於肌肉深處,屬於陰脈的運行路線,貫通五臟,主宰著人體的內里。

當陰蹺脈生病時,表現為陰寒急迫,導致小腿僵直,五絡不通暢,表里都出現病症;當陽蹺脈生病時,表現為陽熱急迫,導致狂躁不安,眼睛失明,外表有病,內里卻是正常的。

陰病則屬於熱證,可以灸灼照海穴和陽陵泉穴;陽病則屬於寒證,可以針刺風府穴和風池穴。

另外,張潔古還說:如果病症表現在陽經的外表,就應該使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如果病症表現在陰經的內里,就應該使用瀉下方法治療。

對於癲癇疾病,如果白天發作,就應該灸灼陽蹺脈;如果晚上發作,就應該灸灼陰蹺脈。

謙按:陰蹺脈是足少陰經的別脈,陽蹺脈是足太陽經的別脈,蹺脈之所以有陰陽之分,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甲乙經》說:男子以陽脈為主,女子以陰脈為主。又說:陽脈滋養六腑,陰脈滋養五臟。這也是同氣相求的道理。

總而言之,奇經八脈中,只有帶脈橫貫腰部,與其他七脈不同,其餘七脈都起源於太陽經和少陰經。雖然它們統率著其他經脈,但運行路線各不相同,實際上都是從下向上,源頭相差不大。古人只提到了太衝穴,並沒有區分督脈、任脈、蹺脈、維脈,這說明有些事情雖然可以區分,但卻無法完全區分,只要掌握其主要內容就可以了。

《素·繆刺論》:邪客於足陽蹺之脈,令人內痛從目眥始。刺外踝之下半寸。

《靈樞》:目中赤痛從內眥始,取之陰蹺(交信穴也。節),風痙反折,先取足太陽(京骨穴也)及膕中及血絡出血;若中有寒邪,取陰蹺(交信穴)及三毛上(大敦穴)及血絡出血。

《甲乙經》:人病目閉不得視者,衛氣留於陰,不得行干於陽。留於陰則陰氣盛,陰氣盛則陰蹺滿,不得入於陽,則陽氣虛,故目閉也。病目不得瞑者,衛氣不得入於陰,常留於陽,留於陽則陽氣滿,陽氣滿則陽蹺盛,不得入於陰,則陰氣虛,故目不瞑也。

附註:二蹺脈氣慓悍同於衛氣,而皆上出目內眥,陰出於陽而陽入於陰,陰陽和合,上榮而大會於目,故開合皆宜。若二脈有病,則目自病矣。《經》云:陰蹺、陽蹺,陰陽相交,陽入陰,陰出陽,交於目銳眥。陽氣盛則瞋目,陰氣盛則瞑目。又曰:足太陽之筋為目上網,足陽明之筋為目下網。

白話文:

如果邪氣入侵足陽蹺脈,會導致人內痛,疼痛從眼角開始。治療時可在外踝下半寸處針刺。

眼睛紅腫疼痛,從內眼角開始,應取陰蹺穴(交信穴),風痙反折則先取足太陽穴(京骨穴)、膕中穴,並放血;如果伴隨寒邪,應取陰蹺穴(交信穴)、三毛上穴(大敦穴),並放血。

眼睛閉合無法視物,是因為衛氣滯留在陰,無法到達陽。陰氣盛則陰蹺脈充盈,無法進入陽,導致陽氣虛,因此眼睛閉合。眼睛無法閉合,是因為衛氣無法進入陰,常滯留在陽。陽氣盛則陽蹺脈充盈,無法進入陰,導致陰氣虛,因此眼睛無法閉合。

陰蹺脈和陽蹺脈的氣勢都如同衛氣,都向上到達眼睛內角,陰從陽出,陽入陰,陰陽交合,滋養眼睛,所以眼睛的開合都需要二者協調。如果二脈出現病變,眼睛就會出現問題。《經》上說:陰蹺脈、陽蹺脈,陰陽相交,陽入陰,陰出陽,交匯於眼角。陽氣盛則眼睛睜大,陰氣盛則眼睛閉合。此外,足太陽筋連接眼睛上方的網狀結構,足陽明筋連接眼睛下方的網狀結構。

寒則筋急,目不合;熱則筋縱,目不開。又曰:壯者營衛不失其常,故晝精而夜瞑;老人血氣衰,氣道澀,衛氣內伐,故晝不精而夜不瞑。此皆謂二蹺之病也。

二十九難:陰絡者,陰蹺之絡;陽絡者,陽蹺之絡。陰蹺為病,陽緩而陰急;陽蹺為病,陰緩而陽急。

附註:王叔和曰:陰蹺急,當從內踝以上急,外踝以上緩;陽蹺急,當從外踝以上急,內踝以上緩。

白話文:

天氣寒冷時,筋脈會緊縮,眼睛不易閉合;天氣炎熱時,筋脈會鬆弛,眼睛不易睜開。另外,強壯的人氣血運行正常,所以白天精神飽滿,晚上能安然入睡;老年人氣血衰弱,氣道阻塞,衛氣內侵,所以白天精神不振,晚上也睡不好。這些都是由於「二蹺」失調造成的。

「二十九難」中提到,陰絡指的是陰蹺的絡脈,陽絡指的是陽蹺的絡脈。陰蹺生病時,陽氣衰弱而陰氣亢盛;陽蹺生病時,陰氣衰弱而陽氣亢盛。

王叔和解釋道:陰蹺緊縮,應該從內踝以上部位感到緊繃,外踝以上部位感到鬆弛;陽蹺緊縮,應該從外踝以上部位感到緊繃,內踝以上部位感到鬆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