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池田瑞仙

《痘科辨要》~ 卷九 附錄 (7)

回本書目錄

卷九 附錄 (7)

1. 記痘中見蛔乾嘔不止一治驗

南紀儒官。竹內士言。號吹臺。一男子年方九歲。出痘於丙寅初夏。一夕身熱如炙。次朝益猛。煩躁悶渴。數醫相議。與以涼膈散。而口糜乾嘔。續續不休。俄吐生蛔二條。因投理中安蛔湯。乃嘔益甚。眾醫束手。不能如何。舉家驚歎。致書迎余。乃往察之。其兒稟賦虛弱。

形體枯瘦。面顏㿠白。兩睛白吊。雙唇紅赤。舌淡紅滋潤。中央薄胎似粉。蓋痘中見蛔者。虛中有實。實中有虛。故禁食悶渴。唯好冷飲。陰陽糅雜。而無定局。殆似水逆之狀。小水清利。大便秘結。頭溫手足如冰。痘苗隱躍皮下。遲滯不現。其凶險不可僂指。推症論之。是皆蛔厥之候也。

治法不問痘症。先投殺蟲之劑為要。冀合死中求活之策焉。乃用黃芩加半夏湯。加殺蟲之品與之。服之數次。乾嘔稍靜。因與加減益氣湯。加地丁蟬蛻。補托內氣。發解標瘡。既至五朝。痘粒隱伏不齊。水穀入口噦聲不絕。而舌中央轉微灰黑。益好冷飲。是胸中有虛氣。噎塞不通而然也。

因以參連沸湯探之。虛痞自散。兒隨求藥。尚主理中安蛔。兼與以溫中益氣湯。貫及七朝。手足漸溫。而痘未起松。乃以參歸鹿茸湯。加丁子肉桂熟附少許。濃煎與之。欲使痘瘡提突。其夜下死蛔七條。相續大便滑泄。凶惡略緩。次早又糞死蛔一條。尚主安蛔如前。面瘡猶未起突。

絕無血澤。時見將寒慄之勢。急投聶氏建中湯。貫及十朝。又糞死蛔五條。面色略鋪紅。摩之陷不礙手。而嘔氣愈穩。睡臥亦寧。卒然齒齦流血。察之幾似走馬疳之狀。乃傅金不換。以留其血。此蓋辛溫之藥。卻助邪火。以與胃火相搏。而攻唇口故也。速以實胃瀉火湯。加犀角石膏。

兼與以黃連安蛔如前。其夜又下死蛔五條。口疳之梟隨乃緩紓。十三朝。始思食。乃吃白粥一二口。神情快爽。遊嬉怡怡。然猶蒸蒸煩熱者。虛火炎上也。此無他故。清涼太過。使虛愈虛之咎也。不如以清補之味。而虛實並治。乃與參麥清補湯。貫至十五朝。面瘡雖有生意。

而手足平塌不起。余深稽之。夫手足者。太陰脾經之軸也。此兒脾氣素虛。而不能達透於四肢。故為此凶惡之症矣。與以保嬰百神湯。即脾胃自實。漿膿半充。諸危證逐日順美。但大便秘結。已六七日。乃投四順清涼飲一貼。隨乃快通。糞中又見死蛔三條。預防餘毒遷變之害。

與以忍冬解毒湯。漸次收靨。至十九朝。俄然腹肚膨脹。即於本方內。加酒炒大黃。餉時下黑便數塊。及爛蛔一條。至晚又下死蛔一條。然後全收結焉。凡發始吐生蛔二條。中間至終。下死蛔尺許者。二十二條。合二十四條。此治雖中間有溫涼之轉。而首尾不爽。隨變處方。

遂奏再生之功。余頻年治痘。不下數千人。雖然。此症而有此功者。廑廑乎如晨星。嗟亦難夫。

白話文:

這篇文章記載了一個九歲男孩在夏季初期長疹(痘)時,突然高燒、煩躁口渴,經多位醫生診斷後服用涼膈散,卻出現口腔潰瘍和持續乾嘔,甚至吐出兩條活蟲。醫生改用理中安蛔湯,嘔吐反而更嚴重,所有醫生都束手無策。

最後,男孩的家人請來了作者。男孩身體瘦弱,臉色蒼白,眼睛突出,嘴脣紅赤,舌頭淡紅且舌苔像粉一樣薄。這種情況是虛實交錯的症狀,表現為禁食悶渴,喜愛冷飲,小便清澈,大便乾燥,頭部溫暖但手腳冰冷,疹子隱約在皮下,無法正常長出,病情極為兇險。診斷為蛔蟲病。

治療首先以殺蟲為主,使用黃芩加半夏湯加入殺蟲藥物,嘔吐稍微減輕,再使用加減益氣湯加入地丁蟬蛻,補充內氣,幫助疹子成熟。到了第五天,疹子仍隱藏不顯,嘔吐未停,舌頭中央轉為灰黑色,仍然喜愛冷飲。這是因為胸中有虛氣,導致噎塞不通。於是使用參連沸湯,虛弱的消化系統得到改善,男孩開始主動要求服藥,持續使用理中安蛔湯和溫中益氣湯。

到了第七天,手腳開始回暖,但疹子仍未成熟。於是使用參歸鹿茸湯,加入丁香、肉桂、少量熟附,濃煎服用,希望促使疹子成熟。當晚,男孩排出七條死蛔蟲,隨後大便滑泄,病情稍有緩解。第二天早上,又排出了死蛔蟲。持續使用安蛔藥物,但臉上的疹子仍未成熟。

臉色沒有血色,偶爾會出現寒顫,緊急使用聶氏建中湯。到了第十天,又排出了五條死蛔蟲,臉色略有紅潤,疹子摸起來不再凹陷,嘔吐也更穩定,睡眠質量改善。然而,突然牙齦出血,看起來像是嚴重的牙周病。使用金不換止血,但發現溫性藥物可能助長邪火,攻擊脣口。於是使用實胃瀉火湯,加入犀角、石膏,並持續使用黃連安蛔藥物。當晚,又排出了五條死蛔蟲,口部病狀逐漸緩解。到了第十三天,男孩開始想吃東西,吃了幾口白粥,精神狀態良好。但仍然感到煩熱,這是虛火上炎的症狀。這是由於之前使用的清涼藥物過多,導致虛弱加劇。於是使用參麥清補湯,達到虛實同治的效果。到了第十五天,臉上的疹子開始有生機,但手腳仍然平塌,沒有起色。作者認為,手腳是脾經的重要部分,男孩脾氣素虛,導致四肢無法得到足夠的營養,形成嚴重的病症。使用保嬰百神湯,脾胃功能得到改善,膿液開始充滿,病情逐日好轉。然而,大便持續乾燥,已經六七天沒有排便,於是使用四順清涼飲,很快便通暢,糞便中再次發現三條死蛔蟲。為了預防餘毒變化,使用忍冬解毒湯,病情逐漸好轉。

到了第十九天,腹部突然膨脹,於是在原方中加入酒炒大黃,午飯時間排出了數塊黑便和一條爛蛔蟲。到了晚上,又排出了一條死蛔蟲,病情完全恢復。總計,男孩最初吐出了兩條活蛔蟲,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共排出了24條死蛔蟲。雖然治療過程中溫涼轉換,但最終成功治癒。作者在過去幾年中治療過數千例疹病,但這種病例的成功率極低,堪比晨星,令人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