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體病源類纂》~ 宗氣衛氣營氣病·第四篇 (1)

回本書目錄

宗氣衛氣營氣病·第四篇 (1)

1. 宗、衛、營三氣解

孫一奎曰:人與天地生生不息者,皆一氣之流行耳。是氣也,具於身中,名曰宗氣,又曰大氣,經營晝夜,無或間斷。《靈》、《素》載之而後人莫之言也。後人知有營衛,而不知營衛無宗氣,曷能獨循於經隧,行呼吸以應息數而溫分肉哉。此宗氣者,當與營衛並稱,以見三焦上、中、下,皆此氣為之統宗也。

《靈樞·五味篇》曰:谷始入於胃,其精微者,先出胃之兩焦(中下焦也),以溉五藏,別出兩行營衛之道,其大氣之搏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命曰氣海(大氣即宗氣,氣海即膻中)。又《邪客篇》曰:五穀入胃,其糟粕(下焦)、津液(中焦)、宗氣(上焦)分為三隧。

白話文:

孫一奎說:人與天地相互依存,生生不息,皆因一氣的流動運行。這股氣存在於人體之中,稱為「宗氣」,又稱為「大氣」,它周流不息,晝夜不停地運作,無時無刻不在活動。《靈樞》、《素問》等古籍中都有記載,但後人卻很少提及。後人只知道有營氣和衛氣,卻不知道營衛氣的運作離不開宗氣,如果沒有宗氣,營衛氣又如何能獨自循行於經絡,進行呼吸,應和呼吸次數,溫養血肉呢?因此,宗氣應該與營衛氣並列,以顯示三焦的上焦、中焦、下焦,都是由宗氣統攝運行的。

《靈樞·五味篇》中說:食物進入胃後,其精華首先從胃的兩個焦(中焦和下焦)散布出去,滋養五臟,然後分出兩條道路,分別為營氣和衛氣的運行路線。那些沒有流動的大氣,積聚在胸部,稱為「氣海」(大氣就是宗氣,氣海就是膻中)。又《邪客篇》中說:五穀進入胃後,其糟粕(下焦)、津液(中焦)、宗氣(上焦)會分開進入三條不同的管道。

故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此出上焦為一隧也);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以營四末,內注五藏六府,以應刻數焉(此出中焦為一隧也);衛氣者,出其悍氣之慓疾,而先行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常從足少陰之分間,行於五藏六府(此出下焦為一隧也)。

《營衛生會篇》:黃帝曰:願聞營衛之所行,皆何道從來?歧伯曰:營出於中焦,衛出於下焦。《衛氣篇》曰: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其精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講明此三氣者,自秦越人而後,惟馬玄臺《難經正義》考究極詳。論宗氣則曰:自夫飲食入胃,其精微之氣積於胸中,謂之宗氣。

白話文:

因此,宗氣聚集在胸腔,從喉嚨出來,貫穿心脈,用以進行呼吸(這從上焦經過,像一條隧道);營氣則分泌津液,注入脈絡,轉化為血液,用來滋養四肢末端,並注入五臟六腑,以應付時間的變化(這從中焦經過,也像一條隧道);衛氣則表現出強健的氣息,快速地運行於四肢末端、肌肉和皮膚之間,不停地活動著,白天在陽氣中運行,夜晚在陰氣中運行,經常沿著足少陰經的路線,經過五臟六腑(這從下焦經過,同樣像一條隧道)。

宗氣會於上焦,即八會之氣會於膻中也。惟此宗氣主呼吸而行脈道。論營氣則曰:營氣者,乃陰精之氣也,即宗氣之所統,猶太極之分而為陰也。此氣行於晝二十五度,行於夜二十五度,始於手太陰,五十度而復會於手太陰,而行晝、行夜,十二經之陰陽皆歷焉。所謂太陰主內者,此也。

論衛氣則曰:衛氣者,陽精之氣也,亦宗氣之所統,猶太極之分而為陽也;晝日行於陽二十五度,夜行於陰二十五度,始於足太陽,五十度而復會於足太陽。復引《靈樞·歲露篇》曰:衛氣一日一夜常大會於風府。風府者,足太陽、督脈、陽維之會,所謂太陽主外者,此也。

白話文:

宗氣在上焦聚集,也就是在羶中這個位置匯聚。這股宗氣主要負責呼吸和循行在脈道中。談到營氣時,營氣是陰精所化生的氣,它由宗氣統領,就像太極分出的陰性部分。這股氣在白天循行25度,在夜晚也循行25度,從手太陰開始,經過50度後再回到手太陰,如此一來,一天中白天和晚上的循行都完成了。這就是所謂的太陰主內的含義。

接著談到衛氣,衛氣是陽精所化生的氣,同樣由宗氣統領,就像太極分出的陽性部分;白天它在陽性循行25度,夜晚在陰性循行25度,從足太陽開始,經過50度後回到足太陽。再引用《靈樞·歲露篇》中的話,衛氣每天每晚都會在風府匯聚。風府是足太陽、督脈、陽維三條脈絡的交匯點,這是所謂的太陽主外的含義。

蓋營氣行陽、行陰,主晝夜言;衛氣行陰、行陽,主陽經、陰經言。營氣之行於晝者,陽經中有陰經;行於夜者,陰經中亦有陽經(指衛氣)。故行陰、行陽,主晝夜言也。衛氣則晝必只行於陽(行三陽經)夜必只行於陰,是陰陽不指晝夜言也。

白話文:

營氣在白天走陽經,晚上走陰經,所以營氣負責晝夜的運行;衛氣白天走陰經,晚上走陽經,所以衛氣負責陽經和陰經的運行。白天營氣運行時,陽經中包含陰經;晚上營氣運行時,陰經中也包含陽經(指衛氣)。因此,營氣的運行陰陽交替,主導著晝夜循環。而衛氣則白天只走陽經(走三陽經),晚上只走陰經,因此衛氣的陰陽運行與晝夜無關。

2. 宗氣

謙按:宗氣者,大氣之搏聚者也,積於胸中,出於喉嚨,司呼吸以行經隧。因營氣常並之而行,故宗氣所行之次序與營氣運行無異。詳見《靈樞·經脈篇》。

《素·平人氣象論》: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貫膈絡肺,出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盛喘數絕者,則病在中結而橫有結矣。絕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動應衣,宗氣泄也。

《靈·邪客篇》: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

《邪氣藏府病形篇》:宗氣上出於鼻而為臭。

白話文:

宗氣是聚集的大氣,積聚在胸中,從喉嚨出來,負責呼吸和行經經脈。因為營氣常伴隨它運行,所以宗氣的行進順序與營氣運行相同。胃的大絡稱為虛里,穿過膈膜連接肺,從左乳下出來,它的動脈反映在衣服上,這就是宗氣。呼吸急促頻繁,就是病在胸中阻塞,橫向也有阻塞。如果阻塞完全不通,就會死亡。乳房下方,動脈反映在衣服上,就是宗氣外泄。宗氣積聚在胸中,從喉嚨出來,貫穿心脈進行呼吸。宗氣向上從鼻子出來,就會有臭味。

3. 衛氣

謙按:肺主氣,氣為衛,與營氣同出於中焦。若探其源,則在丹田、氣海之中,實先天之氣生化而出,故又曰衛出下焦。常考其自下而升,出上焦也。每天明時,目張,出自睛明穴,上行於頭,盡行手足六陽經,至夜行手足六陰經,不隨宗氣、營氣行,而獨行於皮膚、分肉之間,故曰衛行脈外。

《素·痹論》:衛者,水穀之悍氣也,其氣慓疾滑利,不能入脈也,故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於肓膜,散於胸腹。逆其氣則病,從其氣則愈。

《靈·衛氣篇》:其浮氣之不能循經者,為衛氣。

《本藏篇》: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合者也(節)。衛氣和,則分肉解利,皮膚調柔,腠理致密。

白話文:

肺臟主宰著人體的氣,氣是人體的防衛力量,與營養氣共同源於中焦。追溯氣的根源,則是在丹田、氣海之中,是先天之氣生化而成,因此也稱衛氣出自下焦。氣常從下向上升,到達上焦。每天清晨太陽出來時,眼睛睜開,氣從睛明穴出發,向上行至頭部,接著行於手足六陽經,到夜晚則行於手足六陰經,不隨著宗氣、營氣行,而獨自運行於皮膚、肌肉之間,所以說衛氣行於脈外。

《素問·痹論》中提到,衛氣是水穀精華中剛強的氣,其氣迅速滑利,無法進入血管,因此循行於皮膚之中、肌肉之間,散布於肓膜,擴散至胸腹。逆著衛氣的運行則會生病,順應衛氣的運行則會痊癒。

《靈樞·衛氣篇》說,浮氣無法循行經脈者,便是衛氣。

《本藏篇》指出,衛氣是溫暖肌肉、充盈皮膚、滋潤腠理、掌管開合的功能。衛氣調和,則肌肉舒展、皮膚光滑柔軟、腠理緊密。

《邪客篇》:衛氣者,晝行於陽,夜行於陰。常從足少陰之分間行於五藏六府。

《衛氣行篇》:衛氣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於身,晝日行於陽二十五周,夜行於陰二十五周,周於五藏。是故平旦陰盡,陽氣出於目,目張則氣上行於頭,循項下足太陽,循背下至小指之端;其散者,別於目銳眥,下手太陽,至手小指之間外側,下足少陽,注小指次指之間,以上循手少陽之分。

側別者,以上至耳前,合於頷,脈注足陽明,以下行至跗上,入五指之間;其散者,從耳下下手陽明,入大指之間;其至於足也,入足心,出外踝,復合於目,故為一周(節)。陽盡於陰,陰受氣矣。其始入於陰,常從手足少陰注於腎,腎注於心,心注於肺,肺注於肝,肝注於脾,脾復注於腎,為一周(節),亦如陽行之二十五周而復合於目。

白話文:

《邪客篇》:衛氣,白天在陽經巡行,夜晚則在陰經巡行。它總是從足少陰經的分岔處開始,在五臟六腑間巡行。

《衛氣行篇》:衛氣一天一夜裡,會繞身體五十週。白天在陽經巡行二十五週,夜晚在陰經巡行二十五週,每週繞過五臟一次。所以,清晨陰氣消失時,陽氣從眼裡生起,眼睛張開,氣便上行到頭部,沿著項部下行到腳的太陽穴,再沿著脊背下行至小指尖。其中散開的部分,會從眼的尖端,經過腳的太陽穴,到達手的小指間,然後下到腳的少陽穴,注入小指和次指之間,再沿著手少陽穴巡行。

其中有一部分會向上至耳朵前,與頜部合流,進入足陽明脈,再沿著腳底下行至腳踝,最後回到腳趾間;散開的部分會從耳朵下方進入手陽明脈,進入大拇指間;當它到達腳時,進入腳心,從外踝出發,再次回到眼裡,所以是一個完整週期。陽氣結束後,陰氣接手。當陰氣初入時,它通常從手腳的少陰脈注入腎,腎接著注入心,心再注入肺,肺接著注入肝,肝接著注入脾,脾最後再注入腎,完成一個週期,如同陽行的二十五週後,又回到眼裡。

以上論衛氣,以下論衛氣病。

《靈·衛氣失常篇》:衛氣之留於腹中,蓄積不行,苑蘊不得常所,使人支脅,胃中滿,喘,呼,逆。

《傷寒論》:脈浮而汗出如流珠者,衛氣衰也。

白話文:

上文討論了衛氣的運行,下文則談論衛氣異常的病症。

《靈·衛氣失常篇》:衛氣停留在腹部,積聚不流通,鬱積不能正常排泄,導致身體側面疼痛,胃部脹滿,喘息,呼吸困難。

《傷寒論》:脈搏浮現且汗出如珠狀,表示衛氣已經衰弱。

4. 營氣

謙按:心生血,血為營。非營氣固,不能生血;非穀氣充,亦不能生此營氣。營氣者,陰精之氣也,故曰營出中焦,是後天清氣所化而出也。清者為營,清濁以剛柔言,謂陰氣柔和為清,陽氣剛悍為濁。此皆古人之說,非臆斷也。喻嘉言謂:營氣根於中焦陽中之陰,行至上焦,隨上焦之宗氣降於下焦,以生陰氣。

是營氣本濁陰之氣,以其根出於上焦之清陽,故謂清者為營也。此亦一解。又喻解濁者為衛一句,謂衛氣根於下焦陰中之微陽,行至中焦,升於上焦,以生陽氣,是衛本清陽,以其根出於下焦之濁陰,故謂濁者為衛也。究之《經》言營出中焦,衛出下焦二句,即有清濁之別矣。

白話文:

心臟產生血液,血液是人體的營養物質。沒有充足的營氣,血液就無法生成;沒有充足的谷氣,也無法生成營氣。營氣是陰精之氣,所以說營氣出自中焦,是由後天清氣轉化而來的。清氣就是營氣,清濁以剛柔來區分,陰氣柔和為清,陽氣剛悍為濁。這些都是古人的觀點,不是我憑空臆斷的。喻嘉言認為:營氣根源於中焦陽中之陰,向上運行至上焦,隨著上焦的宗氣下降到下焦,以滋養陰氣。

因此,營氣本是濁陰之氣,但因為它根源於上焦的清陽,所以被稱為清氣。這也是對營氣的一種解釋。喻嘉言還解釋了濁者為衛一句,認為衛氣根源於下焦陰中之微陽,向上運行至中焦,再升至上焦,以滋養陽氣。因此,衛氣本是清陽,但因為它根源於下焦的濁陰,所以被稱為濁氣。仔細研究經書中所說「營出中焦,衛出下焦」這兩句話,就能明白清濁之別了。

細審自知。

《靈·經脈篇》:脈為營。

《衛氣篇》:經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

《邪客篇》: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以榮四末,內注五藏六府,以應刻數焉。

《營氣篇》:營氣之道,內谷為寶。谷入於胃,乃傳之肺,流溢於中,布散於外,精專者行於經隧,常營無已,終而復始,是謂天地之紀。故氣從太陰出,注手陽明,上行注足陽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間,與太陰合,上行抵脾,從脾注心中,循手少陰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陽,上行乘腋出䪼內,注目內眥,上巔下項,合足太陽,循脊下尻,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陰,上行注腎,從腎注心,外散於胸中,循心主脈出腋下臂,出兩筋之間,入掌中,出中指之端,還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陽,上行注膻中,散於三焦,從三焦注膽,出脅,注足少陽,下行至跗上,復從跗注大指間,合足厥陰,上行至肝,從肝上注肺,上循喉嚨,入頏顙之竅;其支別者,循巔下項,循脊入骶,是督脈也,絡陰器,過毛入臍中,上循腹裡,入缺盆,下注肺中,復出太陰。此營氣順逆之常也。

白話文:

要仔細觀察自己身體的狀況,才能了解自身的健康狀況。經脈是營氣運行的通道,營氣在經脈中運行,滋養全身,將營養物質輸送到四肢末端,並供給五臟六腑,維持著人體的生命活動。營氣的來源是食物,食物進入胃後,經過肺的傳輸,遍布全身,精華部分則在經脈中不斷運行,循環往復,如同天地運行的規律。營氣從太陰經出發,流向手陽明經,上行至足陽明經,再向下流至足踝,進入大拇指之間,與太陰經匯合,向上流至脾臟,從脾臟流入心臟,沿著手少陰經從腋窩向下流入小指,與手太陽經匯合,向上流經腋窩,到達眼睛內側,再向上流至頭頂,向下流經頸部,與足太陽經匯合,沿著脊柱流至臀部,向下流至小指尖,再沿著腳底流至足少陰經,向上流至腎臟,從腎臟流回心臟,並散佈於胸腔,沿著心臟的主脈從腋窩流向手臂,流經兩筋之間,進入手掌,從中指尖流出,再回到小指和無名指之間,與手少陽經匯合,向上流至膻中穴,散佈於三焦經,從三焦經流入膽經,從側面流出,流入足少陽經,向下流至足踝,再從足踝流入大拇指之間,與足厥陰經匯合,向上流至肝臟,從肝臟向上流入肺臟,沿著喉嚨流入鼻腔;其分支則沿著頭頂向下流至頸部,沿著脊柱流入骶骨,形成督脈,連接陰器,穿過毛髮進入臍中,向上沿著腹部內側流入缺盆穴,向下流入肺臟,再從太陰經流出。這就是營氣運行順逆的常規。

以上論營氣,以下論營氣病。

《傷寒論》:其脈沉,其營氣微也。營氣微者,加燒針,則血流不行,更發熱而躁煩也。

營氣總論(補錄):

《靈·營衛生會篇》:穀氣入於藏府,清者為營,濁者為衛(清者,即動脈中新血;濁者,回血管之濁血),營在脈中(發血管均在血脈之裡層),衛在脈外(回血管在脈之外面),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由心藏排出,行於周身者,曰發血管、曰動脈;行至四支之末,仍回覆於全身者,曰回血管,亦曰靜脈,其血液經肺以入心房,再發出而行於發血管中,循環不已。現今生理學中稱為循環系統是也)。

衛氣行於陰二十五度,行於陽二十五度,分為晝夜。故氣至陽而起,至陰而止。

白話文:

上面討論營氣,下面討論營氣病。《傷寒論》說脈沉,代表營氣微弱。營氣微弱的人,如果用燒針療法,反而會讓血液流通不暢,進一步導致發熱煩躁。

《靈樞·營衛生會篇》提到,食物精華進入臟腑,清淨的成為營氣,濁重的成為衛氣,營氣在血管內,衛氣在血管外,營氣不停地循環,每五十年就重新回到起始點,陰陽相互貫通,就像一個沒有頭尾的圓環。

衛氣在陰經運行二十五度,在陽經運行二十五度,分為晝夜,因此氣到陽經時人體就醒來,到陰經時人體就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