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痢捷要新書》~ 張氏醫案跋 (4)
張氏醫案跋 (4)
1. 實症治例
表裡兩實之症前已詳言之矣。若內無濕食積滯,純見上項表症者,宜服人參販毒散、五積散、十神湯之類。若外無上項表症,純見胸滿腹脹、飽噯惡食、裡急後重等症,應溫下者,宜服香砂平胃飲、霍香正氣湯、六和定中湯之類,以利解之。應清下者,宜服香連化滯湯、枳實導滯湯之類,以滌盪之。證偏於寒宜溫下,偏於熱宜清下。(寒熱辨詳見前。)
白話文:
[實際病症治療案例]
之前已經詳細討論過外表和內在同時出現實證的情況。如果體內沒有濕氣、食物積聚或消化不良,而單純只出現外表的實證,如發燒、頭痛、怕冷等,應該服用如人參解毒散、五積散、十神湯這類藥物。
反之,如果外表沒有上述的實證,但卻純粹出現胸部悶脹、腹部脹大、飯後飽脹、不願進食、排便困難等內在實證,若是需要溫和地促進腸胃蠕動,應服用如香砂平胃飲、藿香正氣湯、六合定中湯這類藥物,以幫助腸胃運作。
若是需要清理腸胃,則應服用如香連化滯湯、枳實導滯湯這類藥物,以清除腸胃內的毒素和廢物。病症偏寒時,應選擇溫和的藥物來促進腸胃蠕動;病症偏熱時,則應選擇有清熱效果的藥物來清理腸胃。(關於寒熱的辨別,詳見之前的討論。)
2. 熱症治例
有驟受暑熱之毒,致成熟痢,大渴飲冷,一晝夜數十行,肛門如火燎,面赤壯熱,舌上生胎者,此乃腸胃為熱毒所攻,傾刻腐爛,宜遵內經通因通用之法。重而急者,宜服大黃湯、大小承氣、調胃承氣等湯,或大黃黃連瀉心湯之類;輕而緩者,宜服黃速解毒湯、芩芍湯、戊己丸、六一散、五物香薷飲之類。
若赤白熱痢日久不止,或陰虛發熱,膿血稠黏,或下痢五色,至夜發熱,或氣虛挾熱,膿血不止等症,勢在攻之,不可補之,不可者,宜服千金黃連湯、連黃阿膠湯、歸連丸、駐車丸、白頭贊湯、芍藥湯、阿膠梅連丸之類(虛而挾熱者皆宜此)。
白話文:
[熱症治療實例]
有人突然受到酷暑高溫的侵害,導致嚴重的腹瀉,非常口渴想喝冷飲,一天一夜可能要跑廁所數十次,肛門感覺像被火燒一樣,臉色紅赤,身體發高燒,舌頭上還長出白色的舌苔。這就是腸胃遭受熱毒攻擊,馬上就要開始腐爛的情況,應該依照《黃帝內經》中的「通因通用」原則來處理。
對於病情嚴重且緊急的患者,應服用如大黃湯、大小承氣湯、調胃承氣湯等藥方,或者大黃黃連瀉心湯等;對於病情較輕且發展緩慢的患者,則適合服用黃連解毒湯、黃芩芍藥湯、戊己丸、六一散、五物香薷飲等。
如果患者是長期的赤白熱痢,無法止住,或是體質陰虛而發燒,排出的血液和膿液粘稠,或是排泄物呈現五色,晚上會發燒,或是氣虛加上熱毒,導致血液和膿液一直流出等情況,這種時候需要進行強烈的治療,不能只是補養,不可以的,應服用如千金黃連湯、連黃阿膠湯、歸連丸、駐車丸、白頭翁湯、芍藥湯、阿膠梅連丸等藥方(對於虛弱又帶有熱毒的患者都適合這些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