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科辨要》~ 卷二 (2)
卷二 (2)
1. 辨血虛痘證
發始身體微微熱。面色青㿠白。皮膚潤。肌肉萎。外見青筋。及兩耳鼻準。俱青白。痘點色淡影影。根暈淡白。根闊腳寬。痘色與隙地。一般無異。兩目彷徨。小便清白。大便稀溏。神靜氣倦。唇舌淡白滑潤者。血虛也。凡治血虛痘證。先依氣虛例治之。今治血虛。而補氣不補血者何也。
夫氣有神而無形。補之則易充盈。血有形而無神。補之而難收效。氣陽而血陰。陰從陽而血從氣。故氣衰則血亦從之而虛。氣旺則血亦從之而實。況補血之藥。皆雖能潤燥。而過用之。則滑腸大便溏泄。標瘡平陷。倒塌之勢。立至焉。故謂治血虛。以補氣為要。補血次之。經曰。
急則補氣。緩則補血。此之謂也。
白話文:
[辨識血虛型痘症]
一開始,患者會感到身體微熱,臉色呈現青白,皮膚濕潤,肌肉萎縮,可以看到皮下青筋,兩耳和鼻子部分都顯得青白,痘疹顏色淺淡,根部周圍淡白色,根部寬廣,痘疹的顏色和周圍皮膚差不多,看不出差異。患者眼神遊移不定,小便清澈,大便稀軟,精神疲倦,嘴脣和舌頭呈現淡白色且滑潤,這都是血虛的表現。
治療血虛型痘症時,我們通常會先按照氣虛的方法來治療。那麼,為什麼在治療血虛的時候,我們主要補氣而不是補血呢?
氣是有神韻但無具體形狀的,補氣較容易見效。而血是有形狀但無神韻的,補血的效果相對難以顯現。氣屬陽,血屬陰,陰跟隨陽,血跟隨氣。所以,當氣虛時,血也會隨之虛弱;氣旺盛時,血也會隨之充實。再說,補血的藥物雖然能滋潤,但若使用過度,可能會導致腸胃滑瀉,使痘疹陷落,甚至倒閉的情況立刻發生。因此,治療血虛,首要的是補氣,其次纔是補血。古語有云:
「急則補氣,緩則補血」,就是這個道理。
2. 辨表實痘證
發始身熱。燔灼如炙。肌膚干炮。頭痛如裂。惡熱無汗。皮燥毛焦。煩渴引飲。口氣如火。兩顴乾紅。耳目俱赤。眼張如怒。喘滿氣急。身體疼痛。啼聲日夜不絕。或腰腹時痛。眉宇不宣。或脈惕筋抽。如欲搐之狀。痘苗隱隱於皮下。累日不見不起。而礬紅紫豔。乾枯不松。
或陸續出來。後期不進。有此等之證候者。必身無暫安時。是為表實。急當以發散透肌之劑。先發其汗。開提毛竅。使痘有出路。不則凶惡疊出。悔至噬臍。如誤用黃耆。則腠理一密。瘡無出路。鬱伏不出。其死可翹足而俟矣。胡氏曰。初發不可切用黃耆。此之謂也。
3. 辨表虛痘證
發始身熱如爐。頭汗如蒸。手足似濡。痘苗已呈。色淡腳弱。易出易長。一齊湧出。肥大明亮。而皮薄似於嬌豔。至二三日。顏面虛浮。先期進速。微熱畏風寒。時呵欠。時噴嚏。二便清調。神情昏憒。睡臥安靜。色雖鮮明。而根腳不實者。表虛也。大抵表虛。必屬陽虛氣虛也。
凡表虛痘證。毛竅疏豁。陽氣從汗而泄。故忌用清涼發散解毒之劑。惟宜參耆飲加減。或加減補中之類。實表補氣。只以辨認不差為要。如誤失治。則以實攻虛。謬人不少。或至漿期。皮薄水泡清淡。或為斑爛漏痘癢塌之患。而至不可救。翁氏曰。表虛痘症。易出難收。此之謂也。
白話文:
[辨識表面虛弱的痘疹病症]
剛開始時,患者全身發熱,如同被火爐包圍。頭部汗如雨下,像是被蒸汽籠罩,手腳濕潤。痘疹已經顯現,但顏色淡且根基不穩,容易出現也容易成長,會一起大量湧出,形狀肥大且明亮,皮膚薄得宛如嬌嫩的花朵。到了第二天或第三天,臉部呈現虛浮的狀態,痘疹的生長期比預期快,患者有輕微發燒、怕風怕冷,常打哈欠和噴嚏。大小便正常,精神恍惚,睡覺安靜,雖然痘疹顏色鮮明,但根基卻不牢固,這是表面虛弱的症狀。基本上,表面虛弱,多半是陽氣虛弱或是氣血不足。
對於表面虛弱的痘疹病症,毛細孔開闊,陽氣隨汗液流失,因此,不適合使用清涼、發散或解毒的藥物。應該使用參耆飲進行加減調配,或是使用補中益氣湯等藥方,以強化表面防禦力和補充氣力。最重要的是正確辨識病情,避免治療上的錯誤。如果治療失誤,就會用實證來對抗虛證,導致病情惡化的例子不在少數。有的甚至到發疹期,皮膚薄且水泡內的液體清澈,或引發斑疹、爛痘、癢痛等後遺症,到達無法挽救的地步。翁氏說,表面虛弱的痘疹病症,容易出現但難以痊癒,就是這個意思。
4. 辨裡虛痘證
發始身熱,頭溫足冷,自汗微微,面青㿠白,精神倦怠,時時呵欠,飲食減少,大便易溏,小便清白,或吐利並起,或嘔食不化,或瀉利青谷,或口不渴,便泄嗜眠,並起居安靜,痘苗雖成分珠,而頂陷,或窠粒不松突,根暈不束領,郛郭不長者,此皆裡虛也。其治以補血為主,補氣次之。蓋補氣血,則脾胃自壯健,而三四日後,又無陷伏之患。不可必拘在初當發之說,首尾宜用補益溫補之劑,隨其證之輕重,而參斟之。其痘色以轉紅活為善。若補湯太過,則致虛證變實,當以痘色與唇舌詳辨之。翁氏曰:「虛症變實者,非真實也,是病淺而用藥過深之失也。」
凡逢此證者,先用平劑,暫時待之,以審詳陰陽虛實,而後施治。蓋痘證氣不及則陷,血不及則塌,氣過則泡,血過則斑,始終以氣血和平為貴。魏氏曰:「氣盛則泡,血盛則斑,此之謂也。」
白話文:
[辨識內虛痘疹症狀]
一開始會有身體發熱的情況,但頭部溫暖腳卻冰冷,會有些微自汗,臉色呈現青白色,精神狀態不佳,常打哈欠,食慾減退,大便容易稀軟,小便清澈無色,可能同時出現嘔吐和腹瀉,或是吃下的食物無法消化,或是拉肚子拉出未消化的食物,或是口不渴,頻繁排泄且嗜睡,日常活動也變得安靜。即使痘疹已成熟如珍珠般,但痘頂凹陷,或者痘粒不夠堅挺突出,痘周邊的紅暈不夠緊密,痘疹周圍皮膚不增長,這些都是內臟虛弱的症狀。治療上應以補血為主,補氣為輔,因為補充氣血,脾胃自然強健,三、四天後就不會有痘疹陷入或隱而不發的困擾,不能死守著初期就一定要發作的觀念,整個療程都應使用補益溫補的藥物,根據病情的輕重來調整。痘疹顏色轉紅是好的跡象,但如果補湯服用過多,可能會導致虛弱症狀轉為實證,應該根據痘疹顏色及嘴脣和舌頭的狀況來判斷。
翁氏指出,虛證轉為實證,不是真的轉為實證,而是病情較輕卻使用了過於濃烈的藥物所造成的錯誤。遇到這種情況,應先使用性質平和的藥物,暫時觀察,詳細判斷陰陽虛實後再進行治療。因為痘疹如果氣不足就會陷下去,血不足就會塌陷,氣過剩會形成水泡,血過剩會變成斑點,始終以氣血平衡為最理想。魏氏也說,氣旺盛會形成水泡,血旺盛會形成斑點,就是這個意思。
5. 辨裡實痘證
發始遍身。大熱如蒸。前板齒乾燥濺血絲。鼻孔乾黑。口氣如火。兩耳如塗朱。白睛似灑血。面顏紅赤。或紫黯。毛枯皮燥。時惡寒時惡熱。無汗肌膚乾涸。大便秘結。小便赤澀。煩渴引飲。乾嘔狂悸。譫語狂亂。如見鬼狀。熱入膀胱,則小水如紅花膏。或如醃魚汗。痘點已出,紫豔乾紅。曾不松突。或隱躍於皮下。逐漸紫赤焦褐者。表裡俱熱實也。若伏火伏毒。燥炙於內。則梟毒壅遏肌肉。不能發透。或有面眼兩耳如火者。或有面㿠白。口內黑氣如煤者。或有頭面如火。手足如水者。或有皮膚乾紅。痘點如水珠者。或有唇舌赤紫。乾燥欲裂者。或有唇裂舌胎如積粉者。
其形狀多端。不可僂指。余可推而知也。是為裡實。而表肌不和之證也。其治在陽明之本。宜急用清涼攻下之劑。以利為度。若不早圖。則必有失血喘滿之患。謬投攻表之劑。則三日若六日而死。不可必泥在初當發之說。如下後內外鬆解。痘出快者。隨症治之。胡氏曰:裡實不泄必死。
此之謂也。
白話文:
從一開始,全身就爆發了病症,體溫高得像被蒸煮一般。上顎的牙齦乾燥到出血,鼻腔乾燥且呈黑色,呼吸出來的氣息像火焰一樣熱,雙耳呈現深紅色,彷彿被硃砂塗抹,眼球白色部分佈滿血絲,臉色紅通通的,甚至帶有紫色或暗沉,頭髮乾枯,皮膚也變得乾燥。時而畏冷,時而又怕熱,但就是不出汗,皮膚乾涸。大便硬結難解,小便色澤深紅且排尿困難,非常口渴想喝水,偶爾乾嘔,心悸不安,甚至出現幻覺,胡言亂語,行為狂亂,好像看到鬼魂一般。如果熱邪侵入膀胱,尿液會變得像紅花膏或者醃魚汗那樣的顏色。
疹子已經長出來,呈現乾燥的紫色或紅色,並未凸起,有些甚至隱藏在皮膚之下,慢慢轉為紫色、紅色、焦黃或深褐色,這是內外皆有實熱的徵兆。若體內有潛伏的火毒,導致內部過於乾燥,就會使毒素堵塞在肌肉組織中,無法順利發散。有的患者臉部、眼睛和耳朵像著火了一般,有的患者臉色蒼白,口腔內像有煤灰,有的患者頭部和麪部像著火,四肢卻冰冷,有的患者皮膚乾燥泛紅,疹子像水珠,有的患者嘴脣和舌頭呈現紫紅色,乾燥到快要裂開,有的患者嘴脣破裂,舌苔厚如粉堆。
這些症狀變化多端,無法一一列舉,其他的可以依此類推。這就是所謂的內實,伴隨著表面肌膚不適的病症。治療應針對陽明經脈的根本,應立即使用清熱攻下的藥物,以能排泄為目標。如果不盡早處理,可能會導致出血和呼吸困難的問題。若誤用攻表的藥物,患者可能在三天至六天內死亡,不能完全遵循疹子剛開始爆發時的治療原則。如果服用藥物後,內外都得以放鬆,疹子順利長出,就可以根據具體症狀進行治療。胡氏說,如果內實情況無法得到緩解,患者必死無疑,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6. 辨順痘不服藥
發始見苗之時,面顏微紅,而無黯色枯滯,皮膚潮潤,磊落出來,形尖圓色淡紅,肥澤明亮。頭面胸背俱少,放苗先起口角兩腮,二三聯綴,痘出熱減,諸症自退,神氣爽快,飲食如常,二便無故,易齊易長,無諸雜證者,必順美之徵也,不藥自愈。凡治稀痘,有三禁之戒:勿清涼,勿攻發,勿解毒,謂之三禁。氣血壯者,其毒易化易消,不待服藥,而自愈。若妄施治,則紊亂氣血,而失領載之功也。若參耆太過,則不膿成水泡;芎歸地黃太過,則赤色發斑毒;術苓過用,則瘡乾涸不漿。要之溫補過用,則發餘毒。若強欲服藥,則藥性不寒不熱者可也,如五味異功散,加當歸桔梗一大匕之類。其首尾順症,則當用此湯,不可易方。至十日後,於補脾滲濕中,微加解毒之味,以省餘毒有無,是亦宜小連翹飲,醫者不可不知也。
白話文:
在剛開始出現痘疹的跡象時,臉部呈現淡淡的紅暈,沒有暗沉或乾枯的現象,皮膚保持適度的濕潤,痘疹顯得自然而順暢地出現,形狀尖圓且色澤為淺紅色,肌膚看起來豐腴而光亮。頭、臉、胸、背等部位的痘疹數量不多,痘疹首先從嘴角和兩頰開始出現,兩三顆相連。痘疹出現後,體溫逐漸下降,各種相關症狀自然緩解,精神狀態清爽愉快,飲食正常,大小便無異常,痘疹容易成熟並成長,沒有出現其他複雜的併發症,這是順利美好的徵兆,痘疹會自行痊癒。
對於處理稀疏的痘疹,有三項必須遵守的禁忌:
- 不要使用清涼的治療方式。
- 不要使用強烈的發散療法。
- 不要隨意解毒。
如果氣血旺盛,痘疹的毒素較易化解與消散,不需要服藥就會自行康復。若胡亂施治,可能會打亂氣血的平衡,失去調節身體機能的效果。若過度服用人參、黃耆,痘疹可能不會化膿反而形成水泡;過量使用川芎、當歸、熟地黃,可能會導致皮膚出現紅斑及毒素擴散;過度使用白朮、茯苓,可能會使傷口乾燥無法形成保護性的膿液。總的來說,溫補的藥物若使用過度,可能導致剩餘毒素無法排出。如果非要服用藥物,應選擇藥性既不過於寒涼也不過於溫熱的藥物。
例如「五味異功散」加上一茶匙的當歸和桔梗之類的藥物,這類藥物適用於痘疹初期和後期的療程,不應該輕易更換藥方。到了第十天之後,在補脾和排濕的治療中,可以稍微加入一些解毒的成分,來確認是否仍有剩餘毒素未清除,這種情況下適合使用「小連翹飲」。醫生必須瞭解這些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