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科辨要》~ 卷八 (2)
卷八 (2)
1. 辨夾蛔諸證
一發熱放苗時。心煩悶渴。胸腹時痛。動氣上下不定。嘔吐乾嘔。身熱微微。痘點遲滯。血色影影。心氣鬱冒如醉。言語錯亂。為奇怪之狀者。蛔蟲上衝心下也。先用升陽散郁之劑。開提毛竅。兼與殺蟲之丸散。
一見點之期。痘色平順。寢食無故。熟睡寤後。妄談狂言。無暫安放。漸醒如常。時煩時渴。心下有動氣。鬱結不宣。痘苗隱躍於皮下。而不松突。唇舌淡紅。痰黏激口中者蛔厥也。其治如前證。
一痘點已出。腹脝時疼。腸鳴心下悸。正飲食而嘔噦不已。午前頻渴。申後且休。或動氣在心下。時煩時渴。或睡已寤。譫妄狂言。不省人事。醒復如常。無定局者。蛔蟲也。急宜與黃芩加半夏湯。加烏梅川椒鷓鴣菜。
一初熱微微。瘡出平準。至三四日。身熱干炮。悶渴乾嘔。時起時止。唇堆腫如火。舌淡紅滋潤。神氣昏倦。思食嘔氣頻發。或生蛔自口鼻出者。是為險症。急宜治之。主方如前證。
一發始因吐瀉。而發透者。放苗淡白。曾不起突。越二三日。胸腹時痛時止。悶渴好沸湯。睡臥不寧。心下痞塞。或吐涎沫。手指足指共厥者。氣血虛耗。加夾蛔之症也。急宜用加減益氣湯。加烏梅川椒地丁蟬蛻。
一火熱二三日。痘點已現。赤色如火。大便未解。小水赤澀。腰腹時痛。痛脹不定。煩渴引飲。須臾復休。神氣昏憒。狂妄非常。動氣衝心下。及呼吸促迫。手足時冷。寢食不安者。急宜解其圍。於是見蛔梟之候者。宜四順制蛔湯。大便一通。表裡自和。則斟酌可治之。不必盡劑。
一痘出至四五日。瘡色如絳。起突不快。按候心下。脹痛不可忍也。動氣時起時止。發渴不定。飲食略易。睡中稍搦。寤後譫語躁亂。如鬼魅之作祟。殆失其常。時吐白沫者。蛔蟲之候也。若當此時。蛔症重者。不拘治痘。先宜治蛔蟲為要。黃連安蛔湯主之。或二陳湯。加烏梅川椒黃連。
一痘出平易。至五六日。溏泄一兩行。諸瘡平塌。失鼎峻之勢。根暈淡白。根腳不實。寒戰咬牙並起。唇舌淡白者。虛寒之候也。急宜峻補氣血。若加之。渴飲且頻且休。寒戰咬牙。忽休忽起。寢食或寧或不寧。不終日見變局者。蛔蟲也。此症雙唇堆腫燥裂。舌淡紅者也。宜與附子理中湯。加烏梅川椒炒黃連鷓鴣菜治之。
一痘至六七日。漿色將向充實。忽然遲滯。平塌不進。心中煩悶。寢食不寧。煩渴或止或起。脅腹動氣。發作有時。肚腹微痛。乍止乍起。大便快通。小水清利。睡寤妄言錯亂。為奇怪者。夾蛔之候也。急宜殺蟲之劑。理中安蛔湯主之。
一六七日以上。寒戰咬牙。唇舌淡白虛冷。眼鼻不封塞者。虛之極也。痘色淡白。根血不實。若當此時加溏泄者。表裡虛寒。而陽氣將下脫之徵也。急宜以峻補之劑救之。若瘡色未至淡白。根暈如故。或唇堆腫焦紫。而形如嘴舌尖純紅滑潤。動氣上衝心胸。腹痛上下不定。發渴乍休復起。
白話文:
辨別夾雜蛔蟲的各種症狀
一、發燒時,正值出疹期。病人會心煩、口渴、胸腹部時而疼痛,氣在胸腹間上下竄動不定,想吐或乾嘔,身體微微發熱,痘疹出得慢且不明顯,痘疹周圍的血色不明顯。病人會感到心氣鬱悶,像喝醉了一樣,說話顛三倒四,出現怪異的舉動。這是因為蛔蟲向上衝擊心口所導致。應先使用能升發陽氣、疏散鬱結的藥方,打開毛孔,同時配合殺蟲的藥丸或藥散。
二、到了出疹的時期,痘疹的顏色正常,病人吃睡都沒問題,睡醒後卻開始胡言亂語、說瘋話,沒有片刻安靜,但過一會兒又會清醒如常。時而煩躁,時而口渴,心口有氣在竄動,鬱結不舒暢,痘疹的苗頭隱隱約約在皮膚下,卻沒有明顯突出。嘴唇和舌頭呈現淡紅色,口中痰液黏稠。這是蛔蟲引起的厥證,治療方法同前述。
三、痘疹已經出現,腹部脹痛時輕時重,腸鳴、心悸,吃飯時想吐,上午經常口渴,下午就會好轉。有時感到氣在心口竄動,時而煩躁,時而口渴,或睡醒後胡言亂語,不省人事,醒來後又恢復正常,沒有固定的規律。這也是蛔蟲在作怪,應立即服用黃芩加半夏湯,並加入烏梅、川椒、鷓鴣菜。
四、剛開始發燒時只是微微發熱,痘疹出現後也還算正常,但到了三四天,身體開始發高燒、乾燥,口渴、乾嘔,時好時壞,嘴唇腫脹如火,舌頭淡紅但濕潤,精神昏沉疲倦,想吃東西但又經常想吐,甚至有蛔蟲從口鼻中跑出來。這是很危險的症狀,必須立即治療,治療方法同前述。
五、一開始是因為嘔吐和腹瀉而發病,疹子才透出來,疹子呈現淡白色,且沒有隆起。過了兩三天,胸腹部時痛時止,口渴想喝熱水,睡臥不安穩,心口堵塞不舒服,有時會吐口水沫,手指腳趾都發涼。這是氣血虛弱,又夾雜了蛔蟲的症狀。應立即使用加減益氣湯,加入烏梅、川椒、地丁、蟬蛻。
六、發燒二三天,痘疹已經出現,呈現像火一樣的紅色,大便不通,小便赤澀,腰腹部時痛時脹,疼痛沒有固定位置,煩躁口渴,喝了水後一會兒又覺得口渴,精神昏沉,胡言亂語,有氣向上衝擊心口,呼吸急促,手腳時而冰冷,睡覺吃飯都不安穩。這表示體內有邪氣圍困,即將看到蛔蟲活動的跡象。宜使用四順制蛔湯,等大便通暢後,身體內外的狀況就會和諧,就可以考慮治療痘疹,不一定要把藥全部用完。
七、痘疹出了四五天,痘疹的顏色像深紅色,隆起得不快,按壓心口時,感到脹痛難忍,有氣時而竄動,時而停止,口渴不定,稍微吃點東西就容易吐,睡著時身體稍微抽搐,醒來後胡言亂語、躁動不安,像鬼魅作祟,幾乎失去正常狀態,時常吐出白沫,這是蛔蟲的徵兆。如果此時蛔蟲的症狀嚴重,就不要顧及治療痘疹,先治療蛔蟲最重要。主要使用黃連安蛔湯,或二陳湯,並加入烏梅、川椒、黃連。
八、痘疹出得平順,到了五六天,卻拉肚子一兩次,痘疹變得扁塌,失去了原有的氣勢,痘疹根部的暈淡白,根基不穩,開始發冷顫抖、咬牙,嘴唇和舌頭呈現淡白色。這是虛寒的症狀,應立即大補氣血。如果同時出現口渴、喝水後又很快口渴,發冷顫抖、咬牙的情況時好時壞,睡覺和吃飯時而安穩時而不安穩,一天之內狀況變化不定。這也是蛔蟲在作祟,而且嘴唇會腫脹乾裂,舌頭淡紅。應使用附子理中湯,並加入烏梅、川椒、炒黃連、鷓鴣菜來治療。
九、痘疹到了六七天,漿液將要充盈,卻突然停滯不前,痘疹扁塌沒有進展。病人會心中煩悶,睡覺吃飯都不安穩,口渴時好時壞,脅腹間有氣竄動,發作時間不固定,肚子微微作痛,也是時好時壞,大便通暢,小便清澈,睡醒後胡言亂語,出現怪異舉動,這都是夾雜了蛔蟲的徵兆,應立即使用殺蟲的藥劑,主要使用理中安蛔湯。
十、到了六七天以上,病人會發冷顫抖、咬牙,嘴唇和舌頭呈現淡白虛冷的樣子,眼睛和鼻孔沒有被堵塞,這是身體虛弱到了極點。痘疹的顏色淡白,根部的血色不充實。如果此時又拉肚子,就是體內虛寒,陽氣即將脫失的徵兆,應立即用峻補的藥劑來救治。如果痘疹的顏色沒有變成淡白,根部的暈還和原來一樣,或嘴唇腫脹呈焦紫色,形狀像嘴巴,舌尖純紅且光滑,有氣向上衝擊心胸,腹痛上下不定,口渴時好時壞,這也表示有蛔蟲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