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體病源類纂》~ 附六淫病·第六篇 (2)
附六淫病·第六篇 (2)
1. 暑淫
沈氏曰:夏月相火行令,人感其氣,自口鼻而入於肺胃,多見身熱汗出而喘,煩渴多言,倦怠少氣,或下血,發黃,生斑等症。如入心包,散於血脈而入腦,則四肢搐搦,不省人事,法宜分上、中、下治之,以去濕熱,清心肺,利小便為主。氣虛受傷者,宜稍補之。若見惡寒肢逆,甚至迷悶不省,霍亂吐瀉,痰滯呃逆,腹滿泄利者,此非僅傷於暑,乃兼暑中之濕也。
《內經》以脈虛身熱為傷暑,《金匱》以弦細芤遲為傷暑,蓋以暑傷氣而不傷形,故氣消而脈虛弱或芤遲也。大抵肺胃症之熱甚者,宜白虎湯以養陰而制熱;其輕者,竹葉石膏湯,氣虛則加人參;其最輕而兼水氣者,天水散;水停心下者,瓜蒂吐之;其有乘涼,飲冷湯,陽氣為陰邪郁遏者,則香薷扁豆六和湯宜之;寒多者,大順散或冷香飲子;寒熱交併而氣復虛者,則以清暑益氣湯補之;熱邪閉竅者,牛黃、至寶、蘇合香丸等開之。
白話文:
沈氏說:夏天陽氣旺盛,人體容易受到暑氣影響,暑氣從口鼻進入肺胃,常表現為發熱、出汗、呼吸困難、口渴、話多、疲倦、氣短,甚至出現便血、發黃、長斑等症狀。如果暑氣入心包,散佈於血脈,進而影響腦部,就會出現四肢抽搐、昏迷等情況。治療上應根據病情輕重分上中下三焦治療,以去除濕熱、清熱解毒、利尿為主。體虛者,可適當補氣。如果患者出現惡寒、四肢冰冷、昏迷、嘔吐、腹瀉、痰多、呃逆、腹脹、腹瀉等症狀,則不僅是暑氣傷人,還伴有濕邪。
《內經》認為脈虛身熱是暑氣傷人的表現,《金匱》則認為脈弦細、脈芤遲也是暑氣傷人的表現。這是因為暑氣傷人主要是傷及氣而不傷形,所以氣血虧虛導致脈虛弱或芤遲。總體來說,肺胃熱盛者,可用白虎湯滋陰降火;熱症輕微者,可用竹葉石膏湯,氣虛者可加人參;輕症並伴有水氣者,可用天水散;水停心下者,可用瓜蒂催吐;若因貪涼喝冷飲而導致陽氣被陰邪郁遏者,可用香薷、扁豆、六和湯;寒症較多者,可用大順散或冷香飲子;寒熱交雜、體虛者,可用清暑益氣湯補氣;熱邪閉竅者,可用牛黃、至寶、蘇合香丸等開竅。
凡此為氣分用藥之大概,若傷及陰分,入心,則犀角、黃連、瀉心等藥;剋金,則清燥救肺併入酸甘之味,如生脈湯法;入中焦而爍津液,則五汁、玉女、涼膈、桃仁承氣等藥隨證選投;至下焦,則用連梅、復脈、三才、來復等方,視其肝腎受邪及虛實如何也。此又血分用藥之大概也。
各條症狀,另有專書可考,茲不詳言。霍亂亦然,其治法除探吐、急刺外,藿香正氣、桂苓甘露及胃苓湯、漿水散、救中湯皆可採用,無非取其通陽也。伏暑治法又與暑症無殊也。
白話文:
一般來說,治療氣分病症主要採用上述方法,但若傷及陰分,入心,則需使用犀角、黃連等清瀉心火之藥;若剋金,則需清燥救肺,並加入酸甘之味,如生脈湯;若入中焦而損傷津液,則需使用五汁、玉女、涼膈、桃仁承氣等藥根據症狀選用;若至下焦,則需使用連梅、復脈、三才、來復等方劑,需根據肝腎受邪程度及虛實狀況而定。以上為治療血分病症的概括。
其他各種症狀,可參考專門書籍,在此不詳述。霍亂的治療方法除了探吐、急刺外,還可以使用藿香正氣、桂苓甘露、胃苓湯、漿水散、救中湯等方劑,皆是取其通陽作用。伏暑的治療方法與暑症相同。
《素·六元正紀大論》: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其性為暑。
《生氣通天論》:因於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
《氣交變大論》:歲火太過,炎暑流行,金肺受邪,民病瘧,少氣咳喘,血溢,血泄,注下,嗌燥,耳聾,中熱,肩背熱(節);歲金不及,炎火乃行。
《至真要大論》:少陰司天為熱化。
《金匱真言論》: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
《舉痛論》:炅則氣泄。
白話文:
天地相應,暑熱之氣來自天,如同地上的火一般。暑熱會讓人出汗、心煩,靜下來時卻又多話。如果夏季炎熱過度,金氣不足,人就會容易患上瘧疾,出現氣短、咳嗽、咳血、吐血、便血、口乾舌燥、耳聾、胸悶、肩背疼痛等症状。暑熱過度也會導致少陰經受損,體內熱氣無法散發。夏季出汗少,則會導致秋季出現風寒濕邪入侵引起的瘧疾。炎熱會導致氣血外泄。
2. 濕淫
沈氏曰:《經》云:諸濕腫滿,皆屬脾土。又曰:諸痙強直,積飲痞膈,中滿吐下,霍亂,體重胕腫,肉如泥,按之不起,皆屬於濕。蓋太陰濕土,乃己土之氣過濕,兼有內外兩因也。其內因者,本脾土所化之濕,火盛化為濕熱,水盛化為寒濕。其狀發熱惡寒,身重自汗,筋骨疼,小便秘,大便溏,腰疼胕腫,肉如泥,腳如石墜,其脈必緩,浮緩在表,沉緩在裡,弦緩風濕,治法以燥脾利溲為主。
其外因者,為天雨露,地泥水,人飲食生冷與汗衣寢濕,其症首如裹,骨節疼,手足軟,腿胕腫,挾風痰則麻,兼死血則木,有邪火則腫痛,或疝氣偏墜,目黃,其脈亦緩,治法亦以燥濕利便為主。且凡濕在上者,宜開肺利氣;在中,宜運脾燥土;在下,宜利便以開溝渠。又古法治水腫,腰以上發汗,以下利便者,亦同此意。
白話文:
沈氏曰:
《經》書上說:凡是身體腫脹,都屬於脾土的範疇。又說:諸如抽筋、僵硬、積聚在胃部的飲邪、胸膈滿悶、嘔吐、腹瀉、霍亂、身體沉重、腳踝腫脹、肉質如泥、按壓不起等等,都屬於濕邪。
這是因為太陰脾土,本身就容易因濕氣過重而影響脾土的正常運作,加上內外因素的共同作用,導致濕邪產生。
內因方面:
- 主要源於脾土本身轉化出來的濕氣,如果體內火氣旺盛,就會化為濕熱;如果水氣過盛,就會化為寒濕。
- 這些濕邪會表現出發熱畏寒、身體沉重、自汗、筋骨疼痛、小便不利、大便溏稀、腰痛、腳踝腫脹、肉質如泥、腳步沉重如石墜等症狀。
- 脈象通常呈現緩脈,浮緩在表層,沉緩在內部,弦緩則表示風濕之邪。
- 治療方法以燥脾利尿為主。
外因方面:
- 主要來自於天雨露、地泥水、飲食生冷和汗濕衣物等因素。
- 症狀表現為頭部好像被包裹住一樣、骨節疼痛、手腳軟弱、腿部腳踝腫脹。
- 如果伴隨風痰,則會出現麻木;伴隨瘀血,則會出現僵硬;伴隨邪火,則會出現腫痛。
- 另外,還可能出現疝氣偏墜、目黃等症狀。
- 脈象也呈現緩脈。
- 治療方法同樣以燥濕利便為主。
總而言之,凡是濕氣在身體上部,應該以開肺利氣為主;在身體中部,應該以運脾燥土為主;在身體下部,應該以利便開通水路為主。
古人治療水腫的方法,腰部以上以發汗為主,腰部以下以利便為主,也是遵循這個道理。
至濕遍周身,宜烏藥、羌活;在兩臂,宜桑條、威靈仙;濕在兩股,宜牛膝、防已、萆薢等藥,分其部位而治之,則一身之患有不盡去者乎?又同一濕也,而有中濕、寒濕、風濕、濕痹、濕熱、溫濕、酒濕及濕痰之不同焉。中濕者,脈沉腹脹,流於關節,則肢痛身重,久更浮腫喘滿。
挾風,眩、噦;挾寒,攣、疼。此顯而可驗者也。寒濕,雖夏月亦覺清冷,多中於氣血兩虛之人,發為關節掣痛,溏泄,或痛,冷痛而成腎著;前人以尿赤而渴為濕熱,尿清不渴為寒濕,是其驗也。風濕者,太陽經感風與濕,其骨節痠疼,汗出身寒,小便不利,或有微腫,脈沉,短氣;雖惡風寒,宜微汗之,但不得用麻葛令其大汗,若大汗則風去濕留,反能為患。濕熱者,濕鬱成熱,口必渴,其體痛必流走無定處,或狀熱而脈浮稍數耳。
白話文:
如果濕氣遍布全身,就應該用烏藥、羌活;如果濕氣集中在兩臂,就應該用桑條、威靈仙;如果濕氣集中在兩股,就應該用牛膝、防己、萆薢等藥。針對不同部位的濕氣進行治療,全身的病痛不就能夠逐漸消失嗎?此外,濕氣也有不同的類型,例如中濕、寒濕、風濕、濕痹、濕熱、溫濕、酒濕和濕痰。中濕的症狀是脈沉腹脹,濕氣流入關節則會導致肢體疼痛、身體沉重,久而久之還會浮腫、喘不過氣。如果濕氣夾雜著風,就會頭暈目眩、打嗝;如果濕氣夾雜著寒,就會肌肉痙攣、疼痛。這些都是明顯可以驗證的。寒濕即使在夏天也會讓人感到清冷,而且容易發生在氣血虛弱的人身上,會導致關節疼痛、大便稀溏,或是關節疼痛、冷痛,進而影響腎臟;前人認為尿液赤紅且口渴是濕熱,尿液清澈且不口渴是寒濕,這是驗證寒濕和濕熱的方法。風濕是太陽經受到風寒濕邪的侵襲,導致骨節痠痛、出汗、身體發冷、小便不利,甚至出現輕微腫脹、脈沉、呼吸短促的症狀。雖然風濕患者怕風寒,但需要微微出汗,不能用麻葛等藥物讓他們大量出汗,因為大量出汗會導致風邪消散而濕氣留存,反而會加重病情。濕熱是濕氣鬱積化熱,患者必定口渴,身體疼痛而且流動不定,或者身體發熱,脈搏浮而略快。
濕痰者,痰流所到為痛。溫濕者,多因暑濕相搏,其脈陽濡而陰小急,必有三焦見症,舌苔黃滑,不可發汗,余法繁重,宜閱專條,不能盡述。酒濕亦能作痹,甚則口喎,身似中風,當泄濕毒,不可作風治而發其汗。濕痹,詳列本條,非僅太陽關節疼痛一症,而凡三氣雜至為痹者,均宜參考之耳。
至其傷濕之故,則有由肺氣不化與膀胱氣不化者,有由中焦不運、下焦虛冷者,外症則坐臥濕地、當風飲冷及風濕相搏所成。且霧露雨濕,上先受之;地氣寒濕,下先受之;口竅所吸之水,與汗及痰涎內壅者,則肌肉脾胃實當之。症異治殊,辨之宜確。
《素·陰陽應象大論》:中央生濕(節),濕勝則濡泄。
白話文:
濕痰會導致痰流經之處疼痛。溫濕多因暑濕交戰而起,脈象陽濡陰小急,必定會出現三焦的症狀,舌苔黃滑,不可發汗,其他治療方法繁雜,宜參考專門條文,無法在此一一詳述。酒濕也能導致痹症,嚴重者會口歪,身體如同中風,應當瀉去濕毒,不可用風寒療法使其出汗。濕痹症狀詳見本條,不僅僅是太陽關節疼痛,凡是三氣雜至導致的痹症都應參考此條。
至於傷濕的原因,有因肺氣不化與膀胱氣不化者,也有因中焦不運、下焦虛冷者,外在因素則有坐臥濕地、當風飲冷以及風濕相搏所致。此外,霧露雨濕會先侵犯上部,地氣寒濕則先侵犯下部;口鼻吸入的水分,以及汗液和痰涎內壅者,則會影響肌肉、脾胃。症狀不同,治療方法也各有差異,辨證需準確。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提到:「中央生濕,濕勝則濡泄。」
《六元正紀大論》:太陰所至為濕生(節)。諸濕腫滿,皆屬於脾(節)。土鬱之發,洪水乃從,善為時雨,民病心腹脹、腸鳴、嘔吐、霍亂,飲發注下,胕腫身重。
《至真要大論》:濕氣大來,土之勝也。寒水受邪,腎病生焉。
《太陰陽明篇》:陽受風氣,陰受濕氣(節)。傷於濕者,下先受之。
《氣交變大論》:歲土太過,雨濕流行,腎水受邪,民病腹痛,清厥,體重,煩冤(節);歲水不及,濕乃大行,民病腹滿,濡泄,寒瘍流水,腰股痛發,足跗浮腫。
白話文:
脾主濕,濕氣過盛,會導致腹脹、腸鳴、嘔吐、霍亂等症狀,並且會造成肢體腫脹、身體沉重。濕氣過盛是土勝之象,寒邪侵襲腎,則會導致腎病。濕氣容易侵犯下焦,因此濕邪傷人,往往先從下半身開始。濕氣流行,會造成腹痛、體重、煩悶等症狀,而濕氣過於旺盛,則會導致腹滿、腹瀉、腰腿疼痛、足部浮腫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