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池田瑞仙

《痘科辨要》~ 卷七 (2)

回本書目錄

卷七 (2)

1. 婦女孕婦主方

瀉肝散,

羌活(六分),當歸(一錢),山梔,龍膽(各五分),川芎,防風(各八分),大黃(蒸三遍六分)

一方有木通柴胡黃芩。無大黃。如證重數日大便秘者。四順清涼飲。或涼血攻毒飲。清涼攻毒飲。可參用。

白話文:

瀉肝散

方劑組成:

  • 羌活 六分
  • 當歸 一錢
  • 山梔 五分
  • 龍膽 五分
  • 川芎 八分
  • 防風 八分
  • 大黃 六分(蒸三遍)

附方:

  • 若有木通、柴胡、黃芩,則無大黃。
  • 如症狀嚴重,數日大便秘結者,可參考四順清涼飲、涼血攻毒飲、清涼攻毒飲。

註解:

  • 此處所列藥材劑量,應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 「蒸三遍」是指將大黃以水蒸煮三次,目的是減輕大黃的寒性。
  • 「四順清涼飲」、「涼血攻毒飲」、「清涼攻毒飲」為其他方劑,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使用。

四物湯

導赤散

安神丸(三方共見於前)

涼血四物湯

白芍(桂炒),當歸梢,生地黃,升麻,條黃芩(酒炒),酒紅花,酒黃芩,連翹,牛蒡子(炒),甘草

上十味。水煎服。

柴胡四物湯

白話文:

這段文字介紹了四個中醫藥方:四物湯、導赤散、安神丸、涼血四物湯和柴胡四物湯。

其中,涼血四物湯的藥方由白芍(用桂枝炒)、當歸梢、生地黃、升麻、條黃芩(用酒炒)、酒紅花、酒黃芩、連翹、牛蒡子(炒)和甘草等十味藥材組成,用水煎服。

需要注意的是,文中“三方共見於前”是指四物湯、導赤散、安神丸這三個藥方在之前的文獻中都有記載,而這裡主要介紹的是涼血四物湯的藥方。

另外,柴胡四物湯的藥方也在文中提及,但沒有詳細列出藥材和用法。

備註

  • 文中出現的藥材名後面括號內的文字表示藥材的炮製方法。
  • 藥方和藥材的詳細資訊可以在中醫藥典或相關網站查詢。

柴胡,人參,黃芩,當歸,川芎,生地,白芍,地骨,麥門冬,知母,淡竹葉

上十一味。銼細。水一盞煎七分。去渣溫服。不拘時。

當歸養心湯

人參,當歸,麥門冬,甘草,升麻,生地(各等分)

上六味。加燈心水煎服。

涼血解毒湯,女人出痘。非經期。於發熱之時忽至者治之。

當歸(一錢一分),白芷(五分),升麻(四分),紅花,赤芍,連翹(各一錢),紫草根(一錢五分),燈心(二十根),桔梗(八分)

白話文:

柴胡、人參、黃芩、當歸、川芎、生地、白芍、地骨、麥門冬、知母、淡竹葉,這十一味藥材要切碎,用一碗水煎煮至七分,去渣後溫熱服用,不拘時間。

當歸養心湯則由人參、當歸、麥門冬、甘草、升麻、生地各等份組成,加燈心水煎服。

涼血解毒湯適用於女性在非經期期間,因發熱而突然長出痘痘的情況,由當歸、白芷、升麻、紅花、赤芍、連翹、紫草根、燈心、桔梗組成。

上九味煎服。重身者禁之。

調元內托散,痘發起泡漿之時。月事大來。瘡應起不起。應灌不灌。頂平形塌。或灰白。或黑陷者。此皆附伏。乃壞瘡也。急宜托裡。此湯主之。

黃耆,人參,當歸,桂枝,木香,青皮,赤芍,川芎,大力子

上九味。水煎服。虛者加熟附子。

安胎飲,初熱既退。諸證平準。以安娠為主。

白話文:

上九味煎服。重身者禁之。

調元內托散,痘疹發起,長出水泡漿的時候,或是月經量過多,或是瘡瘍應該要發出來卻沒有發,應該要灌藥卻灌不進去,或是頭頂平平的像塌陷一樣,或是顏色灰白,或是顏色發黑凹陷,這些都是毒氣附著在內,導致瘡瘍潰爛。此時需要急救,將毒氣托出去,這帖藥方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黃耆,人參,當歸,桂枝,木香,青皮,赤芍,川芎,大力子

以上九味藥材,用水煎服。體虛者可以加入熟附子。

安胎飲,初期發熱退去後,各種症狀平穩,以安胎為主。

人參,白朮,黃芩,熟地,川芎,當歸,芍藥,砂仁,紫蘇,陳皮,甘草

上十一味。生薑三片。紅棗三枚。水煎服。

安胎飲,痘出定後。無餘症者。此湯主之。

大腹皮(酒洗),人參,陳皮,白茯苓,砂仁,白芍藥,紫蘇,香附子,甘草

上九味。外加糯米水煎服。如有汗者。去紫蘇。加生黃耆。胎漏者。加阿膠百草霜。

白話文:

「人參、白朮、黃芩、熟地、川芎、當歸、芍藥、砂仁、紫蘇、陳皮、甘草,這十一味藥物,加入三片生薑和三顆紅棗,用水煎煮後服用。

安胎飲,當痘疹出現穩定之後,若沒有其他症狀,此方為主要治療藥方。

大腹皮(以酒浸泡)、人參、陳皮、白茯苓、砂仁、白芍藥、紫蘇、香附子、甘草,這九味藥物,再加入糯米一起煎煮後服用。如果有出汗的情況,則去除紫蘇,加入生黃耆。若是胎漏的情況,則加入阿膠和百草霜。」

請注意,這些藥方是基於中醫理論和傳統知識的應用,使用前應諮詢專業中醫師進行個案評估並指導正確使用方法,以免造成不適或副作用。

胡荽方(出於麻疹部)

四順清涼飲

涼血攻毒飲

清涼攻毒飲

十全大補湯

參附湯

參蘇飲

人參白朮飲(以上共見於前)

白話文:

胡荽方(出於麻疹部)

以下藥方皆出自麻疹部分:

  • 四順清涼飲
  • 涼血攻毒飲
  • 清涼攻毒飲
  • 十全大補湯
  • 參附湯
  • 參蘇飲
  • 人參白朮飲

注: 以上藥方皆在先前已有記載。

2. 辨麻疹諸證

(一名膚疹。一名騷疹。一名糠疹。一名麩疹。一名瘄子。一名痧子。一名赤瘡。)

古謂麻即疹也。疹出如麻成朵。痘出如豆成粒。皆因其形而名焉。夫胎毒一也。玉案曰。初見時。大小不一。有色點如疿者。曰之疹。又瑣屑紅點。隱隱肉間。曰之痧。同其證異其形。是皆膚疹也。夫天地之癘氣一動。則所稟之毒。隨感而發。陽感之則疹出焉。陰感之則痘出焉。

陽浮而淺。故疹易出易收。陰凝而深。故痘難出難收。所謂疹出心肺。然至言鼻涕咳嗽噴嚏。眼胞浮腫。眼淚汪汪。面腫腮赤等證。陰陽混雜。自非具眼。不可辨認。既曰。疹出於腑。心肺獨非臟乎。如一蒸熱。則五臟百骸。共受之傷。發熱無汗。毛竅閉塞者。先以辛散發之。

白話文:

古時候把疹子叫做麻疹,因為疹子長得像麻一樣成片,而痘痘長得像豆子一樣成粒,都是因為它們的形狀而得名。其實胎毒都是一樣的,根據古代醫書記載,一開始疹子大小不一,有顏色像癬一樣的點,叫做疹子;也有細小的紅色點,隱隱約約地藏在皮膚裡面,叫做痧子。雖然症狀相同,但表現形式不同,這些都是皮膚上的疹子。天地間的邪氣一旦開始活動,就會感染人體,使人體產生毒素,隨之而發病。陽氣受到感染就會長疹子,陰氣受到感染就會長痘痘。

陽氣浮在表面,比較淺,所以疹子容易長出來也容易消退。陰氣凝結在深處,比較深,所以痘痘不容易長出來也不容易消退。人們常說疹子長在心肺,但是當出現流鼻涕、咳嗽、打噴嚏、眼皮腫脹、眼淚汪汪、臉腫腮紅等症狀時,陰陽混雜,除非是經驗豐富的醫生,否則很難分辨。既然疹子可以長在內臟,心肺自然也是有可能的。就像一鍋熱水,五臟六腑和四肢百骸都會受到傷害,發燒沒有汗,毛孔閉塞,應該先用辛散的藥物來疏通它。

如葛根麻黃荊芥羌活西河柳之類。若熱毒郁遏。煩躁譫語狂妄。二便秘。如見鬼狀者。先以苦寒清之。如黃芩黃連石膏大黃犀角之類。初發行辛散。則毒從毛竅而出。是非侵心肺而出於皮膚乎。若鬱火伏毒。燥炙於內。心火煉肺金。則血燥液竭。而皮膚乾涸。出疹變紫黑色者。

白話文:

像葛根、麻黃、荊芥、羌活、西河柳之類的藥材。如果熱毒鬱結在體內,導致病人煩躁不安、胡言亂語、神志不清、大小便不通,甚至出現如見鬼般的幻覺,那麼就應該先用苦寒的藥物來清熱解毒。比如黃芩、黃連、石膏、大黃、犀角等。

一開始使用辛散的藥物,可以使毒素從毛孔排出。這難道不是毒素侵入心肺,最後從皮膚排出嗎?

如果體內有鬱火伏毒,燥熱內鬱,心火灼傷肺金,就會導致血液乾燥、津液枯竭,皮膚乾燥脫皮,甚至出現紫黑色的疹子。

必死。急以苦寒清解之。蓋此因何部以治之。古今無究其源者。余深考之。痘麻二證。雖出命門之陰陽。而其治之。以風候為主。此余之所以躬試心得之訣也。九原如可起。則余當從軒岐而定是非而止。聖濟總錄曰。疹者其邪在腑。發為細疹狀。如蚊喙所螫。點點赤色。俗號麩瘡。

三因方曰。細粟如麻者。俗呼為麻。即膚疹也。

幼幼集曰。麻即疹也。謂形亂如麻為朵也。

痘毒動於陰分。賴陽氣升提。沉陰出於陽分而解。不可損氣陷陽。麻毒動於陰分。賴陰血滋潤。浮陽解於陰分而化。不可損血燥陰。蓋痘之成功賴氣。麻之成功賴血。此之謂也。

白話文:

必死。必須用苦寒的藥物來清解。這是因為它是什麼部位的病,由於古今都沒有深入探討其根源,我深思熟慮之後,發現痘和麻兩種症狀,雖然與命門的陰陽有關,但其治療卻以風候為主。這是我親自試驗的心得所在。如果九原能夠得到治療,我將依照經典的標準來斷定是非。聖濟總錄中提到,疹子的邪氣在腑,發出來的狀況像細小的疹子,就像被蚊子叮過一樣,出現一點點的紅色,俗稱為麩瘡。

三因方中說,細小的顆粒像麻的疹子,俗稱為麻,實際上就是皮膚疹子。

幼幼集提到,麻便是疹的意思,形狀亂如麻的情況。

痘毒是在陰分活動,依賴陽氣的升提。沉重的陰氣透過陽分來解除病症。不可以損耗氣而陷入陽分。麻毒同樣在陰分活動,依賴陰血的滋潤。浮動的陽氣在陰分解脫,不可以損耗血液而使陰分乾燥。因此,痘的成功依賴氣,麻的成功依賴血,這就是這個道理。