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體病源類纂》~ 皮肉筋骨病·第五篇 (1)

回本書目錄

皮肉筋骨病·第五篇 (1)

1. 皮病一

癍痧,癮疹,痤疿,麻木,靨痣,痛癢,丹毒

紫白,癜風,白屑,黑白癩,皮毛,脫落,皮水,索澤

沈氏曰:包涵肌肉,防衛筋骨者為皮;皮外最薄者,為膚,俗謂枯皮,《經》言皮膚,亦曰腠理;津液滲泄之所,曰腠;文理縫會之中,曰理。腠理,亦曰元府,汗液色元從空而出,其始聚於孔竅,故曰元府也。皮之主為肺,故風寒襲人,肺先受病,非發於皮毛,即見於經絡也。

其他癍痧、癮疹、痤疿、麻木、靨痣,無非風濕熱毒之邪,各有專法可按,若論大概則不過痛癢兩端。《經》曰諸癢為虛,血不榮肌。又曰:諸瘡痛癢,皆屬於火。河間就火之微盛,以分痛癢,曰人近火,微熱則癢,熱甚則痛,附近則灼而為瘡。或謂痛實癢虛,虛者,熱之微也,非指虛寒也。

白話文:

  • 癬痧:皮膚上出現的紅斑點狀疹子

  • 癥疹:泛指皮膚上突然出現的疹子

  • 痤疿:即青春痘,皮膚上長出的小疙瘩或粉刺

  • 麻木:皮膚或神經失去知覺的情況

  • 靨痣:靜脈曲張在皮膚表面形成的痣狀物體

  • 痛癢:皮膚有痛感和癢感的情況

  • 丹毒:一種由細菌引起的急性皮膚感染

  • 紫白、癜風、白屑、黑白癩、皮毛、脫落、皮水、索澤:這些都是不同類型的皮膚問題,如皮膚變色、皮屑、皮膚疾病、皮膚脫落、皮膚水分失調等

沈氏認為,皮膚是包裹肌肉,保護骨骼的組織。膚是皮膚最外層且最薄的部分,俗稱為「枯皮」,經書中提到的「皮膚」也包括了「腠理」。腠理是指皮膚內部,液體滲透的通道,而文理縫會之中稱為「理」。腠理也被稱為「元府」,指的是汗液的產生和排出的原初之地。

皮膚的主要功能與肺有關,因此當風寒侵入人體時,肺部首先受到影響。皮膚問題通常起因於風濕熱毒,各種療法都有針對特定問題的專門方法。然而,大致來說,皮膚痛癢通常可以歸結於兩大類:一是虛弱的免疫系統導致的瘙癢,二是由於火氣過旺引起的一系列皮膚痛癢問題。張元素根據火氣的輕重來區分痛癢,認為接近火源時,輕微的熱量會引起瘙癢,熱度增加會導致疼痛,並形成傷口。有時候會說痛是實證,癢是虛證,這裡的虛並非指虛寒,而是指火氣的輕微表現。

若乃丹毒為患,名目繁多,大凡色赤為丹,色白為瘼,痛者為丹毒,癢者為風丹。自腹出四肢者順,自四肢入腹者逆。若素有病,面上忽見紅點者,死。除瘼症屬肺虛冷風,宜以酒調土朱,頓服之。外丹毒主方甚多,不如古傳十二種單方,治一切丹毒,但於其中用一二味即效矣(單方詳後)。然而皮之為病,不特此也。

又皮肉變色,赤為紫癜風,白為白癜風。紫由風與血搏,白由風與氣搏。又皮肉色變,不痛癢,久之遍體為白駁風,此肺風流注皮間,其輕者,即為白屑風。又烏癩,亦名黑癩,由惡風相觸,其狀生瘡,痛癢如蟲行,或如桃李癮疹,眼前見物如絲垂,手足麻木,刺之不痛,宜川烏、升麻、防已、黃柏、雄礬、巴豆、松脂熬塗。

白話文:

如果發生丹毒,名稱繁多,總體來說,紅色的就是丹毒,白色的就是疇,疼痛的叫做丹毒,癢的叫做風丹。從腹部開始蔓延到四肢的算是順序,反之從四肢回到腹部則是逆序。如果原本就有其他疾病,臉上忽然出現紅點,那麼預示著病重,可能面臨死亡。對於疇這種情況,如果屬於肺虛受寒風所導致,應當使用酒調和土朱,一次性服用。對於外丹毒的治療方法有很多種,但不如古傳的十二種單方更有效,只需要在這些單方中選用一二味藥材,就能達到療效。然而皮膚的疾病並非只有這些。

此外,皮膚和肌肉的顏色改變,紅色的稱為紫癜風,白色的稱為白癜風。紅色可能是由於風和血的交織所致,而白色則可能是由於風和氣的交織所致。再者,皮膚和肌肉的顏色改變,若無疼痛和癢感,長時間下來全身都可能會出現白駁風,這是因為肺風侵入皮膚間,較輕的表現為白屑風。另外,烏癩,也被稱為黑癩,是由於惡風的影響,會生出傷口,疼痛和癢感如同蟲子爬行,或者像桃李的疹子,眼前看到的物體看起來像是纖細的絲線垂下,手腳麻木,即使被針刺也感覺不到疼痛。對此情況,可以使用川烏、升麻、防己、黃柏、雄礬、巴豆、松脂熬煮後塗抹。

又白癩,色白,發熱,頏痛,手足縱,背膂急,亦由風毒,宜白花蛇、蠶蛾、羌活、防風、天麻、白蘚皮為末,酒下。綜計各症,均於風熱濕毒中求之,其或近寒者,肺氣必大虛也。至於《金匱》皮水,為濕淫所勝,津枯毛脫,皮澀不潤,其名曰索澤,又當於利濕、潤燥兩法中選用之耳。小兒痘病,皮肉皆病,不可殫述,另有專條可考焉。

十二種單方

水苔、生地、生松毛、蒴藿葉(音朔,吊濕草,《別錄》下品)、慎火草(即景天草,石草類,《本草經》上品,俗以瓦盆盛養,置屋頂上能闢火)、浮萍、硝石、豆葉(以上皆搗敷)、豆豉、大黃、黃芩、山梔(以上為末和敷)。

白話文:

白癩是一種皮膚病,症狀是皮膚顏色變白,發熱、頭疼、手腳麻木、背部緊繃。這些症狀都是由風毒引起的,可以用白花蛇、蠶蛾、羌活、防風、天麻、白蘚皮磨成粉末,用酒送服。總結來說,大部分皮膚病都是由風熱濕毒引起的,如果患者體質偏寒,就說明肺氣虛弱。至於《金匱》中提到的皮水病,是由濕邪過盛引起的,導致津液枯竭,毛髮脫落,皮膚乾燥粗糙,叫做索澤。治療這種病需要根據情況選擇利濕潤燥的方法。小兒痘病會影響皮膚和肉體,情況複雜,這裡就不一一詳述,可以參考專門的條目。

以下是十二種單方:水苔、生地、生松毛、蒴藿葉、慎火草、浮萍、硝石、豆葉(以上都需要搗碎敷用)、豆豉、大黃、黃芩、山梔(以上需要磨成粉末敷用)。

《素·痿論》:肺主身之皮毛(節),肺葉熱焦,則皮毛虛弱急薄者,則生痿躄也。

《痹論》:以秋遇此風寒濕三氣者,為皮痹(節)。皮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肺,則煩滿而喘嘔。

《五常政大論》:皮𤸷肉苛,筋脈不利(此謂皮肉間麻木而苛癢也)。

《三部九候論》:皮膚著者死(此謂久病肉脫,皮著於骨也)。

《靈·九針篇》:皮者,肺之合也,人之陽也。

《衛氣失常篇》:色起兩眉,薄澤者,病在皮。

《經脈篇》:津液去皮節者,則爪枯毛折。

《寒熱病篇》:皮寒熱者,不可附席,毛髮焦,鼻槁臘,不得汗,取三陽之絡,以補手太陰。

白話文:

《素·痿論》:肺掌管人身的皮膚和毛發(節點),如果肺葉因熱氣而乾燥焦枯,那麼皮膚和毛發就會變得虛弱和細薄,這就是導致痿躄(一種運動障礙症狀)的原因。

《痹論》:當秋季遇到風、寒、濕三種氣候時,會引起皮痹(一種影響皮膚的疾病)。若皮痹未愈,再次受到外邪侵襲,進入肺部,就會感到胸腹脹滿並伴有嘔吐。

《五常政大論》:皮膚和肌肉失去活力(這種情況下,皮膚和肌肉感覺麻木且瘙癢)。

《三部九候論》:長期病痛造成肌肉大量流失,皮膚黏附在骨頭上(這種情況下,肉已脫落,皮膚緊貼在骨頭上)。

《靈·九針篇》:皮膚是肺的相應組織,是身體的陽面。

《衛氣失常篇》:臉部兩眉之間的顏色變化,皮膚薄而乾燥,表示疾病可能在皮膚層面。

《經脈篇》:體液離開皮膚表面,則指甲乾枯,毛髮掉落。

《寒熱病篇》:皮膚出現寒熱症狀,不能躺在被褥上,毛髮乾枯,鼻腔乾燥,不易出汗,治療上應針對三陽經脈的連接點進行調整,以補充手太陰(肺經)的機能。

2. 肉病二

肥瘦,食㑊,肉苛,肉痿,肉脫

贅肉,努肉,疣目,肉刺,息肉,肉絕

沈氏曰:《內經》云:肥而澤者,氣血有餘;肥而不澤者,氣有餘,血不足;瘦而無澤者,氣血俱不足。此言其大概也。其實,肥者,血實而氣必虛,故行動喘促,耐寒而惡熱,熱傷氣也;瘦者,氣不虛而血必虛,故皮多燥澀,耐熱而惡寒,寒傷血也。此肥瘦之所以分也。

至其為病重者,曰食㑊,多食易飢,不生肌肉,由胃熱消穀之故;次曰肉苛,即𤸷重也,由營虛衛實之故;次曰肉痿,肌頏無力,由脾經傷熱之故;次曰肉脫,脫者空也,真元內竭,穀氣外衰,為不治之症。瘡瘍愈後,有肉凸出,名贅肉,亦曰努肉,烏梅肉貼之。手足忽生如豆狀者,名疣目,宜烏雞膽汁或杏仁粉塗之,以去風邪。

白話文:

肥胖與瘦削、食慾過盛導致的消化不良、肌肉萎縮、肌肉鬆弛、肌肉脫落等病症,古醫學中分別被稱為「肥瘦」、「食疰」、「肉苛」、「肉痿」、「肉脫」、「贅肉」、「努肉」、「疣目」、「肉刺」、「息肉」、「肉絶」。

沈氏在論述中引用《內經》的觀點,認為肥胖且膚色潤澤的人,是因為氣血充沛;而肥胖但膚色黯淡的人,則是氣血有餘而血液不足;瘦削且沒有光澤的人,則是氣血都不足。這只是對這種現象的一個大致描述。

實際上,肥胖的人,雖然血量充足,但氣體通常較虛弱,因此會表現出呼吸急促、耐寒不耐熱的特徵,這是因為熱氣傷害了氣體;瘦削的人,雖然氣體不虛弱,但血液通常較虛弱,因此會表現出皮膚乾燥、粗糙、耐熱不耐寒的特徵,這是因為寒氣傷害了血液。這就是肥胖與瘦削的不同之處。

對於一些病情嚴重的病症,例如「食疰」,患者食慾旺盛卻容易餓,並且無法長肌肉,這是因為胃部熱度過高,消耗了食物的能量;其次,「肉苛」指的是肌肉沈重,這是因為營養物質缺乏,而免疫系統過於強大;接著,「肉痿」指的是肌肉無力,這是因為脾臟受到熱氣的傷害;最後,「肉脫」指的是肌肉脫落,這是因為身體的真元能量耗盡,飲食的營養流失,是一種無法治療的病症。在傷口癒合後,如果出現肌肉凸出的現象,稱為「贅肉」,或者稱為「努肉」,可以用烏梅肉貼敷。手腳突然出現像豆子一樣的突起,稱為「疣目」,可以使用烏雞膽汁或是杏仁粉塗抹,以去除風邪。

又肉刺紅痛,血虛襲風而成,不治亦愈。又鼻中息肉挺出,有肺熱、腦風之分。其餘肉爍、肉核、肉癭均類瘡疽,各症以及肉蛾等項另有專條,茲不備述。若夫耳聾、舌短、背腫、尿血、大便赤泄,則為肉絕之候矣。《經》故斷之曰:六日死也。

《靈·氣穴論》:肉之大會為谷,肉之小會為谿。肉分之間,谿谷之會,以行榮衛,以行大氣。

《刺腰病篇》:肉裡之脈令人腰痛(內者,分肉;里者,肌肉之紋理也)。

《逆調論》:人之肉苛者,雖近衣絮,猶尚苛也(節),逢風而如灸如火者,是人當肉爍也(按:苛者,肉不知寒熱痛癢,不能舉也)。

白話文:

又出現肉刺紅腫疼痛的情況,這是因為血氣不足加上受到風邪侵襲所導致,這種情況不用特別治療也會好轉。另外,鼻孔內長出的息肉,有肺熱或腦風兩種分類。其他的肉瘤、肉核、肉癭等症狀,都類似於瘡疽,各種不同的症狀和肉蛾等類型另有專門的條款說明,這裡就不一一細述了。

如果出現耳鳴、舌頭僵硬、背部腫脹、尿血、大便呈紅色等症狀,這代表肉體已經嚴重損耗。《經》中預測這樣的狀況會在六天後死亡。

《靈·氣穴論》提到,身體的肉質主要集中在穀物和溪流的部位,這些肉質的分界處,溪谷的交匯點,是營養和衛生流通的路徑,也是大氣運行的通道。

《刺腰病篇》指出,肉質的脈絡會讓人感到腰痛(內部指的是肌肉和皮膚之間的分層,外部指的是肌肉的紋理)。

《逆調論》中提到,那些肉質脆弱的人,即使穿著保暖衣物,仍然感覺到寒冷,遇風就像被炙烤一樣,這表示他們可能正在經歷肉體的嚴重消耗,即肉爍的狀態。

《痿論》:脾熱者,色黃而肉蠕動(節)。脾氣熱則胃干而渴,肌肉不仁,發為肉痿(節)。有漸於濕,以水為事,若有所留,居處相濕,肌肉濡漬,痹而不仁,發為肉痿。肉痿者,得之濕地也。

《靈·刺節真邪篇》:寒勝其熱,則骨疼肉枯(節)。結中於肉,宗氣歸之,邪留而不去,有熱則化而為膿,無熱則為肉疸。

《二十四難》:肌肉不滑澤,則肉滿(按:滿即脹也)。

白話文:

脾臟有熱的人,臉色偏黃,肉會蠕動。脾氣熱會導致胃乾燥口渴,肌肉失去知覺,發展成肌肉萎縮。如果再加上濕氣,經常接觸水,或者住在潮濕的地方,肌肉就會浸泡在濕氣中,變得麻木不仁,也會導致肌肉萎縮。肌肉萎縮的原因,通常是因為在潮濕的地方待久了。

寒冷勝過熱,就會導致骨頭疼痛、肌肉枯萎。邪氣停留在肌肉中,宗氣就會聚集在那裡,邪氣停留不去,如果有熱就會化成膿,沒有熱就會變成肉黃疸。

肌肉缺乏潤澤,就會導致肌肉腫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