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體病源類纂》~ 五藏六府諸病·第一篇 (16)

回本書目錄

五藏六府諸病·第一篇 (16)

1. 足少陰經病(腎)

《靈·經脈》:腎足少陰之脈,動則病飢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則有血,喝喝而喘,目𥉂𥉂如無所見,心如懸若飢狀,氣不足則善恐,心惕惕如人將捕之,是為骨厥。口熱舌乾,咽腫上氣,嗌乾及痛,黃疸,腸澼,脊股內後廉痛,痿厥嗜臥,足下熱而痛。

筋病

《靈·經筋》:足少陰之筋起於小指之下,並足太陰筋,斜走內踝之下,結於踵,與太陽筋合,並足太陰之筋上行陰股,結陰器,循脊內,挾膂上頂,結於枕骨,又與太陽之筋合。其病足下轉筋,及所過而結者皆痛及轉筋。病在此者,主癇瘛及痙。在外者,不能俯;在內者,不能仰。此筋折紐,甚者死。名曰仲秋痹也。

白話文:

【足少陰經病(腎)】

根據《靈樞·經脈》所述,當腎足少陰經脈出現問題時,會產生以下症狀:感到飢餓但卻不想吃東西,面色暗淡如木炭,咳嗽或吐痰時帶有血絲,呼吸急促,眼睛視物模糊,好像什麼都看不見,心中空虛有如飢餓感,氣力不足時容易恐懼,心裡總是提心吊膽,好像有人要來抓他一樣,這就是所謂的骨厥。此外,還可能出現口腔熱、舌頭乾燥、咽喉腫脹、呼吸困難、喉嚨乾澀疼痛、黃疸、腸胃炎、脊椎和大腿內側後方疼痛、肢體無力易疲倦想睡覺、腳底熱且疼痛等症狀。

【筋病】

根據《靈樞·經筋》所述,足少陰經的筋起始於小指下方,和足太陰筋一起,斜向內踝下方,結於腳跟,和太陽筋相結合,再和足太陰筋一同沿著大腿內側向上,結於生殖器部位,沿著脊椎內側,夾著脊椎上至頭頂,結於枕骨,又和太陽筋相結合。如果足少陰經的筋發生問題,會導致腳底肌肉抽筋,以及所有經過筋絡的部位都會感到疼痛和抽筋。這類病症主要表現在癲癇、痙攣等。若筋絡受損在外,會無法彎腰;若受損在內,則無法挺直身體。如果筋絡嚴重受損,甚至會危及生命。這種情況被稱為仲秋痹。

2. 足太陽經病(膀胱)

《靈·經脈》:膀胱足太陽之脈,動則病沖頭痛,目似脫,項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膕如結,踹如裂,是為踝厥(節),痔,瘧,頭囟、項痛,目黃,淚出,鼽衄,腰腳痛,小指不用。

筋病

《靈·經筋》:足太陽之筋起小指,循足外側上膕,其別者於踹外上膕,結於臀,挾脊上項。其支者,別入舌本;其直者上頭,下結於鼻;又其支者,為目上網,結於頄;又支者,從腋後結肩;又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又支者,出缺盆,斜上出頄。其病小指支,跟腫痛,膕攣,脊反折,項筋急,肩不舉,腋支,缺盆中紐痛,不可左右搖。名曰仲春痹也。

白話文:

【足太陽經病(膀胱)】

根據《靈樞·經脈》的記載,膀胱在足太陽經脈中,如果這條經脈發生問題,可能會導致頭痛,眼睛有突出感,脖子感覺像是被拉扯,背部疼痛,腰部像折斷一樣,大腿難以彎曲,膝窩處會有結塊,小腿肚會有撕裂感,這稱為踝厥症,還可能引發痔瘡,瘧疾,頭頂和脖子痛,眼睛黃,流眼淚,鼻塞出血,腰腳疼痛,小指無法正常使用。

筋病

《靈樞·經筋》描述,足太陽經的筋絡起自小指,沿著腳的外側向上到膝窩,其中一部分從小腿肚外側向上到膝窩,然後連接到臀部,夾著脊椎向上到脖子。它的分支進入舌根;其主線上至頭部,向下結於鼻子;另一分支形成眼球上方的網狀組織,結於顴骨;再一分支從腋後方連接肩膀;又一分支進入腋下,往上穿過鎖骨上方;再一分支從鎖骨上方斜上穿出顴骨。當這條筋絡發生問題時,可能導致小指支撐力下降,腳跟腫痛,膝窩收縮,脊椎反向彎曲,脖子後的筋緊繃,肩膀無法抬起,腋下支撐力下降,鎖骨中間扭痛,無法左右擺動。這種情況被稱為春季的風濕病。

3. 手少陽三焦經病

《靈·經脈》:三焦手少陽之脈,動則病耳聾,嗌腫,喉痹。是主氣所生病者,汗出,目銳眥痛,頰腫,耳後、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筋病

《靈·經筋》:手少陽之筋起於小指次指之端,結於腕,循臂肘,繞臑外廉上肩,走頸合手太陽。其支者,當頰入舌本;又支者,上牙循耳前,屬目外眥。其病當所過者,即轉筋,舌卷。名曰季夏痹也。

白話文:

[手少陽三焦經疾病]

根據《靈樞·經脈》的描述,當手少陽三焦經脈發生異常時,可能會出現耳聾、咽喉腫脹和喉部疼痛的症狀。此經脈主管的氣血失調可能導致的疾病有:出汗、眼睛疼痛、臉頰腫脹、耳後、肩膀、上臂、肘部、下臂以及手臂外側的疼痛,甚至影響到小指與無名指的活動能力。

[筋絡相關病症]

《靈樞·經筋》記載,手少陽三焦經的筋絡起始於無名指的末端,然後連結至手腕,沿著手臂、肘部,繞過上臂外側,向上延伸至肩膀,再沿頸部與手太陽經相會。其分支,一條經過頰部深入舌根;另一條則上行至牙齒,沿著耳前線路,連接到眼睛的外角。當這條筋絡路徑上的任何部位發生問題,就會出現肌肉抽搐和舌頭捲縮的現象,這種情況被稱為季夏痹。

4. 手厥陰心包絡經病

《靈·經脈》: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動則病手心熱,臂肘攣急,腋腫,甚則胸脅支滿,心中澹澹大動,面赤目黃,喜笑不休。

筋病

《靈·經筋》:手心主之筋起於中指,與太陰之筋並行,結肘內廉,上臂,結腋下,散前後,挾脅。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結於臂。其病當所過者,轉筋,胸痛,息賁。名曰孟冬痹也。

白話文:

【手厥陰心包經疾病】

根據《靈樞.經脈》的描述,當手厥陰心包經出現問題時,可能會有以下症狀:手心感到熱,手臂和肘部會有緊繃感,甚至腋下可能腫脹。在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感到胸部和側腹部脹滿,心跳加速,面色紅潤,眼睛發黃,並且會不由自主地一直笑。

【筋絡疾病】

同樣地,根據《靈樞.經筋》的記載,手心主的筋絡從中指開始,與肺經的筋絡一起運行,經過肘部內側,沿著上臂,到達腋下,然後分散至身體前後,夾在兩側肋骨之間。其分支進入腋下,分散在胸部,並結於上臂。如果這條筋絡發生問題,可能會導致經過的部位肌肉抽筋,胸痛,呼吸困難。這種情況被稱為冬季初期的風濕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