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科辨要》~ 卷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五 (1)

1. 辨灌漿三日

痘出六七日,諸症順候,先頭面行漿半足。至六日,從口角、人中、地閣,先起先膿,振鼎峻之勢;至七日,從兩腮、兩顴、眼部、山根,紅活明潤,漿色發綻松之勢,虛瘡方爭分光,而精神爽快,睡臥安常,飲食如故,小便秘澀,大便堅固,眼鼻俱封塞,音聲清亮,微渴者,順美之兆也。

丹溪捷徑曰:「痘至膿泡,乃收功之時,手足常要和暖,過冷過熱者變也;要人事靜,煩躁昏悶者變也;六腑要元實,忽吐利者變也;音聲要清亮,忽然啞者變也;飲食要漸進,忽不飲食、反大食,或大渴者變也;或觸風寒,或犯禁忌,或傷飲食,或誤湯丸,審察處方可也。」

痘疹要訣曰:「七八九日,夫痘灌膿之時,先脹先膿,後脹後膿,漸漸灌滿,水沖頂是也。若欲知膿之有無,先觀氣血之盛衰,切須滋補氣血,令易膿易靨,此最不宜寒涼解毒,恐氣血凝滯,不能灌漿,專以補益之功為要。」

白話文:

在痘疹出現後的第六七天,如果各項徵狀都呈現順利的發展趨勢,首先在頭部和臉部可以看到漿液充盈約一半的程度。到了第六天,從口角、鼻子周圍及下頜開始,會先出現膿包,顯示出痘疹成熟壯大的跡象。到了第七天,兩頰、眼眶、鼻樑等部位呈現紅潤活潑,漿液飽滿,展現出痘疹即將破繭而出的狀態。虛弱的痘疹正努力成長,但病患的精神狀況良好,睡眠品質正常,飲食一如往常,小便有些許困難,大便較為硬實,眼睛和鼻子可能有點堵塞,聲音清晰洪亮,偶爾感到些微口渴,這些都是順利發展的好預兆。

丹溪捷徑提到,痘疹到了化膿階段,正是病情進入尾聲的時候,四肢應該保持溫暖,如果太冷或太熱,可能是病情有變化。患者需要保持心情平靜,如果出現煩躁或精神混亂,也是病情有變化的跡象。六腑功能應該強健,如果突然嘔吐或腹瀉,也是病情惡化的警訊。聲音應該清脆,如果突然嘶啞,也可能代表病情有變。飲食應逐漸恢復,如果突然不想吃東西,或者突然食慾大增,或是極度口渴,這些都是病情轉變的徵兆。此外,如果受到風寒侵襲,違反飲食禁忌,或是藥物使用錯誤,都需要仔細觀察並調整治療方案。

痘疹在七八九日,當痘疹開始灌膿時,最先膨脹的痘疹會先化膿,後膨脹的痘疹則會後化膿,漸漸地,所有的痘疹都會灌滿膿液,就像是水滴充滿了容器一樣。如果想要判斷痘疹是否有化膿,可以先觀察患者的氣血是否旺盛。必須滋養補充氣血,讓痘疹容易化膿,也容易結痂。這個階段最不適合使用寒涼解毒的療法,因為這可能會導致氣血凝滯,無法順利灌漿。因此,這個時期最重要的就是進行補益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