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國瑞

《治痢捷要新書》~ 張氏醫案跋 (5)

回本書目錄

張氏醫案跋 (5)

1. 呃逆

證治準繩曰呃逆乃胃氣虛寒之候,宜橘皮乾薑湯主之。有因患渴誤食冷物水果者,理中湯加丁香、柿蒂主之。寒熱往來者,小柴胡湯加丁香主之。血痢嘔噦,口渴心煩不眠不小便者,朱苓湯主之。白痢嘔噦,五苓散主之,以中有肉桂可通逆氣也。愚按胃氣逆則為呃逆,閩浙稱為冷逆,以冷為名遂指為胄寒,不知寒熱皆令呃逆,不以本症相參,專執俗語為寒,遂投丁香、茱萸、薑、桂之類,誤人不少。吾願執辭害義者臨症猛省。

白話文:

呃逆是胃氣虛寒的表現,可以用橘皮乾薑湯治療。如果因為口渴而誤食冰冷食物或水果引起呃逆,可以用理中湯加丁香、柿蒂治療。寒熱交替出現的呃逆,可以用小柴胡湯加丁香治療。血痢伴隨嘔吐、口渴、心煩、失眠、小便不暢,可以用朱苓湯治療。白痢伴隨嘔吐,可以用五苓散治療,因為五苓散裡面的肉桂可以通暢逆氣。我認為,胃氣逆流就會引起呃逆,閩浙地區稱之為冷逆,以冷為名就認為是胃寒,不知道寒熱都會引起呃逆,不根據病情綜合判斷,只執著於俗語認為是寒,就用丁香、茱萸、薑、桂之類的藥物治療,誤導了不少人。我希望那些用詞害人的人能夠在遇到病症時認真反省。

再接此症,有因肝火逆上者(宜用萸連、木香、青皮、芍藥之類)。有因膈間痰閉者(宜用二陳湯合旋覆代赭湯以開之)。有真陰索虛,腎氣不能歸根,左尺脈微弱者(宜六味地黃加沉香、砂仁)。有下焦真陽大虛,火不歸元而呃逆者,右尺脈必微細而弱(宜桂附地黃加沈香、砂仁)。

有因火症誤用補藥、熱藥而致呃逆者(宜橘皮竹茹湯,輕則加芩連、枳樸,重則加大黃通之)。如果胃寒,丁香、柿蒂湯宜之,然不若理中湯、四逆湯功效殊捷。若用(旋覆代赭、橘皮竹茹)二湯,審其寒熱虛實,加減出入而消息之,尤為妥當。

再接呃在中焦穀氣不連,其聲短小,得食即發呃;在下焦真氣不足,其聲長大,不食亦然。

白話文:

如果遇到這種呃逆症狀,可能是因為肝火上逆,可以用山茱萸、木香、青皮、芍藥等藥物治療。也可能是膈間痰氣阻塞,可以用二陳湯合旋覆代赭湯來開通。還可能是真陰虛損,腎氣不足,左尺脈微弱,需要用六味地黃丸加沉香、砂仁。如果下焦真陽虛弱,火氣不能歸元,導致呃逆,右尺脈就會微細而弱,需要用桂附地黃丸加沉香、砂仁。

如果因為誤用補藥、熱藥而導致呃逆,可以用橘皮竹茹湯治療,症狀輕的可以加黃芩、黃連、枳實,症狀重的可以加用大黃通便。如果胃寒,可以用丁香、柿蒂湯治療,但效果不如理中湯、四逆湯。如果用旋覆代赭湯、橘皮竹茹湯治療,一定要根據患者的寒熱虛實情況,加減藥物,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另外,呃逆還分為中焦穀氣不連和下焦真氣不足兩種。中焦穀氣不連,呃逆聲音短小,吃東西就會發作;下焦真氣不足,呃逆聲音長大,不吃饭也会發作。

2. 積垢

飲食之滯留積於中,或濕熱之毒黏毀腸膩,皆能結聚成積,故謂之積垢也。今人不察虛實,一遇痢有膿垢者,統名以積,不知腸臟之間,無論人之肥痙,皆有脂膏以為遮護,故膿垢稀淡者,並患痢日久者,為精化之屬,非積滯之屬也。若積以飲食,積以濕熱,凝郁既久,由漸而傷者,則必肚腹脹滿,腸臟鞭痛,法應消導積滯,推陳致新。若腹不堅實,鼓脹痛不鞭,急攪亂,則是五內虛弱之傷,致令脂膏不固耳。

其藏氣稍強者,或隨去隨生,猶為可治。若藏氣弱者,日削日敗,以至盡而後已,或但見血紅,及加屋漏之水,則敗竭極危之候,而與實症之積滯大相懸絕者也。醫者可不審辨哉

白話文:

飲食之滯留積於中,或濕熱之毒黏毀腸膩,皆能結聚成積,故謂之積垢也。

飲食停滯在腸胃中,或者濕熱毒素黏附損傷腸道,都會積聚成塊,因此稱為積垢。

今人不察虛實,一遇痢有膿垢者,統名以積,不知腸臟之間,無論人之肥痙,皆有脂膏以為遮護,故膿垢稀淡者,並患痢日久者,為精化之屬,非積滯之屬也。

現代人不懂得辨別虛實,只要遇到痢疾帶有膿垢,就統稱為積滯,卻不知道腸臟之間,不論人體是否肥胖或瘦弱,都有一層脂膏作為保護,所以膿垢稀薄,以及患痢疾時間長者,是身體精氣轉化出來的,並非積滯。

若積以飲食,積以濕熱,凝郁既久,由漸而傷者,則必肚腹脹滿,腸臟鞭痛,法應消導積滯,推陳致新。

如果積滯是因飲食或濕熱所致,凝結久久,逐漸損傷身體,就會出現肚子脹滿、腸胃絞痛的症狀,必須要消導積滯,推陳出新。

若腹不堅實,鼓脹痛不鞭,急攪亂,則是五內虛弱之傷,致令脂膏不固耳。

如果肚子不堅實,鼓脹疼痛但不絞痛,而且急劇攪動,這是五臟虛弱所致,導致脂膏不固。

其藏氣稍強者,或隨去隨生,猶為可治。若藏氣弱者,日削日敗,以至盡而後已,或但見血紅,及加屋漏之水,則敗竭極危之候,而與實症之積滯大相懸絕者也。

如果體內元氣稍微強盛,即使積滯隨之而去又隨之產生,仍然可以治療。但如果元氣衰弱,就會一天比一天衰敗,直到精氣耗盡,甚至只看到血紅色,並且伴隨著大量的水狀分泌物,這就表明元氣衰竭,病情非常危急,與實證的積滯完全不同。

醫者可不審辨哉

醫生們,你們必須要仔細辨別病情啊!

李士材曰:舊積者,濕熱食痰也。法當下之。新積者,下後又生者也。或調或補,未可輕攻。若因於虛者,積垢與腸膩同下,雖有舊積亦不可攻,但用異功散,虛回而痢自止。丹溪有先用參朮,補完胃氣而後下者,亦一妙法也。

熊聖臣曰:痢疾因食積而成者最多,察其傷於米食(須用神麯),傷於麵食肉食(須用山查麥芽),積盛者(保實厚朴檳榔消之,蘇梗陳皮甘草疏之),兼感風寒者(防風姜活散之),素傷濕熱,或白或紅,或紅白相雜者(扁豆厚朴歸芍芩連解之),未可專恃攻下一法也。

白話文:

李士材曰:

舊積者,指的是因濕熱食積痰飲而形成的積聚。這種情況應當使用瀉下之法。新積者,指的是瀉下之後又重新積聚的。這種情況需要辨證論治,或調養或補益,不可輕易攻下。若因身體虛弱而形成的積聚,積垢與腸道積滯會一同瀉下,即使有舊積也不可攻下,只需服用異功散,待虛弱之氣恢復,痢疾自然會停止。丹溪先生有先用人參、白朮補益脾胃之氣,之後再瀉下的方法,也是一個妙法。

熊聖臣曰:

痢疾因食積而成的最多,需要觀察其食積的種類。如因米食積滯(需用神曲),則需用神曲;如因麵食、肉食積滯(需用山楂、麥芽),則需用山楂、麥芽;積聚嚴重的(可用保和丸、厚朴、檳榔消食,蘇梗、陳皮、甘草行氣疏導);伴隨風寒者(可用防風、生薑、生薑活血散寒);平素脾胃濕熱,痢疾或白或紅,或紅白相雜者(可用扁豆、厚朴、歸脾、芍藥、黃芩、連翹解毒清熱)。不可只依靠瀉下這一方法,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辨證論治。

愚按痢疾初起,由於痰熱濕食積滯者,雖氣虛年邁,亦可於消導藥中,少加升補之藥,以疏利消導之。蓋此時胄氣未傷,推陳致新最易為力。若惑於年邁氣虛宜補養,不宜消導之說,坐使里滯日壅,元氣日敗,至此方悟積不去則痢不除,則已無從下手矣。此皆患病之初,不明輕重緩急之理,有以誤之也

白話文:

愚按:

痢疾剛開始,多半是因痰熱濕食積滯所致,即使是氣虛年邁的患者,也可以在消導藥中,稍微添加一些升補的藥物,以促進排泄、消導積滯。因為此時腸胃功能尚未受損,推陳致新最容易奏效。

如果執迷於年邁氣虛應該補養,而不宜消導的說法,就會導致積滯日益嚴重,元氣日漸衰敗,到最後才明白積滯不去就無法治癒痢疾,但已經無計可施了。

這些都是因為在疾病初期,不了解輕重緩急的道理,而造成的錯誤。

3. 痢疾五色

熊聖臣曰白色,其來淺,浮近之脂膏也;赤者,其來深,由脂膏而切膚絡也;純血者,陰絡受傷,或寒成熱以迫之,故隨溢隨下,此最深者也;紅白相兼者,是則深淺皆及也;大部諸血鮮紅者,多熱症;蓋火性最急迫速而下也;紫紅、紫白色,黯不鮮明者,少熱症;以陰凝血敗漸損而致然也;純白、清淡,或如膠凍鼻涕者,無熱症;以臟寒氣薄滑而致然也。

王節齋曰:痢是濕,濕、食積、厥傷,治者須別赤、白、青、黃、黑五色,以屬五臟:白者,濕熱傷氣分;赤者,傷血分;赤白相雜,氣血俱傷;黃者,傷食;黑、青屬熱。華元化曰:脾氣虛則五液注下為五色。

白話文:

熊聖臣說,白色血色淺,來自表淺的油脂;紅色血色深,來自油脂深入肌膚血管;純血色則代表陰絡受損,或寒邪化熱迫使血溢出,這是最深層的損傷;紅白相兼,表示深淺皆受損;大部分鮮紅的血液,多為熱症,因為火性急迫速下;紫紅、紫白色黯淡不明的血液,則代表少熱症,因陰寒凝滯血脈受損而導致;純白色、清淡或如膠凍鼻涕的血液,代表無熱症,因臟腑寒氣薄弱而導致。

王節齋說,痢疾是濕邪所致,濕邪、食積、厥氣損傷,治療時需辨別赤、白、青、黃、黑五色,以歸屬五臟:白色代表濕熱傷氣分;紅色代表傷血分;赤白相雜代表氣血俱傷;黃色代表傷食;黑色、青色代表熱證。

華元化說,脾氣虛弱,就會導致五液下注,形成五色。

張石頑曰:凡治痢者,多以膿血為熱,不知血色鮮紫、膿厚者始為熱症;若瘀晦、稀淡,或如瑪瑙色者,為陽虛不能制陰也;非溫其氣則血不清,理氣如爐冶分金最為捷法。若不知此,概行蔬利,使五液盡從寒降而下,安望其有生理乎?戴元禮日:便白膿少而滑,頻見汙衣者,氣脫也;宜調氣利血藥中加附子、粟谷;如氣澀者,只以甘藥補之。若久痢膿血色如死羊肝,或五色雜下,此臟腑俱虛,腸胄下脫,元氣欲絕之兆,百不救一。

李士材曰:色黑有二:焦黑者,熱極(宜芍藥湯);黑如漆之光者(宜桃仁承氣湯)

白話文:

張石頑說:凡是治療痢疾的,大多以膿血為熱症,卻不知道血色鮮紫、膿液濃稠的才算是熱症;如果瘀血晦暗、稀薄,或者像瑪瑙色一樣,那就是陽虛不能制陰;不溫煦其氣,血就無法清澈,理氣就如同冶煉分金一樣快速有效。如果不知道這個道理,就一概用清熱解毒的藥物,讓五液都從寒降而下,怎麼能指望它恢復正常呢?戴元禮說:大便發白、膿液少而滑,頻繁弄髒衣物,這是氣脫的表現;應該在調氣利血的藥物中加入附子、粟谷;如果氣澀的話,只用甘味藥物來補益就可以了。如果久痢膿血顏色如同死羊肝,或者五色雜下,這是臟腑俱虛,腸胃下脫,元氣將絕的徵兆,百人中難救活一人。

李士材說:黑色有兩種:焦黑的,是熱極了(應該用芍藥湯);黑得像漆一樣發光,那是陽虛寒凝(應該用桃仁承氣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