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池田瑞仙

《痘科辨要》~ 卷十 方選 (5)

回本書目錄

卷十 方選 (5)

1. 女子出痘用方

瀉肝散,治女子出痘。發熱之時。經水適斷。憎寒壯熱。神識不清。熱欲入血室者。

羌活(六分),當歸(一錢),山梔,龍膽(各五分),川芎,防風(各八分),大黃(蒸三遍六分)

上七味。煎服。一方有木通柴胡黃芩無大黃。若從發始大便秘者。宜四順清涼飲。

白話文:

瀉肝散用於治療女子出痘後發熱,經期剛結束,畏寒發熱,神志不清,熱邪欲侵入血室的情況。藥方由羌活、當歸、山梔、龍膽、川芎、防風和大黃(蒸三次)組成,煎服。另一種方劑不含大黃,而是用木通、柴胡、黃芩替代。如果患者從發病初期就出現便秘,則建議使用四順清涼飲。

涼血四物湯,初發熱之時。經水非期適來者。宜急用之。止血發解痘瘡。

芍藥,當歸,生地,黃芩,紅花(酒洗),黃連(酒炒),連翹,牛蒡子(炒),甘草

上九味。水煎服。

柴胡四物湯,治初熱經水方斷。而血分空虛。邪毒乘虛侵衝脈者。

柴胡,人參,黃芩,當歸,川芎,生地,白芍,地骨,麥門,知母,淡竹葉

白話文:

涼血四物湯適合用於剛開始發熱,月經不規律來潮的時候,需要緊急使用。它還可以止血,幫助痘瘡發疹解毒。藥材包括芍藥、當歸、生地、黃芩、紅花(酒洗)、黃連(酒炒)、連翹、牛蒡子(炒)、甘草,九味藥用水煎服。

柴胡四物湯用於治療剛開始發熱,月經突然停止,血虛導致邪毒趁虛而入衝擊脈絡的情況。藥材包括柴胡、人參、黃芩、當歸、川芎、生地、白芍、地骨、麥門、知母、淡竹葉。

上十一味。水一盞。煎七分溫服。

當歸養心湯,治女子出痘。經水忽行。暴音不語者。

人參,當歸,麥門,甘草,升麻,生地黃(各等分)

上六味。加燈心。水煎服。

涼血解毒湯,治女子出痘。經水非期。當發熱時而至者。

當歸(一錢二分),白芷(五分),升麻(四分),紫草(一錢五分),紅花(一錢),赤芍(一錢),桔梗(八分),連翹(一錢),燈心(二十根)

白話文:

上列十一種藥材,用水一盞煎煮,至七分溫熱時服用。

當歸養心湯,用於治療女子出痘,經水突然來潮,並且突然失聲不能說話的症狀。

人參、當歸、麥門冬、甘草、升麻、生地黃各等分,以上六味藥材再加燈心,水煎服。

涼血解毒湯,用於治療女子出痘,經水非正常日期來潮,並且在發熱時出現的症狀。

當歸一錢二分,白芷五分,升麻四分,紫草一錢五分,紅花一錢,赤芍一錢,桔梗八分,連翹一錢,燈心二十根。

上九味。水煎。重身者禁之。

調元內托散,痘起發泡漿之時。月事大來。瘡當起不起。漿當灌不灌。頂平形塌。或白或黑陷者。急宜以此方治之。

黃耆,人參,當歸,桂枝,木香,青皮,赤芍,大力子,川芎

上九味。水煎服。如虛者。加熟附子。

安胎如聖散,孕婦出痘。最要安胎。此湯主之。

條芩,白朮,歸身,連翹,砂仁(炒研),枳殼,甘草,大腹皮,陳皮,桑樹上羊兒藤

白話文:

調元內托散用於痘疹初起、發泡漿時,月經量大,或瘡疹遲遲不發,漿液難以灌注,頭頂平坦或凹陷,顏色發白或發黑,此時需急用此方治療。方劑包含黃耆、人參、當歸、桂枝、木香、青皮、赤芍、大力子、川芎九味,水煎服。虛弱者可加熟附子。安胎如聖散適用於孕婦出痘,此湯可安胎。方劑包含條芩、白朮、歸身、連翹、砂仁(炒研)、枳殼、甘草、大腹皮、陳皮、桑樹上羊兒藤。

上十味。水煎服。

安胎飲,初熱既退。諸證平準者。此湯主之。

好人參,白朮,黃芩,熟地,川芎,當歸,芍藥,砂仁,紫蘇,陳皮,甘草

上十一味。薑棗共水煎服。

安胎飲,治痘出定後。無餘證者。

人參,陳皮,大腹皮,白茯苓,砂仁,白芍藥,紫蘇,香附子,甘草

上九味。外加糯米煎服。如有汗去紫蘇。加生黃耆。胎漏者。加阿膠百草霜番紅花。

白話文:

上列十味藥材,水煎服用。

安胎飲適用於初次發熱退去後,各種症狀平穩者。

好人參、白朮、黃芩、熟地、川芎、當歸、芍藥、砂仁、紫蘇、陳皮、甘草,以上十一味藥材,以薑棗共水煎服。

安胎飲,適用於痘疹出定後,無其他症狀者。

人參、陳皮、大腹皮、白茯苓、砂仁、白芍藥、紫蘇、香附子、甘草,以上九味藥材,加入糯米煎服。若有汗出,則加紫蘇。若有胎漏,則加阿膠、百草霜、番紅花。

2. 雜方

敗毒散,初發疑似之間。用之無妨。

前胡,柴胡,獨活,天麻,地骨皮,薄荷,甘草

上七味。生薑水煎服。

桂枝葛根湯,治感風寒表實無汗者。

葛根,桂枝,赤芍,升麻,防風,甘草(各一錢)

白話文:

敗毒散,適用於剛開始出現疑似病症的初期。使用此方並無大礙。

  • 前胡、柴胡、獨活、天麻、地骨皮、薄荷、甘草,以上七味藥材,使用生薑水煎煮後服用。

桂枝葛根湯,適合治療感受風寒導致的表實無汗症狀。

  • 葛根、桂枝、赤芍、升麻、防風、甘草(各一錢),以上藥材配比後,煎煮後服用。

上加生薑三片。淡豆豉一錢煎服。寒月加麻黃。

參連湯,治發熱疑似之際。發驚搐者。

沙參(二分),黃連(五分)

上二味。以沸湯煮散與本方交與之。

荊防敗毒散,發熱為痘未真。先用此湯探之。

防風,荊芥,羌活,獨活,柴胡,前胡,薄荷,人參,桔梗,枳殼,川芎,茯苓,甘草

白話文:

將生薑切成三片加入藥中,再加入一錢淡豆豉煎服。如果是寒月,還要加入麻黃。參連湯用來治療發熱疑似的情況,發驚抽搐者也可用此方。將沙參二分、黃連五分用沸水煮開,與參連湯一起服用。發熱疑似出痘,但還不確定時,先用荊防敗毒散湯探一探。荊防敗毒散的藥材包括:防風、荊芥、羌活、獨活、柴胡、前胡、薄荷、人參、桔梗、枳殼、川芎、茯苓、甘草。

上十三味。生薑水煎服。

羌活湯,治痘瘡兼肝熱者。

羌活,川芎,防風,山梔,龍膽,當歸(各等分),甘草(減半)

上七味。加薄荷竹葉煎。

連翹升麻湯,治身熱如火。瘡勢稠密者。

連翹(一錢),升麻,葛根,桔梗,甘草(各七分),白芍(五分),薄荷(少),大力子(一錢),木通(八分)

上九味。加淡竹葉燈心煎服。

白話文:

上列十三味藥材,以生薑水煎服。

羌活湯可用於治療痘瘡合併肝熱的患者,包含羌活、川芎、防風、山梔、龍膽、當歸(各等分)、甘草(減半)七味藥材,再加入薄荷和竹葉煎服。

連翹升麻湯可用於治療身熱如火、瘡勢稠密的患者,包含連翹、升麻、葛根、桔梗、甘草、白芍、薄荷、大力子、木通九味藥材,再加入淡竹葉和燈心煎服。

甘桔湯,治痘瘡首尾咽喉痛者。

甘草(二錢),桔梗(一錢)

加黃炒大力子一錢。水煎。於本方之間兼服之。

利咽解毒湯,治前證。

山豆根,麥冬(各一錢),玄參,桔梗(各七分),大力子,防風,甘草(各五分)

上七味。生薑水煎服。

涼膈攻毒散,治熱毒壅於上焦。胸膈煩悶壯熱者。

大黃,黃連,石膏,荊芥,地丁,玄參,當歸,甘草(各等分)

白話文:

甘桔湯是用來治療痘瘡初期和末期喉嚨痛的。方劑包含甘草兩錢、桔梗一錢,並可以加黃炒大力子一錢,水煎服。此外,也可以搭配利咽解毒湯一起服用,利咽解毒湯用於治療相同的症狀,方劑包含山豆根、麥冬各一錢、玄參、桔梗各七分、大力子、防風、甘草各五分,生薑水煎服。如果患者出現熱毒壅於上焦,胸膈煩悶、壯熱等症狀,則可以用涼膈攻毒散治療,方劑包含大黃、黃連、石膏、荊芥、地丁、玄參、當歸、甘草各等分。

上八味。水煎服。

涼膈散,治上膈積熱。口舌生瘡煩渴者。

大黃,朴硝,甘草(各等分),連翹(一錢),梔子,黃芩,薄荷(各二錢半),淡竹葉(五片)

上八味。水煎。入蜜溫服。

堅腸湯,治痘中間泄瀉不止者。

黃耆(炙),白朮(炒黃各一錢),山楂(七分),川芎(二分),陳皮(留白三分),升麻(酒炒三分),肉果(麵裹煨去油一錢)

白話文:

上八味藥材,加水煎煮服用,這就是涼膈散,用於治療上焦積熱,口舌生瘡,感到煩躁口渴的症狀。

藥材分別是大黃、朴硝、甘草(各等份)、連翹(一錢)、梔子、黃芩、薄荷(各二錢半)、淡竹葉(五片)。

將上八味藥材加水煎煮,再加入蜂蜜,溫熱後服用。

堅腸湯則是用來治療痘疹期間,腹瀉不止的症狀。

藥材分別是黃芪(炙)、白朮(炒黃各一錢)、山楂(七分)、川芎(二分)、陳皮(留白三分)、升麻(酒炒三分)、肉果(麵裹煨去油一錢)。

上牙棗三枚。煎服。

一方,治鐵殼空痘,有一等當七八日間。充實飽滿挨摸不破者。不可認作好痘。以致後悔。宜用酒煮麻黃一錢。生附子一分。再加托裡之藥未變。令成爛痘。如此則屬可治。否則乾枯牢封如鐵石。必死。

保元神聖湯,治痘六七八九日漿不充滿。或水泡吸肉連皮不起者。

人參(三錢),黃連(蜜炙三錢),當歸(去尾酒洗三錢),肉桂(五分鹽酒炒),真殭蠶(去絲嘴炒二錢),防風(一錢),甘草(五分),薄荷(五分),丁子(五分○如寒戰),木香(五分○無寒戰咬牙不加)

白話文:

上牙齒疼,用三個紅棗煎水喝。

治療鐵殼空痘,有些痘痘七到八天內充實飽滿,用手摸不破,這不能算好痘,之後會後悔。應該用酒煮麻黃一錢,生附子一分,再加托裡藥,讓痘痘化膿。這樣才算可治。否則痘痘乾枯堅硬如鐵石,必死無疑。

保元神聖湯,用於治療痘疹發病六到九天,痘漿沒有充滿,或者水泡吸附肉皮,不能向上生長的情況。

藥方包括人參三錢、黃連(蜜炙三錢)、當歸(去尾酒洗三錢)、肉桂(五分鹽酒炒)、真殭蠶(去絲嘴炒二錢)、防風一錢、甘草五分、薄荷五分、丁子五分(如病人寒戰則加)、木香五分(病人沒有寒戰,並且牙齒緊咬,則不加)。

上八味。水一鍾半。加糯米三十粒。燈草一十根。蓮心二十枚。煎至一二小盞。不拘時服。如痘灰白咬牙者。加童便煮過附子一二片。

加味連翹飲,即於小連翹飲中。加木通黃芩酒炒大力子炒蟬蛻各等分。

當歸連翹飲,治痘後牙齦腐爛。口臭沖人者。

當歸,川芎,連翹,生地,防風,荊芥,白芷,羌活,黃芩,山梔,枳殼,甘草(各等分),細辛(少)

白話文:

上八味湯

  • 水一碗半。
  • 加入糯米三十粒。
  • 燈心草十根。
  • 蓮心二十枚。
  • 煎煮至剩下一兩小碗。
  • 不限時間服用。

若痘疹灰白色,且病人牙齒緊咬者,

  • 可加童便煮過的附子一至兩片。

加味連翹飲

  • 在小連翹飲中,加入木通、黃芩(酒炒)、大力子(炒)、蟬蛻各等量。

當歸連翹飲

  • 用於治療痘疹後牙齦腐爛、口臭難聞的症狀。

藥方組成

  • 當歸、川芎、連翹、生地黃、防風、荊芥、白芷、羌活、黃芩、山梔子、枳殼、甘草(各等量)
  • 細辛(少許)

上十三味。水煎服。或加石膏大黃犀角汁。

清上防風湯,治遍身痘痂悉落。而頭面痂痕陷入肉中。日久不脫。或目翳半退。未全愈者。

防風,荊芥,連翹,黃連,黃芩,薄荷,芎藭,白芷,桔梗,山梔仁,枳殼,甘草

上十二味。水煎。食後服。入竹瀝。或有目病者。加木賊石決明

黃連地黃湯,治痘後過三七日。大渴膈消者。

白話文:

以上列出十二種藥材:防風、荊芥、連翹、黃連、黃芩、薄荷、芎藭、白芷、桔梗、山梔仁、枳殼、甘草。用水煎煮,飯後服用,加入竹瀝。如果有眼睛疾病者,可以加木賊、石決明。

黃連地黃湯可以治療出痘後超過三十七天,出現極度口渴、食慾不振的人。

黃連,生地,花粉,五味子,當歸,人參,葛根,茯苓,麥門(去心),甘草(各一錢)

上十味。加薑棗淡竹葉煎服。

水楊湯(萬氏心法),治倒陷之良方。

水楊即忍冬藤也。春冬用枝。秋夏用枝葉。銼斷。用長流水一大釜煎六七沸。先將三分中一分置浴盆內。以手試不甚熱。亦不可太溫。先服宜用湯藥。然後浴洗。漸漸添湯。以痘起發光壯為度。不拘次數。

牛黃鎮驚丸,治小兒一切急驚風。身體壯熱。多睡驚悸。手足搐逆。痰涎不利。人事不醒之症。

白話文:

黃連、生地、花粉、五味子、當歸、人參、葛根、茯苓、麥門(去心)、甘草(各一錢),這十味藥材加薑棗淡竹葉煎服,稱為水楊湯,是萬氏心法中治療倒陷的良方。水楊就是忍冬藤,春冬用枝,秋夏用枝葉,切成段。用長流水一大釜煎煮六七沸,先將三分之一的藥湯置於浴盆中,用手試探溫度,不要太熱也不要太溫。服用藥湯後再用藥湯沐浴,逐漸添熱水,直到痘疹長出光亮壯實為止,可以不限次數。牛黃鎮驚丸可以治療小兒一切急驚風,症狀包括身體壯熱、多睡驚悸、手足抽搐、痰涎不暢、神志不清。

天竺黃(真物甚難得),膽星,白芍,青皮,黃芩,黃連,薄荷,桔梗,牛黃(近來和產物宜擇用),檳榔,甘草,大黃,天麻,陳皮,防風(各等分)

上十五味。為末。煉蜜丸之。生薑汁下之。

抱龍丸,治痘驚。

天竺黃(一兩),膽星(二兩),辰砂(三錢),雄黃(三錢)

上四味。為末。煉蜜為丸。如芡實大。燈心湯下之。

白話文:

抱龍丸由天竺黃、膽星、白芍、青皮、黃芩、黃連、薄荷、桔梗、牛黃、檳榔、甘草、大黃、天麻、陳皮、防風等十五味藥材等分研末,煉蜜製成丸劑,用生薑汁送服,主治痘瘡驚癇。此外,還有一種抱龍丸由天竺黃、膽星、辰砂、雄黃四味藥材研末,煉蜜製成如芡實大小的丸劑,用燈心湯送服。

秘傳赤龍丹,治痘前後驚搐不醒。及梟毒之妙方。

人參,葛根,桔梗,茯苓,辰砂(各一兩),龍腦(一錢五分),菊銘石(酢浸燒末),犀角,木香(各二錢二分),玳瑁,丹麝香(各一錢二分),金箔,銀箔(十二枚),牛黃(二錢五分),香附子(一錢二分)

上十六味。為細末。以白蜜煉合。或以薑汁和勻用之。

參朮散,泄而糞青白滑利。而痘色淡白者主之。

白話文:

秘傳赤龍丹,用於治療痘疹前後驚厥昏迷,以及毒氣侵入造成的疾病。方劑包括人參、葛根、桔梗、茯苓、辰砂、龍腦、菊銘石、犀角、木香、玳瑁、麝香、金箔、銀箔、牛黃、香附子等十六味藥材,將其研磨成細末,用白蜜煉製成丸,或用薑汁調勻服用。另外,參朮散則適用於痘疹顏色淡白,且出現腹瀉、糞便稀薄、滑利等症狀的患者。

白朮(去蘆皮炒一兩),人參,白茯苓(去皮),炒甘草(去皮),薏苡仁(炒熟揀淨),家蓮子(去心炒),真神麯(炒),山楂肉(各五分),肉豆蔻(麵裹煨熟去面切細用大紙包打去油四錢),訶子(炒取用去核),廣陳皮(洗淨去筋膜曬四錢),木香(三錢),砂仁(五分)

上十三味。為極細末。每用二錢。清米飲調。食前溫服。兒不肯服者。入稀粥內和服亦可也。

七味豆蔻丸,治虛滑泄瀉不止者。

白話文:

方劑組成

  • 白朮(去蘆皮,炒至一兩重)
  • 人參
  • 白茯苓(去皮)
  • 甘草(去皮,炒)
  • 薏苡仁(炒熟,揀去雜質)
  • 蓮子(去心,炒)
  • 真神麯(炒)
  • 山楂肉(各五分)
  • 肉豆蔻(用麵包裹煨熟,去麵,切細,用大紙包好,打去油,取四錢)
  • 訶子(炒熟,取用去核部分)
  • 廣陳皮(洗淨,去筋膜,曬乾,取四錢)
  • 木香(三錢)
  • 砂仁(五分)

製法

將以上十三味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

用法

每次服用二錢,用清米飲調和,溫服,於飯前服用。若小孩不願意服用,也可放入稀粥中一起食用。

功效

此方名為七味豆蔻丸,主要用於治療虛寒滑瀉不止的症狀。

木香,砂仁(各五錢),赤石脂(煅過),白礬(煅過各七錢),訶子肉,龍骨,肉豆蔻(麵煨去油五錢半)

上七味。為末。麵糊丸。如粟米大。三歲者。五十丸。量大小如減。陳米湯送下。

辰砂益元散,治裡熱小便赤澀者。

滑石(飛過六錢),甘草(淨末一錢),辰砂(二錢)

上三味。和勻。冷水調下一二匙。(萬氏曰治痘熱毒火盛狂言引飲本方去辰砂加龍腦少許即龍腦益元散)

白話文:

木香、砂仁各五錢,赤石脂、白礬(都經過煅燒)各七錢,訶子肉、龍骨、肉豆蔻(用麵粉包裹,去除油分)各五錢半。將以上七味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麵糊做成如粟米大小的丸藥。三歲小孩服用五十丸,其他年齡的兒童依此比例加減。用陳米湯送服。

辰砂益元散用於治療裡熱,小便赤澀。

將滑石(飛過)六錢,甘草(研磨成粉)一錢,辰砂二錢混合均勻,用冷水調服一至兩匙。(萬氏曰:治療痘熱毒火盛,患者神志不清,胡言亂語,渴想飲水者,可以使用本方,去除辰砂,加入少許龍腦,即為龍腦益元散。)

退火回生散(要訣一名回生丹),治痘發之時。言語精神狂燥悶者。

滑石,辰砂(各一錢),冰片(三釐)

上為細末。冷水調服一分。睡片時許。必轉紅活。如狂妄甚者。加牛黃末三分。(翁仲仁曰回生丹與本方治血熱枯澀)

潔古白花蛇散,治痘黑陷不起者。

白花蛇(二兩炙),大丁子(三十粒)

上二味。共為末。每服二分半。熱酒下。有神功。熱毒者。忌用之。或以好酒一盞服。(訣曰龍眼肉五粒去核取肉投酒中一沸而服之最妙也。)

白話文:

退火回生散(回生丹的一種方法),用於治療出疹子的時期,針對表現為說話和精神狀態狂躁、昏沈的人。

  • 滑石:1錢
  • 辰砂:1錢
  • 冰片:3釐

以上材料研磨成細末。用冷開水調製,服用量為一分。在睡前一段時間服用。服用後必能轉為紅潤活潑。如果狂躁的程度非常嚴重,可以添加牛黃粉末,份量為三分。(翁仲仁提到,回生丹和這個方子都適用於治療血熱枯澀的情況)

潔古白花蛇散,用於治療痘疹呈現黑色、下陷、無法恢復的狀況。

  • 白花蛇:2兩(炙烤後使用)
  • 大丁子:30粒

以上兩種材料混合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量為二分半,用熱酒送服。有著神效。對於熱毒的患者,不應使用此方。或者可以用好酒一杯服用。(訣法建議使用龍眼肉五粒,去除核後放入熱酒中煮至微微沸騰,然後飲用效果最佳。)

當歸丸,治初發四五日大便堅秘不通者。

當歸(半兩),黃連(一錢半),大黃(二錢半),甘草(炙一錢),紫草根(三錢)

上五味。先以當歸紫草根熬成膏。以餘三味研為細末。以膏和為丸。如胡椒大。三歲以下兒十丸。七八歲兒二十丸。食前精米飲下。以利為度。

萊菔丸,痘後虛腫者。此丸主之。

萊菔(炒五錢別研),厚朴(水煮曬乾二分),白朮(炒一兩)

白話文:

當歸丸,適用於剛開始發病四到五天,大便堅硬不通的情形。

  • 當歸(半兩):半兩的量。
  • 黃連(一錢半):一錢半的量。
  • 大黃(二錢半):二錢半的量。
  • 甘草(炙一錢):一錢的甘草,需經過炙烤處理。
  • 紫草根(三錢):三錢的紫草根。

以上五種藥材,首先用當歸和紫草根熬製成膏狀。然後將剩下的三種藥材研磨成細粉。接著,將膏狀物與粉末混合,製成丸狀,大小類似胡椒。對於三歲以下的兒童,每次服用十顆;七到八歲的兒童,每次服用二十顆。在進食前,以精米飲料送服。服用的目的是達到通便的效果。

萊菔丸,適用於天花癥狀恢復後,出現的虛腫情形。這種丸藥能有效治療上述情況。

  • 萊菔(炒五錢別研):五錢的萊菔,需先進行炒制並研磨。
  • 厚朴(水煮曬乾二分):經過水煮後曬乾的厚朴,重量為二分。
  • 白朮(炒一兩):一兩的白朮,需進行炒制處理。

上三味。為末。浸湯為蒸餅。陳皮湯送下。

奪命五毒丹,治痘陷倒靨。幹不起者有神驗。

月魄(蟾蜍少許),吐月華(牛黃二分),銀紅(硃砂一錢),男王(雄黃三分),梅精(冰片二分)

上五味。用獖豬尾血為丸。如麻子大。薄荷湯下一丸。移時活動。(按火毒入里內攻心者用之其功如神)

白話文:

上三味藥物,研磨成粉末,浸泡在熱水中做成蒸餅,用陳皮湯送服。

奪命五毒丹,治療痘疹下陷、眼瞼倒垂的情況,對於無法抬起眼瞼的患者有奇效。

月魄(少量蟾蜍),吐月華(牛黃兩分),銀紅(硃砂一錢),男王(雄黃三分),梅精(冰片兩分)。

以上五味藥物,使用閹豬尾巴的血液製成藥丸,大小如芝麻,用薄荷湯吞服一丸,過一段時間後可以活動。

(備註:按照火毒進入內部並攻擊心臟的情況使用此方,其療效如同神明一般神奇。)

一粒金丹,治氣血弱塌陷倒靨將死者。

膃肭臍(二),雅片(三),冰片(二),麝香(一),原蠶蛾(二)

上翁氏分量如此。(訣曰如小劑則各以分為定量大劑則各以錢為定量共為細末以糊丸之如梧桐子大以金箔成衣)

兔糞丸,治痘入眼或生翳障者。

兔糞(炒四兩),石決明(煅一兩),草決明,木賊(去節),白芍,防風(各一錢),當歸(五錢),穀精草(二錢)

上八味。為末。蜜丸如綠豆大。三五十丸。荊芥湯送下。

白話文:

一粒金丹,可以治療氣血虛弱、面容塌陷、昏迷瀕死之人。

藥方成分:膃肭臍(二錢)、鴉片(三錢)、冰片(二錢)、麝香(一錢)、原蠶蛾(二錢)。

藥量:此為翁氏所定藥量,小劑量以“分”為單位,大劑量以“錢”為單位。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藥糊製成丸藥,大小如梧桐子,再以金箔包裹。

兔糞丸,可以治療痘疹侵入眼睛或眼部生翳障。

藥方成分:兔糞(炒四兩)、石決明(煅一兩)、草決明、木賊(去節)、白芍、防風(各一錢)、當歸(五錢)、穀精草(二錢)。

藥量: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蜜製成綠豆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五十丸,用荊芥湯送服。

金不換,治走馬疳。

人中白(煅如法),枯礬(各三錢),五倍子,鹽梅(七個煅存性),白褐(燒灰),細辛,胡黃連(各一錢),雄黃,銅綠(各五錢)

上九味。吹之。或和胭脂水塗之亦可。

無價散,治黑陷欲死者。

用無病小兒糞。陰乾於臘月。便將銀罐二個上下合定。鹽泥固封。火煅通紅。取出為末。蜜水調服一錢。一方加麝香片腦少許。

白話文:

金不換,治療走馬疳。

人中白(按照法則煅制),枯礬(各三錢),五倍子,鹽梅(七個煅至存在性質),白褐(燒後成為灰狀物),細辛,胡黃連(各一錢),雄黃,銅綠(各五錢)

以上九種材料。可以吹入患處,或者混合胭脂水塗抹患處也可以。

無價散,治療黑色深入接近死亡的疾病。

使用無病小兒的糞便,在臘月陰乾。然後將兩個銀罐上下合緊,用鹽泥密封好,用火煅至通紅,取出研成粉末。用蜂蜜水調和後服用一錢。另外一種配方中,會加入少量的麝香片腦。

請注意,這些方法是傳統中醫的治療方式,並非現代醫學的標準治療。在使用前應諮詢專業的醫療人員,以確保安全和有效性。

龍腦安神丸,治痘中昏悶譫妄良方。

大辰砂(一錢),龍腦,牛黃(各五釐)

上三味。共研為細末。取獖豬心血小豬尾尖血和如綠豆大。每服用一丸。新汲水化下燈心湯亦可。

安神丸,治痘中昏悶心神不清者。

當歸身,黃連,麥門冬,白茯苓,甘草(各半兩),硃砂(一兩),龍腦(二分半)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和獖豬心血搗勻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丸。燈心湯下。

白話文:

[龍腦安神丸]

此方適用於痘瘡發病期間,患者昏昏沉沉、神志不清的症狀。

配方

  • 大辰砂:1錢
  • 龍腦:5釐
  • 牛黃:5釐

製法

將以上三味藥材研磨成細粉。取新鮮豬心血和豬尾尖血,混合至綠豆大小。每次服用一丸。可用新汲取的清水化下,或用燈心湯送服。

[安神丸]

此方適用於痘瘡發病期間,患者昏昏沉沉、心神不寧的症狀。

配方

  • 當歸身:半兩
  • 黃連:半兩
  • 麥門冬:半兩
  • 白茯苓:半兩
  • 甘草:半兩
  • 朱砂:一兩
  • 龍腦:二分半

製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湯浸泡蒸餅,將其與新鮮豬心血混合,充分搗勻,製成如黍米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十丸,用燈心湯送服。

牛黃清心丸,治心熱神昏者。

牛黃(二分半),辰砂(一錢半),黃連(五錢半),黃芩,山梔仁(各三錢),鬱金(二錢)

共研細末。臘雪調麵糊為丸。如黍米大。每服七八丸。燈心湯送下。

四聖膏,七日內外有疔者點之。

珍珠(五分),豌豆(燒灰),發(灰各一錢),雄黃(八分),紫草根(一錢半),冰片(三分)

上六味。共為細末。油胭脂調。剔破疔頭點之。(查本有吮去惡血之四字)

白話文:

這段文字記載了兩種中藥方劑:牛黃清心丸和四聖膏。

牛黃清心丸主要針對心火旺盛導致的神志昏迷,由牛黃、辰砂、黃連、黃芩、山梔仁和鬱金等藥材組成,製成丸劑服用。

四聖膏則是用於治療七天內新出現的疔瘡,由珍珠、豌豆灰、發灰、雄黃、紫草根和冰片等藥材組成,製成膏狀,點敷於疔瘡患處,並吸去患處的污血。

注意

玉鎖匙,治咽喉腫痛。飲食不入者。

硼砂(一錢),朴硝(五分),殭蠶(一條),片腦(五釐)

上四味。為細末。以竹管吹之。

滅瘢救苦散,爛痘如誤抓破者。用之傅貼最良。

密陀僧,滑石(各二分),白芷(半兩)

上三味。細末。濕則乾摻之。干則好白蜜調傅。

白龍膏,治爛痘及抓破者。

用干牛糞久在風露中者。火煅成灰。取中心白者為末。薄絹囊裹於瘡上撲之。

白話文:

玉鎖匙,用於治療咽喉腫痛及進食困難的情況。

硼砂(一錢),朴硝(五分),殭蠶(一條),片腦(五釐)。

以上四種材料,研磨成細末,使用竹管吹入口中。

滅瘢救苦散,適用於痘疹破裂後的情況,使用它敷貼效果最好。

密陀僧,滑石(各二分),白芷(半兩)。

以上三種材料研磨成細末,當濕潤時,可乾燥後塗抹;當乾燥時,可用好白蜜調和後塗抹。

白龍膏,用於治療痘疹破裂或抓傷後的情況。

使用久置風露中的乾牛糞,經過火煅成灰,取出其中心白色部分研磨成粉末,用薄絹布包裹後敷在傷口上。

綿蠒散,治爛瘡。又身及肢節疳蝕瘡膿水不幹者。蠒子不拘多少。將明礬末裝入滿火上燒。令汁乾枯。為末摻之。

天水散,治痘乾燥而痛者。

白滑石(四兩),甘草(一兩)

共為細末。白湯調服。或用塗痘子甚佳。以蜜水調刷之。

敗草散,治爛痘及抓跛不成痂者。用此鋪攤佳。以多受風露之氣。故能解痘瘡毒。如急則蕎麥粉亦可。

一方,象牙屑為細末摻之。

又方,生赤豆為細末。加辰砂少許。如桃花色而摻最妙。

消蛔丸,治首尾蛔蟲之要方。

白話文:

綿蠒散,用於治療腐爛的傷口,以及身體或四肢因寄生蟲侵害導致的腐爛、流水不止的傷口。蠒子數量不限,需將明礬粉末填滿後在火上燒,直至汁液乾枯,再研磨成粉末,撒在傷口上。

天水散,用於治療痘疹乾燥且伴有疼痛的症狀。

白滑石四兩,甘草一兩,共同研磨成細末,用白開水調和服用,或塗抹在痘疹上效果更佳。可用蜂蜜水調和後塗抹。

敗草散,用於治療腐爛的痘疹或抓破後無法形成結痂的傷口。此藥膏可以敷在患處,因為它能承受風露的侵襲,能解痘疹的毒素。在緊急情況下,也可以使用蕎麥粉。

一種配方是,將象牙屑研磨成細末,再撒在患處。

另一種配方是,使用生赤豆研磨成細末,加入少量辰砂,若呈桃花色再撒在患處效果最佳。

消蛔丸,是一個治療頭部至尾部的蛔蟲感染的重要方劑。

白朮(黃炒),乾薑(黑炒),甘草(生),茯苓,烏梅(各一錢),黃連(姜炒),胡黃連,雷丸(各五分),雄黃(少許)

上細末糊丸。如麻子大。計兒之大小與之。自五粒至十粒二十粒。一日兩三度。白湯送下。

白話文:

配方

  • 白朮(黃炒):1錢
  • 乾薑(黑炒):1錢
  • 甘草(生):1錢
  • 茯苓:1錢
  • 烏梅:1錢
  • 黃連(姜炒):5分
  • 胡黃連:5分
  • 雷丸:5分
  • 雄黃:少許

製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製成如麻子大小的丸劑。

服用方法

根據兒童的年齡和體重,每次服用5-20粒,一天服用2-3次,用白開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