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體病源類纂》~ 附六淫病·第六篇 (1)
附六淫病·第六篇 (1)
1. 附六淫病·第六篇
(風寒暑濕燥火)
2. 風淫
沈氏曰:《經》言諸暴強直、支痛軟戾、裡急筋縮,皆屬於風,此厥陰風木為肝膽之氣,乃藏氣所主之風也。若八方不正之風,則為邪氣,故中人即為病。其有四時勝氣而襲之者,如春勝長夏,為木剋土;長夏勝冬,為土剋水,以所勝入也。其有隨時、隨藏而為病者,以內氣不守,外邪得入也。
故春病在頭,鼽衄;夏在藏,病胸脅;長夏在脾,積風為寒,洞泄寒中;秋在肩背,暑汗不出,風襲腠膚,善風瘧;冬在四肢,脾厥,考其所以然者,人之精為真陰,為元氣之本,惟冬藏精則內實,雖夏之暑邪,亦汗出而不得入;若冬不藏,又暑汗不出,閉藏、疏泄之道俱失,則凡春溫、夏熱、秋瘧及冬寒四季之淫,隨時、隨藏而病,此風邪所化之由也。然風入五藏,其狀各殊。
白話文:
沈氏說:《經》書上記載,各種暴發性的強直疼痛、肢體疼痛無力、裡急後重和筋脈攣縮,都屬於風。這是厥陰風木,為肝膽之氣,是藏氣所主導的風。如果八方不正的風,則為邪氣,因此進入人體就會生病。
如果遇到四時勝氣而入侵的,例如春天勝過長夏,為木剋土;長夏勝過冬天,為土剋水,以所勝的氣進入人體。如果遇到隨時間、隨臟腑藏氣而生病的,則由於內氣不守,外邪得以入侵。
所以春天生病在頭部,流鼻血;夏天生病在內臟,病於胸脅;長夏生病在脾臟,積聚風寒,導致腹瀉寒氣;秋天生病在肩背,暑熱汗出不來,風邪侵襲腠理,容易得瘧疾;冬天生病在四肢,脾氣厥逆。考究其原因,人體的精氣為真陰,是元氣的根本,只有冬天藏精才能內實,即使夏季的暑邪,也能汗出而不能侵入;如果冬天不藏精,又暑熱汗出不來,閉藏和疏泄之道都失常,那麼春溫、夏熱、秋瘧和冬寒四季的邪氣,就會隨時隨藏氣而生病,這就是風邪轉化的原因。
然而風入五臟,其症狀各不相同。
肺受風,多汗惡風,色白,咳而短氣,晝減暮劇,診在眉上(白);心則多汗惡風,善恐,色赤,木火交熾,神志昏亂,舌本強,其診在口;肝亦多汗惡風,色蒼,肝本為風,風反勝之,則內氣不勝,多悲多怒,陰器病則妒陰(時憎女子也),故名,診在目下;脾亦多汗惡風,色黃,土為風木所克,身體怠惰,脾不化食,診在鼻;腎亦自汗惡風,面浮腫,脊痛,炲氣見,診在肌上。五藏受風不同,病由各異如此。
又風中當早治,遲則五藏遞傳,以至於死。如初感,毛直皮閉而為熱,是當汗發即已;即或痹而不仁,亦可熨灸之;惟弗治,遂入舍肺,自表入里,閉之則為肺痹,發咳喘急也;又不發之,從所克而傳肝,為肝痹,脅痛而出食也;又弗治,再從所克而傳脾,風熱相乘,為脾痹,內則煩熱,外則體黃;又弗治,再從所克而傳腎,為疝瘕,邪聚下焦,溲出白濁,且熱結蝕陰也;又弗治,再從所克而傳心,筋脈引急,病名曰瘛。邪氣至此已極,藏氣皆息,能無死乎?此五藏相傳之次也。
白話文:
肺部受風,容易出汗、怕風,面色蒼白,咳嗽氣短,白天症狀輕,晚上加重,觀察眉上(白色)可知;心臟受風,容易出汗、怕風,容易恐懼,面色發紅,心火與肝火交熾,神志不清,舌根僵硬,觀察口部可知;肝臟受風,容易出汗、怕風,面色蒼白,肝臟本身屬風,風氣過盛,內氣不足,容易悲傷憤怒,生殖器官疾病,會嫉妒女性,因此得名,觀察眼下方可知;脾臟受風,容易出汗、怕風,面色發黃,脾臟屬土,被風木所克,身體疲憊,脾臟無法消化食物,觀察鼻子可知;腎臟受風,容易自汗、怕風,面部浮腫,腰背疼痛,呼吸急促,觀察肌肉可知。五臟受風的表現不同,病症也各不相同。
風邪入侵要及早治療,拖延則會逐漸侵襲五臟,最終導致死亡。剛開始感染,毛髮豎立,皮膚緊閉,屬於熱證,要通過發汗來治療;即使已經出現痺痛麻木,也可以用熨灸的方法治療;如果放任不管,風邪就會入侵肺臟,從表層深入內部,阻塞肺氣,就會導致肺痹,出現咳嗽喘息的症状;再不治療,風邪就會傳入肝臟,因為肝臟被肺臟所克,導致肝痹,出現脅肋疼痛,食慾不振;再不治療,風邪就會傳入脾臟,風熱交織,導致脾痹,內則煩躁發熱,外則身體發黃;再不治療,風邪就會傳入腎臟,導致疝氣瘕瘕,邪氣積聚下焦,尿液混濁,甚至熱邪侵蝕陰部;再不治療,風邪就會傳入心臟,筋脈收縮,稱為瘛瘕。邪氣至此已達極致,五臟之氣全部衰竭,怎麼能不死呢?這就是五臟互相傳染的順序。
又內先有所傷,而適與風邪相會而發者,所謂合邪也。凡邪之中人,雖各有所入,要歸於三部:喜怒不節則傷藏,病起於陰,一也:清濕襲虛,病起於下,二也:風雨襲虛,病起於上,三也。至於淫佚,不可勝數,然受病之始,只此三部。故風氣百疾,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
總之,風善行數變,傷人為病,變態不一。如風襲皮膚,腠理開則衛泄而寒,元府閉則陽壅而熱,則為寒熱病矣。又如風入胃中,其人肥,邪循脈上目內眥而黃,則留為熱中;其人瘦,則變為寒中矣。又如風客於諸脈俞,散行分肉,或使生瘍㿉,或不仁,或胕府熱,或不去而為癘風矣。
白話文:
如果人體內部先有損傷,又恰巧遇上風寒,就會引發疾病,這就是所謂的「合邪」。各種邪氣入侵人體,雖然各有其入路,但最終都會歸屬於三種情況:情緒失控會傷及臟腑,病症從內而生;濕氣入侵虛弱之體,病症從下而上;風雨侵襲虛弱之體,病症從上而下。至於其他因素引發的疾病,不勝枚舉,但最初的病因還是離不開這三種情況。所以,風氣導致的百般疾病,都需要體內虛弱的條件,邪氣才得以入侵。
總而言之,風氣善於變化多端,入侵人體後會導致各種疾病,表現形式也不盡相同。例如,風侵襲皮膚,毛孔張開就會導致衛氣外泄而受寒,元氣閉塞就會導致陽氣鬱積而發熱,進而出現寒熱交替的病症。又例如,風入侵胃部,如果人體肥胖,邪氣沿著經脈上行至眼角而發黃,就會變成熱病;如果人體瘦弱,就會變成寒病。還有,風停留在經絡的穴位,散布在肌肉組織,可能會導致癰疽、麻木、肌肉熱痛,甚至發展成頑固的風痺。
若入五藏六府之俞,隨左右而偏中,則又為偏風矣。以至循風府入腦,為腦風。飲酒後,元府開而中之,為漏風。新沐而中,為首風。風不散,傳入大腸,為腸風。在腠理,汗泄不止,為泄風。病雖異名,皆風之變也。(首風,因沐而中頭面,多汗惡風,頭極痛,先日甚,次日少愈。
漏風,常多汗,不可單衣,食則汗出,身熱不惡寒,甚或陽盛於上而喘息,衣濡,口乾時飲。泄風,汗出津涸,口乾,身痛畏寒,汗多亡陽也)。要之,風為百病之長,凡寒、暑、濕、燥、火五者,皆從風而入,而風之為邪,又有寒熱、剛柔、內外之不一,則治之豈易事哉。
白話文:
風邪如果侵入五臟六腑的俞穴,並向左右兩側偏斜,就會變成偏風。偏風進一步循著風府穴侵入腦部,就成了腦風。喝酒後,元氣外泄,風邪乘虛而入,就成了漏風。剛洗完頭就受風,就成了首風。風邪若不散去,就可能傳入大腸,變成腸風。風邪停留在腠理之間,導致汗液不停地流出,就成了泄風。雖然這些疾病的名字不同,但本質上都是風邪變化而成的。首風是因為洗頭後受風,導致頭面部多汗怕風,頭部劇痛,第一天病情嚴重,第二天稍微減輕。漏風則經常出汗,不能單穿衣服,吃飯時就會出汗,身體發熱但不畏寒,嚴重者甚至陽氣上浮而喘不過氣,衣服濕了,口乾就喝水。泄風則是出汗過多導致津液枯竭,口乾,身體疼痛怕冷,出汗太多損傷陽氣。總之,風是百病之源,寒、暑、濕、燥、火這五種邪氣,都是依附風邪而侵入人體的。而風邪本身又分為寒熱、剛柔、內外等不同的類型,治療起來自然不易。
附風病名:
中風,類中,傷風,五藏,五風,偏風,腦風,漏風
內風,首風,腸風,泄風,胃風,勞風(勞汗當風,傷腎)
頭風(偏正),毒風(生瘡),刺風(如刀刺無定處),癇風
驚風,頑風,惡風,暗風,㾴風(面生米點),節風
酒風(《素問》身熱、汗出、惡風、少氣),膽風,氣風(肉內如蟲行)
癱風(手足拳攣),瘓風(同上),虛風,脫風,賊風,產風
骨風,膝風,盛風(言語謇澀),髓風,血風
皮風,肌風,閉風(便燥),軟風(四肢不舉),剛風
虎風(發吼羊叫),天風(成片爛瘡),綠風(瞳人大)
白話文:
附風病名:中風、類中、傷風、五臟風、五風、偏風、腦風、漏風、內風、首風、腸風、泄風、胃風、勞風(勞汗當風,傷腎)、頭風(偏正)、毒風(生瘡)、刺風(如刀刺無定處)、癇風、驚風、頑風、惡風、暗風、㾴風(面生米點)、節風、酒風(《素問》身熱、汗出、惡風、少氣)、膽風、氣風(肉內如蟲行)、癱風(手足拳攣)、瘓風(同上)、虛風、脫風、賊風、產風、骨風、膝風、盛風(言語謇澀)、髓風、血風、皮風、肌風、閉風(便燥)、軟風(四肢不舉)、剛風、虎風(發吼羊叫)、天風(成片爛瘡)、綠風(瞳人大)。
青風(吐極青盲),破傷風,腎囊風,乳子臍風
《素·風論》:風氣藏於皮膚之間,內不得通,外不得泄。風者善行而數變,腠理開則灑然寒,閉則熱而悶。其寒也,則衰飲食;其熱也,則消肌肉。
《六元正紀大論》:風病行於上(節)。木鬱之發,大風乃至,民病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隔咽不通,食飲不下,甚則耳鳴眩轉,善暴僵仆。
《氣交變大論》:歲木太過,風氣流行,民病飧泄,食減體重,煩冤,腸鳴,腹支滿(節)。歲土不及,風乃大行,民病飧泄,霍亂,腹痛。
《陰陽應象大論》:風氣通於肝。
《靈·五色篇》:風者,百病之始也。
《壽夭剛柔篇》:病在陽者,命曰風。
白話文:
青風導致吐血昏迷,破傷風、腎囊風、乳子臍風都是風邪侵襲造成的病症。風氣潛藏於皮膚表層,內外不通,風性善於流動且變化多端,毛孔開泄則容易感受寒邪,閉塞則會感到悶熱。寒邪會導致人體衰弱,飲食不思;熱邪則會消耗肌肉。風病上行至頸項,木氣鬱滯發作,就會引起大風,病人會感到胃脘疼痛,兩脅疼痛,咽喉阻塞,食飲不下,嚴重者還會出現耳鳴眩暈,突然昏倒。木氣過盛導致風氣流行,就會引起腸胃不適,食慾減退,身體消瘦,煩躁不安,腸鳴腹脹。土氣不足也會導致風氣盛行,使人出現腸胃不適,霍亂腹痛。風氣與肝臟相通,風是百病之源,陽氣受損就會導致風病。
3. 寒淫
沈氏曰:《經》云:諸病上下,所出水液,澄澈清冷,癥瘕,禿疝,堅痞,腹滿急痛,下利清白,食已不飢,吐利腥穢,屈伸不便,厥逆禁固,皆屬於寒。夫腎為水藏,膀胱亦屬寒水,腎陽若虛,則寒水之氣益泛,而諸寒病生焉。是寒之為病,無論外召內生,未有不由於陽虛者也。
至其重且險者,莫如傷寒,宜遵仲景之法,茲不贅論。又有中寒一症,身直口噤,戰掉眩暈,身無汗者,為寒毒所中,脈必沉細緊澀,或陰陽俱盛,有汗反不治;若肢冷,腹絞痛,唇青者,宜半夏、皂角、麝香填臍艾灸;又或乘冷、食冷致頭痛身熱,項急,腹痛嘔吐者,為雜中寒,五積散溫之可也。
白話文:
沈氏曰:
《經》書上說:各種疾病,無論是上半身或下半身的病症,只要是因體內水液失調引起的,並且表現出以下特徵,就屬於寒證:
- 水液清澈冰冷
- 腹部出現癥瘕(指腹部腫塊)
- 疝氣
- 堅硬痞塊
- 腹部脹滿急痛
- 瀉下清澈稀薄的糞便
- 吃完飯後不覺得飢餓
- 吐出或瀉出腥穢之物
- 肢體屈伸不靈活
- 四肢厥逆,身體僵硬
- 所有這些症狀都屬於寒證。
腎臟主水,膀胱也屬於寒水之府,如果腎陽不足,寒水之氣就會更容易外溢,導致各種寒證的發生。由此可見,寒證的發生,無論是外感寒邪還是內生寒氣,都離不開陽虛的基礎。
至於更嚴重、更危險的寒證,莫過於傷寒,這就需要遵循仲景(張仲景)的治療方法,在此就不再贅述。
此外,還有一種中寒的症狀,患者身體僵直,口緊閉,四肢顫抖,頭昏眼花,而且沒有汗出,這是寒毒侵入身體所致。這種情況下的脈象通常沉細緊澀,或是陰陽俱盛,即使有汗也不宜用汗法治療。
如果患者肢體冰冷,腹部絞痛,嘴唇發青,可以將半夏、皂角、麝香填入臍中,用艾灸溫之;如果患者因為受涼、吃冷東西而導致頭痛發熱、頸項僵硬、腹部疼痛嘔吐,這是雜中寒,可以用五積散溫熱來治療。
其他寒邪久伏所發之病,或為痼冷,或為厥逆,或為積聚、癥瘕、痃癖、痞氣、寒疝等症,又當於各門中求之。
《素·至真要大論》:寒氣大來,水之勝也,火熱受邪,心病生焉。
《六元正紀大論》:水鬱之發,陽氣乃闢,陰氣暴舉,大寒乃至,民病寒客心痛,腰椎痛,大關節不利,屈伸不便,善厥逆,痞堅腹滿。
《氣交變大論》:歲水太過,寒氣流行,邪害心火(節);歲火不及,寒乃大行。
白話文:
其他因寒邪長期潛伏而發生的疾病,可能是長期寒冷體質,或是突然發作的寒性症狀,也可能是積聚、癥瘕、痃癖、痞氣、寒疝等病症,都需要在不同的疾病門類中尋找原因。
寒氣過盛,就如同水克火,火熱受寒邪侵襲,就會導致心臟病變。
水氣鬱結,陽氣就會被阻礙,陰氣就會驟然上升,極度寒冷就會到來,民眾因此會出現寒氣入侵心臟疼痛、腰椎疼痛、關節活動不便、容易發作寒性症狀、腹部脹滿等症狀。
如果當年水氣過多,寒氣就會流行,侵犯心臟的陽氣;如果當年火氣不足,寒氣就會更加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