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佑
《秋瘧指南》~ 卷一 (6)
卷一 (6)
1. 五臟瘧證辨
2. 附滑石石膏辨論
滑石其質輕清,性味甘淡而寒,泄心肺之熱邪,上開腠理,下達膀胱,行水道,通九核,療嘔吐,解煩渴,乃治暑瘧之聖藥也。然暑為陽邪,嘗見病作皆寒輕而熟甚,熇熇暍暍之勢而莫制,故擬蠲暑飲,取用芩連滑石麥冬等類而清內蘊之燠熱也。石膏氣味辛而寒,無毒,主驚喘,寒熱,口乾舌焦,腹中堅痛,陽明熱盛。
故仲景治太陽風寒兩傷之病,必審其煩躁無汗而喘渴者,擬大青龍湯,用石膏而清內熱之法也。治陽明發熱微惡寒,這病必審其口乾舌焦,大渴而自汗,擬用知母石膏而清胃火之法也。訒庵謂石膏能發表,殊屬不合經旨,今特訂之。嘗觀世醫治暑瘧妄擬石膏之貽害,卷面既詳言矣,茲不復贅。
白話文:
[關於滑石與石膏的區別討論]
滑石的特性是輕盈且清透,味道甘淡偏寒,能清除心肺部位的熱邪,由上而下,既能打開皮膚毛孔,也能到達膀胱,促進水液代謝,通暢淋巴系統,治療嘔吐,解除煩渴,是治療夏季熱病的良藥。然而夏季的病邪屬於陽性,通常見到病情在天涼時較輕,天熱時加重,熱浪滾滾的狀態無法抑制,因此擬定了一個消暑飲方,選用黃芩、黃連、滑石和麥冬等成分,來清涼體內的高溫。
石膏的氣味辛寒,無毒,主要用於治療驚嚇、喘息、寒熱交錯、口乾舌燥、腹部劇烈疼痛,特別針對陽明胃腸熱盛的情況。
因此,張仲景在治療太陽經風寒兩種病因引起的疾病時,會判斷患者是否有煩躁、無汗、喘息和口渴的症狀,使用大青龍湯,其中含有石膏,用以清內熱。對於陽明經發熱伴隨微弱怕冷的病症,則需判斷患者是否有口乾舌燥、極度口渴並自發出汗的症狀,會使用知母和石膏來清胃火。
有人認為石膏有發汗的作用,這種說法不符合經典的教導,這裡特別加以澄清。觀察到一些醫生在治療夏季熱病時誤用石膏造成危害,這一點前面已詳細說明,這裡不再重複。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