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識候

《暑症發原》~ 論秋時

回本書目錄

論秋時

1. 論秋時

嘉言以不頭疼而口渴為辨春溫第一義,秋濕亦然。頭疼者新感也,口渴者伏氣也。秋令時邪與春溫相似而相異者,春溫乃伏寒化溫自少陽而達,發於收藏之後,津液全易,汗易達。秋溫乃伏暑為邪自營分而傳發於開泄之後,津液耗易痢易陷。春溫自足經達而播及手經,秋溫自手經受而傳於足經。

其秋涼新感亦有全在足經,竟無伏暑者。又有伏暑由感冒觸發者,只要分明伏暑新感,但以症候顯見何經,即在何經參治之,亦不據定何經應感,刻定何經額傳也。瘧與秋時相類而相異者,瘧邪循脊,或隱陽原,或伏陰膜,渾如傳舍空隙,無處交鋒。至營衛氣血行遇方爭,爭則陰陽勝復,邪正皆混退,則各分界限,氣血皆清。

白話文:

古人認為,春天溫熱時,如果頭不痛但口渴,就是春溫的典型表現,秋天濕氣重時也是如此。頭疼表示是新感風寒,口渴則表示是伏氣未消。秋天的時邪與春天的溫熱病相似但也有不同,春溫是冬天寒氣鬱積轉化為溫熱之氣,從少陽經開始,一路向上,在收斂的季節之後發病,人體津液容易損耗,容易出汗。秋天的溫熱病則是夏天暑氣伏藏在體內,從營分開始,在開泄的季節之後發病,津液容易損耗,容易腹瀉和脾虛。春溫從足經開始,傳播到手經,秋溫則從手經開始,傳播到足經。

當然,秋天受涼的新感也可能只在足經,完全沒有伏暑的跡象。另外,也有一些伏暑是由感冒觸發的,只要能清楚辨別伏暑和新感,並根據症狀判斷病邪侵犯的經絡,就能針對性地治療,不一定要死板地依照經絡傳遞的規律。瘧疾與秋天的時邪相似但也有不同,瘧邪沿著脊柱循行,可能藏在陽明經,也可能伏在陰經膜,就像旅店空房間,邪氣沒有固定的位置。直到營衛氣血遇到邪氣,發生衝突,陰陽氣血相互爭鬥,邪氣和正氣都慢慢退去,界限分明,氣血恢復清朗。

秋時則因夏月畫受炎蒸,晚乘風露,毛竅開時,潛滋滲入,暑熱露涼舍於肌肉,積日成月,層層蘊結,秋涼風起,汗孔一收,從降今而逼入陽明則病作矣。先見惡寒未罷而寒勢方張,乃衛與太陽之涼風一⿺辶⿱㇒𠀁營與陽明之伏暑蒸騰。輕於辰已之交,重於午未之後,退則隱於陽明之半,進則蔓延各經。

口渴小便澀其常也。或有汗無汗,或才出復熱,大便或閉或溏,甚者神昏譫語,舌黑唇焦,夜以繼日水不絕口。邪從陽化為狂為癍,或入少陽血分,日晡寒熱,口苦咽乾,耳聾目定,煩悶神迷,渴不欲飲。津為熱耗,血受邪凝。渴而能飲者,可從氣分發泄。渴不欲飲者,宜從血分搜求。

白話文:

秋季疾病的成因及症狀

秋季時節,由於夏季炎熱的暑氣侵襲,加上夜晚涼風露氣,毛孔開張時,暑熱便乘機侵入體內,慢慢累積在肌肉中。日積月累,暑熱與涼氣在體內交織,形成層層積聚。待到秋涼風起,毛孔收縮,暑熱無處可去,便向下逼入陽明經絡,於是病症就發作了。

一開始,患者會感到惡寒,但寒意逐漸加重,這是因為衛氣和太陽經的涼風與營氣和陽明經的暑熱相互搏鬥所致。病情輕者,在辰時(上午7-9點)與已時(上午9-11點)交接之際發作;病情重者,則在午時(中午11點-下午1點)與未時(下午1點-3點)之後發作。病症退卻時,暑熱會隱藏在陽明經的半路,病情加重時,暑熱會蔓延到其他經脈。

口渴、小便澀滯是常見的症狀。有些患者會出汗,有些則不出汗,或者剛出汗又會感到熱。大便可能便秘或腹瀉。嚴重的患者會神志昏迷、胡言亂語,舌頭發黑,嘴唇乾燥,夜間不停地喝水。

暑邪從陽明經化熱,會導致狂躁症或斑疹,或者侵入少陽經的血分,導致日晡(下午3-5點)時分寒熱交替,口苦咽乾,耳聾目眩,煩躁不安,神志迷糊,口渴卻不想喝水。津液被暑熱耗損,血液受到暑邪的凝滯。口渴卻能喝水者,可以從氣分(陽明經)發泄暑熱;口渴卻不想喝水者,則需從血分(少陽經)搜求暑邪。

甚至邪血膠結,有非攻不解者。蓋傷寒重六經,伏氣究三焦。傷寒論陰陽伏暑分氣血。今之論陰陽則詳,分氣血則略。況伏暑至血分,症淹殢志饃糊,脈耎數,最為傳陰之象。須從血分提邪。若邪從陰陷,原有陽邪入陰治例。若真陽已衰,邪乘虛陷,無陽不化,原可從於溫托。

(殢音替,極困也。)

白話文:

甚至於邪氣與血氣凝結在一起,有些情況是光靠針灸無法解決的。這是因為傷寒病會影響六經,而伏暑則會深入三焦。傷寒論中對於陰陽與伏暑的分析,以及氣血的分類都非常詳細。但現在人們論述陰陽的時候則很詳細,而分論氣血的時候就比較簡略了。

更何況伏暑深入血分,症狀會讓人昏昏沉沉、神志模糊,脈搏軟弱而數,這正是傳陰的徵兆。因此必須從血分中提拔邪氣。如果邪氣從陰分侵入,就需要參考陽邪入陰的治療方法。如果真陽已經衰弱,邪氣趁虛而入,由於沒有陽氣來化解邪氣,可以考慮使用溫熱的方法來托舉陽氣。

(殢音替,意思是非常困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