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科辨要》~ 卷四 (9)

回本書目錄

卷四 (9)

1. 辨見苗三日清火治例

凡臨局躁亂非常,或有作危怪者。世俗不知,以為神奇,懇祈巫祝而不延醫,坐視其陷鬼錄。孟氏曰:痘瘡發熱見點之時,亂言狂語,見鬼見神,尋衣摸床,昏睡不醒,此皆毒氣內攻,心神不清所致。宜導赤散,加連翹、黃芩、犀角、木通;或牛黃丸、抱龍丸、辰砂益元散,使小便流利。

精神清爽,痘亦漸出,方望生意。若昏倦軟弱,不省人事,口語喃喃不休者,不可治矣。

痘症甚猖獗。舉證言之,凶險繁劇,無所施治。其間有一二屬可治者,豈忍棄之?當於此時,膽力不雄,則不見其功。宜不惴三軍,輕扛萬鈞,然後臨之。廬詵痘疹要訣曰:痘發之時,言語精神狂燥悶者,此心火消燥肝血,以致神不守舍,狂亂如見鬼神。外症紅紫焦燥,壯熱不寧,所謂純陽不陰之證也。退火回生散主之。(即退火回生丹也;翁氏曰:治血熱枯澀。)痘欲出火熱太盛,面眼兩耳俱赤,忽然筋抽白吊者,熱毒壅遏於內也。翟氏曰:幼兒欲出痘,發熱至二三日,全無痘點,形影忽然,而發驚搐狀,與急驚風一樣者,此亦毒氣壅遏,不能宣發所致。宜用清解散以宣之。若時醫不知是出痘,誤作急驚風施治;或單以寒涼投之,以驅痰峻藥下之,其兒必死。如又發熱如炙,而發驚厥,二便秘結,渴煩太盛,口氣粗,手足熱,痘色紫豔乾紅,唇舌燥裂,或舌胎乾燥者,清涼攻毒飲主之。凡毒火衝突血分,則為血熱矣。或痘出不分地界,鋪紅肆溢;或眼赤如朱;或迫血妄行;有從口鼻而出者;有從大小便而出者;有從大肛而下數升者;有從瘍瘡之頂而出者。痘或焮紅,或紫豔,或發血泡,或發紫泡,是皆因毒火猛烈也,謂之悶痘。諸書所謂,痘之失血,唯自鼻出者,屬可治。其餘雖皆絕證,亦有百中一二得生者。費氏曰:放苗小水有如醃魚汁者,有如紅花膏者。然以涼血攻毒飲,大黃為君,加桃仁。每劑和大桑蟲,日服二大劑。(袁氏全書曰:桑蟲起腎肺毒沉伏者,其功甚妙也,別煎和藥汁用之。)凡大便,一日一次為調,一日二次為利,二三日不上廁溷為秘。欲驗痘之順逆,以大便通與不通為虛實之候。魏直曰:若夾毒初出,色赤如火,乃毒滯不宣發之故也。當以四順清涼飲一服。大便去一二次,而斑或退,則血附氣位。即以四君子湯,加黃耆、薑、棗進之。如利不止,可以肉豆蔻丸即止。痘內遍身,有碎小密如芥子者,此夾痧而出也。如有肉色鮮紅,成片成塊者,此夾斑也。皆是毒火太盛,薰蒸於內,故一齊湧出,早宜清涼解毒。聶氏曰:有夾斑而出者,有紅赤點而無頭粒,多隨出而隨沒;又有夾丹而出者,紅赤成片,如雲頭而突起。此皆毒火浮游,散漫於皮膚之間也。

白話文:

如果病情突然變得焦躁不安,甚至出現一些怪異的舉動,一般人往往不了解,覺得很神奇,就跑去求神問卜,而不去看醫生,眼睜睜地看著病人病情惡化,像被鬼纏住一樣。孟氏說,當出痘子發燒、出現紅點的時候,如果出現胡言亂語、看到鬼神、到處摸索、昏睡不醒等情況,這都是因為體內毒氣侵襲,導致心神不清。應該使用導赤散,加上連翹、黃芩、犀角、木通,或者服用牛黃丸、抱龍丸、辰砂益元散,來幫助小便順暢,

使精神清爽,痘子也能慢慢長出來,這樣才有好轉的希望。如果病人昏睡、軟弱無力、意識不清、自言自語,那就無法治療了。

痘症非常猖獗,就拿實際的例子來說,病情凶險又複雜,往往讓人束手無策。但其中總有一兩個是可以治療的,怎麼忍心放棄呢?在這個時候,如果沒有膽識和魄力,就看不到治療的效果。要像不畏懼大軍一樣,有舉起萬鈞重物的氣概,然後才能去治療。廬詵在《痘疹要訣》中說,出痘的時候,如果病人言語躁動不安、精神狂亂,這都是因為心火過旺,消耗了肝血,導致神志不清,狂亂得像看到鬼神一樣。外觀症狀是皮膚紅紫乾燥、發高燒、煩躁不安,

這屬於陽氣太盛而陰氣不足的症狀,可以用退火回生散來治療(也就是退火回生丹,翁氏說可以用來治療血熱乾燥)。痘子要出來時,如果火熱太盛,臉、眼睛、耳朵都紅了,突然出現抽筋、眼睛向上翻的情況,這是因為熱毒在體內積聚。翟氏說,幼兒要出痘時,發燒兩三天,但完全沒有痘點,忽然出現驚厥抽搐,和急驚風一樣,這也是因為毒氣積聚,無法順利發出來。

應該用清解散來疏通,如果醫生不知道這是要出痘,誤以為是急驚風來治療,或者只是用寒涼的藥物來處理,或者用瀉藥來排痰,那小孩一定會死。如果又出現發燒像火烤一樣,並且發生驚厥、大小便不通、口渴嚴重、口氣粗、手腳發熱、痘子顏色紫豔乾燥、嘴唇和舌頭乾裂,或者舌苔乾燥,就應該用清涼攻毒飲來治療。

凡是毒火侵入血分,就會導致血熱。有時痘子長得不分區域,一大片紅色蔓延開來,或者眼睛紅得像朱砂一樣,或者血液亂流,有的從口鼻流出,有的從大小便排出,有的從肛門流出好幾升,有的從瘡口流出。痘子有的是紅腫,有的是紫豔色,有的是血泡,有的是紫泡,這都是因為毒火太猛烈,被稱為「悶痘」。醫書上說,痘子流血,只有從鼻子流出的還可以治療,其他的雖然都是絕症,但也有百中之一二能夠活下來的。費氏說,痘子流出的液體,有的像醃魚汁,有的像紅花膏。可以用涼血攻毒飲,以大黃為主藥,加上桃仁,每劑藥加上大桑蟲,每天服用兩大劑(袁氏全書說,桑蟲可以解腎肺深層的毒素,效果非常好,要另外煎藥汁和藥一起用)。

一般來說,一天排便一次是正常,一天兩次是腹瀉,兩三天沒有排便就是便秘。要判斷出痘子是順利還是不順利,可以觀察大便是否通暢,來判斷體內是虛還是實。魏直說,如果剛出痘子時,顏色紅得像火一樣,那是因為毒素積聚,沒有順利發出來,可以用四順清涼飲來治療,如果排便一兩次後,紅斑就退了,那就是血附著在氣上,應該用四君子湯加上黃耆、薑、棗來調養。如果腹瀉不止,可以用肉豆蔻丸來止瀉。

痘子長滿全身,有像芥菜籽一樣細小密集的,這是夾帶痧氣而出的;如果有肉色鮮紅,成片成塊的,這是夾帶斑疹而出的,都是因為毒火太盛,在體內蒸騰,所以一起湧出來,應該及早用清涼解毒的方法治療。聶氏說,有的是夾帶斑疹出來的,有的是紅色小點,但沒有突起的痘粒,常常出現又消失;還有的夾帶丹疹出來的,紅色成片,像雲彩一樣突起,這都是因為毒火在皮膚表面遊走散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