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池田瑞仙

《痘科辨要》~ 卷十 方選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 方選 (1)

1. 見點三日虛痘用方

參耆飲,元氣虛弱。精神倦怠。肌肉柔嫩。面色㿠白。飲食少進。睡臥寧靜而不振者。已出未出皆治之。

人參(一錢),黃耆(二錢),甘草(五分初發生出定炒)

上三味。用水一鍾。姜一片。煎四分服。未見點前。加紫蘇防風白芷。已見點後。加川芎桔梗。

固陽散火湯,治瘡色嬌豔皮薄者。

人參,黃耆,歸尾,升麻,葛根,連翹,防風,生地,木通,荊芥,甘草

上十一味。水煎若色白皮薄者。去荊芥生地。加茯苓白朮。

人參歸耆湯,治痘頂不起血不紅活者。

黃耆,人參,甘草,當歸,川芎,官桂,山楂,紅花,白朮

上九味。姜一片。水煎服。如氣滯者。少加木香。

人參調中湯,見苗已定。而吐瀉不止。宜用此湯。兼與豆蔻。

人參,黃耆,白朮,甘草,木香,白芍,陳皮

上七味。加棗水煎服。

錢氏白朮散,治因吐瀉。脾胃虛而出不快者。

人參,白朮,茯苓,木香,藿香,乾葛,甘草

上七味。水煎溫服。

補中益氣湯,治氣虛出不快者。

黃耆,人參,白朮,當歸,柴胡,升麻,陳皮,甘草

上八味。姜一片。同煎服。一方加官桂。

白話文:

[在觀察三天後,對於出現虛弱痘狀的治療方式]

使用「參耆飲」,適用於元氣虛弱、精神疲憊、肌膚柔嫩、臉色蒼白、食慾不佳、睡眠平靜但無活力的人。無論痘疹是否已經長出,都能治療。

配方為:人參一錢,黃耆二錢,甘草五分(開始發病時可炒過)。將這三種藥材加入一杯水和一片薑片煮沸,煮至剩下四分之一後服用。在未見到痘疹前,可以添加紫蘇、防風、白芷;痘疹出現後,則可添加川芎和桔梗。

「固陽散火湯」,用於治療痘疹顏色鮮艷且皮膚薄的狀況。

配方為:人參、黃耆、歸尾、升麻、葛根、連翹、防風、生地、木通、荊芥、甘草。這十一種藥材加水煮沸,若是皮膚白皙且薄的人,可去除荊芥和生地,再添加茯苓和白朮。

「人參歸耆湯」,用於治療痘疹尖端無法隆起且血色不紅潤的狀況。

配方為:黃耆、人參、甘草、當歸、川芎、官桂、山楂、紅花、白朮。這九種藥材加一片薑,水煮後服用。如果氣滯,可少量添加木香。

「人參調中湯」,適用於痘疹形態已定,但持續嘔吐或腹瀉的情況。可配合豆蔻使用。

配方為:人參、黃耆、白朮、甘草、木香、白芍、陳皮。這七種藥材加棗子,水煮後服用。

「錢氏白朮散」,適用於因嘔吐或腹瀉導致脾胃虛弱,痘疹無法順利長出的情況。

配方為:人參、白朮、茯苓、木香、藿香、乾葛、甘草。這七種藥材水煮後溫服。

「補中益氣湯」,適用於因氣虛導致痘疹無法順利長出的情況。

配方為:黃耆、人參、白朮、當歸、柴胡、升麻、陳皮、甘草。這八種藥材加一片薑,一同煮沸後服用。另外一個配方則會添加官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