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科辨要》~ 卷四 (1)
卷四 (1)
1. 卷十 方選
2. 初發三日用方
升麻葛根湯,初熱發解痘疹之良方。
升麻,葛根,芍藥,甘草
上四味。水煎服。
和解湯,發始三日前後用之。
升麻,芍藥,葛根,人參,川芎,防風,羌活,甘草
上八味。生薑水煎服。
加減升麻湯,無論痘與非痘。嬰兒身熱。先宜與之。
升麻,乾葛,芍藥,甘草,前胡,紫蘇,當歸,連翹,桔梗
上九味。姜三片。蔥白三寸。煎服取微汗。
敗毒和中散,治發汗之後。身熱不退而煩躁者。
連翹,牛蒡,黃連(酒炒),枳殼,防風,荊芥,桔梗,紫草,蟬蛻,川芎,前胡,木通,升麻,甘草,麥門冬
上十五味。水煎。大便秘者。加酒炒大黃。
導赤散,治初發為痘未明而驚搐者。
木通,生地黃,防風,薄荷
上四味。燈心引煎服。加辰砂末可。或加蟬蛻牛蒡子。
清解散,治毒氣壅盛於內。不能驟發於外。驚搐者。
防風,荊芥,蟬蛻,桔梗,川芎,前胡,葛根,升麻,甘草,黃芩,黃連(共酒炒),紫蘇,木通,牛蒡子,連翹,山楂肉
上十六味。姜三片。同煎溫服。
溫中益氣湯,治血氣虛弱。痘瘡難發出而驚搐者。
人參,白朮,黃耆(生),當歸,茯苓,甘草(炙),川芎,白芷,防風,木香,官桂,山楂肉
上十二味。生薑一片。大棗一枚同煎服。
疏肝透毒散,治平素肝氣盛臨痘驚搐不止者。
殭蠶,蟬蛻,薄荷,鉤藤,青皮,木通,前胡,山楂,羌活,荊芥
上十味。加燈草一分。姜二片。水煎服。按氣血虛汗多者不用。
羌活散郁湯,治實熱擁盛郁遏不得達表者。
防風,羌活,白芷,荊芥,桔梗,川芎,地骨皮,連翹,甘草,紫草根,大腹皮,鼠黏子
上十二味。水一鍾。燈心十根。煎六分溫服。
麻黃解表湯,治皮膚粗厚。腠理閉密。及外感風寒。不易出者。
麻黃,升麻,羌活,葛根,防風,荊芥,蟬蛻,大力子,桔梗,甘草
上十味。水煎入燒人糞同服。
加味升麻葛根湯,此方傷寒之劑。痘疹服之發汗亦無妨。
白粉葛,升麻,芍藥,川芎,甘草,山楂肉,牛蒡子,桔梗,防風,蘇葉
上十味。姜三片。同煎服取汗。
加味參蘇飲,治虛弱之童。為痘未明而發熱者。
人參(一二日代沙參),蘇葉,川芎,桔梗,前胡,陳皮,甘草,白茯苓,粉葛,半夏,牛蒡子,山楂子
上十二味。姜三片。同煎取汗。
惺惺散,發熱疑似之間。辨認未真。先以此湯探之。
人參(一二日代沙參),白朮,茯苓,天花粉,桔梗,細辛(少),甘草,薄荷
上八味。水一鍾。姜三片煎服。
加減益氣湯,治一發熱頭溫足冷。不渴便溏。面色㿠白。嘔食不化者。
黃耆,人參(一日代沙參),甘草,當歸,川芎(五日後宜去之),白朮,陳皮,升麻(酒洗),桔梗
上九味。姜一片。水煎服取暖。
白話文:
[初發三日用方]
升麻葛根湯:這是痘疹初期熱度剛起時,用來治療並緩解症狀的好處方。
成分有升麻、葛根、芍藥、甘草,這四種藥材用水煎煮服用。
和解湯:在痘疹開始的前三天左右使用。
成分包括升麻、芍藥、葛根、人參、川芎、防風、羌活、甘草等八種藥材,加入生薑一起用水煎煮服用。
加減升麻湯:不管是痘疹或其他疾病,嬰兒身體發熱時,應優先使用。
成分有升麻、乾葛、芍藥、甘草、前胡、紫蘇、當歸、連翹、桔梗等九種藥材,加入三片薑和三寸長的蔥白,煎煮服用後讓患者微微出汗。
敗毒和中散:適用於發汗後,身體仍然持續發熱且感到煩躁的情況。
成分有連翹、牛蒡、酒炒黃連、枳殼、防風、荊芥、桔梗、紫草、蟬蛻、川芎、前胡、木通、升麻、甘草、麥門冬等十五種藥材,用水煎煮,如果大便不通暢,可以再加入酒炒大黃。
導赤散:適用於痘疹初發但尚未確定,且出現驚搐的情況。
成分有木通、生地黃、防風、薄荷等四種藥材,加入燈心草一起煎煮服用,也可以加入辰砂末或蟬蛻牛蒡子。
清解散:適用於體內毒素過多無法迅速從體外排出,導致驚搐的情況。
成分有防風、荊芥、蟬蛻、桔梗、川芎、前胡、葛根、升麻、甘草、酒炒黃芩、黃連、紫蘇、木通、牛蒡子、連翹、山楂肉等十六種藥材,加入三片薑一起煎煮,趁溫服用。
溫中益氣湯:適用於血氣虛弱,痘疹難以發出,且出現驚搐的情況。
成分有人參、白朮、生黃耆、當歸、茯苓、炙甘草、川芎、白芷、防風、木香、官桂、山楂肉等十二種藥材,加入一片生薑和一顆大棗一起煎煮服用。
疏肝透毒散:適用於平時肝氣旺盛,遇到痘疹時驚搐不止的情況。
成分有殭蠶、蟬蛻、薄荷、鉤藤、青皮、木通、前胡、山楂、羌活、荊芥等十種藥材,加入燈草和兩片薑一起煎煮服用,若血氣虛弱汗多則不適用。
羌活散鬱湯:適用於體內實熱過旺,無法達到表皮的情況。
成分有防風、羌活、白芷、荊芥、桔梗、川芎、地骨皮、連翹、甘草、紫草根、大腹皮、鼠黏子等十二種藥材,加入燈心草一起煎煮,趁溫服用。
麻黃解表湯:適用於皮膚粗糙厚重,毛孔緊閉,或是受到風寒影響,痘疹不易發出的情況。
成分有麻黃、升麻、羌活、葛根、防風、荊芥、蟬蛻、大力子、桔梗、甘草等十種藥材,用水煎煮後,加入燒人糞一起服用。
加味升麻葛根湯:這是一種治療傷寒的藥方,痘疹患者服用後也能產生發汗效果。
成分有白粉葛、升麻、芍藥、川芎、甘草、山楂肉、牛蒡子、桔梗、防風、蘇葉等十種藥材,加入三片薑一起煎煮服用。
加味參蘇飲:適用於體質虛弱的兒童,痘疹症狀不明顯但已經開始發熱的情況。
成分有人參(一二日可用沙參代替)、蘇葉、川芎、桔梗、前胡、陳皮、甘草、白茯苓、粉葛、半夏、牛蒡子、山楂子等十二種藥材,加入三片薑一起煎煮,取汗服用。
惺惺散:適用於發熱症狀尚不明確,尚未能確定是否為痘疹的情況。
成分有人參(一二日可用沙參代替)、白朮、茯苓、天花粉、桔梗、少量細辛、甘草、薄荷等八種藥材,加入三片薑,用水煎煮服用。
加減益氣湯:適用於發熱初期,頭部溫暖腳部冰冷,不口渴且排便稀軟,面色蒼白,嘔吐食物無法消化的情況。
成分有黃耆、人參(一日可用沙參代替)、甘草、當歸、川芎(五日後應去除)、白朮、陳皮、酒洗升麻、桔梗等九種藥材,加入一片薑,用水煎煮服用,以增暖體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