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痢捷要新書》~ 張氏醫案跋 (4)
張氏醫案跋 (4)
1. 腸痛
李土材曰:腸痛者,必以白芍、甘草為君,當歸、白朮為佐。惡寒加薑、桂,惡熱加黃柏。愚按:初痢腸痛者,照腹痛法辨虛實以治之。若久痢腸育者,或服利氣藥,其痛愈甚者,必系切近脂膏,須和氣補血,暖腸胄。
白話文:
李土材說:腸子疼痛的人,一定要用白芍和甘草作為主要藥物,當歸和白朮作為輔助藥物。如果患者畏寒,就加薑和桂;如果患者怕熱,就加黃柏。
我個人認為:剛開始腹瀉引起的腸痛,要按照腹痛的症狀辨別虛實來治療。如果腹瀉時間久了,腸子已經虛弱,或者服用過瀉氣的藥物導致疼痛加重,那麼一定是損傷了腸胃的脂膏,需要溫和地調理氣血,溫暖腸胃。
2. 肛門痛
喻嘉言曰:肛門腫痛,身熱,脈洪大,下痢稠黏者,宜清之,黃苓芍藥湯;身冷自汗,宜溫之,理中湯。
李土村曰:痢疾肛門痛者,熱留於下也,宜槐花,少加木香;挾寒者,理中湯。
白話文:
喻嘉言說:若肛門出現腫脹和疼痛,伴有身體發熱,脈象洪大,且排出的便便是濃稠而黏滑的,這類情況適合使用清熱的方劑,如芍藥湯;若身體感到寒冷且自行出汗,則適合使用溫和的方劑,如理中湯。
李土村說:對於痢疾伴隨肛門痛的症狀,這是因為熱邪停留在下部造成的,應該使用槐花進行治療,並且可以稍微添加木香。如果還有寒邪混雜的情況,則應使用理中湯進行調理。
3. 大孔腫痛 大孔開
張仲景曰:大孔腫痛,急溫之。黃耆建中湯,張頭石加木香、當歸,虛寒宜之。戴元禮曰:大孔因熱流於下而痛,木香、檳榔、酒芩、酒連,少加薑炭,實熱者家之。又曰:滯下大便不禁,致大孔開如空洞不閉者,用蔥和花椒搗爛,寒穀道中,並服酸滴固腸之劑。
白話文:
張仲景說:大孔(可能是指口腔或消化道的孔洞)腫脹且疼痛,應急速以溫熱方法治療。使用黃耆建中湯,再加入張頭石(可能是某種藥材)與木香、當歸,適合虛寒體質的人服用。戴元禮說:大孔因熱氣向下流動而產生疼痛,可以使用木香、檳榔、酒煎的黃芩、酒煎的黃連,若需稍加姜炭,對實熱體質的人適用。又說:大便不停下痢,導致大孔開裂如空洞且無法關閉的情況,可以用蔥和花椒搗碎後敷在寒穀道中,同時服用能固腸止瀉的藥物。
4. 脫肛
張仲景曰下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丹溪注曰:桃花湯主法,下焦血虛且寒,故非乾薑之溫,石脂之澀且重,不能止血,用粳米之甘引入腸胃。戴元禮曰:脫肛一症,最難為藥。熱則肛門閉塞,則肛門脫。宜用磁石細末,每空心米湯飲下二錢,外用鐵鏽磨湯溫洗。
熊立品曰:痢下膿血,有誤服補藥湯,有誤服涼藥而致臟寒。脫肛者,宜四君子湯加升麻、木香,或真人養臟湯,或用五味子、枯礬煎湯溫浴其肛自上。內服補中益氣湯,升提之。有熱加黃連。愚按:痢久脫肛,內服升提之藥,外用朴硝、白礬水溫洗拭淨,再將舊鞋底烤熱噴醋托之自上。
白話文:
張仲景指出,對於大便帶有膿血的患者,應使用「桃花湯」來治療。丹溪的註解說明,「桃花湯」的療法主要針對下焦的血虛與寒,因此若要止血,單靠溫熱如乾薑、沈穩如石脂的藥物是不夠的。桃花湯中加入甘甜的糯米,可以將藥力引至腸胃。
戴元禮認為,脫肛這種病症,非常難以用藥來治療。如果肛門處熱氣騰騰,那麼肛門就會閉塞,進而導致脫肛現象。此時,可以使用磁石的細末,於空腹時用米湯吞服兩錢,並在外部使用鐵鏽研磨後的湯液,以溫熱的方式清洗肛門。
熊立品則提到,大便帶有膿血的情況,可能是因為誤服了補藥或涼藥,導致腸胃受寒。對於脫肛的患者,可以考慮使用「四君子湯」加上「升麻」和「木香」,或者使用「真人養臟湯」,或者使用五味子和枯礬煎湯,用溫熱的方式清洗肛門。內服「補中益氣湯」來提升身體機能,若伴有熱氣,可加用「黃連」。對於長期患有脫肛的患者,可以使用朴硝、白礬水清洗肛門,再將舊鞋底烤熱噴醋,用於提升肛門位置。
5. 裡急後重
朱丹溪曰裡急後重及大便燥辣是名挾熱症,口不渴身不熱喜熱手熨蕩是名挾寒症,力倦氣少惡食,久痢裡急後重者是名挾虛症。
李土材曰裡急而不得便者火也,重則承氣湯,輕則芍藥湯。裡急頻見汙衣看虛也,補中益氣湯去當歸加肉果。邪迫而後重者,至圊稍減未幾復甚,芍藥湯。虛滑而後重者,圊後不減以得解愈虛故也,宜真人養臟湯。下後仍後重者,宜用當歸甘草緩之,升麻柴胡舉之。又有虛生弩責者,此血虛也,宜歸身地黃芍藥陳皮之屬調之。
白話文:
朱丹溪曰:
裡急後重,大便乾燥灼熱,稱為挾熱症;口不渴、身體不發熱,喜歡熱敷手腳,稱為挾寒症;體力疲倦、氣短食慾不佳,久瀉裡急後重,稱為挾虛症。
李土材曰:
裡急卻無法排便,是火熱之症,症狀嚴重者使用承氣湯,症狀輕微者使用芍藥湯。
裡急頻繁,污穢衣物,則屬虛症,可服用補中益氣湯去當歸,加入肉果。
邪氣逼迫而導致裡急後重,到廁所後稍有緩解,但不久又加重,宜用芍藥湯。
虛滑而導致裡急後重,排便後症狀不減,因虛弱而緩解,宜用真人養臟湯。
排便後依然裡急後重,宜用當歸、甘草緩解,升麻、柴胡舉之。
另外還有虛弱而導致裡急後重,這是血虛之症,宜用歸身、地黃、芍藥、陳皮等藥物調治。
徐東皋曰氣虛久痢裡急後重,膿血交錯者,專以補中益氣湯為主,使升降之道行,其痢不治而自消矣。予法東垣,凡有熱者加姜炒黃連,有寒者薑桂寒兼少腹痛者建中湯加莫萸,有風濕者加防風姜,活肝乘脾者倍加柴胡,再加白芍木香。瀉痢久不止者加慄殼訶子。
熊聖臣曰痢初發時裡急後重,頻欲登圊,及去而所下無多,才超則腹中又急,此皆濕熱凝滯之故也,宜霍香正氣散加木香枳殼黃連砂仁。又曰裡急而至圊反不能即出者氣滯也,疏通為主(木香檳榔丸之類)。裡急而頻見汙衣者氣脫也,補澀為主(真人養臟湯固腸丸之類)。後重而至圊稍減者火迫也,黃連為主。後重至圃而轉增者下陷也,升麻為主。
白話文:
徐東皋說,氣虛導致久痢,裡急後重,膿血交錯,主要以補中益氣湯治療,讓升降功能正常運作,痢疾就會自然痊癒。我繼承東垣的經驗,凡是有熱的症狀就加姜炒黃連,有寒的症狀就加薑桂,寒且少腹痛的就加建中湯,還有莫萸;有風濕的就加防風、姜;活肝乘脾的患者就加倍柴胡,再加白芍、木香。久瀉不止的,就加慄殼、訶子。
熊聖臣說,痢疾初發時,裡急後重,頻欲上廁所,但排泄物不多,才剛起身,肚子又急痛,這都是濕熱凝滯所致,應該用霍香正氣散加木香、枳殼、黃連、砂仁。又說,裡急卻上廁所卻排不出來,這是氣滯,以疏通為主,例如木香檳榔丸。裡急且頻頻弄髒衣服,這是氣脫,以補澀為主,例如真人養臟湯、固腸丸。後重,但上廁所後稍減,這是火迫,以黃連為主。後重,上廁所後反而加重,這是下陷,以升麻為主。
劉河間日治裡急後重,芍藥湯在所必用。蓋血行則便紅自愈,氣調則後重自除。愚按調氣之法亦須熱者清之,寒者溫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陷者舉之。故仲景曰熱痢下重者白頭翁湯主參(此治熱痢之裡急使重也)。丹溪曰下痢赤白裡急後重者香連丸矽氧湯主之(此治實熱之裡急後重也)。
張石頑曰久痢後重用三奇散,稍減用補中益氣湯(此治虛寒之裡急後重也)。戴元禮曰後重積氣鬱聚宜升之消之(此治不虛不實不寒不熱之裡急後重也)。
白話文:
劉河間說,治療裡急後重,芍藥湯是必不可少的。因為血行通暢,大便就會自然轉紅,而氣機調和,後重就會自然消失。我認為調氣的方法也要因人而異,熱的要用寒藥來清,寒的要用溫藥來溫,虛的要用補藥來補,實的要用瀉藥來瀉,陷的要用升提的藥來舉。所以仲景說,熱痢下重者,可以用白頭翁湯治療(這是治療熱痢導致的裡急後重)。丹溪說,下痢赤白裡急後重者,可以用香連丸矽氧湯治療(這是治療實熱導致的裡急後重)。
張石頑說,久痢後重可以用三奇散,稍減用補中益氣湯(這是治療虛寒導致的裡急後重)。戴元禮說,後重是因為氣機鬱積,要用升提的藥來消散(這是治療不虛不實不寒不熱導致的裡急後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