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池田瑞仙
《痘科辨要》~ 卷四 (1)
卷四 (1)
1. 清補用方
參麥清補湯,氣血虛弱。毒氣熾盛。瘡色淡白。是虛火炎蒸。偏難任溫補。偏難任清涼者。此湯治之。清補之良劑也。
人參(八分),麥門冬(一錢二分),生黃耆(一錢),白葛粉(一錢),前胡,牛蒡子(各五分),炙甘草(三分),酒炒白芍,生白芍(各四分),當歸(酒洗八分),川芎,生地黃(酒洗各三分),桔梗(三分),山楂肉(五分),生甘草(三分),紅花(酒洗三分)
上共十六味。生薑一片。龍眼肉三個。同煎溫服。遇此證者。此藥頻頻服。
清毒散,治痘先期速干收者。
生地,赤芍,連翹(去心),銀花,牛蒡子(炒研),當歸,丹皮,甘草(生),水煎服。
清涼攻毒飲,涼血攻毒飲(二方共見放點),人參歸耆湯(同上),參歸鹿茸湯(見灌膿),白花蛇散(方見於後),當歸丸(方見於後),參朮散(方見於後),七味豆蔻丸(方見於後)
白話文:
[清補用方]
「參麥清補湯」適用於氣血兩虛的情況,若毒素旺盛,創傷呈現淡白色,這是由虛火引起的炎症,這種情況下使用溫補或清涼療法皆不易見效。這款湯劑正是針對這種情況而設計,是清補的良好選擇。
配方如下:人參、麥門冬、生黃耆、白葛粉、前胡、牛蒡子、炙甘草、酒炒白芍、生白芍、當歸、川芎、生地黃、桔梗、山楂肉、生甘草、紅花。以上共十六種材料,再加入一片生薑和三塊龍眼肉,一同煎煮溫熱服用。遇到這種症狀時,應頻繁服用此藥。
「清毒散」用於治療痘疹初期迅速乾燥收口的症狀。
配方包括:生地、赤芍、連翹、銀花、牛蒡子、當歸、丹皮、甘草。用水煎煮後服用。
「清涼攻毒飲」和「涼血攻毒飲」,兩方都可見於相關文獻中。「人參歸耆湯」也在同一文獻中提及。「參歸鹿茸湯」在處理膿腫問題時會用到。「白花蛇散」、「當歸丸」、「參朮散」以及「七味豆蔻丸」的配方都將在後續部分詳細說明。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