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池田瑞仙

《痘科辨要》~ 卷六 (2)

回本書目錄

卷六 (2)

1. 辨收靨三日虛痘治例

蓋痘後發驚搐者。氣血虛耗。毒氣亦未盡解。故其治甚難。藥要其時。又要其當病勢早退。小水利者生。不利者死。蓋脾虛而肝木乘之。動於心火故也。張霞飛痘疹集成曰。用清神散火湯。而痘後驚搐。藥對病者可治。若連發不止者。死證也。極惡者一發。必三日死。朱氏曰。

驚發痘後。諸書莫救者。是目閉無魂。而兼吐瀉。及唇白肢冷等證也。如痰熱內甚。小便閉澀。或素有驚疾。又屬可治。鎮驚丸。安神丸。兩藥俱可服。

丹溪捷徑曰。傷寒吐蛔者屬寒。痘疹吐蛔者屬熱。所謂初發之驗也。翁氏曰。痘中蛔蟲出者。死難聞生。余往驗數千兒。初熱之時見蛔。而其形褐色。如爛者屬熱。多無妨。若五六日後。見生蛔或自口鼻出。或自大孔出。其色㿠白。自搖動者。屬胃寒。急則九日十二日死。或延綿引日。

寒熱往來。好睡默默不食。變壞證而死者。十中八九。萬氏曰。屬熱者。黃芩加半夏湯。加烏梅川椒。屬寒者。理中湯。加烏梅川椒黃連。如虛寒甚者。加熟附子。

白話文:

通常在出痘疹後出現驚厥抽搐,是因為身體的氣血嚴重虛耗,而且體內的毒氣也沒有完全清除乾淨,因此這種情況很難治療。用藥必須抓準時機,並且藥效要對症,才能使病情儘早好轉。如果小便順暢,病患就有生存的希望;如果小便不順暢,那就很危險。這主要是因為脾胃虛弱,導致肝木之氣過於旺盛而影響心火所致。張霞飛在《痘疹集成》中提到,可以使用清神散火湯來治療出疹後發生的驚厥抽搐,如果藥物對症,可以治癒;但如果驚厥抽搐持續不斷,那就屬於不治之症,特別嚴重的,一旦發作,通常會在三天內死亡。朱氏則認為,出痘疹後發生的驚厥,很多醫書都沒有提及如何治療,如果出現眼睛閉合、眼神空洞,同時伴隨嘔吐、腹瀉、嘴唇蒼白、四肢冰冷等症狀,就更加危險。但如果是由於體內痰熱過盛、小便不暢,或者病患本身就有驚厥的病史,這種情況還是可以治療的,可以使用鎮驚丸或安神丸來緩解症狀。

丹溪的醫書中提到,傷寒引起的吐蛔蟲屬於寒症,而痘疹引起的吐蛔蟲則屬於熱症,這可以作為疾病初期的一個判斷依據。翁氏認為,如果在出痘疹過程中發現有蛔蟲排出,通常表示病情嚴重,很難存活。我曾經診治過數千名兒童,發現如果在發熱初期發現有顏色呈現褐色的、像腐爛狀的蛔蟲,通常是因為體內有熱,這種情況大多無礙;但如果在出疹五、六天後,發現有活的蛔蟲從口鼻或者大便處排出,而且顏色是黃白色、會蠕動的,就表示是因為胃寒所致,病情危急,通常會在九到十二天內死亡,或者病程會拖延很久。

如果病患出現寒熱交替、嗜睡、不說話、不進食等情況,病情惡化而導致死亡的機率很高,十個人中有八九個會這樣。萬氏認為,如果屬於熱症,可以使用黃芩加半夏湯,並加入烏梅和川椒;如果屬於寒症,則使用理中湯,並加入烏梅、川椒和黃連。如果虛寒非常嚴重,還可以加入熟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