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佑

《秋瘧指南》~ 卷二 (3)

回本書目錄

卷二 (3)

1. 論疫之重證

蓋陽為資生之海,氣血之源,主肌肉而潤宗筋。故毒中陽明則肢體疼痹,憎寒壯熱,或口渴引飲,或藥不下咽,或腰腹脹痛,二便秘澀。猶有結核者,多生於兩胯兩脅,兩胯猶多,亦有生於肢體左右上下不等。究其結核之由,皆緣井榮腧原經合之筋脈互相交錯之處,值其虛者毒必湊之。

氣血與熱毒互交糾結,則核生焉。然多生於胯脅者,何也?胯為陰包之界,脅為大包之屬,乃宗筋之要道。熱毒流壅於胯脅,則宗筋凝樞要不通,機關不利,故核多糾結矣。核之形或大如鴨卵,如覆杯,小則如龍眼,如鈕仔,或紅腫而不痛,有隱隱而痛,有痛楚難堪。須知痛甚必由其毒甚所致,最忌針刀。

若鹵莽誤用,必殆。治之之法,總要用藥得宜,必令瀉盡腸胃黑穢之毒物蕩盡,則憎寒壯熱自除諸恙自己。如果核不銷散,由其自然而出膿水,謹慎藥餌和緩調理,可保平安,歷驗不爽。列方於下,必須連服數劑,俟毒盡為度。

連翹(三錢) 玄參(一兩半) 條芩(一兩) 紫草(一兩) 丹皮(八錢) 大黃(六錢) 丹參(四錢) 牛蒡(三錢) 麥冬(一兩半) 公英(五錢) 生地(二兩) 赤芍(五錢) 粉葛(三錢) 水煎,臨服加西紅花(二錢) 玄明粉(三錢)(沖)藥水調勻,均三五次服。如質體強旺,壯熱盛者,用大黃一兩或一兩半,玄明粉易朴硝五錢,審病勢度之。

如果憎寒壯熱遂除,核不銷散者,宜生地四物加減。

生地(五錢) 生芍(一錢半) 條芩(三錢) 連翹(一錢半) 玄參(三錢) 歸身(一錢半) 麥冬(三錢) 紫草(四錢) 牛蒡子(一錢半) 公英(三錢) 桃仁(一錢) 角刺(二錢) 此方可連服十貼或五貼,當審質體強弱,病勢重輕,同志者圓機裁度。

核色紅者加大黃二錢;色白者加黨參二錢,川芎一錢;痛者加乳香六分;如結核處痛甚者,宜用生地四兩 銀花二兩 紫草四兩 乳香(三錢) 沒藥(三錢) 濃煎乘熱頻頻洗之。另用大黃末加梅片少許蘸蜂糖塗患處。此證按法調理,有十餘天而出膿水者,有月餘而出膿水者,至出膿水時,宜生熱四物湯加減。

生地(三錢) 當歸(二錢) 釵斛(一錢) 生甘(八分) 玄參(三錢) 熟地(四錢) 生芍(一錢半) 紫草(三錢) 麥冬(三錢) 老山洋參(一錢) 此方可服數劑。如膿水未乾,加蘇淮(三錢) 茯苓(二錢半) 川芎(一錢) 黨參(三錢) 當歸(三錢);或倍用洋參,或加白朮。圓機之士宜活潑度之。

2. 論疫之危證

夫陽明居中,士乃多氣多血之海,萬物所歸,無所復傳。故毒壅胃腑,則水腎水暴竭,津液驟涸。所以毒攻於腎,則躁煩腰折,咽喉腫痹。毒攻於肝,四肢瘛瘲,循衣葉血。毒攻於脾,則腹脹氣促,身重難轉。毒攻胃腕,則嘔逆難嚥。毒攻於心,則妄語昏狂。毒攻於肺,則咳嗽痰血。

毒攻督脈,巔頂若劈。毒攻筋脈,四肢抽搐。毒攻衝任,則血逆而吐。毒攻於腦,則頭痛而暈。以上諸證,危亡旦夕。附方於下,以求萬一之幸。

生地(三 兩) 條芩(二兩) 玄參(二兩半) 丹皮(一兩) 正犀角(五錢) 麥冬(二兩半) 大黃(一兩半) 紫草(二兩) 正羚羊(五錢) 赤芍(五錢) 當歸(三錢) 生甘(二錢) 水煎臨服,加西紅花(三錢) 朴硝(五錢) 沖藥水服,均數次服之。

3. 附醫家小說

閒嘗讀孔子魯論於南人一章,有曰:「人而無恆不可以作亞巫醫。」蓋孔子所以述南人之言者,惟恐人立心無恆,致使作輟鮮終未嘗以巫醫為賤役,而朱子獨釋巫醫為賤役。巫之道吾不可知,以醫為賤役余殆有所未解。

何也?竅思醫之源流創自神家,天生神聖以救萬民者也是以神農發明本草,軒轅作靈經,岐伯洋互問,伊尹作湯液,長沙著傷寒,慮醫著難經,和緩辨膏盲削骨療醫華陀之發起不誣,筆點龍睛邈之真詮尚在據考。千古名醫非聖君腎相即仙風道骨之流,以醫為賤役者果何謂哉?雖然朱子亦腎人也,揣其所以為是言者豈真無謂哉?勿論他人,即鄙人亦嘗遇之。

餘猶記托跡三河,遇富貴家後裔延余診其少君,入門伊始掃榻歡迎而且敬,及診視後且言病機不治,余欲他往,奈殷勤挽駕停留一夕,豈料坐談間毫無禮趣,且童僕無告。問其居心厚薄不可知,而其視醫為賤役則昭然若揭。予始疑朱子之說者,予轉服朱子之言不我欺也。然而予說是言未終,有博學先生執余手而言曰:「如子之言,其置天生神聖之神家輩為何地?且視仙風道骨之流為何人乎?」遂各粲然一笑而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