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體病源類纂》~ 五藏六府諸病·第一篇 (15)
五藏六府諸病·第一篇 (15)
1. 足陽明經病(胃)
《靈·經脈》:胃足陽明之脈,動則病洒洒振寒,善呻數欠,顏黑,病至則惡人與火,聞水聲則惕然而驚,心欲動,獨閉戶,塞牖而處,甚則欲上高而歌,棄衣而走,賁響腹脹,是謂骭(足脛)厥。狂,瘧,濕淫,汗出,鼽衄,口喎,唇胗,頸腫,喉痹,大腹水腫,膝臏腫痛,循膺乳、氣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
經病
《靈·經筋》:足陽明之筋起於中三指,結於跗,上膝外廉,循脅屬脊,其直者,循骭結於缺盆;其支者,結外輔骨,合足少陽,直者循伏兔結髀,聚於陰器,上腹布至缺盆,上頸挾口,合於頄,結於鼻,上合太陽,太陽為目上網,陽明為目下網。其支者,從頰結耳前。其病足中指支,脛轉筋,腳跳且堅,伏兔轉筋,髀前腫,㿉疝,腹筋急,引缺盆及頰,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熱。則筋縱,目不開。
頰筋有寒,則急引,頰移口;有熱則筋縱,緩不勝收。故僻,治之以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塗其緩者,以桑鉤鉤之,即以生桑炭置之坎中,高下以坐等(謂不拘高下,而人於上以守等之),以膏熨急頰,且飲美酒,啖以美食,為之三指(三拊也)而已。
白話文:
【足陽明經病(胃)】
根據《靈樞·經脈》的描述,當足陽明胃經出現問題,患者可能會感到全身發冷、頻繁打哈欠,臉色變黑。病情加重時,會害怕人羣和火光,聽到水聲會突然驚恐,內心焦躁不安,甚至想要關門窗戶,獨自躲藏起來。極端情況下,患者可能想爬到高處唱歌,脫掉衣服奔跑,伴有胃部脹氣、腹部膨脹的症狀,這被稱為足脛厥。此外,還可能出現精神失常、瘧疾、濕氣過重導致多汗,以及鼻塞流涕、鼻血、口歪、脣腫、脖子腫脹、咽喉炎、腹部嚴重水腫、膝蓋疼痛等症狀。沿著胸部、乳頭、氣街穴、大腿、伏兔穴、小腿外側、腳踝上部等部位都會感到疼痛,中趾無法正常活動。
對於足陽明經的疾病,
根據《靈樞·經筋》的記載,足陽明胃經的筋肉起始於中趾,向上連接腳背,沿膝蓋外側延伸,繞過肋骨連接到脊椎,其中一條直線沿小腿連接到鎖骨;另一條分支沿外側腿骨,與足少陽膽經相交,沿大腿前側聚集在生殖器官周圍,向上延伸至腹部,直至鎖骨,再往上到頸部夾住口角,匯聚於顴骨,最終結於鼻子,與太陽穴相連,太陽穴控制眼睛上方的神經,陽明穴控制眼睛下方的神經。另外有一個分支從臉頰延伸到耳朵前方。該經筋病變時,中趾會受到影響,小腿肌肉抽筋,腳踝僵硬,大腿肌肉抽筋,大腿前側腫脹,腹股溝疝氣,腹部筋肉緊繃,牽拉鎖骨和麪部,突然出現口歪斜,病情嚴重時眼睛無法閉合,身體發熱。若身體過熱,筋肉鬆弛,眼睛睜不開。
若面頰的筋肉受寒,會緊繃拉扯,使臉頰偏移,嘴巴歪斜;若是熱度過高,筋肉鬆弛,無法收縮,導致口歪。治療此類疾病可以使用馬脂膏,將其塗抹在緊繃的面頰上,用白酒混合肉桂塗抹鬆弛的部位,再用桑樹枝彎曲固定,然後在一個坑中放置生桑木炭,坑的高度應與坐姿相等(不限定高度,但需保持坐姿),用馬脂膏熱敷緊繃的面頰,同時讓患者喝美酒,吃美食,輕撫三次即可。
2. 手太陰經病(肺)
《靈·經脈》:肺手太陰之脈,動則病肺脹滿,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節)。氣盛有餘,則肩臂痛;氣虛,則肩背痛、寒,少氣不足以息。
筋病
《靈·經筋》:手太陰之筋起於大指之上,結魚後,行寸口外側,上臂結肘中,上臑內廉,入腋下,出缺盆,結肩前髃,下結胸裡,散貫賁(賁門也),下抵季脅。其病當所過者支痛、轉筋,甚成息賁,脅急。吐血。名曰仲冬痹也。
白話文:
【手太陰經病(肺)】
根據《靈樞·經脈》的記載,如果肺部的手太陰脈絡發生問題,會導致肺部腫脹,感覺膨脹並伴隨喘息咳嗽,胸部的缺盆部位也會感到疼痛。如果脈氣過旺,可能會出現肩膀和手臂的疼痛;若脈氣不足,則可能出現肩膀背部的疼痛、怕冷,以及呼吸短促的現象。
【筋病】
《靈樞·經筋》指出,手太陰的筋絡起始於大拇指上方,繞過魚際穴後方,沿著寸口外側向上延伸至手臂,結於肘部,再沿著上臂內側進入腋下,穿過缺盆,結於肩前方的髃穴,向下結於胸腔內部,分散貫穿賁門(即胃與食道交界處),最後到達季脅(即肋骨下方)。若此筋絡發生問題,會在經過的部位引起支痛及抽筋現象,嚴重時會形成息賁(即胸悶),脅部緊繃,甚至出現吐血的症狀,這種病症被稱為仲冬痹。
3. 手陽明經病(大腸)
《靈·經脈》:大腸手陽明之脈,動則病齒痛頸腫(節),目黃口乾,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
筋病
《靈·經筋》:手陽明之筋起於大指次指之端,結腕,上循臂,上結肘外,上臑結於髃;其支者,繞肩挾脊;直者,從肩髃上頸;又支者,上頰,結於頄;直者,上出手太陽之前,上左角絡頭,下右頷。其病當所過者支痛及轉筋,肩不舉,頸不可左右視。名曰孟夏痹也。
白話文:
【手陽明經病(大腸)】
根據《靈樞·經脈》的記載,如果手陽明大腸經脈發生問題,會出現以下的症狀:牙痛、脖子腫大,眼睛發黃、口乾,鼻塞流鼻血、喉嚨痛,肩膀前方和手臂疼痛,拇指和食指疼痛且活動不便。
筋病
《靈樞·經筋》提到,手陽明經筋起始於食指末端,沿著手腕向上延伸到手臂,再沿著手肘外部向上,最終結於三角肌;其分支纏繞肩膀並夾住脊椎;正向的分支從三角肌向上至頸部;另一分支向上至臉頰,結於顴骨;正向的分支會穿過手太陽小腸經前面,向上至左額角,繞過頭部連接右頜。當這條筋出問題時,會在它經過的地方產生肢體疼痛以及肌肉抽筋,肩膀抬不起來,頸部無法左右轉動。這種病稱為孟夏痹。
以上就是手陽明大腸經和相關筋絡的病變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